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虎落平陽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已深沉,涼風習習。
芸娘與榮兒,裹著蘆葦席緩緩睡去。
宇文凱悄聲出了房門,來至東北角一處隔間。
這裏原本是柴火房,隻是許久不添薪材,早已廢置,經他一番妙手,改造成一間工坊。
借著屋頂漏下的稀疏月光,環顧四周,皆堆滿了一架架機關器具,更有一張張紙圖紙,貼在四方牆麵。
宇文凱來至中心石台前坐下,拿起半張白紙仔細勾畫,測量著諸多長短厚薄之數。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他沉浸在測畫之中,麵露笑意,白日裏諸多疲憊、饑餓與心酸,似乎全然忘卻,一心一意,專注於自身小天地。
他出身寒微,靠著父輩餘蔭做了個皂吏,汲汲於俗務,一直蹉跎歲月,年過而立,方才升了個九品小官。
家中原本尚算殷實,可惜他酷愛搗鼓兵械,錢財皆用來購置紙張鐵器。
天長日久之下,入不敷出,家業逐漸敗落,落到如今為五鬥米而折腰的境地。
他並非愚鈍,也曾設法向縣令自薦,獻上鑽研出的機械器具,謀個錢財賞賜。
奈何,覆津縣令飽讀詩書,是個十足的文士,滿口之乎者也,最不喜工匠商賈,見了他便滿臉鄙夷,聲稱有辱斯文。
他一腔奇思妙想,一身獨具匠心,皆成了無用功。流傳開來,人人視他玩物喪誌,不務正業,成了滿城的笑柄。
宇文凱心懷大誌,一心重現匠人的風采,奉魯班為祖師,諸葛丞相為楷模,日夜鑽研技藝,從未舍棄。
芸娘雖焦心於榮兒前程,卻未有一絲怨言,隻當他喜愛不同常人,不曾苛責半句。
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宇文凱時常感歎,心中更隱隱盼望,有朝一日,自己這一身技藝,能得明主賞識。
讓芸娘與榮兒,過上吃飽喝足的好日子。
月上中天,傾瀉森森寒意。
他攏了攏薄衣,縮著身子,繼續描繪。
不知過去多久,忽聞一道聲響,令他一個激靈,輕唿道:“誰?”
半晌無人應答,他遲疑良久,起身出了工坊,往小院踱去。
探頭窺看片刻,猛然神色一凝,一聲“賊子”脫口而出。
隻見茅草屋下,水井之旁,一人披頭散發,癱軟在地。
隱約可見,他雙手嵌入一枚枚細小的木簽,更有兩個不知形狀的器具,夾住雙腿,讓他動彈不得。
宇文凱正欲叫喊引來巡卒,忽聞那賊子低聲道。
“莫嚷,我非賊子,隻是一個過客。”
宇文凱將信將疑:“你姓甚名誰,從何而來?”
這時節,道路不暢,出了城池,便是荒郊野外。尋常之人,一生所經,不過方圓幾十裏地。
若要去外城探親訪友,須得路引,驗明身份,方可入城。
這半夜三更夜闖民宅者,多半是匪徒流寇,一旦遇上,須得扭動官府,以免遭受連坐之刑。
宇文凱不敢掉以輕心,悄然摸索出一根長棍,又按住一道機關,預備稍有不測,便和他拚命,絕不能讓芸娘和榮兒陷入險境。
“我名為唐檢,自渭州而來。這位大匠,可否撤去機關,饒我一命?”
這賊子嗓音幹澀:“我絕無加害之心,隻盼放我離去,我不勝感激,若有來日,必結草銜環以報恩德。”
“渭州?”宇文凱大吃一驚,他所在武州盤提縣,距離渭州,足有數百裏之遙。且其中隔著成州,山迢水遠。
這人竟橫跨兩州來此,究竟是何方人物?
他正揣測,殊不知唐檢亦然滿懷鬱悶。
昔日隴西一戰,李秉讓他殿後,縱火燒城,卻棄他而去。
他不願追隨李秉,毅然率領百餘袍澤,遁入山野,暫且棲身。
本待渭州平定,便迴返襄武,誰知行蹤暴露,遭官軍清剿,不得不亡命天涯,越過成州,一路逃至武州。
其間,袍澤四散,徒留他一人來到覆津。
本以為武州無恙,可避高楷大軍征討,誰曾想,高楷不戰而屈人之兵,一舉拿下秦州六縣,又率兵馬前來,震懾四方。
武州一日便降,為免暴露,他一路行乞,來至盤提,欲往山南西道,隱姓埋名,苟且偷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本想找戶人家,休憩一夜,待明日起行,卻不慎遭遇機關陷阱,落得如今下場。
“這人究竟何方來曆,莫非墨家弟子?”
唐檢擰眉不解,他剛一進院門,便觸動機關,引來雨點一般的木簽,將他掣住。
不待反應,又有鐵鉗鎖住他雙腿,絲毫動彈不得,稍一掙紮,便有鑽心之痛,令他忍不住慘叫出聲。
他出身大族,一向威風八麵,受人奉承討好,何曾這般憋屈?
當真是虎落平陽,龍遊淺灘。
一時間,悲從中來,又羞又氣,險些落下眼淚。
見這疑似墨家弟子之人沉吟不語,唐檢生怕他一朝報官,自身淪為盜賊下獄,慌忙說道。
“這位大匠,萬望大發慈悲,莫要驚動縣衙。”
“我雖潦倒,昔日家境殷實,倒有些許金銀錢財傳下,你若放了我,我可轉贈於你,如何?”
宇文凱眼神一亮,脫口道:“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唐檢見他意動,連忙賭咒發誓,“若有半句虛言,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宇文凱微微頷首,輕按機關,隻聽“哢嚓”一響,木簽撤去,鐵鉗散開。
鑽心之痛,逐漸平息,唐檢鬆一口氣,踉蹌著起身,拱手道:“多謝大匠,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宇文凱擺手道:“區區賤名,不敢稱尊。”
“我名宇文凱,不過城中一胄曹,當不得大匠之名。”
唐檢四下環顧,見這宅院雖然破落窄小,倒也收拾得齊齊整整。
更有一處處不知何用的機械器具,支撐起房梁屋舍,齒輪轉動,軸承圓融,個個精妙絕倫,巧奪天工,不覺吃了一驚。
“這宇文凱,竟有這般大才,怕不是魯班轉世,諸葛再生?”
以他眼力,自能看出這一個個機械器具的妙用,倘若李晝尚在,遇見此人,必然引為座上賓,委以重任。
須知,這亂世時節,少不了攻城略地,若能得這些機械器具相助,不知省卻多少人力物力,甚至逆轉敗局,底定勝勢。
如此大才,竟屈居一介小小胄曹,這盤提縣令,當真有眼無珠。
芸娘與榮兒,裹著蘆葦席緩緩睡去。
宇文凱悄聲出了房門,來至東北角一處隔間。
這裏原本是柴火房,隻是許久不添薪材,早已廢置,經他一番妙手,改造成一間工坊。
借著屋頂漏下的稀疏月光,環顧四周,皆堆滿了一架架機關器具,更有一張張紙圖紙,貼在四方牆麵。
宇文凱來至中心石台前坐下,拿起半張白紙仔細勾畫,測量著諸多長短厚薄之數。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他沉浸在測畫之中,麵露笑意,白日裏諸多疲憊、饑餓與心酸,似乎全然忘卻,一心一意,專注於自身小天地。
他出身寒微,靠著父輩餘蔭做了個皂吏,汲汲於俗務,一直蹉跎歲月,年過而立,方才升了個九品小官。
家中原本尚算殷實,可惜他酷愛搗鼓兵械,錢財皆用來購置紙張鐵器。
天長日久之下,入不敷出,家業逐漸敗落,落到如今為五鬥米而折腰的境地。
他並非愚鈍,也曾設法向縣令自薦,獻上鑽研出的機械器具,謀個錢財賞賜。
奈何,覆津縣令飽讀詩書,是個十足的文士,滿口之乎者也,最不喜工匠商賈,見了他便滿臉鄙夷,聲稱有辱斯文。
他一腔奇思妙想,一身獨具匠心,皆成了無用功。流傳開來,人人視他玩物喪誌,不務正業,成了滿城的笑柄。
宇文凱心懷大誌,一心重現匠人的風采,奉魯班為祖師,諸葛丞相為楷模,日夜鑽研技藝,從未舍棄。
芸娘雖焦心於榮兒前程,卻未有一絲怨言,隻當他喜愛不同常人,不曾苛責半句。
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宇文凱時常感歎,心中更隱隱盼望,有朝一日,自己這一身技藝,能得明主賞識。
讓芸娘與榮兒,過上吃飽喝足的好日子。
月上中天,傾瀉森森寒意。
他攏了攏薄衣,縮著身子,繼續描繪。
不知過去多久,忽聞一道聲響,令他一個激靈,輕唿道:“誰?”
半晌無人應答,他遲疑良久,起身出了工坊,往小院踱去。
探頭窺看片刻,猛然神色一凝,一聲“賊子”脫口而出。
隻見茅草屋下,水井之旁,一人披頭散發,癱軟在地。
隱約可見,他雙手嵌入一枚枚細小的木簽,更有兩個不知形狀的器具,夾住雙腿,讓他動彈不得。
宇文凱正欲叫喊引來巡卒,忽聞那賊子低聲道。
“莫嚷,我非賊子,隻是一個過客。”
宇文凱將信將疑:“你姓甚名誰,從何而來?”
這時節,道路不暢,出了城池,便是荒郊野外。尋常之人,一生所經,不過方圓幾十裏地。
若要去外城探親訪友,須得路引,驗明身份,方可入城。
這半夜三更夜闖民宅者,多半是匪徒流寇,一旦遇上,須得扭動官府,以免遭受連坐之刑。
宇文凱不敢掉以輕心,悄然摸索出一根長棍,又按住一道機關,預備稍有不測,便和他拚命,絕不能讓芸娘和榮兒陷入險境。
“我名為唐檢,自渭州而來。這位大匠,可否撤去機關,饒我一命?”
這賊子嗓音幹澀:“我絕無加害之心,隻盼放我離去,我不勝感激,若有來日,必結草銜環以報恩德。”
“渭州?”宇文凱大吃一驚,他所在武州盤提縣,距離渭州,足有數百裏之遙。且其中隔著成州,山迢水遠。
這人竟橫跨兩州來此,究竟是何方人物?
他正揣測,殊不知唐檢亦然滿懷鬱悶。
昔日隴西一戰,李秉讓他殿後,縱火燒城,卻棄他而去。
他不願追隨李秉,毅然率領百餘袍澤,遁入山野,暫且棲身。
本待渭州平定,便迴返襄武,誰知行蹤暴露,遭官軍清剿,不得不亡命天涯,越過成州,一路逃至武州。
其間,袍澤四散,徒留他一人來到覆津。
本以為武州無恙,可避高楷大軍征討,誰曾想,高楷不戰而屈人之兵,一舉拿下秦州六縣,又率兵馬前來,震懾四方。
武州一日便降,為免暴露,他一路行乞,來至盤提,欲往山南西道,隱姓埋名,苟且偷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本想找戶人家,休憩一夜,待明日起行,卻不慎遭遇機關陷阱,落得如今下場。
“這人究竟何方來曆,莫非墨家弟子?”
唐檢擰眉不解,他剛一進院門,便觸動機關,引來雨點一般的木簽,將他掣住。
不待反應,又有鐵鉗鎖住他雙腿,絲毫動彈不得,稍一掙紮,便有鑽心之痛,令他忍不住慘叫出聲。
他出身大族,一向威風八麵,受人奉承討好,何曾這般憋屈?
當真是虎落平陽,龍遊淺灘。
一時間,悲從中來,又羞又氣,險些落下眼淚。
見這疑似墨家弟子之人沉吟不語,唐檢生怕他一朝報官,自身淪為盜賊下獄,慌忙說道。
“這位大匠,萬望大發慈悲,莫要驚動縣衙。”
“我雖潦倒,昔日家境殷實,倒有些許金銀錢財傳下,你若放了我,我可轉贈於你,如何?”
宇文凱眼神一亮,脫口道:“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唐檢見他意動,連忙賭咒發誓,“若有半句虛言,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宇文凱微微頷首,輕按機關,隻聽“哢嚓”一響,木簽撤去,鐵鉗散開。
鑽心之痛,逐漸平息,唐檢鬆一口氣,踉蹌著起身,拱手道:“多謝大匠,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宇文凱擺手道:“區區賤名,不敢稱尊。”
“我名宇文凱,不過城中一胄曹,當不得大匠之名。”
唐檢四下環顧,見這宅院雖然破落窄小,倒也收拾得齊齊整整。
更有一處處不知何用的機械器具,支撐起房梁屋舍,齒輪轉動,軸承圓融,個個精妙絕倫,巧奪天工,不覺吃了一驚。
“這宇文凱,竟有這般大才,怕不是魯班轉世,諸葛再生?”
以他眼力,自能看出這一個個機械器具的妙用,倘若李晝尚在,遇見此人,必然引為座上賓,委以重任。
須知,這亂世時節,少不了攻城略地,若能得這些機械器具相助,不知省卻多少人力物力,甚至逆轉敗局,底定勝勢。
如此大才,竟屈居一介小小胄曹,這盤提縣令,當真有眼無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