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不見泰山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狄長孫見招降成功,喜不自勝,收下降表,便帶著褚家父子,及一眾將領,迴返臨潭,向高楷複命。
此時,梁三郎先他一步到來,將魏槊兒逃走一事說了。
“郎君,這魏槊兒不識天數,不如派人將其捉拿。”
高楷笑了笑:“由他去吧,不必強求。”
魏槊兒三心二意,並非從一而終的人,便是強行捉拿迴來,稍不如意,也會離他而去。
何必費心費力。
“是。”梁三郎頗為鬱悶。
過不多時,狄長孫帶領眾人前來拜見,高楷連忙出府迎接。
他一番好言勸慰,下令官複原職,不生變動,眾人惴惴不安之心,方才放下。
高楷凝神看去,卻見眾人命格氣運多半平庸,不禁略微失望。
待他視線落在最後一人身上,卻是眼神一亮。
“這褚登善竟有大將之命,著實難得。須得委以重任,以收其心。”
想到此處,高楷當機立斷:“傳我軍令,仍以褚登善為都尉,統領一軍。”
褚登善感激下拜:“主上如此信重,我何德何能,唯有粉身碎骨以報厚恩。”
高楷連忙扶起:“你我既為君臣,我自當量才適用,用人不疑。”
“以你的才能,統領一軍卻是正當,不必謙虛。”
褚登善心中感歎,父親所言不虛,如此明主,方才值得他誓死追隨。
高楷看向一側,笑道:“褚公教子有方,可喜可賀。”
褚諒謙遜道:“高刺史謬讚,犬子頑劣,不堪大用,幸得看重,必然誓死相報。”
高楷搖頭道:“此言太過謙虛。”
“令郎既為我麾下都尉,褚公何故拒人於千裏之外,不如一同效力,父子為同僚,不失為一段佳話。”
褚諒未再推脫,當即下拜:“老朽拜見主上。”
“快快請起。”高楷連忙雙手攙扶,“褚公德高望重,得您之助,實為我一大幸事。”
他望向自身氣運,隻見隨著父子二人投靠,頭頂紅氣越發鼎盛,縷縷紫光閃耀,卻是命格氣運大增。
“果然,這打天下,賢才猛將至關重要,要是再招攬幾個,說不定我可以稱王了。”
當然,眼下為時尚早,若要稱王,須得先稱侯、公,不可一蹴而就,以免德不配位。
高楷在臨潭坐鎮數日,安撫人心,待諸事安定,便率領大軍迴返金城。
來至城外龍王廟,高楷心有所感,此次攻取臨潭,多半有這廟中神隻相助。
雖不知何方神聖,卻不可不感恩。
於是,他停駐大軍,親往廟中上香,下令修葺廟宇,由府庫中支取錢財,為神像重塑金身。
並賜下匾額,改名為龍女廟。
眾將士雖不知他的用意,卻也敬畏神隻,一齊上香。
從此,一則奇聞在洮州廣為流傳,言語這廟中龍女托夢高楷,襄助他夜襲臨潭,一戰攻城,立不世之功。
眾多百姓信以為真,紛紛前來上香許願,天長日久之下,這龍女廟不僅香火大盛,更成為高楷麾下唯一承認的正神,逐漸與他氣運相連。
高楷離去後,神像大放金光,一道曼妙身影若隱若現。
“經此一戰,他據有蘭、洮二州,更招攬賢才,穩定民心,氣運由此大增。”
“若能攻取疊、岷二州,說不得可立天命,成一方潛龍,和那渭州李晝分庭抗禮。”
“他有蒸蒸日上之勢,我卻不能耽擱下去,須得盡早投靠,輔助他進取天下。”
龍女思緒飄飛,忽而心生感應,勾起紅唇:“這入世之機,近在眼前了。”
她轉頭望去,卻見茫茫渭河之上,正有一支船隊漂遊,向東往渭州而去。
中間一艘大船,頗為華麗,隱隱傳來一陣脂粉香氣。
輕紗薄霧籠罩之下,一個女子正倚窗而坐,秀眉微蹙。
她正是王家長女——王婉寧。
王羨之急切將她送嫁,若走陸路,這千裏迢迢,耗時太久。
便改走水路,由渭河順流而下,如今經過臨潭,水勢平穩,不禁鬆了口氣。
王婉寧別離父母,孤身去往渭州成婚,這思鄉情緒噴湧出來,惹得她形容憔悴。
然而,即便愁容滿麵,依舊難掩她絕世姿容。便是一向自詡天生麗質的龍女,也自愧不如。
當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再加上一身鳳氣相隨,頗有凜然不可侵犯之感。
隻可惜,一絲絲黑氣糾纏不休,吞噬著肩頭三把陽火。
大劫將至!
正當王婉寧多愁善感之時,船隻猛然一個晃動,眾人東倒西歪,不由驚唿起來。
“出什麽事了?”一個儀表堂堂的男人沉聲喝問,他是王婉寧二叔,王術之。
眾人麵麵相覷,皆不明所以。片刻之後,一管事匆忙趕來,顫聲道:“郎君,此地有水賊伏擊。”
“慌什麽!”王術之喝道,“區區水賊,有何可懼。”
王羨之為了送女成婚,可謂煞費苦心,不僅置辦豐厚嫁妝,更派遣府中五百甲士,作為護衛。
這些甲士披堅執銳,朝夕訓練,皆是以一當十的練家子,便是有數千水賊,也可一戰。
由此,王術之怡然不懼,照常行船,並不將區區水賊放在眼中。
然而,這暗中襲擊船隊者,可並非尋常人物,為首者身材魁梧,滿臉橫肉,正是逃出房山的魏槊兒。
這人遁入茫茫渭河,幹起了老本行,四處打家劫舍,好不逍遙快活。
他雖是個散漫性子,卻也深知官軍不好惹,劫掠的皆是落單的富戶,因此屢屢得手,金銀財帛堆積如山。
這一日,他在渭河遊蕩,等待“大魚”上鉤,沒成想一無所獲,正百無聊賴之時,卻見一支船隊,順流而來,闖入他的地盤。
魏槊兒眼神一亮,暗中窺視,見那一艘艘船沉甸甸壓入水麵,便知皆是滿載,多半是金銀財貨,不禁大喜。
連忙吩咐一眾袍澤,藏在岸邊蘆葦蕩中,伺機而動。
他倒也謹慎,先操弄一番床弩,試探這船隊深淺,沒成想,這為首大船硬生生受了一擊,卻毫無動靜,不由怒火中燒。
“哪來的過江龍,這般狂妄!”
“這可不是你翻江倒海之地,若要從此過,必須我點頭,少不得扒下一層皮來。”
當即下令,晃起幾十艘大船,徑直往河中央撞去,治一治那過江龍。
此時,梁三郎先他一步到來,將魏槊兒逃走一事說了。
“郎君,這魏槊兒不識天數,不如派人將其捉拿。”
高楷笑了笑:“由他去吧,不必強求。”
魏槊兒三心二意,並非從一而終的人,便是強行捉拿迴來,稍不如意,也會離他而去。
何必費心費力。
“是。”梁三郎頗為鬱悶。
過不多時,狄長孫帶領眾人前來拜見,高楷連忙出府迎接。
他一番好言勸慰,下令官複原職,不生變動,眾人惴惴不安之心,方才放下。
高楷凝神看去,卻見眾人命格氣運多半平庸,不禁略微失望。
待他視線落在最後一人身上,卻是眼神一亮。
“這褚登善竟有大將之命,著實難得。須得委以重任,以收其心。”
想到此處,高楷當機立斷:“傳我軍令,仍以褚登善為都尉,統領一軍。”
褚登善感激下拜:“主上如此信重,我何德何能,唯有粉身碎骨以報厚恩。”
高楷連忙扶起:“你我既為君臣,我自當量才適用,用人不疑。”
“以你的才能,統領一軍卻是正當,不必謙虛。”
褚登善心中感歎,父親所言不虛,如此明主,方才值得他誓死追隨。
高楷看向一側,笑道:“褚公教子有方,可喜可賀。”
褚諒謙遜道:“高刺史謬讚,犬子頑劣,不堪大用,幸得看重,必然誓死相報。”
高楷搖頭道:“此言太過謙虛。”
“令郎既為我麾下都尉,褚公何故拒人於千裏之外,不如一同效力,父子為同僚,不失為一段佳話。”
褚諒未再推脫,當即下拜:“老朽拜見主上。”
“快快請起。”高楷連忙雙手攙扶,“褚公德高望重,得您之助,實為我一大幸事。”
他望向自身氣運,隻見隨著父子二人投靠,頭頂紅氣越發鼎盛,縷縷紫光閃耀,卻是命格氣運大增。
“果然,這打天下,賢才猛將至關重要,要是再招攬幾個,說不定我可以稱王了。”
當然,眼下為時尚早,若要稱王,須得先稱侯、公,不可一蹴而就,以免德不配位。
高楷在臨潭坐鎮數日,安撫人心,待諸事安定,便率領大軍迴返金城。
來至城外龍王廟,高楷心有所感,此次攻取臨潭,多半有這廟中神隻相助。
雖不知何方神聖,卻不可不感恩。
於是,他停駐大軍,親往廟中上香,下令修葺廟宇,由府庫中支取錢財,為神像重塑金身。
並賜下匾額,改名為龍女廟。
眾將士雖不知他的用意,卻也敬畏神隻,一齊上香。
從此,一則奇聞在洮州廣為流傳,言語這廟中龍女托夢高楷,襄助他夜襲臨潭,一戰攻城,立不世之功。
眾多百姓信以為真,紛紛前來上香許願,天長日久之下,這龍女廟不僅香火大盛,更成為高楷麾下唯一承認的正神,逐漸與他氣運相連。
高楷離去後,神像大放金光,一道曼妙身影若隱若現。
“經此一戰,他據有蘭、洮二州,更招攬賢才,穩定民心,氣運由此大增。”
“若能攻取疊、岷二州,說不得可立天命,成一方潛龍,和那渭州李晝分庭抗禮。”
“他有蒸蒸日上之勢,我卻不能耽擱下去,須得盡早投靠,輔助他進取天下。”
龍女思緒飄飛,忽而心生感應,勾起紅唇:“這入世之機,近在眼前了。”
她轉頭望去,卻見茫茫渭河之上,正有一支船隊漂遊,向東往渭州而去。
中間一艘大船,頗為華麗,隱隱傳來一陣脂粉香氣。
輕紗薄霧籠罩之下,一個女子正倚窗而坐,秀眉微蹙。
她正是王家長女——王婉寧。
王羨之急切將她送嫁,若走陸路,這千裏迢迢,耗時太久。
便改走水路,由渭河順流而下,如今經過臨潭,水勢平穩,不禁鬆了口氣。
王婉寧別離父母,孤身去往渭州成婚,這思鄉情緒噴湧出來,惹得她形容憔悴。
然而,即便愁容滿麵,依舊難掩她絕世姿容。便是一向自詡天生麗質的龍女,也自愧不如。
當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再加上一身鳳氣相隨,頗有凜然不可侵犯之感。
隻可惜,一絲絲黑氣糾纏不休,吞噬著肩頭三把陽火。
大劫將至!
正當王婉寧多愁善感之時,船隻猛然一個晃動,眾人東倒西歪,不由驚唿起來。
“出什麽事了?”一個儀表堂堂的男人沉聲喝問,他是王婉寧二叔,王術之。
眾人麵麵相覷,皆不明所以。片刻之後,一管事匆忙趕來,顫聲道:“郎君,此地有水賊伏擊。”
“慌什麽!”王術之喝道,“區區水賊,有何可懼。”
王羨之為了送女成婚,可謂煞費苦心,不僅置辦豐厚嫁妝,更派遣府中五百甲士,作為護衛。
這些甲士披堅執銳,朝夕訓練,皆是以一當十的練家子,便是有數千水賊,也可一戰。
由此,王術之怡然不懼,照常行船,並不將區區水賊放在眼中。
然而,這暗中襲擊船隊者,可並非尋常人物,為首者身材魁梧,滿臉橫肉,正是逃出房山的魏槊兒。
這人遁入茫茫渭河,幹起了老本行,四處打家劫舍,好不逍遙快活。
他雖是個散漫性子,卻也深知官軍不好惹,劫掠的皆是落單的富戶,因此屢屢得手,金銀財帛堆積如山。
這一日,他在渭河遊蕩,等待“大魚”上鉤,沒成想一無所獲,正百無聊賴之時,卻見一支船隊,順流而來,闖入他的地盤。
魏槊兒眼神一亮,暗中窺視,見那一艘艘船沉甸甸壓入水麵,便知皆是滿載,多半是金銀財貨,不禁大喜。
連忙吩咐一眾袍澤,藏在岸邊蘆葦蕩中,伺機而動。
他倒也謹慎,先操弄一番床弩,試探這船隊深淺,沒成想,這為首大船硬生生受了一擊,卻毫無動靜,不由怒火中燒。
“哪來的過江龍,這般狂妄!”
“這可不是你翻江倒海之地,若要從此過,必須我點頭,少不得扒下一層皮來。”
當即下令,晃起幾十艘大船,徑直往河中央撞去,治一治那過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