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冤家路窄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後,一個波斯舞姬,款款而來。玉足輕點,於花紋圓毯上翩然旋轉。
其舞姿飄逸,清新脫俗,更有一絲絲鏗鏘之氣,縈繞不散,平添萬種風情,端的是勾魂攝魄,令人耳熱心動,難以自持。
“好!”李秉大喝一聲,“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這是何方美人,竟有如此傾城之姿?”
丁開山撫須笑道:“大將軍,這是昔年太極宮中舞姬,曾為先帝起舞,一舞動天下。”
“更有一項絕技,名為淩波飛燕,配上三尺寶劍,可演繹出刀光劍影,戰場殺伐,渾然天成,堪比蘭陵王破陣之舞。”
李秉眼眸一亮,迫不及待道:“那還等什麽,速速為本將軍起舞。”
“是。”丁開山嘴角掀起一抹弧度。
拍了拍手,便有一人呈上劍匣,取出一柄寶劍。
此劍大巧不工,平平無奇,卻有絲絲清光縈繞,湛若秋水,令人一見忘俗。
波斯舞姬持劍在手,纖纖玉指輕撫劍刃,眸中情意綿綿,似含無限歎惋。
李秉見狀,一把丟了酒爵,傾身上前,催促道:“美人為何遲疑,不妨盡興一舞,令我開開眼界。”
話音剛落,這舞姬眸光一凝,輕旋劍柄,挽了個劍花,惹來齊聲喝彩。
輕揉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美人持劍,劍意森森,又似彈奏琵琶,既有凜冽之剛氣,颯遝如流星;又含無限柔情,好似鬱孤台下清江水,流不盡,許多愁。
李秉隻覺神魂顛倒,恍惚間,迴到與楊嬛初見一日,草薰風暖,楊柳依依。
她一迴眸,恰似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李秉陷入思緒,難以自拔,殊不知,這波斯舞姬眼眸陡然一凜,劍光如電,徑直向他刺來。
一點微芒,躍入李秉眼簾,他驀然驚醒,慌忙側身避過。
然而,這舞姬持劍一個翻轉,恍如紫電青霜,倏忽而去,刺入他的胸膛。
李秉雙眼瞪大,低頭看去,隻見劍刃入體,穿刺而過,在他背後鑽出一截尖銳。
他猶然不敢置信,嘶聲道:“你……”
話音未落,撕心裂肺的痛楚,席卷而來,令他麵色慘白,張口嘔出一團汙血。
他顫抖著抬手指去,卻陡然垂落,癱軟在地,頭顱一歪,登時氣絕身亡。
這舞姬漠然一笑,似廣寒孤月,拔劍一揮,甩去點點血跡,而後轉身一禮。
“將軍,幸不辱命!”
丁開山頷首道:“有勞姑娘,恩情已報,你可自由來去。”
先帝駕崩之後,太後遣散宮中舞姬,這波斯女子流浪紅塵,不幸落難,被丁開山所救,如今正好還了救命之恩。
“將軍保重。”她輕點螓首,徑直離去,衣袂飄然,不知所蹤。
至於那十幾個甲士,自有刀斧手一番砍殺,盡皆殞命。
丁開山看一眼堂中屍首,忽然向襄武方位,下拜叩頭。
“主上,老臣已為您除此賊人,望您九泉之下安息。”
半晌之後,他起身環顧,冷聲道:“拖去亂葬崗埋了。”
“是。”
而另一頭,府衙之中,玄光子正盤膝靜坐,運轉玄功,周身一道道清光如水。
驀然,他睜開雙眼,駭然失色:“李秉死了?”
他與李秉氣運相牽,一舉一動皆有感應,如今李秉一死,他自覺察異狀。
抬頭望去,隻見頭頂慶雲之上,紫光黯淡,金燈熄滅,一幅蕭索闌珊之相。
玄光子轉念一想,猛然怒喝出聲:“丁開山,竟敢弑主?”
事到如今,他哪裏還不明白,他們君臣二人,皆被丁開山虛言誆騙,落入陷阱。
李秉自是身死,他卻一直瞞在鼓裏,事先未有絲毫察覺。
“煞氣所迷?”玄光子麵色一變,隻見一絲絲黑氣陡然飄來,糾纏不休。
若非李秉死了,他尚且懵然不知。
“紅塵紛擾,因果纏身,竟將我靈台蒙蔽。枉我自詡修成元神,位列真人,卻小瞧了這人間征伐,有此一劫。”
玄光子苦笑道:“此番覆手難收,前功盡棄,唯有遊曆天下,另尋明主了。”
他長歎一聲,正要離去,忽聞一陣陣喊殺聲傳來,震動四方。
略微一察,不禁勃然大怒:“這老匹夫,著實欺人太甚。”
他本欲離去,不想節外生枝,沒想到,這丁開山竟不依不饒,派遣兵卒來殺他,當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即邁出前堂,一步跨越數丈之遠,眨眼間來至府門外。
眾兵卒隻覺眼前一花,便有一個道人現身,不覺駭然失色。
玄光子麵露冷笑,拂袖一揮,一股浩大清光拂過,眾人皆東倒西歪,動彈不得。
“妖道,休要放肆!”驀然,一聲怒喝響徹四方,伴隨利箭襲來,直刺玄光子。
“雕蟲小技,不過凡俗之力,能奈我何?”玄光子哂笑一聲,一揮手,箭矢頃刻倒飛而迴。
丁開山手執弓矢,大步上前,喝道:“你是崆峒派道人,為何輔佐李秉,助紂為虐?”
玄光子漠然搖頭:“夏蟲不可語冰。”
他催動法力,正要一擊殺了這老匹夫,忽然麵色一變,抬頭望去。
隻見黑雲壓頂,狂風唿嘯,掀起浩蕩聲勢,一道煌煌天威,驀然將他鎖定。
“天劫?”玄光子大驚失色,顧不得逞兇,當即往西而去,轉眼不見蹤影。
“郎君,這……”管事麵露懼色。
丁開山哂笑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咱們且等著瞧吧。”
“是。”
玄光子縱起遁光,往崆峒山疾馳,心急如焚。
“卻是忘了天劫,可恨,李秉一死,諸多業力,皆尋上門來,我修為尚不及二位師兄,若無山門大陣相護,必然身死道消。”
他一刻不停,轉眼來至隴西城外,忽見一支兵馬正在行路,為首者身穿赤甲,麵貌似曾相識。
“高楷?”玄光子冷笑一聲,這個覆滅崆峒派道統的罪魁禍首,便是化成灰,他也認得。
他停駐遁光,仔細一觀,隻見高楷麾下兵馬不過千餘,當即動了殺心。
“冤家路窄,往日裏,你有千軍萬馬相護,我奈何不得。今日你卻送上門來,自尋死路。”
他拂袖一揮,頃刻間迷霧四起,籠罩八方,令城外眾人陷入無窮幻境。
其舞姿飄逸,清新脫俗,更有一絲絲鏗鏘之氣,縈繞不散,平添萬種風情,端的是勾魂攝魄,令人耳熱心動,難以自持。
“好!”李秉大喝一聲,“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這是何方美人,竟有如此傾城之姿?”
丁開山撫須笑道:“大將軍,這是昔年太極宮中舞姬,曾為先帝起舞,一舞動天下。”
“更有一項絕技,名為淩波飛燕,配上三尺寶劍,可演繹出刀光劍影,戰場殺伐,渾然天成,堪比蘭陵王破陣之舞。”
李秉眼眸一亮,迫不及待道:“那還等什麽,速速為本將軍起舞。”
“是。”丁開山嘴角掀起一抹弧度。
拍了拍手,便有一人呈上劍匣,取出一柄寶劍。
此劍大巧不工,平平無奇,卻有絲絲清光縈繞,湛若秋水,令人一見忘俗。
波斯舞姬持劍在手,纖纖玉指輕撫劍刃,眸中情意綿綿,似含無限歎惋。
李秉見狀,一把丟了酒爵,傾身上前,催促道:“美人為何遲疑,不妨盡興一舞,令我開開眼界。”
話音剛落,這舞姬眸光一凝,輕旋劍柄,挽了個劍花,惹來齊聲喝彩。
輕揉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美人持劍,劍意森森,又似彈奏琵琶,既有凜冽之剛氣,颯遝如流星;又含無限柔情,好似鬱孤台下清江水,流不盡,許多愁。
李秉隻覺神魂顛倒,恍惚間,迴到與楊嬛初見一日,草薰風暖,楊柳依依。
她一迴眸,恰似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李秉陷入思緒,難以自拔,殊不知,這波斯舞姬眼眸陡然一凜,劍光如電,徑直向他刺來。
一點微芒,躍入李秉眼簾,他驀然驚醒,慌忙側身避過。
然而,這舞姬持劍一個翻轉,恍如紫電青霜,倏忽而去,刺入他的胸膛。
李秉雙眼瞪大,低頭看去,隻見劍刃入體,穿刺而過,在他背後鑽出一截尖銳。
他猶然不敢置信,嘶聲道:“你……”
話音未落,撕心裂肺的痛楚,席卷而來,令他麵色慘白,張口嘔出一團汙血。
他顫抖著抬手指去,卻陡然垂落,癱軟在地,頭顱一歪,登時氣絕身亡。
這舞姬漠然一笑,似廣寒孤月,拔劍一揮,甩去點點血跡,而後轉身一禮。
“將軍,幸不辱命!”
丁開山頷首道:“有勞姑娘,恩情已報,你可自由來去。”
先帝駕崩之後,太後遣散宮中舞姬,這波斯女子流浪紅塵,不幸落難,被丁開山所救,如今正好還了救命之恩。
“將軍保重。”她輕點螓首,徑直離去,衣袂飄然,不知所蹤。
至於那十幾個甲士,自有刀斧手一番砍殺,盡皆殞命。
丁開山看一眼堂中屍首,忽然向襄武方位,下拜叩頭。
“主上,老臣已為您除此賊人,望您九泉之下安息。”
半晌之後,他起身環顧,冷聲道:“拖去亂葬崗埋了。”
“是。”
而另一頭,府衙之中,玄光子正盤膝靜坐,運轉玄功,周身一道道清光如水。
驀然,他睜開雙眼,駭然失色:“李秉死了?”
他與李秉氣運相牽,一舉一動皆有感應,如今李秉一死,他自覺察異狀。
抬頭望去,隻見頭頂慶雲之上,紫光黯淡,金燈熄滅,一幅蕭索闌珊之相。
玄光子轉念一想,猛然怒喝出聲:“丁開山,竟敢弑主?”
事到如今,他哪裏還不明白,他們君臣二人,皆被丁開山虛言誆騙,落入陷阱。
李秉自是身死,他卻一直瞞在鼓裏,事先未有絲毫察覺。
“煞氣所迷?”玄光子麵色一變,隻見一絲絲黑氣陡然飄來,糾纏不休。
若非李秉死了,他尚且懵然不知。
“紅塵紛擾,因果纏身,竟將我靈台蒙蔽。枉我自詡修成元神,位列真人,卻小瞧了這人間征伐,有此一劫。”
玄光子苦笑道:“此番覆手難收,前功盡棄,唯有遊曆天下,另尋明主了。”
他長歎一聲,正要離去,忽聞一陣陣喊殺聲傳來,震動四方。
略微一察,不禁勃然大怒:“這老匹夫,著實欺人太甚。”
他本欲離去,不想節外生枝,沒想到,這丁開山竟不依不饒,派遣兵卒來殺他,當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即邁出前堂,一步跨越數丈之遠,眨眼間來至府門外。
眾兵卒隻覺眼前一花,便有一個道人現身,不覺駭然失色。
玄光子麵露冷笑,拂袖一揮,一股浩大清光拂過,眾人皆東倒西歪,動彈不得。
“妖道,休要放肆!”驀然,一聲怒喝響徹四方,伴隨利箭襲來,直刺玄光子。
“雕蟲小技,不過凡俗之力,能奈我何?”玄光子哂笑一聲,一揮手,箭矢頃刻倒飛而迴。
丁開山手執弓矢,大步上前,喝道:“你是崆峒派道人,為何輔佐李秉,助紂為虐?”
玄光子漠然搖頭:“夏蟲不可語冰。”
他催動法力,正要一擊殺了這老匹夫,忽然麵色一變,抬頭望去。
隻見黑雲壓頂,狂風唿嘯,掀起浩蕩聲勢,一道煌煌天威,驀然將他鎖定。
“天劫?”玄光子大驚失色,顧不得逞兇,當即往西而去,轉眼不見蹤影。
“郎君,這……”管事麵露懼色。
丁開山哂笑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咱們且等著瞧吧。”
“是。”
玄光子縱起遁光,往崆峒山疾馳,心急如焚。
“卻是忘了天劫,可恨,李秉一死,諸多業力,皆尋上門來,我修為尚不及二位師兄,若無山門大陣相護,必然身死道消。”
他一刻不停,轉眼來至隴西城外,忽見一支兵馬正在行路,為首者身穿赤甲,麵貌似曾相識。
“高楷?”玄光子冷笑一聲,這個覆滅崆峒派道統的罪魁禍首,便是化成灰,他也認得。
他停駐遁光,仔細一觀,隻見高楷麾下兵馬不過千餘,當即動了殺心。
“冤家路窄,往日裏,你有千軍萬馬相護,我奈何不得。今日你卻送上門來,自尋死路。”
他拂袖一揮,頃刻間迷霧四起,籠罩八方,令城外眾人陷入無窮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