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死而後已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楷拜過張氏,母子倆敘話片刻,忽見她提及一事。
“鸞兒擅長卜卦,算得極準,楷兒你此番凱旋,便在鸞兒預料之中。”
“哦?”高楷驚奇道,“表妹竟有這等本領?”
卜卦可並非尋常之事,尤其在這亂世之中,天機混沌,更難推算。
若能準確得知結果,當真不凡。
隻是,卜卦者,往往消耗自身福運壽元,作為窺探天機的反噬。
他看向敖鸞,隻見她頭頂金光閃耀,功德之氣幾乎凝成實質,卻是大氣運、大福德,絲毫未損,不禁感歎他這表妹根基深厚,如淵如海。
敖鸞輕笑一聲:“微末之技,登不得大雅之堂,表哥見笑了。”
她既已投身高府,決定輔佐高楷,便需要展露本事。若是遮遮掩掩,一旦被發現,反倒不美。不如直言,大大方方展示自身才能,反倒少令人疑慮。
並且,今後若是有何變故,需要施展法術,也可有個預備,不至於太過震驚,將她當成妖女。
高楷縱然驚奇她善於卜卦,倒也沒有一問到底。
這時節,禮教雖然嚴厲,卻也並非不近人情。諸多大戶人家的子女,皆可閱覽四書五經,可修習百家經典,並未完全禁錮思想,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敖鸞一身技藝,自然是自修得來,如今托身人族,正巧拿來一用。
高楷笑道:“表妹過謙了。”
“不知可否為我算上一卦,驗證吉兇?”
敖鸞自無不可:“表哥可是推算疊、岷二州之事?”
“正是,鸞兒果然冰雪聰慧!”高楷稱讚一聲,“此二州事關我等未來,不得不謹慎以待。”
畢竟,若能得這兩州,他將勢力大增。
敖鸞含笑道:“我已為表哥卜算,此二州刺史,皆不足為慮。”
高楷正要細問,卻見她搖頭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卜算之術,隻可知曉吉兇,卻不能事無巨細,以免泄露天機,招致劫數。”
高楷頷首一笑:“知吉兇足矣,有勞表妹。”
爭霸天下,仰賴人力,集萬民之所望,豈可倚仗天命,坐享其成?
……
世間形勢,往往環環相扣。
那疊州刺史孫士廉,受通玄道人遊說,搖擺不定。正逢皇甫貫、鍾祁連二人夾擊蘭州,便趁勢觀望,希冀左右逢源,冷待昔年老友褚諒。
卻不料,事與願違。府中管事迴稟之事,令他一切算盤落空。
“這……這高楷當真大敗皇甫貫,一戰攻取河州麽?”
此刻,他滿臉難以置信,甚至懷疑自己老眼昏花,以至於猶在夢中而不自知。
“千真萬確,郎君,高將軍已授沈司馬為河州刺史,即日上任。”
管事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孫士廉心頭,令他震撼難言。
許久,方才從驚懼之中抽離,忍不住追問道:“那皇甫貫呢?”
“皇甫貫兵敗逃迴鄯州,已被王節度使斬首,懸在城門之上示眾。”
孫士廉倒吸一口冷氣:“這身經百戰的大將軍,竟大敗虧輸,一遭橫死。”
隨著管事將赤岸一戰細細說來,孫士廉又驚又歎,滿臉複雜之色。
“未料這高楷,這般用兵如神,區區兩千兵馬,竟一舉擊敗數萬大軍,著實不可思議。”
“我從前以為,此人屢次以少勝多、反敗為勝,不過是誇大其詞,為人杜撰。”
“卻不曾想,世間竟有這等天縱之才,當真是我久為井底之蛙,不識天下英雄。”
楊燁在旁傾聽,同樣驚歎不已:“用兵至此,已達化境。”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少有這等用兵如神、英明神武之君。”
而無一例外,這些人皆成為開國皇帝,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我楊燁孜孜以求者,不正是這等有為之軍麽?”
此刻,迴想起高楷過往諸多勝績,他不禁動了投效之心。
“明主已現,再不去輔佐,成就一番大業,施展抱負,更待何時?”
隻是,他若貿然前往,無人引薦,怕是不得重視。
一時間,竟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管事見狀,適時說道:“郎君,高刺史已委派使者,來我疊州。”
“使者為何人?”孫士廉連忙問道。
“正是郎君故交,昔年黃門侍郎褚公。”
這話令他眼前一亮,笑道:“前番我行事不周,多有得罪之處。”
“此次他再次前來,我必定好生招待。傳令下去,待褚公來至,我將率府中文武出城相迎。”
他心中已有投靠之意,卻有些顧慮,此番隔岸觀火,是否惹惱了高楷,不由愁眉不展。
楊燁善於察言觀色,一眼看出他心中所想,暗歎一聲,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不過,終究是撫養他長大的親舅舅,他也不能苛責,隻得安慰道。
“舅父不必多慮,我觀這高楷,胸懷天下,知人善任,必不會輕易改弦易轍。”
“他先前承諾,讓舅父官居原職,仍為疊州刺史,我料必定不變。”
孫士廉這才舒展眉頭,鬆了口氣:“燁兒一向料事如神,有你這話,我心中就踏實了。”
楊燁忽而沉聲道:“舅父不可輕忽,我等前倨後恭,便是高將軍寬宏大量,不與計較。”
“那褚公年老,幾番來迴,受了冷待,怕是心中不平,不可不察。”
“這……”孫士廉羞愧道,“這卻是我的疏忽了,不曾想,與褚公生了齟齬。”
“這該如何是好?”
見其六神無主,楊燁皺了皺眉,索性直言道:“褚公德高望重,想必非氣量狹小之輩,或可不計前嫌。”
“隻是,我等須得恭敬相待,引為座上賓,主動獻上戶籍圖冊,山川地理之貌,以示誠心。”
“燁兒所言極是!”孫士廉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連聲道,“就依你之言,務必好生招待,一應要求皆允。”
“褚公可是我昔年同僚,想必交情尚在,可一續年華。”
“他這人好茶,便把素來珍藏的好茶拿來,我親自向他賠禮。”
楊燁點頭道:“我等雖是投靠,卻也不能卑躬屈膝,以免遭人小瞧。”
“諸般行事,不卑不亢即可。”
“鸞兒擅長卜卦,算得極準,楷兒你此番凱旋,便在鸞兒預料之中。”
“哦?”高楷驚奇道,“表妹竟有這等本領?”
卜卦可並非尋常之事,尤其在這亂世之中,天機混沌,更難推算。
若能準確得知結果,當真不凡。
隻是,卜卦者,往往消耗自身福運壽元,作為窺探天機的反噬。
他看向敖鸞,隻見她頭頂金光閃耀,功德之氣幾乎凝成實質,卻是大氣運、大福德,絲毫未損,不禁感歎他這表妹根基深厚,如淵如海。
敖鸞輕笑一聲:“微末之技,登不得大雅之堂,表哥見笑了。”
她既已投身高府,決定輔佐高楷,便需要展露本事。若是遮遮掩掩,一旦被發現,反倒不美。不如直言,大大方方展示自身才能,反倒少令人疑慮。
並且,今後若是有何變故,需要施展法術,也可有個預備,不至於太過震驚,將她當成妖女。
高楷縱然驚奇她善於卜卦,倒也沒有一問到底。
這時節,禮教雖然嚴厲,卻也並非不近人情。諸多大戶人家的子女,皆可閱覽四書五經,可修習百家經典,並未完全禁錮思想,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敖鸞一身技藝,自然是自修得來,如今托身人族,正巧拿來一用。
高楷笑道:“表妹過謙了。”
“不知可否為我算上一卦,驗證吉兇?”
敖鸞自無不可:“表哥可是推算疊、岷二州之事?”
“正是,鸞兒果然冰雪聰慧!”高楷稱讚一聲,“此二州事關我等未來,不得不謹慎以待。”
畢竟,若能得這兩州,他將勢力大增。
敖鸞含笑道:“我已為表哥卜算,此二州刺史,皆不足為慮。”
高楷正要細問,卻見她搖頭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卜算之術,隻可知曉吉兇,卻不能事無巨細,以免泄露天機,招致劫數。”
高楷頷首一笑:“知吉兇足矣,有勞表妹。”
爭霸天下,仰賴人力,集萬民之所望,豈可倚仗天命,坐享其成?
……
世間形勢,往往環環相扣。
那疊州刺史孫士廉,受通玄道人遊說,搖擺不定。正逢皇甫貫、鍾祁連二人夾擊蘭州,便趁勢觀望,希冀左右逢源,冷待昔年老友褚諒。
卻不料,事與願違。府中管事迴稟之事,令他一切算盤落空。
“這……這高楷當真大敗皇甫貫,一戰攻取河州麽?”
此刻,他滿臉難以置信,甚至懷疑自己老眼昏花,以至於猶在夢中而不自知。
“千真萬確,郎君,高將軍已授沈司馬為河州刺史,即日上任。”
管事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孫士廉心頭,令他震撼難言。
許久,方才從驚懼之中抽離,忍不住追問道:“那皇甫貫呢?”
“皇甫貫兵敗逃迴鄯州,已被王節度使斬首,懸在城門之上示眾。”
孫士廉倒吸一口冷氣:“這身經百戰的大將軍,竟大敗虧輸,一遭橫死。”
隨著管事將赤岸一戰細細說來,孫士廉又驚又歎,滿臉複雜之色。
“未料這高楷,這般用兵如神,區區兩千兵馬,竟一舉擊敗數萬大軍,著實不可思議。”
“我從前以為,此人屢次以少勝多、反敗為勝,不過是誇大其詞,為人杜撰。”
“卻不曾想,世間竟有這等天縱之才,當真是我久為井底之蛙,不識天下英雄。”
楊燁在旁傾聽,同樣驚歎不已:“用兵至此,已達化境。”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少有這等用兵如神、英明神武之君。”
而無一例外,這些人皆成為開國皇帝,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我楊燁孜孜以求者,不正是這等有為之軍麽?”
此刻,迴想起高楷過往諸多勝績,他不禁動了投效之心。
“明主已現,再不去輔佐,成就一番大業,施展抱負,更待何時?”
隻是,他若貿然前往,無人引薦,怕是不得重視。
一時間,竟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管事見狀,適時說道:“郎君,高刺史已委派使者,來我疊州。”
“使者為何人?”孫士廉連忙問道。
“正是郎君故交,昔年黃門侍郎褚公。”
這話令他眼前一亮,笑道:“前番我行事不周,多有得罪之處。”
“此次他再次前來,我必定好生招待。傳令下去,待褚公來至,我將率府中文武出城相迎。”
他心中已有投靠之意,卻有些顧慮,此番隔岸觀火,是否惹惱了高楷,不由愁眉不展。
楊燁善於察言觀色,一眼看出他心中所想,暗歎一聲,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不過,終究是撫養他長大的親舅舅,他也不能苛責,隻得安慰道。
“舅父不必多慮,我觀這高楷,胸懷天下,知人善任,必不會輕易改弦易轍。”
“他先前承諾,讓舅父官居原職,仍為疊州刺史,我料必定不變。”
孫士廉這才舒展眉頭,鬆了口氣:“燁兒一向料事如神,有你這話,我心中就踏實了。”
楊燁忽而沉聲道:“舅父不可輕忽,我等前倨後恭,便是高將軍寬宏大量,不與計較。”
“那褚公年老,幾番來迴,受了冷待,怕是心中不平,不可不察。”
“這……”孫士廉羞愧道,“這卻是我的疏忽了,不曾想,與褚公生了齟齬。”
“這該如何是好?”
見其六神無主,楊燁皺了皺眉,索性直言道:“褚公德高望重,想必非氣量狹小之輩,或可不計前嫌。”
“隻是,我等須得恭敬相待,引為座上賓,主動獻上戶籍圖冊,山川地理之貌,以示誠心。”
“燁兒所言極是!”孫士廉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連聲道,“就依你之言,務必好生招待,一應要求皆允。”
“褚公可是我昔年同僚,想必交情尚在,可一續年華。”
“他這人好茶,便把素來珍藏的好茶拿來,我親自向他賠禮。”
楊燁點頭道:“我等雖是投靠,卻也不能卑躬屈膝,以免遭人小瞧。”
“諸般行事,不卑不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