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自強不息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楷麵露詫異:“表小姐?”
按照原主記憶,他可從未見過什麽表小姐,至於張氏的遠房侄女,更是從未聽聞。
這倒是奇了怪了。
況且,張氏若有遠親來投,怎會不提前與他說。
管事低聲道:“這表小姐遭了大難,一家老小遭了水賊,都死了。”
“隻有她一人僥幸逃得一命,漂遊到了城中龍王廟外,今日夫人前去求神,恰好將她救起。”
“隻是,過往之事,她一概都不記得了,連名字也沒有印象。”
高楷眼眸一眯:“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一連串事,處處透著蹊蹺。”
“這失憶的表小姐,疑點重重,必定另有來曆,若是居心叵測,那可不妙。”
他素來知曉張氏心善,自不會見死不救,卻也不會這般輕易將一個遠房親戚的話,信以為真。
何況,這表小姐的身份,多半為假。
高楷忽然想起那功德之氣,突如其來,隱隱便在不遠之處,莫非來自於她?
“有意思。”他嘴角一勾,“能有功德之氣傍身,想必不是妖魔一流,且她心懷善意,倒像是衝著我來的。”
隻是,他卻想起來,兩人何來的交集。
正思忖間,忽見張氏身邊一個小丫鬟來請:“郎君,夫人請您一同用膳。”
高楷點頭,轉至後宅,張氏正忙著布置膳食,卻有一女子,款款走來,盈盈下拜道:“見過表哥。”
高楷看她一眼,忍不住暗讚一聲絕色佳人。
這女子容貌之美,為他生平僅見,兩世為人也找不出可以媲美的。
“不必多禮,請起。”高楷還施一禮,凝神相看,不覺吃了一驚。
隻見這“表妹”頭頂紫氣彌漫,凝結成雲,時而化為龍形,時而變成鳳體,貴不可言。
更有一道道玄黃之氣氤氳,似天地眷顧,萬法不沾身,凜然不可侵犯。
“這……紫氣充盈,功德加身,實在不可思議。”
這位“表妹”的命格氣運,是他入世以來,所見最高端的,簡直閃瞎人眼,怕不是老天爺的私生女吧。
龍女敖鸞卻是不知,對麵這“表哥”將她命格氣運看了個通透。
隻覺高楷豐神俊朗,龍驤虎步,一舉一動頗有威儀,不禁暗讚好風采。
“雖說人不可貌相,但這亂世爭霸,君擇臣,臣亦擇君,若是個相貌猥瑣之人,恐怕賢才猛將皆敬而遠之。”
“這高楷卻是一幅好相貌,令人心生親近。”
“隻是,這麵相著實奇特,本有早逝之兆,卻又峰迴路轉,另有生機相續。”
“如今看來,更是福運綿長之相。”
敖鸞修行千載,雖困於水中,卻也見人無數,頗通相麵之術。
一看之下,倒也暗暗點頭,不愧是崆峒派真人口中變數,攪動隴右道大勢。
便是那些個老古董,也頗為忌憚,不顧天道反噬,以門中法寶壞我身軀,將我一身龍氣攝去,襄助渭州李晝。
隻是,她看著高楷命格氣運,不禁疑惑,這也太過尋常。
坐擁二州之地,自立為正威將軍,本是一方梟雄。卻隻有一片紅氣,命格更是薄弱。
唯有一枚赤印,勉強可入她法眼。
“難不成,這高楷全靠自身之力,並無天命、地氣、祖宗餘蔭相助?”
若是這般,氣運係於他一人身上,任何法術神通,也不可驅散。
隻是,經不起輪番大敗,唯有屢戰屢勝,方能滾雪球一般壯大。
並且,這般自身凝聚的氣運,最是純粹。若能一統天下,便根基最穩,可謂“得國之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高楷若能成開國皇帝,其威勢將不可想象。甚至可號令鬼神,驅使星君。
一怒而諸神懼,安居則天下息。
敖鸞忍不住勾起紅唇:“這才是我該輔佐的明主。”
“那些倚仗天命、地氣、法術神通、祖宗餘蔭的人,縱然是一方潛龍,也不入我眼中。”
“偉力歸於己身,豈可太阿倒持?”
這兩人各自思緒翻滾,卻又不動聲色,佯裝尋常人家的表兄妹一般,有禮有節。
張氏欣慰笑道:“我曾憂心你們二人素未謀麵,定會生疏。”
“如今我卻是放心了,府中平添一人,豈不更加熱鬧。”
蘭桂附和道:“夫人所言極是,阿郎與表小姐皆是人中龍鳳,若傳揚出去,不知惹來多少人羨煞呢。”
這話說得三人皆是一笑,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隔閡,似乎悄然消散。
高楷見這“表妹”笑靨如花,性子爽朗,與張氏頗為投契,便也未刨根問底。
敖鸞悄然鬆了口氣,看來這第一關,算是過去了,接下來,便要展現自身能耐,得高楷看重。
畢竟,她可不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
三人一同用過晚膳,便在房中敘些閑話。
張氏忽而說起一事:“侄女,你記憶散失,不知名字,卻不可混叫。”
“我為你取一個名兒,如何?”
敖鸞自無不可:“長者賜,不敢辭。”
“但請姑母賜名,侄女不勝感激。”
“好。”張氏一笑,看著她發間鳳釵,說道,“便喚作鸞兒,如何?”
敖鸞展顏一笑,起身下拜:“謝姑母賜名。”
“此名極好,我很喜歡。”
從此之後,這位表小姐,大名便為張鸞,府中下人皆稱唿她為鸞姑娘。
暫且相安無事。
……
且說高楷雨夜襲臨潭,一戰攻取洮州之事,傳遍整個隴右道,引得人人讚歎。
其後又自立為正威將軍,開衙建府,大封文武,可謂聲勢驚人。
一時間,不知多少人暗中效仿,整個隴右道越發混亂。
這消息傳至河州——枹罕縣,卻是惹得刺史皇甫貫大發雷霆。
“朝廷尚在,這些叛臣,便如此囂張。”
“這高楷不過一黃口小兒,僥幸承襲蘭州刺史之位,不思修身養性,以報陛下恩德。”
“竟敢私自攻取洮州,擁兵自立,簡直寡廉鮮恥,不忠不義,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這皇甫貫屢受先帝恩德,對大周忠心耿耿。
如今見朝廷衰微,無力顧及西北邊陲之地,隻能眼睜睜看著群雄混戰,割據一方,視朝廷為無物,不禁怒火中燒。
本想出兵平叛,清剿一眾反賊,奈何節度使王威嚴令,不許他輕舉妄動,以免招來圍攻,無法安心享樂。
按照原主記憶,他可從未見過什麽表小姐,至於張氏的遠房侄女,更是從未聽聞。
這倒是奇了怪了。
況且,張氏若有遠親來投,怎會不提前與他說。
管事低聲道:“這表小姐遭了大難,一家老小遭了水賊,都死了。”
“隻有她一人僥幸逃得一命,漂遊到了城中龍王廟外,今日夫人前去求神,恰好將她救起。”
“隻是,過往之事,她一概都不記得了,連名字也沒有印象。”
高楷眼眸一眯:“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一連串事,處處透著蹊蹺。”
“這失憶的表小姐,疑點重重,必定另有來曆,若是居心叵測,那可不妙。”
他素來知曉張氏心善,自不會見死不救,卻也不會這般輕易將一個遠房親戚的話,信以為真。
何況,這表小姐的身份,多半為假。
高楷忽然想起那功德之氣,突如其來,隱隱便在不遠之處,莫非來自於她?
“有意思。”他嘴角一勾,“能有功德之氣傍身,想必不是妖魔一流,且她心懷善意,倒像是衝著我來的。”
隻是,他卻想起來,兩人何來的交集。
正思忖間,忽見張氏身邊一個小丫鬟來請:“郎君,夫人請您一同用膳。”
高楷點頭,轉至後宅,張氏正忙著布置膳食,卻有一女子,款款走來,盈盈下拜道:“見過表哥。”
高楷看她一眼,忍不住暗讚一聲絕色佳人。
這女子容貌之美,為他生平僅見,兩世為人也找不出可以媲美的。
“不必多禮,請起。”高楷還施一禮,凝神相看,不覺吃了一驚。
隻見這“表妹”頭頂紫氣彌漫,凝結成雲,時而化為龍形,時而變成鳳體,貴不可言。
更有一道道玄黃之氣氤氳,似天地眷顧,萬法不沾身,凜然不可侵犯。
“這……紫氣充盈,功德加身,實在不可思議。”
這位“表妹”的命格氣運,是他入世以來,所見最高端的,簡直閃瞎人眼,怕不是老天爺的私生女吧。
龍女敖鸞卻是不知,對麵這“表哥”將她命格氣運看了個通透。
隻覺高楷豐神俊朗,龍驤虎步,一舉一動頗有威儀,不禁暗讚好風采。
“雖說人不可貌相,但這亂世爭霸,君擇臣,臣亦擇君,若是個相貌猥瑣之人,恐怕賢才猛將皆敬而遠之。”
“這高楷卻是一幅好相貌,令人心生親近。”
“隻是,這麵相著實奇特,本有早逝之兆,卻又峰迴路轉,另有生機相續。”
“如今看來,更是福運綿長之相。”
敖鸞修行千載,雖困於水中,卻也見人無數,頗通相麵之術。
一看之下,倒也暗暗點頭,不愧是崆峒派真人口中變數,攪動隴右道大勢。
便是那些個老古董,也頗為忌憚,不顧天道反噬,以門中法寶壞我身軀,將我一身龍氣攝去,襄助渭州李晝。
隻是,她看著高楷命格氣運,不禁疑惑,這也太過尋常。
坐擁二州之地,自立為正威將軍,本是一方梟雄。卻隻有一片紅氣,命格更是薄弱。
唯有一枚赤印,勉強可入她法眼。
“難不成,這高楷全靠自身之力,並無天命、地氣、祖宗餘蔭相助?”
若是這般,氣運係於他一人身上,任何法術神通,也不可驅散。
隻是,經不起輪番大敗,唯有屢戰屢勝,方能滾雪球一般壯大。
並且,這般自身凝聚的氣運,最是純粹。若能一統天下,便根基最穩,可謂“得國之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高楷若能成開國皇帝,其威勢將不可想象。甚至可號令鬼神,驅使星君。
一怒而諸神懼,安居則天下息。
敖鸞忍不住勾起紅唇:“這才是我該輔佐的明主。”
“那些倚仗天命、地氣、法術神通、祖宗餘蔭的人,縱然是一方潛龍,也不入我眼中。”
“偉力歸於己身,豈可太阿倒持?”
這兩人各自思緒翻滾,卻又不動聲色,佯裝尋常人家的表兄妹一般,有禮有節。
張氏欣慰笑道:“我曾憂心你們二人素未謀麵,定會生疏。”
“如今我卻是放心了,府中平添一人,豈不更加熱鬧。”
蘭桂附和道:“夫人所言極是,阿郎與表小姐皆是人中龍鳳,若傳揚出去,不知惹來多少人羨煞呢。”
這話說得三人皆是一笑,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隔閡,似乎悄然消散。
高楷見這“表妹”笑靨如花,性子爽朗,與張氏頗為投契,便也未刨根問底。
敖鸞悄然鬆了口氣,看來這第一關,算是過去了,接下來,便要展現自身能耐,得高楷看重。
畢竟,她可不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
三人一同用過晚膳,便在房中敘些閑話。
張氏忽而說起一事:“侄女,你記憶散失,不知名字,卻不可混叫。”
“我為你取一個名兒,如何?”
敖鸞自無不可:“長者賜,不敢辭。”
“但請姑母賜名,侄女不勝感激。”
“好。”張氏一笑,看著她發間鳳釵,說道,“便喚作鸞兒,如何?”
敖鸞展顏一笑,起身下拜:“謝姑母賜名。”
“此名極好,我很喜歡。”
從此之後,這位表小姐,大名便為張鸞,府中下人皆稱唿她為鸞姑娘。
暫且相安無事。
……
且說高楷雨夜襲臨潭,一戰攻取洮州之事,傳遍整個隴右道,引得人人讚歎。
其後又自立為正威將軍,開衙建府,大封文武,可謂聲勢驚人。
一時間,不知多少人暗中效仿,整個隴右道越發混亂。
這消息傳至河州——枹罕縣,卻是惹得刺史皇甫貫大發雷霆。
“朝廷尚在,這些叛臣,便如此囂張。”
“這高楷不過一黃口小兒,僥幸承襲蘭州刺史之位,不思修身養性,以報陛下恩德。”
“竟敢私自攻取洮州,擁兵自立,簡直寡廉鮮恥,不忠不義,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這皇甫貫屢受先帝恩德,對大周忠心耿耿。
如今見朝廷衰微,無力顧及西北邊陲之地,隻能眼睜睜看著群雄混戰,割據一方,視朝廷為無物,不禁怒火中燒。
本想出兵平叛,清剿一眾反賊,奈何節度使王威嚴令,不許他輕舉妄動,以免招來圍攻,無法安心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