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掩耳盜鍾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城,高府。
清風堂中,小軒窗旁,楊皎正在梳妝。
侍女巧惠將一支鳳凰銜珠步搖,插入她雲鬢之中,對鏡一笑:“夫人天生麗質,稍一妝飾,便美若仙子。”
楊皎淡淡一笑,卻將這步搖取下,收入妝奩之中,拿起一支素玉簪子,淺淺插入鬢發。
巧惠嘟囔道:“夫人,這可是郎君予您的步搖,怎不妝飾起來,放在匣中豈不可惜?”
楊皎淺笑一聲:“阿娘不喜奢華,一應穿戴起居之物,皆尚簡樸。”
“我也不愛這煊赫之物,沉甸甸壓著,豈不無趣?”
更何況,女為悅己者容,高楷不在府中,她也無心打扮。
巧惠跺腳道:“夫人,您整日素麵朝天,不施粉黛,豈不被鸞姑娘比了下去?”
楊皎看她一眼,輕聲道:“我為嫂嫂,豈能這點容人雅量也無麽?”
“夫人,您……”巧惠正要勸說,忽見楊皎起身往堂外走去,慌忙道。
“夫人,您身懷六甲,可不能行大步。”
她匆匆上前,小心翼翼扶著楊皎,仿佛捧著一尊易碎的瓷器。
“巧惠,無需如此小心。”楊皎無奈道。
自她有孕以來,府中所有人,皆視她為弱不禁風之婦人,稍一磕碰,也不敢讓她領受。
巧惠不讚同道:“夫人,您肚子裏,可是小郎君,如何小心也不為過。”
楊皎見她執拗,隻好隨她去了,主仆兩個花了一刻鍾,方才來至春暉堂,向張氏問安。
張氏正於佛堂上香,一見她來,連忙說道。
“你身子不便,不必行這些虛禮。”
“好生保養身子要緊,何苦來迴走動。”
蘭桂見狀,連忙迎上前來,將楊皎請至榻前坐下,又奉上羊乳、新鮮瓜果與清甜糕點。
楊皎一見便知,皆是她素日喜好,不禁溫婉一笑。
“阿娘體恤,我自當心領。隻是久在房中靜坐,稍覺煩悶,便想著尋阿娘說說話。”
張氏頷首道:“你且寬心,鸞兒已為楷兒卜卦,並無兇兆,想來楷兒不久便要迴返。”
“說起來,他還不知喜訊,不曉得要當阿耶了呢。”
一番話,說得眾人都笑了。
蘭桂湊趣道:“這正是老夫人、夫人的福氣呢,郎君剛剛平定秦州,夫人便診出喜脈,當真好事成雙,雙喜臨門。”
張氏上了年紀之人,最愛這話,一迭聲道:“托你的口福,同喜。”
此前楊皎有孕,她喜得無可無不可,當即往宗祠祭拜,告慰高家先祖在天之靈。
又在高修遠牌位之前,絮叨許久,欣喜高家有後,心中一塊巨石落下。
再看這兒媳婦,當真是越看越喜歡,忍不住念叨起來,孕中一切瑣事。
楊皎嘴角含笑一一應了。
婆媳二人正敘話時,忽見敖鸞盈盈而來,笑靨如花。
“鸞兒見過姑母、嫂嫂,大喜臨門,表哥三日後便將凱旋迴府。”
張氏喜不自勝,忙不迭地念佛。
楊皎眸光一亮,嘴角不期然勾起一抹弧度,揉了揉小腹,神色溫和。
敖鸞見此,不禁心中泛酸,又見她頭頂氣運升騰,比之以往,更勝一籌。
更有一道道金黃吉氣從天而降,凝成“麒麟”之狀。
“麒麟兒?”敖鸞倏然一驚,“還未出生,便有這等大貴命格,當真不同凡響。”
“莫非,神霄天上,有哪一位星君降世,助表哥鑄就天命?”
麟之趾,振振公子。楊皎這一胎,必為小郎君無疑。
身攜如此大運,絕非普通星君,怕是九曜、南北鬥、五德星君之一,也未可知。
敖鸞心中感慨:“表哥一統隴右道在即,有望鑄就大鼎,進取天下。”
“即便諸位星君高居神霄天,也忍不住下凡一世,分一杯羹,添一成香火氣運。”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漫天神佛,又有哪一個,能對這滔天氣運無動於衷?
敖鸞淡笑一聲:“表哥成就一方潛龍,爭霸天下,有望登臨九五之尊。”
“有朝一日,我也可位列神隻,享四時香火,受眾生祭祀。”
想到這,她滿心歡喜,與婆媳二人談論些許趣事,其樂融融。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鄯州湟水城,王府之中。
王威正於鳳凰台上飲酒作樂,賞玩歌舞。
乍聞探馬來報,高楷已然攻取渭、秦、成、武四州,全據十州之地,不由驚愕萬分。
“怎會如此之快?”
依他看來,這李家兄弟,個個不是省油的燈,定能將高楷纏住,爭戰不休,陷入泥潭之中,曠日持久,大耗底蘊。
如此一來,他便可坐收漁翁之利,高枕無憂。
誰曾料到,不過區區數月,這李家兄弟二人,便兵敗身死,將偌大四州拱手讓人,成就高楷威名。
席間眾人聞言,亦然震駭,高楷已占十州,坐擁數百萬軍民,僅憑鄯、廓二州,彈丸之地,怎是一合之敵?
一時間,人心各異、暗流湧動。
“稟主上,高楷口含天憲、言出法隨,曾一言召來天雷,誅殺崆峒派真人。”
“更孤身一人,前往成紀,直麵千軍萬馬,不費一兵一卒,便盡取秦州六縣,收服丁開山。”
“其後,武州刺史望風而降,獻上戶籍圖冊,俯首稱臣。”
探馬娓娓道來,將高楷勝績一一說了,惹得眾人一片嘩然,交頭接耳,個個不敢置信。
這一樁樁、一件件,著實不可思議。
然而,王威聞言,怒不可遏,當即下令。
“來人,將這胡言亂語之人叉出去,重打五十大棍。”
他雖昏聵無能,卻也知曉,不能任由其人,誇耀高楷功績,動搖人心。
“這不過市井婦人、販夫走卒之輩,無稽之談,我等怎能輕信?”
“倘若高楷有此能耐,為何無有天命,反而任由李晝獨占潛龍之運?”
“這定是高楷編排,誇大其詞,以愚弄我等,混淆視聽。”
“不可不慎!”
聽聞此言,眾人收起異色,紛紛拱手道。
“主上英明睿智,我等拜服。”
“主上饒命!”堂外,一聲聲慘叫傳來,落在眾人耳中,不啻於殺雞儆猴。
下首,王羨之暗自搖頭:“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大亂方起之時,不思平定,待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又以此拙劣手段,掩耳盜鍾。”
“何其可笑。”
清風堂中,小軒窗旁,楊皎正在梳妝。
侍女巧惠將一支鳳凰銜珠步搖,插入她雲鬢之中,對鏡一笑:“夫人天生麗質,稍一妝飾,便美若仙子。”
楊皎淡淡一笑,卻將這步搖取下,收入妝奩之中,拿起一支素玉簪子,淺淺插入鬢發。
巧惠嘟囔道:“夫人,這可是郎君予您的步搖,怎不妝飾起來,放在匣中豈不可惜?”
楊皎淺笑一聲:“阿娘不喜奢華,一應穿戴起居之物,皆尚簡樸。”
“我也不愛這煊赫之物,沉甸甸壓著,豈不無趣?”
更何況,女為悅己者容,高楷不在府中,她也無心打扮。
巧惠跺腳道:“夫人,您整日素麵朝天,不施粉黛,豈不被鸞姑娘比了下去?”
楊皎看她一眼,輕聲道:“我為嫂嫂,豈能這點容人雅量也無麽?”
“夫人,您……”巧惠正要勸說,忽見楊皎起身往堂外走去,慌忙道。
“夫人,您身懷六甲,可不能行大步。”
她匆匆上前,小心翼翼扶著楊皎,仿佛捧著一尊易碎的瓷器。
“巧惠,無需如此小心。”楊皎無奈道。
自她有孕以來,府中所有人,皆視她為弱不禁風之婦人,稍一磕碰,也不敢讓她領受。
巧惠不讚同道:“夫人,您肚子裏,可是小郎君,如何小心也不為過。”
楊皎見她執拗,隻好隨她去了,主仆兩個花了一刻鍾,方才來至春暉堂,向張氏問安。
張氏正於佛堂上香,一見她來,連忙說道。
“你身子不便,不必行這些虛禮。”
“好生保養身子要緊,何苦來迴走動。”
蘭桂見狀,連忙迎上前來,將楊皎請至榻前坐下,又奉上羊乳、新鮮瓜果與清甜糕點。
楊皎一見便知,皆是她素日喜好,不禁溫婉一笑。
“阿娘體恤,我自當心領。隻是久在房中靜坐,稍覺煩悶,便想著尋阿娘說說話。”
張氏頷首道:“你且寬心,鸞兒已為楷兒卜卦,並無兇兆,想來楷兒不久便要迴返。”
“說起來,他還不知喜訊,不曉得要當阿耶了呢。”
一番話,說得眾人都笑了。
蘭桂湊趣道:“這正是老夫人、夫人的福氣呢,郎君剛剛平定秦州,夫人便診出喜脈,當真好事成雙,雙喜臨門。”
張氏上了年紀之人,最愛這話,一迭聲道:“托你的口福,同喜。”
此前楊皎有孕,她喜得無可無不可,當即往宗祠祭拜,告慰高家先祖在天之靈。
又在高修遠牌位之前,絮叨許久,欣喜高家有後,心中一塊巨石落下。
再看這兒媳婦,當真是越看越喜歡,忍不住念叨起來,孕中一切瑣事。
楊皎嘴角含笑一一應了。
婆媳二人正敘話時,忽見敖鸞盈盈而來,笑靨如花。
“鸞兒見過姑母、嫂嫂,大喜臨門,表哥三日後便將凱旋迴府。”
張氏喜不自勝,忙不迭地念佛。
楊皎眸光一亮,嘴角不期然勾起一抹弧度,揉了揉小腹,神色溫和。
敖鸞見此,不禁心中泛酸,又見她頭頂氣運升騰,比之以往,更勝一籌。
更有一道道金黃吉氣從天而降,凝成“麒麟”之狀。
“麒麟兒?”敖鸞倏然一驚,“還未出生,便有這等大貴命格,當真不同凡響。”
“莫非,神霄天上,有哪一位星君降世,助表哥鑄就天命?”
麟之趾,振振公子。楊皎這一胎,必為小郎君無疑。
身攜如此大運,絕非普通星君,怕是九曜、南北鬥、五德星君之一,也未可知。
敖鸞心中感慨:“表哥一統隴右道在即,有望鑄就大鼎,進取天下。”
“即便諸位星君高居神霄天,也忍不住下凡一世,分一杯羹,添一成香火氣運。”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漫天神佛,又有哪一個,能對這滔天氣運無動於衷?
敖鸞淡笑一聲:“表哥成就一方潛龍,爭霸天下,有望登臨九五之尊。”
“有朝一日,我也可位列神隻,享四時香火,受眾生祭祀。”
想到這,她滿心歡喜,與婆媳二人談論些許趣事,其樂融融。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鄯州湟水城,王府之中。
王威正於鳳凰台上飲酒作樂,賞玩歌舞。
乍聞探馬來報,高楷已然攻取渭、秦、成、武四州,全據十州之地,不由驚愕萬分。
“怎會如此之快?”
依他看來,這李家兄弟,個個不是省油的燈,定能將高楷纏住,爭戰不休,陷入泥潭之中,曠日持久,大耗底蘊。
如此一來,他便可坐收漁翁之利,高枕無憂。
誰曾料到,不過區區數月,這李家兄弟二人,便兵敗身死,將偌大四州拱手讓人,成就高楷威名。
席間眾人聞言,亦然震駭,高楷已占十州,坐擁數百萬軍民,僅憑鄯、廓二州,彈丸之地,怎是一合之敵?
一時間,人心各異、暗流湧動。
“稟主上,高楷口含天憲、言出法隨,曾一言召來天雷,誅殺崆峒派真人。”
“更孤身一人,前往成紀,直麵千軍萬馬,不費一兵一卒,便盡取秦州六縣,收服丁開山。”
“其後,武州刺史望風而降,獻上戶籍圖冊,俯首稱臣。”
探馬娓娓道來,將高楷勝績一一說了,惹得眾人一片嘩然,交頭接耳,個個不敢置信。
這一樁樁、一件件,著實不可思議。
然而,王威聞言,怒不可遏,當即下令。
“來人,將這胡言亂語之人叉出去,重打五十大棍。”
他雖昏聵無能,卻也知曉,不能任由其人,誇耀高楷功績,動搖人心。
“這不過市井婦人、販夫走卒之輩,無稽之談,我等怎能輕信?”
“倘若高楷有此能耐,為何無有天命,反而任由李晝獨占潛龍之運?”
“這定是高楷編排,誇大其詞,以愚弄我等,混淆視聽。”
“不可不慎!”
聽聞此言,眾人收起異色,紛紛拱手道。
“主上英明睿智,我等拜服。”
“主上饒命!”堂外,一聲聲慘叫傳來,落在眾人耳中,不啻於殺雞儆猴。
下首,王羨之暗自搖頭:“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大亂方起之時,不思平定,待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又以此拙劣手段,掩耳盜鍾。”
“何其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