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遠在天邊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城,高府。
鵝毛大雪下了一個晝夜,到了辰時,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
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後院之中,唯有幾株鬆柏挺立。
敖鸞早早起身,向張氏晨昏定省。
幾個丫環清掃著道路上的積雪,見了她忙道:“鸞姑娘。”
敖鸞笑顏以對,惹得眾人皆看呆了:“鸞姑娘可真俊!”
“是啊,要我說,怕是那畫上的神仙,也比不過。”
眾人紛紛讚歎,落在敖鸞耳中,不過置之一笑。
張氏正在拜佛燒香,聽聞她來,連忙讓請。
不知為何,張氏對這侄女,越看越喜歡,簡直一日也離不得,早晚用膳,若是不見她,飯菜也不覺香味了。
一番見禮,兩人敘話片刻,敖鸞忽然笑道。
“恭喜姑母,表哥大敗渭州李晝,不日就將迴返城中了。”
張氏聞言喜不自勝:“菩薩保佑,我兒平安歸來。”
敖鸞玉麵上滿是笑意,心中更是感慨。
“李晝承接天命,早立大鼎,為崆峒派真人算定的潛龍,必能一統隴右道。”
“這等大勢,蘊含煌煌天威,誰也不敢阻擾。”
“誰曾想,表哥竟然大敗其人,挫其兵鋒。”
她轉念一想,暗自笑道,“李晝天命所歸,雖然根基深厚,卻也禁不起輪番大敗,若是表哥接下來數戰,能再敗其軍,恐怕這天命將順勢改換。”
畢竟,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耶?
若是天命所歸,便再無法更改,那又何必相爭,盡管擇出一人,大家齊心協力輔佐就是了。
然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隴右道潛龍之爭,李晝雖暫且占據上風,卻不可能一直穩如泰山。
隻要高楷不行差踏錯,而是高築牆、廣積糧,謹慎用兵,那麽,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
且說崆峒山上,道宮之中。
門內三位真人齊齊端坐蒲團,坐觀天下風雲,指點江山,暢談古今興衰,好不逍遙自在。
便在這時,通玄道人急匆匆奔來,跪倒在地,滿臉皆是惶恐。
“迴稟三位真人,李晝於佑川城外大敗,率領殘餘兵卒逃迴渭州,偌大的岷州,已為高楷所取。”
“什麽?”修道年歲最短的玄光子勃然變色,一把站了起來,追問道,“這怎麽可能?”
他們三位真人,聯手施展神通,襄助李晝鑄就大鼎,承接天命,穩固隴右道大勢。
個個耗費百年修為,元氣大損。
本以為李晝裹挾大勢,此番出征,必能一舉拿下岷州,斬殺高楷,鏟除這個變數。
然而,通玄道人的話,如同一道道晴天霹靂,將他們的種種設想,全都劈成粉碎。
“高楷早有防備,和那鍾祁連裏應外合,唆使他詐降李晝,於兩軍交戰之時,悍然反叛,陷李晝於腹背受敵的境地。”
玄誠子猶自不敢置信:“即便如此,李晝麾下足有三萬大軍,而那高楷與鍾祁連聯手,也不過萬餘人,怎會大敗虧輸?”
“這都是高楷的詭計。”通玄道人咬牙切齒道,“他以三千兵馬深入岷州,迷惑我等。”
“暗自派那褚登善,率領洮州大軍前來增援,於關鍵時刻,反戈一擊。”
“兩方交戰足足一日,早已筋疲力盡,無奈之下,李晝隻得下令退兵。”
“此戰,不僅損兵折將,更丟了岷州,那鍾祁連與楊燁,順勢被高楷拉攏,入他麾下效力。”
這一連串的噩耗,把三位真人打擊得近乎麻木。即便三人個個修道數百年,也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走火入魔,陷入天魔編織的幻境。
抑或是時移世易,他們這數百年的見識,已然不合時宜,失去大用了。
畢竟,三位道門真人聯手襄助,更有天命所歸的潛龍領兵,竟鬥不過一個肉眼凡胎的小小將軍。
當真是聞所未聞,咄咄怪事!
掌門真人玄元子沉默許久,忽然歎息道:“事已至此,多思無益。”
“為今之計,還是盡快設法為李晝挽迴氣運流失,絕不能再一次兵敗。”
“否則,不僅他將身死族滅,便是我等師門,也將遭受天譴,數百年修為化為夢幻泡影。”
玄光子、玄誠子兩人神色一凜,他們可是深知,爭龍失敗的宗門弟子是何下場。
那可是天譴,不僅修為盡失,更會大損壽元,甚至傷及神魂,連轉世投胎也做不到。
可謂淒慘至極!
隻是,論修煉道法、打坐參玄,他們樣樣在行。偏偏這人間爭霸,靠的是戰場廝殺,便是通天修為,也抵抗不了天道鐵律。
一旦貿然插手,以法術神通幹涉,必然遭受天道反噬,形神俱滅。
沉思許久,三人尷尬地發現,除去一身道功修為,他們對行軍打仗,著實一竅不通。
玄元子輕咳一聲,掩飾不自然的神情,緩緩道。
“二位師弟,我等不通戰陣,就不必惹人見笑了。”
“依我看,若要度過眼下窘境,須得從我等擅長之處謀算。”
什麽謀算?
兩人皆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玄元子嘴角掠過一絲哂笑:“李晝此番損兵折將,氣運大跌,我等設法,為他彌補迴來便是。”
見二人仍是不解,他直言不諱道:“此前,我等為那李晝,求娶王家長女,卻因王羨之急功近利,導致其女遭遇水賊,投河自盡。”
“為今之計,不如再為李晝牽線搭橋,尋一個身有大氣運、旺夫之女,兩人結成姻緣,豈不是借她之運,彌補李晝氣運之失?”
玄誠子二人恍然大悟,不由讚道:“師兄深謀遠慮,此計若成,必能奏效。”
“隻是,姻緣之事,本為天定,我等若是強行幹預,恐怕不美。”
“何況,這節骨眼上,去何處尋找這適宜女子呢?”
玄元子成竹在胸道:“二位師弟,當是身在局中,而不自知了。”
“豈不知那楊猛,正有一妹,昔年我等曾為其相麵,她雖無鳳氣,卻是大氣運加身,命格非凡。”
“更難得的是,她之命格與李晝相合,更添旺夫之運。”
“這大好姻緣,何故全然忘卻?”
玄誠子二人皆是羞愧,齊聲道:“我等一眼障目,不見泰山了。”
這近在眼前的良人,竟拋在腦後,當真是煞氣侵擾,迷失心智了。
鵝毛大雪下了一個晝夜,到了辰時,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
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後院之中,唯有幾株鬆柏挺立。
敖鸞早早起身,向張氏晨昏定省。
幾個丫環清掃著道路上的積雪,見了她忙道:“鸞姑娘。”
敖鸞笑顏以對,惹得眾人皆看呆了:“鸞姑娘可真俊!”
“是啊,要我說,怕是那畫上的神仙,也比不過。”
眾人紛紛讚歎,落在敖鸞耳中,不過置之一笑。
張氏正在拜佛燒香,聽聞她來,連忙讓請。
不知為何,張氏對這侄女,越看越喜歡,簡直一日也離不得,早晚用膳,若是不見她,飯菜也不覺香味了。
一番見禮,兩人敘話片刻,敖鸞忽然笑道。
“恭喜姑母,表哥大敗渭州李晝,不日就將迴返城中了。”
張氏聞言喜不自勝:“菩薩保佑,我兒平安歸來。”
敖鸞玉麵上滿是笑意,心中更是感慨。
“李晝承接天命,早立大鼎,為崆峒派真人算定的潛龍,必能一統隴右道。”
“這等大勢,蘊含煌煌天威,誰也不敢阻擾。”
“誰曾想,表哥竟然大敗其人,挫其兵鋒。”
她轉念一想,暗自笑道,“李晝天命所歸,雖然根基深厚,卻也禁不起輪番大敗,若是表哥接下來數戰,能再敗其軍,恐怕這天命將順勢改換。”
畢竟,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耶?
若是天命所歸,便再無法更改,那又何必相爭,盡管擇出一人,大家齊心協力輔佐就是了。
然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隴右道潛龍之爭,李晝雖暫且占據上風,卻不可能一直穩如泰山。
隻要高楷不行差踏錯,而是高築牆、廣積糧,謹慎用兵,那麽,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
且說崆峒山上,道宮之中。
門內三位真人齊齊端坐蒲團,坐觀天下風雲,指點江山,暢談古今興衰,好不逍遙自在。
便在這時,通玄道人急匆匆奔來,跪倒在地,滿臉皆是惶恐。
“迴稟三位真人,李晝於佑川城外大敗,率領殘餘兵卒逃迴渭州,偌大的岷州,已為高楷所取。”
“什麽?”修道年歲最短的玄光子勃然變色,一把站了起來,追問道,“這怎麽可能?”
他們三位真人,聯手施展神通,襄助李晝鑄就大鼎,承接天命,穩固隴右道大勢。
個個耗費百年修為,元氣大損。
本以為李晝裹挾大勢,此番出征,必能一舉拿下岷州,斬殺高楷,鏟除這個變數。
然而,通玄道人的話,如同一道道晴天霹靂,將他們的種種設想,全都劈成粉碎。
“高楷早有防備,和那鍾祁連裏應外合,唆使他詐降李晝,於兩軍交戰之時,悍然反叛,陷李晝於腹背受敵的境地。”
玄誠子猶自不敢置信:“即便如此,李晝麾下足有三萬大軍,而那高楷與鍾祁連聯手,也不過萬餘人,怎會大敗虧輸?”
“這都是高楷的詭計。”通玄道人咬牙切齒道,“他以三千兵馬深入岷州,迷惑我等。”
“暗自派那褚登善,率領洮州大軍前來增援,於關鍵時刻,反戈一擊。”
“兩方交戰足足一日,早已筋疲力盡,無奈之下,李晝隻得下令退兵。”
“此戰,不僅損兵折將,更丟了岷州,那鍾祁連與楊燁,順勢被高楷拉攏,入他麾下效力。”
這一連串的噩耗,把三位真人打擊得近乎麻木。即便三人個個修道數百年,也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走火入魔,陷入天魔編織的幻境。
抑或是時移世易,他們這數百年的見識,已然不合時宜,失去大用了。
畢竟,三位道門真人聯手襄助,更有天命所歸的潛龍領兵,竟鬥不過一個肉眼凡胎的小小將軍。
當真是聞所未聞,咄咄怪事!
掌門真人玄元子沉默許久,忽然歎息道:“事已至此,多思無益。”
“為今之計,還是盡快設法為李晝挽迴氣運流失,絕不能再一次兵敗。”
“否則,不僅他將身死族滅,便是我等師門,也將遭受天譴,數百年修為化為夢幻泡影。”
玄光子、玄誠子兩人神色一凜,他們可是深知,爭龍失敗的宗門弟子是何下場。
那可是天譴,不僅修為盡失,更會大損壽元,甚至傷及神魂,連轉世投胎也做不到。
可謂淒慘至極!
隻是,論修煉道法、打坐參玄,他們樣樣在行。偏偏這人間爭霸,靠的是戰場廝殺,便是通天修為,也抵抗不了天道鐵律。
一旦貿然插手,以法術神通幹涉,必然遭受天道反噬,形神俱滅。
沉思許久,三人尷尬地發現,除去一身道功修為,他們對行軍打仗,著實一竅不通。
玄元子輕咳一聲,掩飾不自然的神情,緩緩道。
“二位師弟,我等不通戰陣,就不必惹人見笑了。”
“依我看,若要度過眼下窘境,須得從我等擅長之處謀算。”
什麽謀算?
兩人皆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玄元子嘴角掠過一絲哂笑:“李晝此番損兵折將,氣運大跌,我等設法,為他彌補迴來便是。”
見二人仍是不解,他直言不諱道:“此前,我等為那李晝,求娶王家長女,卻因王羨之急功近利,導致其女遭遇水賊,投河自盡。”
“為今之計,不如再為李晝牽線搭橋,尋一個身有大氣運、旺夫之女,兩人結成姻緣,豈不是借她之運,彌補李晝氣運之失?”
玄誠子二人恍然大悟,不由讚道:“師兄深謀遠慮,此計若成,必能奏效。”
“隻是,姻緣之事,本為天定,我等若是強行幹預,恐怕不美。”
“何況,這節骨眼上,去何處尋找這適宜女子呢?”
玄元子成竹在胸道:“二位師弟,當是身在局中,而不自知了。”
“豈不知那楊猛,正有一妹,昔年我等曾為其相麵,她雖無鳳氣,卻是大氣運加身,命格非凡。”
“更難得的是,她之命格與李晝相合,更添旺夫之運。”
“這大好姻緣,何故全然忘卻?”
玄誠子二人皆是羞愧,齊聲道:“我等一眼障目,不見泰山了。”
這近在眼前的良人,竟拋在腦後,當真是煞氣侵擾,迷失心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