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歪打正著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高楷遠在千裏之外,卻仿佛從秋風之中,聽到來自蘭州的思念。
他溫和一笑,開口道:“傳令,全軍停步,在此安營紮寨。”
“是。”
此刻,他率領三萬大軍,正來至隴西城外。
勒馬佇立,隻見前方一座堅城,橫亙在天地之間,一眼望不到盡頭。
雖比襄武、渭源二城略不如,卻也是高城深池,易守難攻。
高楷遠望片刻,朗聲道:“諸位可有良策拿下此城?”
強行攻城,耗時費力,為下策,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是最好。
楊燁拱手道:“主上,城中兵卒不過數千,我等可圍三闕一,靜觀其變。”
“待城中守卒疲憊、糧草耗盡,李秉必然出城奔逃,屆時,我等可以逸待勞,一戰而下。”
這是中正平和之策,眾人皆頷首附和。
唯有殷世師搖頭:“主上,隴西為李氏世代經營之地,軍民忠心耿耿,李秉振臂一唿,必定死戰。”
“況且,城中早已修築糧倉,備足糧草,足夠數萬軍民一年之用。”
“圍城之計,曠日持久,絕非上佳之策。”
梁三郎冷聲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說說,有何上策?”
“三郎,不得無禮!”高楷低喝一聲,轉而拱手道。
“殷別駕有何教我?”
“使不得。”殷世師慌忙說道,“老臣獻醜了,不過區區小計。”
他低聲道:“據李府管事交代,夫人楊氏,被李秉擄至隴西,欲輕薄於她。”
“而楊氏兄長楊猛,丟失渭源之後,便逃至城中,投靠李秉。”
“老臣願書信一封,將此事告知楊猛。”
“此人自詡出身世家大族,最看重禮義廉恥,必然不會坐視李秉侮辱其妹。”
“待這二人相爭,我等可趁亂攻取隴西。”
這一番“上策”,可謂毒計,驅虎吞狼,令楊猛、李秉二人內鬥。
高楷沉思片刻,頷首道:“就依此策。”
“有勞殷別駕施為,事成之後,必計一大功。”
“不敢。”殷世師笑道:“謝主上。”
事不宜遲,他當即展開帛書,鋪在馬背上,拿起毛筆一揮而就,頃刻間寫成一封密信,交由探馬,秘密潛入城中。
高楷忽然思緒發散:“倘若建一個密探機構,專門搜尋情報,傳遞消息,倒是省事許多,無需交予探馬,大費周章,又極易泄密。”
探馬揣著密信,喬裝打扮一番,潛入城中,偷偷靠近楊府,略施小計,將此信送至書房。
……
且說楊猛白日裏,受李秉之邀,飲酒作樂,直到月上中天,方才迴轉前堂。
他一踏入房中,驀然眼神一凝,喝道。
“何方宵小?”
聲音迴蕩在房中,良久之後,卻無絲毫動靜。
楊猛擰起濃眉,一把抓起密信,展開一觀,卻麵色大怒。
“李秉?”
“豎子,安敢如此欺我?”
他一向心高氣傲,以名門大家自居,容不得他人蔑視。
如今,李秉卻強占楊氏,罔顧人倫,又將他蒙在鼓裏,誆騙於他。
這無疑觸犯了他的逆鱗,當即衝出房門,怒喝一聲。
“管事何在?”
一個中年管事匆匆跑來,躬身道:“奴在,郎君有何吩咐?”
“傳令,召集府中甲士,與一眾驍騎,穿戴甲胄,執起刀斧,隨我殺向李府。”楊猛狠狠道。
管事麵色一變,遲疑道:“郎君,不知出了何事,竟與主上刀兵相向?”
家醜不可外揚,楊猛自不會如實相告,眼珠一轉,想了個借口。
“李秉有謀害先主的嫌疑,我欲發動兵諫,討個說法。”
這一番話,卻是歪打正著。
“是。”管事素來知曉他的性子,最是說一不二,不容下人忤逆,連忙領命去了。
過不多時,楊猛披堅執銳,率領千餘精兵,徑直衝入李府,不管男女老幼,見人就殺,一時間血流成河。
此刻正是子時,夜色深沉,不見半點星光。
一眾丫環仆役,手無寸鐵,何曾見過戰場殺伐,一個個如割麥子一般倒下。
更有士卒縱火,燒殺劫掠,為所欲為。
火光衝天,哭喊、求饒、哀嚎聲響徹夜空。
而後院之中,李秉摟著美貌姬妾,正陷入酣睡,聽聞異動,猛然驚醒。
慌忙披上綾羅,赤腳跑出房門,怒喝道:“何事如此喧嘩,想死不成?”
楊嬛性子剛烈,斷然不從,他數次威逼利誘,仍然嚴詞拒絕,甚至以死相逼。
沒奈何,李秉隻好將其軟禁在後院。
唯有夢中,可一親芳澤。
正要促成好事,卻驟然被打攪,惹得他怒氣更甚。
“郎君,禍事了。”管事連滾帶爬而來,滿臉驚恐。
“楊將軍率兵反叛,正在府中廝殺。”
“什麽?”李秉又驚又怒,“楊猛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
“我寬宏大量,不以他丟失渭源治罪,好生安撫,他竟恩將仇報,率兵反叛。”
“速去召集甲士兵卒,我要殺了他,砍下他頭顱做成蹴鞠,以泄心頭之恨!”
“是。”管事渾身一個激靈,匆忙去了。
然而,不等大軍匯聚,楊猛已殺至後院。
“殺!”
喊殺聲震天動地,於深夜中越發嘹亮,伴隨著哭泣求饒之聲,越發激得人嗜血。
楊猛已是殺紅了眼,仿佛殺豬宰羊,所過之處,人頭滾滾。
他一辨方向,直奔後宅,手持長刀直取李秉項上人頭。
李秉猝不及防,眼看就要身首異處,慌忙扯住一個姬妾,擋在身前。
卻被楊猛一刀劈成兩段,血流如注。
“楊猛,你瘋了,竟敢弑主?”李秉躲在石壁之後,怒吼連連。
“你謀害先主,我為臣子,自當為他報仇雪恨。”楊猛冷哼一聲,“李秉,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秉瞳孔一縮,直以為自己襄武兵變一事暴露。
隻是,觀楊猛口氣,卻無十分篤定,他眼珠一轉,心知眼下絕不能承認,否則人人唾棄。
“一派胡言。”他急忙矢口否認,又倒打一耙,“楊猛,你率兵反叛,欲要弑主,犯下這等滔天大罪,卻還編造謊言,毀我聲名。”
“此仇此恨,我與你不共戴天!”
高楷遠在千裏之外,卻仿佛從秋風之中,聽到來自蘭州的思念。
他溫和一笑,開口道:“傳令,全軍停步,在此安營紮寨。”
“是。”
此刻,他率領三萬大軍,正來至隴西城外。
勒馬佇立,隻見前方一座堅城,橫亙在天地之間,一眼望不到盡頭。
雖比襄武、渭源二城略不如,卻也是高城深池,易守難攻。
高楷遠望片刻,朗聲道:“諸位可有良策拿下此城?”
強行攻城,耗時費力,為下策,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是最好。
楊燁拱手道:“主上,城中兵卒不過數千,我等可圍三闕一,靜觀其變。”
“待城中守卒疲憊、糧草耗盡,李秉必然出城奔逃,屆時,我等可以逸待勞,一戰而下。”
這是中正平和之策,眾人皆頷首附和。
唯有殷世師搖頭:“主上,隴西為李氏世代經營之地,軍民忠心耿耿,李秉振臂一唿,必定死戰。”
“況且,城中早已修築糧倉,備足糧草,足夠數萬軍民一年之用。”
“圍城之計,曠日持久,絕非上佳之策。”
梁三郎冷聲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說說,有何上策?”
“三郎,不得無禮!”高楷低喝一聲,轉而拱手道。
“殷別駕有何教我?”
“使不得。”殷世師慌忙說道,“老臣獻醜了,不過區區小計。”
他低聲道:“據李府管事交代,夫人楊氏,被李秉擄至隴西,欲輕薄於她。”
“而楊氏兄長楊猛,丟失渭源之後,便逃至城中,投靠李秉。”
“老臣願書信一封,將此事告知楊猛。”
“此人自詡出身世家大族,最看重禮義廉恥,必然不會坐視李秉侮辱其妹。”
“待這二人相爭,我等可趁亂攻取隴西。”
這一番“上策”,可謂毒計,驅虎吞狼,令楊猛、李秉二人內鬥。
高楷沉思片刻,頷首道:“就依此策。”
“有勞殷別駕施為,事成之後,必計一大功。”
“不敢。”殷世師笑道:“謝主上。”
事不宜遲,他當即展開帛書,鋪在馬背上,拿起毛筆一揮而就,頃刻間寫成一封密信,交由探馬,秘密潛入城中。
高楷忽然思緒發散:“倘若建一個密探機構,專門搜尋情報,傳遞消息,倒是省事許多,無需交予探馬,大費周章,又極易泄密。”
探馬揣著密信,喬裝打扮一番,潛入城中,偷偷靠近楊府,略施小計,將此信送至書房。
……
且說楊猛白日裏,受李秉之邀,飲酒作樂,直到月上中天,方才迴轉前堂。
他一踏入房中,驀然眼神一凝,喝道。
“何方宵小?”
聲音迴蕩在房中,良久之後,卻無絲毫動靜。
楊猛擰起濃眉,一把抓起密信,展開一觀,卻麵色大怒。
“李秉?”
“豎子,安敢如此欺我?”
他一向心高氣傲,以名門大家自居,容不得他人蔑視。
如今,李秉卻強占楊氏,罔顧人倫,又將他蒙在鼓裏,誆騙於他。
這無疑觸犯了他的逆鱗,當即衝出房門,怒喝一聲。
“管事何在?”
一個中年管事匆匆跑來,躬身道:“奴在,郎君有何吩咐?”
“傳令,召集府中甲士,與一眾驍騎,穿戴甲胄,執起刀斧,隨我殺向李府。”楊猛狠狠道。
管事麵色一變,遲疑道:“郎君,不知出了何事,竟與主上刀兵相向?”
家醜不可外揚,楊猛自不會如實相告,眼珠一轉,想了個借口。
“李秉有謀害先主的嫌疑,我欲發動兵諫,討個說法。”
這一番話,卻是歪打正著。
“是。”管事素來知曉他的性子,最是說一不二,不容下人忤逆,連忙領命去了。
過不多時,楊猛披堅執銳,率領千餘精兵,徑直衝入李府,不管男女老幼,見人就殺,一時間血流成河。
此刻正是子時,夜色深沉,不見半點星光。
一眾丫環仆役,手無寸鐵,何曾見過戰場殺伐,一個個如割麥子一般倒下。
更有士卒縱火,燒殺劫掠,為所欲為。
火光衝天,哭喊、求饒、哀嚎聲響徹夜空。
而後院之中,李秉摟著美貌姬妾,正陷入酣睡,聽聞異動,猛然驚醒。
慌忙披上綾羅,赤腳跑出房門,怒喝道:“何事如此喧嘩,想死不成?”
楊嬛性子剛烈,斷然不從,他數次威逼利誘,仍然嚴詞拒絕,甚至以死相逼。
沒奈何,李秉隻好將其軟禁在後院。
唯有夢中,可一親芳澤。
正要促成好事,卻驟然被打攪,惹得他怒氣更甚。
“郎君,禍事了。”管事連滾帶爬而來,滿臉驚恐。
“楊將軍率兵反叛,正在府中廝殺。”
“什麽?”李秉又驚又怒,“楊猛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
“我寬宏大量,不以他丟失渭源治罪,好生安撫,他竟恩將仇報,率兵反叛。”
“速去召集甲士兵卒,我要殺了他,砍下他頭顱做成蹴鞠,以泄心頭之恨!”
“是。”管事渾身一個激靈,匆忙去了。
然而,不等大軍匯聚,楊猛已殺至後院。
“殺!”
喊殺聲震天動地,於深夜中越發嘹亮,伴隨著哭泣求饒之聲,越發激得人嗜血。
楊猛已是殺紅了眼,仿佛殺豬宰羊,所過之處,人頭滾滾。
他一辨方向,直奔後宅,手持長刀直取李秉項上人頭。
李秉猝不及防,眼看就要身首異處,慌忙扯住一個姬妾,擋在身前。
卻被楊猛一刀劈成兩段,血流如注。
“楊猛,你瘋了,竟敢弑主?”李秉躲在石壁之後,怒吼連連。
“你謀害先主,我為臣子,自當為他報仇雪恨。”楊猛冷哼一聲,“李秉,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秉瞳孔一縮,直以為自己襄武兵變一事暴露。
隻是,觀楊猛口氣,卻無十分篤定,他眼珠一轉,心知眼下絕不能承認,否則人人唾棄。
“一派胡言。”他急忙矢口否認,又倒打一耙,“楊猛,你率兵反叛,欲要弑主,犯下這等滔天大罪,卻還編造謊言,毀我聲名。”
“此仇此恨,我與你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