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用人不疑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仁果見他順從而去,怒氣稍減,沉聲道:“封鎖消息,不得傳出一絲一毫。否則,全都斬首示眾。”
一眾將士唯唯諾諾,形如鵪鶉,把嘴閉得緊緊的,生怕一時不慎,丟了小命。
然而,營中糧草本就耗盡,連日來,唯有一碗清湯,不見半點米粒。
自是難忍饑餓,隻得吃盡野菜,嚼食樹皮草根。長久下去,怨氣不斷滋生,隻是礙於軍法嚴酷,這才沒有爆發出來。
然而,一段謠言不脛而走,傳遍整個大營。
“糧草被劫了!”
這駭人聽聞的消息,引得一眾將士期望破滅。即便薛仁果施以嚴刑峻法,辣手殺了數個偏將,也無力穩定軍心。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隨著一連幾日,不見運糧隊伍返迴,謠言成了事實,這下再也包不住火,士氣大跌,連帶著發生嘩變。
起先不過三兩個膽大的人,豁出命來逃跑,到了後來,更有偏將趁亂離開,一去不迴。
如同雪崩,本就不穩的軍心,徹底大亂。薛仁果大怒,仍舊以殺戮震懾兵卒,隻是擋不住群情洶湧。
城外這一幕,自然被斥候探知,上報高楷。
周順德笑道:“薛軍失了糧草,果然軍心大亂。主上,或可出城應戰了。”
“不急,再等等。”高楷淡聲道:“薛仁果如此好殺,其麾下將士必然離心離德。”
“我料必有人來投,屆時,再出城列陣不遲。”
他遠望城外大營,隻見那中軍大帳,已是風雨飄搖。往日裏濃鬱成雲的紅氣,逐漸稀薄,一點紫光如風中的燭火,忽明忽暗。
一道道青白之氣逸散,各奔東西,再不複從前鼎盛。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到了晚間,果然有城門吏稟報,薛軍有一偏將來投,高楷自是大喜,下城迎接。
這降將正是狄長孫,他已料到,薛仁果對他生了殺心,派他前往征糧,不過是找個由頭。
既無生路,索性另投明主。於是,他孤身一人來到狄道城外,求見高楷。
“罪將狄長孫,拜見高刺史。”狄長孫即刻拜倒,以頭叩地。
高楷看他一眼,不覺眼眸一亮。這人頭頂青氣成團,中心點點紅光閃耀,有大將之資。
“快請起,你棄暗投明,我得遇大將,這是一大幸事,無需多禮。”
高楷將他扶起,一番寬慰,以安撫其心。
“你既投奔於我,我自不會讓明珠蒙塵。”
“隻是我唯有一州之地,不敢僭越官位。卻是要委屈你為校尉一職,統領兩千騎兵。”
“不知你意下如何?”
狄長孫自是驚喜拜謝,須知高楷也不過五品都尉,這校尉一職為六品,僅在他之下。
況且,統領騎兵,非心腹之將不可任。
這是對他毫無保留地信任,並不因為他是降將,臨陣叛逃,而有絲毫猜疑。
狄長孫心中萬分感激,頗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
高楷笑道:“你且去城中休整一番,待明日再議大事。”
“是!”狄長孫恭順去了。
吳弘基旁觀此事,忍不住疑慮道:“主上,這狄長孫臨陣而降,本就可疑。”
“如此快便任命他為校尉,是否太過急切?”
周順德附和道:“主上,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若考察一番,驗明誠心,再行任用,以免中了詭計。”
高楷笑了笑:“不必了,狄長孫有大將之資,統帥之能。”
“這等大才,不可以尋常之法對待。若是我等心懷疑忌,反而不美。”
“不如用人不疑,高官厚祿相待,收服其心,方能齊心協力,共舉大事。”
吳弘基、周順德二人心悅誠服:“主上寬厚仁德!”
高楷淡然一笑:“傳令下去,所有將士夥食從厚,休整一夜,待明日一早,即刻出城列陣,敗薛仁果。”
“遵令!”
次日,破曉時分,淡淡金光普照大地。
南門外,吊橋轟然落下,一個個兵卒邁過護城河,來至城外清水原列陣。
一萬餘眾令行禁止,屏息斂聲,默默佇立在平原之上,清風拂過,一抹肅殺之氣迅速蔓延。
狄長孫忍不住讚歎道:“主上治軍嚴謹,如此強軍,雖十萬人有何懼。”
高楷淡笑一聲:“上兵伐謀,其次伐兵。”
“長孫,稍候交戰,你護我側翼,不必與薛仁果直麵相擊。”
狄長孫難掩感激之色:“謝主上寬仁!”
他這個降將,若是頃刻針對舊主,無疑是不忠不義之舉,遭人鄙夷。
若僅為側翼,隻需保護高楷安危,不至於陷入兩難境地。
他暗暗發誓:“主上如此寬仁待我,推心置腹,一片坦誠,甚至將生死交托。”
“我雖不才,必粉身碎骨,以報知遇之恩。”
高楷眺望前方,見那薛軍大營,氣運散亂,持續衰敗。心知反擊的時機已至,當即下令開戰。
“咚咚咚!”戰鼓敲響,震動方圓百裏。
薛仁果本是焦頭爛額,一夜無眠,好容易製止住逃兵之勢,正在臥榻之上小憩片刻。
忽聞鼓聲大作,驚得跳了起來,慌亂道:“何方戰鼓響?”
一員親兵匆匆來報:“稟少將軍,那高楷出城列陣,聚齊兵馬,向我軍大營衝將來了。”
“什麽?”薛仁果驚得魂飛魄散,喝罵道,“為何不早些來報?”
親兵把頭俯在地上,瑟縮道:“少將軍休憩,吩咐我等不得打攪,故不曾上稟。”
“蠢物!”薛仁果大罵一聲,有心一刀將他砍了,又知眼下危急之時,不好發作。
隻得一腳踹開,匆匆披了甲胄,走出大營。
那親兵硬生生挨了一個窩心腳,忍不住悶哼一聲,翻倒在地,麵色煞白,卻不敢滯留片刻,忍著劇痛追上去。
一出大營,隻見前方煙塵滾滾,大地微微顫動,仿佛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薛仁果麵色一變,連忙翻身上馬,喝令據營而守。
他對自身“萬人敵”的武力,尚有幾分自信。
況且高楷兵馬至多一萬,他卻有四萬之多,即便不能大勝,料想也不會大敗,性命無憂。
如此一想,平複心中焦躁,手握長刀,橫眉冷對前方大軍襲來。
一眾將士唯唯諾諾,形如鵪鶉,把嘴閉得緊緊的,生怕一時不慎,丟了小命。
然而,營中糧草本就耗盡,連日來,唯有一碗清湯,不見半點米粒。
自是難忍饑餓,隻得吃盡野菜,嚼食樹皮草根。長久下去,怨氣不斷滋生,隻是礙於軍法嚴酷,這才沒有爆發出來。
然而,一段謠言不脛而走,傳遍整個大營。
“糧草被劫了!”
這駭人聽聞的消息,引得一眾將士期望破滅。即便薛仁果施以嚴刑峻法,辣手殺了數個偏將,也無力穩定軍心。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隨著一連幾日,不見運糧隊伍返迴,謠言成了事實,這下再也包不住火,士氣大跌,連帶著發生嘩變。
起先不過三兩個膽大的人,豁出命來逃跑,到了後來,更有偏將趁亂離開,一去不迴。
如同雪崩,本就不穩的軍心,徹底大亂。薛仁果大怒,仍舊以殺戮震懾兵卒,隻是擋不住群情洶湧。
城外這一幕,自然被斥候探知,上報高楷。
周順德笑道:“薛軍失了糧草,果然軍心大亂。主上,或可出城應戰了。”
“不急,再等等。”高楷淡聲道:“薛仁果如此好殺,其麾下將士必然離心離德。”
“我料必有人來投,屆時,再出城列陣不遲。”
他遠望城外大營,隻見那中軍大帳,已是風雨飄搖。往日裏濃鬱成雲的紅氣,逐漸稀薄,一點紫光如風中的燭火,忽明忽暗。
一道道青白之氣逸散,各奔東西,再不複從前鼎盛。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到了晚間,果然有城門吏稟報,薛軍有一偏將來投,高楷自是大喜,下城迎接。
這降將正是狄長孫,他已料到,薛仁果對他生了殺心,派他前往征糧,不過是找個由頭。
既無生路,索性另投明主。於是,他孤身一人來到狄道城外,求見高楷。
“罪將狄長孫,拜見高刺史。”狄長孫即刻拜倒,以頭叩地。
高楷看他一眼,不覺眼眸一亮。這人頭頂青氣成團,中心點點紅光閃耀,有大將之資。
“快請起,你棄暗投明,我得遇大將,這是一大幸事,無需多禮。”
高楷將他扶起,一番寬慰,以安撫其心。
“你既投奔於我,我自不會讓明珠蒙塵。”
“隻是我唯有一州之地,不敢僭越官位。卻是要委屈你為校尉一職,統領兩千騎兵。”
“不知你意下如何?”
狄長孫自是驚喜拜謝,須知高楷也不過五品都尉,這校尉一職為六品,僅在他之下。
況且,統領騎兵,非心腹之將不可任。
這是對他毫無保留地信任,並不因為他是降將,臨陣叛逃,而有絲毫猜疑。
狄長孫心中萬分感激,頗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
高楷笑道:“你且去城中休整一番,待明日再議大事。”
“是!”狄長孫恭順去了。
吳弘基旁觀此事,忍不住疑慮道:“主上,這狄長孫臨陣而降,本就可疑。”
“如此快便任命他為校尉,是否太過急切?”
周順德附和道:“主上,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若考察一番,驗明誠心,再行任用,以免中了詭計。”
高楷笑了笑:“不必了,狄長孫有大將之資,統帥之能。”
“這等大才,不可以尋常之法對待。若是我等心懷疑忌,反而不美。”
“不如用人不疑,高官厚祿相待,收服其心,方能齊心協力,共舉大事。”
吳弘基、周順德二人心悅誠服:“主上寬厚仁德!”
高楷淡然一笑:“傳令下去,所有將士夥食從厚,休整一夜,待明日一早,即刻出城列陣,敗薛仁果。”
“遵令!”
次日,破曉時分,淡淡金光普照大地。
南門外,吊橋轟然落下,一個個兵卒邁過護城河,來至城外清水原列陣。
一萬餘眾令行禁止,屏息斂聲,默默佇立在平原之上,清風拂過,一抹肅殺之氣迅速蔓延。
狄長孫忍不住讚歎道:“主上治軍嚴謹,如此強軍,雖十萬人有何懼。”
高楷淡笑一聲:“上兵伐謀,其次伐兵。”
“長孫,稍候交戰,你護我側翼,不必與薛仁果直麵相擊。”
狄長孫難掩感激之色:“謝主上寬仁!”
他這個降將,若是頃刻針對舊主,無疑是不忠不義之舉,遭人鄙夷。
若僅為側翼,隻需保護高楷安危,不至於陷入兩難境地。
他暗暗發誓:“主上如此寬仁待我,推心置腹,一片坦誠,甚至將生死交托。”
“我雖不才,必粉身碎骨,以報知遇之恩。”
高楷眺望前方,見那薛軍大營,氣運散亂,持續衰敗。心知反擊的時機已至,當即下令開戰。
“咚咚咚!”戰鼓敲響,震動方圓百裏。
薛仁果本是焦頭爛額,一夜無眠,好容易製止住逃兵之勢,正在臥榻之上小憩片刻。
忽聞鼓聲大作,驚得跳了起來,慌亂道:“何方戰鼓響?”
一員親兵匆匆來報:“稟少將軍,那高楷出城列陣,聚齊兵馬,向我軍大營衝將來了。”
“什麽?”薛仁果驚得魂飛魄散,喝罵道,“為何不早些來報?”
親兵把頭俯在地上,瑟縮道:“少將軍休憩,吩咐我等不得打攪,故不曾上稟。”
“蠢物!”薛仁果大罵一聲,有心一刀將他砍了,又知眼下危急之時,不好發作。
隻得一腳踹開,匆匆披了甲胄,走出大營。
那親兵硬生生挨了一個窩心腳,忍不住悶哼一聲,翻倒在地,麵色煞白,卻不敢滯留片刻,忍著劇痛追上去。
一出大營,隻見前方煙塵滾滾,大地微微顫動,仿佛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薛仁果麵色一變,連忙翻身上馬,喝令據營而守。
他對自身“萬人敵”的武力,尚有幾分自信。
況且高楷兵馬至多一萬,他卻有四萬之多,即便不能大勝,料想也不會大敗,性命無憂。
如此一想,平複心中焦躁,手握長刀,橫眉冷對前方大軍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