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山窮水盡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狄長孫一番砍殺,如褚登善一般,並未窮追不舍,反而望著前方狼狽身影,戲謔一笑。
“主上算無遺策,李晝即便插上雙翅,也難以逃出岷州。”
通玄道人跟隨李晝,直奔和政,忍不住建言道。
“主上,我等行蹤,必然落入高楷手中,方才屢屢遭受伏擊。”
“依貧道愚見,軍中恐怕有細作,主上不得不察。”
“不如先將此人揪出,再行撤離不遲。”
這番話,和李晝所想如出一轍,隻是,他並未同意。
“道長所言有理,若是尋常之時,我必不能容忍細作猖狂。”
“奈何眼下人心惶惶,士氣大跌,若非我領著他們返迴渭州,早已潰不成軍。”
“正是危急關頭,怎能大動幹戈,萬一引發嘩變,離兵敗身死也不遠了。”
通玄道人這才明白他心中顧慮,不由頷首道。
“主上用心良苦,貧道孟浪了。”
他遠望前方,忽然蹙眉道:“主上,和政是通往渭州的必經之地,以高楷算計之深,必然在此設伏。”
“不如繞開此地,從他處迴返。”
李晝搖頭道:“正因必經之地,我等才別無選擇。”
“若是遁入茫茫深山,遲早凍餓而死。”
“倒不如整頓兵馬,於和政城,和高楷一決高下,或有一線生機。”
通玄道人默然一歎,事到如今,已別無他法,唯有拚死一搏,希冀絕處逢生。
他不覺深思:“主上天命在身,又有師門氣運加持,本該大勝。”
“為何竟兵敗如山倒,落得山窮水盡的下場?”
饒是他廝混塵世數十年,看慣興衰盛亡,也參不透其中的原委。
隻能歎一句:天意難測。
一行人,忍饑挨餓,晝夜行軍,於晨曦微露之時,終於趕到和政。
正如李晝所料,高楷早已安營紮寨,好整以暇等候他到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李晝歎息一聲,“此番大敗,非將士之過,全因我這主帥無能。”
他翻身下馬,拜伏在地:“我有負家鄉父老,無顏麵見,諸位袍澤,願攜我屍身迴返,向先祖謝罪。”
手中長刀一橫,便要自刎。
竇儀慌忙攔住,刀刃刺入手掌,鮮血直流,他卻毫無所覺。
“主上不可妄自菲薄,輕言放棄。”
“勝負乃兵家常事,豈可因一時失利,就此沉淪。”
“豈不知先主劉備,不知多少次大敗虧輸,一生顛沛流離,卻百折不撓,終究創立一方霸業。”
“我等雖無能,願以性命,護佑主上突圍,迴返襄武,卷土重來。”
身後,一眾殘兵敗將,皆轟然應諾。
“願為大將軍拚死一搏!”
李晝不覺眼眶濕潤,拱手再拜:“臣不棄君,君豈敢棄臣,我等袍澤兄弟,今日死戰,何惜此身。”
“死戰!”眾人吼聲震動四方。
李晝當即翻身上馬,馬鞭遙指前方:“諸位將士,隨我衝鋒!”
原本五萬大軍,經曆連番大敗,隻剩下萬餘人,然而,此刻眾誌成城,齊齊策馬飛奔,聲勢卻如鼎盛之時。
令人不敢輕視。
高楷眼見此景,忍不住讚歎一聲:“李晝不失為明主,敗,則反省自身,不推諉他人;勝,則獎賞有功之士,毫不吝惜。”
他算是明白李晝為何承接天命,為隴右道潛龍。
這等英武雄略,豈無賢才猛將、世家大族輔佐。
隻可惜,天無二日,地無二主。
他與李晝之間,唯有一人可以存身。
梁三郎拱手道:“主上,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依末將看來,主上曆經千辛萬苦,多少次險象環生,方才取得如今基業。”
“比那李晝,強得多了!”
高楷搖頭失笑:“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我不過有感而發。”
“你可為先鋒,領兩萬兵馬,前去追擊。”
“是!”梁三郎迫不及待去了。
李晝雖然重振士氣,率領殘兵敗將衝鋒,終究抵不過梁三郎以逸待勞,士氣正盛。
一番拚殺下來,逐漸落入下風,若非一眾親兵以命相救,早已身首異處。
竇儀咬牙道:“主上,您先走,微臣斷後。”
“不可。”李晝斷然搖頭,“你身無武力,怎是梁三郎對手。”
通玄道人攥緊手掌,忽然作法掐訣,意欲施展法術,可惜任憑他如何催動真氣,也毫無反應。
正要動用法器之時,轟然一道悶雷,憑空震響,讓他氣血一陣翻湧,麵如金紙,險些真氣逆轉,筋脈盡斷而死。
所幸危急關頭,袖中一瓣青蓮放出微光,將他紊亂氣息鎮定,平複心緒。
“煌煌天威在上,豈敢僭越雷池一步。”通玄道人苦笑一聲。
“難不成,師門曆代籌謀,耗盡無數心血,就要付之流水了麽?”
正絕望時,忽見前方煙塵彌漫,一支兵馬匆匆來援。
他定眼一看,卻是大喜,為首者正是楊猛。
“主上命不該絕,必有將星來救。”
他心下一鬆,轉而欣喜:“一旦脫去此劫,說不得可否極泰來,重整旗鼓,再行征戰。”
“這隴右道潛龍,仍是主上所屬。”
高軍大營之中,楊燁遠望此景,蹙眉道。
“主上,不可讓他救走李晝,以免放虎歸山。”
高楷微微頷首:“我早有預料。”
他之所以駐留大營,便是防備敵軍來援。
李晝麾下文臣武將,個個皆是大才,他可不會小看。
“傳令,五千驍騎,隨我出戰。”
“是。”
黑雲壓頂,天氣悶熱,沒有一絲風。
高楷率領眾人,直奔楊猛大軍,手中長劍接連揮舞,挑起一片又一片鮮血。
楊猛見此勃然色變:“未料這高楷,竟頗有武力。”
他不敢遲疑,急忙率領親兵殿後,掩護李晝奔逃。
“主上,敵軍勢大,當速速離去。”
李晝勒馬搖頭:“你是我心腹之將,我怎能棄你而去。”
正要撥馬迴返,卻見竇儀一把扯住韁繩,竭力製止。
“主上,楊將軍一片忠義之心,您若迴返,豈不是讓他功虧一簣。”
“倘若您身陷險境,一時不慎,傷了性命,那該如何是好?”
通玄道人附和道:“竇司馬言之有理,您為主帥,萬金之軀,不可魯莽行事。”
眾人連番勸慰,方才勸得李晝轉身撤去。
“主上算無遺策,李晝即便插上雙翅,也難以逃出岷州。”
通玄道人跟隨李晝,直奔和政,忍不住建言道。
“主上,我等行蹤,必然落入高楷手中,方才屢屢遭受伏擊。”
“依貧道愚見,軍中恐怕有細作,主上不得不察。”
“不如先將此人揪出,再行撤離不遲。”
這番話,和李晝所想如出一轍,隻是,他並未同意。
“道長所言有理,若是尋常之時,我必不能容忍細作猖狂。”
“奈何眼下人心惶惶,士氣大跌,若非我領著他們返迴渭州,早已潰不成軍。”
“正是危急關頭,怎能大動幹戈,萬一引發嘩變,離兵敗身死也不遠了。”
通玄道人這才明白他心中顧慮,不由頷首道。
“主上用心良苦,貧道孟浪了。”
他遠望前方,忽然蹙眉道:“主上,和政是通往渭州的必經之地,以高楷算計之深,必然在此設伏。”
“不如繞開此地,從他處迴返。”
李晝搖頭道:“正因必經之地,我等才別無選擇。”
“若是遁入茫茫深山,遲早凍餓而死。”
“倒不如整頓兵馬,於和政城,和高楷一決高下,或有一線生機。”
通玄道人默然一歎,事到如今,已別無他法,唯有拚死一搏,希冀絕處逢生。
他不覺深思:“主上天命在身,又有師門氣運加持,本該大勝。”
“為何竟兵敗如山倒,落得山窮水盡的下場?”
饒是他廝混塵世數十年,看慣興衰盛亡,也參不透其中的原委。
隻能歎一句:天意難測。
一行人,忍饑挨餓,晝夜行軍,於晨曦微露之時,終於趕到和政。
正如李晝所料,高楷早已安營紮寨,好整以暇等候他到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李晝歎息一聲,“此番大敗,非將士之過,全因我這主帥無能。”
他翻身下馬,拜伏在地:“我有負家鄉父老,無顏麵見,諸位袍澤,願攜我屍身迴返,向先祖謝罪。”
手中長刀一橫,便要自刎。
竇儀慌忙攔住,刀刃刺入手掌,鮮血直流,他卻毫無所覺。
“主上不可妄自菲薄,輕言放棄。”
“勝負乃兵家常事,豈可因一時失利,就此沉淪。”
“豈不知先主劉備,不知多少次大敗虧輸,一生顛沛流離,卻百折不撓,終究創立一方霸業。”
“我等雖無能,願以性命,護佑主上突圍,迴返襄武,卷土重來。”
身後,一眾殘兵敗將,皆轟然應諾。
“願為大將軍拚死一搏!”
李晝不覺眼眶濕潤,拱手再拜:“臣不棄君,君豈敢棄臣,我等袍澤兄弟,今日死戰,何惜此身。”
“死戰!”眾人吼聲震動四方。
李晝當即翻身上馬,馬鞭遙指前方:“諸位將士,隨我衝鋒!”
原本五萬大軍,經曆連番大敗,隻剩下萬餘人,然而,此刻眾誌成城,齊齊策馬飛奔,聲勢卻如鼎盛之時。
令人不敢輕視。
高楷眼見此景,忍不住讚歎一聲:“李晝不失為明主,敗,則反省自身,不推諉他人;勝,則獎賞有功之士,毫不吝惜。”
他算是明白李晝為何承接天命,為隴右道潛龍。
這等英武雄略,豈無賢才猛將、世家大族輔佐。
隻可惜,天無二日,地無二主。
他與李晝之間,唯有一人可以存身。
梁三郎拱手道:“主上,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依末將看來,主上曆經千辛萬苦,多少次險象環生,方才取得如今基業。”
“比那李晝,強得多了!”
高楷搖頭失笑:“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我不過有感而發。”
“你可為先鋒,領兩萬兵馬,前去追擊。”
“是!”梁三郎迫不及待去了。
李晝雖然重振士氣,率領殘兵敗將衝鋒,終究抵不過梁三郎以逸待勞,士氣正盛。
一番拚殺下來,逐漸落入下風,若非一眾親兵以命相救,早已身首異處。
竇儀咬牙道:“主上,您先走,微臣斷後。”
“不可。”李晝斷然搖頭,“你身無武力,怎是梁三郎對手。”
通玄道人攥緊手掌,忽然作法掐訣,意欲施展法術,可惜任憑他如何催動真氣,也毫無反應。
正要動用法器之時,轟然一道悶雷,憑空震響,讓他氣血一陣翻湧,麵如金紙,險些真氣逆轉,筋脈盡斷而死。
所幸危急關頭,袖中一瓣青蓮放出微光,將他紊亂氣息鎮定,平複心緒。
“煌煌天威在上,豈敢僭越雷池一步。”通玄道人苦笑一聲。
“難不成,師門曆代籌謀,耗盡無數心血,就要付之流水了麽?”
正絕望時,忽見前方煙塵彌漫,一支兵馬匆匆來援。
他定眼一看,卻是大喜,為首者正是楊猛。
“主上命不該絕,必有將星來救。”
他心下一鬆,轉而欣喜:“一旦脫去此劫,說不得可否極泰來,重整旗鼓,再行征戰。”
“這隴右道潛龍,仍是主上所屬。”
高軍大營之中,楊燁遠望此景,蹙眉道。
“主上,不可讓他救走李晝,以免放虎歸山。”
高楷微微頷首:“我早有預料。”
他之所以駐留大營,便是防備敵軍來援。
李晝麾下文臣武將,個個皆是大才,他可不會小看。
“傳令,五千驍騎,隨我出戰。”
“是。”
黑雲壓頂,天氣悶熱,沒有一絲風。
高楷率領眾人,直奔楊猛大軍,手中長劍接連揮舞,挑起一片又一片鮮血。
楊猛見此勃然色變:“未料這高楷,竟頗有武力。”
他不敢遲疑,急忙率領親兵殿後,掩護李晝奔逃。
“主上,敵軍勢大,當速速離去。”
李晝勒馬搖頭:“你是我心腹之將,我怎能棄你而去。”
正要撥馬迴返,卻見竇儀一把扯住韁繩,竭力製止。
“主上,楊將軍一片忠義之心,您若迴返,豈不是讓他功虧一簣。”
“倘若您身陷險境,一時不慎,傷了性命,那該如何是好?”
通玄道人附和道:“竇司馬言之有理,您為主帥,萬金之軀,不可魯莽行事。”
眾人連番勸慰,方才勸得李晝轉身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