第50章 清風明月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屍首拋入河中喂魚。”魏槊兒森冷一笑,“死無對證,縱然是太原王氏,能奈我何?”
“是。”眾袍澤俯首聽命。
魏槊兒任由眾人搜取錢財,想到那王術之口中,花容月貌的侄女,不禁起了好奇之心,邁入船艙之中,搜尋起來。
那王婉寧頗有幾分見識,心知大事不好,若是落在水賊手中,必然遭受玷汙,壞了名節,再無臉麵苟活於世。
她當機立斷,出了船艙,悄然走上甲板,望著湍急河水,便要一躍而下。
那丫環慌忙阻攔:“娘子,這水流深沉,您不識水性,怕是兇多吉少。”
王婉寧搖頭苦笑:“一切盡歸天命,即便身死,我也斷然不願受辱。”
正說話間,忽聞一聲大喝:“且慢!”
丫環轉頭望去,卻見一個滿臉橫肉、魁梧兇悍的水賊大步上前,正是魏槊兒。
他搜尋王婉寧未果,便來至船頭,正如他所料,這女子剛烈,欲投河自盡。
此時見了王婉寧容貌,不禁驚為天人,喃喃自語道:“這女子,莫非天仙下凡?”
正逢王婉寧身子不適,秀眉微蹙,梨花帶雨,卻另有萬種風情,堪比西子捧心。
魏槊兒哪裏見過這般絕色,一時間色授魂與,半邊身子酥軟了去,心中叫囂著將這女子占為己有,也算不虛此生了。
他一麵柔聲安撫,一麵悄然上前,正要作勢一撲,將這絕色佳人攬在懷中。
卻見王婉寧麵露厭惡,毫不猶豫跳入水中,河水湍急,頃刻間不見蹤影。
魏槊兒撲了個空,眼睜睜看著到嘴的天鵝飛走,不禁惱羞成怒。
轉眼見那丫環也有幾分姿色,不由動了春心,想著聊勝於無,便要抓來享用。
卻不料,這丫環也是個有氣性的,見王婉寧投河,大叫一聲:“娘子,別丟下我!”
便也一齊跳入水中,丟了卿卿性命。
魏槊兒怒不可遏,猛然將長刀擲入河水,激起一片水花,卻是徒勞。
咬牙佇立片刻,他迴轉船艙,將一眾錢財掠取一空,鑿沉大船,便帶著一眾地痞,遁入蘆葦叢深處,不見蹤影。
連日來大雨瓢潑,這渭河水位暴漲,河水狂湧,王家一眾落水之人,盡皆斃命,無一幸存。
江河滔滔,將這一場水戰痕跡,迅速掩蓋,唯有岸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默然無聞。
……
蘭州金城縣,高府。
自從高楷率領大軍凱旋,城中便一片歡騰。與之前有所不同,此番征戰,他攻取洮州,坐擁二州之地,可謂擴大地盤,有蒸蒸日上之氣象。
不僅黔首奔走相告,那些富戶大族也是喜不自勝,慶幸得遇明主,說不定這金城可為龍興之地。
連日來,登門求見者絡繹不絕,幾乎把門檻踏破,迎來送往的管事,累到虛脫。
不過,身體雖然疲憊,這精神氣卻是十足,與從前門可羅雀相比,實在揚眉吐氣。
蘭桂走在後院迴廊,一路所遇丫環仆役,皆是笑顏如花,忙不迭地行禮,尊稱一聲蘭姑!
她不禁心生感慨,這世道,母以子貴,阿郎爭氣,打下洮州,眼見高家有興旺崛起之象,自然少不了百般巴結夫人的人。
連帶她這個奴婢,也越發得臉,不僅府中人人禮遇,更有外頭那些大族主母,討好籠絡。
實在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想到此處,她加緊腳步,來至後院,服侍夫人起居理事。
要說府中前程,自然繁花似錦,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阿郎未能成親,夫人反複念叨著,卻也急切不來。
此時,夫人已不對那王家抱有念想,倒是一門心思打聽起來良家女子,便是小門小戶,隻要人品好、模樣周正,其餘的倒不甚在意。
隻是,阿郎怕是另有主意,眼見夫人整日張羅,操碎了心,蘭桂不禁笑道:
“夫人何須這般匆忙相看,阿郎得了洮州,聲勢愈盛,自有大族中意,想著結個良緣。”
“說不定您這佳媳,正在路上呢。”
張氏聞言一笑:“是了,楷兒婚事一波三折,我這心裏總是懸著,若能有個良家女子前來,我倒是好為他們張羅。”
“早些成親,也可綿延子嗣,為高家續香火。”
蘭桂心知她抱孫心切,便也挑了些相幹的事說了,惹得張氏越發期盼。
隻是,她素來尊重兒子,並不願輕易做主。
“楷兒這孩子,我這為娘的,知曉他的心性,最有主見,怕是唯有自個心動的,方能入他的眼。”
“我雖在相看,這拿主意的,還得是他自己。”
蘭桂笑著附和道:“阿郎孝順,必定娶個孝順您的佳兒媳婦。”
“夫人您呐,就等著抱大胖孫子吧。”
一席話,引得主仆兩人皆笑。
正敘話間,忽聞小丫鬟輕聲來報:“夫人,郎君迴府了,正在前堂議事,稍後便來請安。”
張氏喜笑顏開:“好,大事要緊,不必急著來請安。”
“這征戰許久,必定吃得不香,想是瘦了。”
“蘭桂,你囑咐廚房,將楷兒素日愛吃的菜做好,等他來用膳。”
“是。”蘭桂笑著應了。
前堂中,高楷正召集文官武將,商議軍政。
裴季連連恭賀:“主上天縱之才,一戰攻取洮州,我等欽佩之至。”
沈不韋附和道:“這雨夜襲臨潭一戰,著實令人五體投地。”
“主上英武果敢,文武雙全,經此一戰,必定名震四方。”
他心中越發感慨,這一戰,如履薄冰、勇猛精進,即便他從捷報上得知,仍然覺得驚心動魄,不禁越發慶幸自己得遇明主。
高楷笑道:“此戰功成,皆仰賴將士們奮勇廝殺,你等轉運糧草,安穩民心。”
“你我君臣齊心協力,方才有如今興盛氣象。”
眾人齊聲應和,一時間君臣相宜,氣運大增。
待表功完畢,高楷沉聲道:“蘭州軍民久經戰事,流血犧牲頗多,短時間內,不能再動幹戈,須得休養生息,以免民心動亂。”
吳弘基稱讚道:“主上仁德。”
唯有體恤百姓、愛惜民力,方能得民心所向。
這道理高楷心知肚明,議過此事,又讓裴季登記造冊,撫恤傷亡將士。
他轉而提起一事:“洮州新降,須得委派一老成持重之人坐鎮,撫慰人心,兼理軍政。”
“是。”眾袍澤俯首聽命。
魏槊兒任由眾人搜取錢財,想到那王術之口中,花容月貌的侄女,不禁起了好奇之心,邁入船艙之中,搜尋起來。
那王婉寧頗有幾分見識,心知大事不好,若是落在水賊手中,必然遭受玷汙,壞了名節,再無臉麵苟活於世。
她當機立斷,出了船艙,悄然走上甲板,望著湍急河水,便要一躍而下。
那丫環慌忙阻攔:“娘子,這水流深沉,您不識水性,怕是兇多吉少。”
王婉寧搖頭苦笑:“一切盡歸天命,即便身死,我也斷然不願受辱。”
正說話間,忽聞一聲大喝:“且慢!”
丫環轉頭望去,卻見一個滿臉橫肉、魁梧兇悍的水賊大步上前,正是魏槊兒。
他搜尋王婉寧未果,便來至船頭,正如他所料,這女子剛烈,欲投河自盡。
此時見了王婉寧容貌,不禁驚為天人,喃喃自語道:“這女子,莫非天仙下凡?”
正逢王婉寧身子不適,秀眉微蹙,梨花帶雨,卻另有萬種風情,堪比西子捧心。
魏槊兒哪裏見過這般絕色,一時間色授魂與,半邊身子酥軟了去,心中叫囂著將這女子占為己有,也算不虛此生了。
他一麵柔聲安撫,一麵悄然上前,正要作勢一撲,將這絕色佳人攬在懷中。
卻見王婉寧麵露厭惡,毫不猶豫跳入水中,河水湍急,頃刻間不見蹤影。
魏槊兒撲了個空,眼睜睜看著到嘴的天鵝飛走,不禁惱羞成怒。
轉眼見那丫環也有幾分姿色,不由動了春心,想著聊勝於無,便要抓來享用。
卻不料,這丫環也是個有氣性的,見王婉寧投河,大叫一聲:“娘子,別丟下我!”
便也一齊跳入水中,丟了卿卿性命。
魏槊兒怒不可遏,猛然將長刀擲入河水,激起一片水花,卻是徒勞。
咬牙佇立片刻,他迴轉船艙,將一眾錢財掠取一空,鑿沉大船,便帶著一眾地痞,遁入蘆葦叢深處,不見蹤影。
連日來大雨瓢潑,這渭河水位暴漲,河水狂湧,王家一眾落水之人,盡皆斃命,無一幸存。
江河滔滔,將這一場水戰痕跡,迅速掩蓋,唯有岸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默然無聞。
……
蘭州金城縣,高府。
自從高楷率領大軍凱旋,城中便一片歡騰。與之前有所不同,此番征戰,他攻取洮州,坐擁二州之地,可謂擴大地盤,有蒸蒸日上之氣象。
不僅黔首奔走相告,那些富戶大族也是喜不自勝,慶幸得遇明主,說不定這金城可為龍興之地。
連日來,登門求見者絡繹不絕,幾乎把門檻踏破,迎來送往的管事,累到虛脫。
不過,身體雖然疲憊,這精神氣卻是十足,與從前門可羅雀相比,實在揚眉吐氣。
蘭桂走在後院迴廊,一路所遇丫環仆役,皆是笑顏如花,忙不迭地行禮,尊稱一聲蘭姑!
她不禁心生感慨,這世道,母以子貴,阿郎爭氣,打下洮州,眼見高家有興旺崛起之象,自然少不了百般巴結夫人的人。
連帶她這個奴婢,也越發得臉,不僅府中人人禮遇,更有外頭那些大族主母,討好籠絡。
實在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想到此處,她加緊腳步,來至後院,服侍夫人起居理事。
要說府中前程,自然繁花似錦,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阿郎未能成親,夫人反複念叨著,卻也急切不來。
此時,夫人已不對那王家抱有念想,倒是一門心思打聽起來良家女子,便是小門小戶,隻要人品好、模樣周正,其餘的倒不甚在意。
隻是,阿郎怕是另有主意,眼見夫人整日張羅,操碎了心,蘭桂不禁笑道:
“夫人何須這般匆忙相看,阿郎得了洮州,聲勢愈盛,自有大族中意,想著結個良緣。”
“說不定您這佳媳,正在路上呢。”
張氏聞言一笑:“是了,楷兒婚事一波三折,我這心裏總是懸著,若能有個良家女子前來,我倒是好為他們張羅。”
“早些成親,也可綿延子嗣,為高家續香火。”
蘭桂心知她抱孫心切,便也挑了些相幹的事說了,惹得張氏越發期盼。
隻是,她素來尊重兒子,並不願輕易做主。
“楷兒這孩子,我這為娘的,知曉他的心性,最有主見,怕是唯有自個心動的,方能入他的眼。”
“我雖在相看,這拿主意的,還得是他自己。”
蘭桂笑著附和道:“阿郎孝順,必定娶個孝順您的佳兒媳婦。”
“夫人您呐,就等著抱大胖孫子吧。”
一席話,引得主仆兩人皆笑。
正敘話間,忽聞小丫鬟輕聲來報:“夫人,郎君迴府了,正在前堂議事,稍後便來請安。”
張氏喜笑顏開:“好,大事要緊,不必急著來請安。”
“這征戰許久,必定吃得不香,想是瘦了。”
“蘭桂,你囑咐廚房,將楷兒素日愛吃的菜做好,等他來用膳。”
“是。”蘭桂笑著應了。
前堂中,高楷正召集文官武將,商議軍政。
裴季連連恭賀:“主上天縱之才,一戰攻取洮州,我等欽佩之至。”
沈不韋附和道:“這雨夜襲臨潭一戰,著實令人五體投地。”
“主上英武果敢,文武雙全,經此一戰,必定名震四方。”
他心中越發感慨,這一戰,如履薄冰、勇猛精進,即便他從捷報上得知,仍然覺得驚心動魄,不禁越發慶幸自己得遇明主。
高楷笑道:“此戰功成,皆仰賴將士們奮勇廝殺,你等轉運糧草,安穩民心。”
“你我君臣齊心協力,方才有如今興盛氣象。”
眾人齊聲應和,一時間君臣相宜,氣運大增。
待表功完畢,高楷沉聲道:“蘭州軍民久經戰事,流血犧牲頗多,短時間內,不能再動幹戈,須得休養生息,以免民心動亂。”
吳弘基稱讚道:“主上仁德。”
唯有體恤百姓、愛惜民力,方能得民心所向。
這道理高楷心知肚明,議過此事,又讓裴季登記造冊,撫恤傷亡將士。
他轉而提起一事:“洮州新降,須得委派一老成持重之人坐鎮,撫慰人心,兼理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