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克敵製勝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楷笑了笑,朗聲道:“傳我軍令,明日一早,我當領三千輕騎,直趨廣武。”
“其餘兵卒,由登善率領,暫且於此地駐守,聽候調令。”
唐檢疑惑不解:“主上隻領三千輕騎,如何奪迴廣武?”
畢竟,劉耀坐擁城池,又有五千西涼鐵騎。
這三千兵馬,怎是對手?
高楷淡然一笑:“若不以三千兵馬,如何誘使劉耀出城?”
楊燁眼眸一亮:“主上莫非以劉耀驕橫之心,引其出城,設計將其擒殺?”
“正是。”高楷微微頷首。
唐檢蹙眉道:“倘若劉耀堅守不出,該如何是好?”
高楷深沉一笑:“他以五千兵馬,大敗我等一萬大軍,攻城掠地,豈無得意之心?”
“即便他據城不出,我亦可設激將之法,賺他出城。”
“此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宇文凱歎服道:“主上洞察人心。”
高楷麵色淡然,遠眺夜空,隻見兩道黑氣襲來,蠶食金印。
以北一道飄忽不定,左右搖擺,以西一道卻深沉厚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劉耀不過疥癬之疾,趙元謙方才是心腹大患。”
“此戰若勝,斬殺趙元謙,可斷涼帝張雍爪牙,暫熄其野心;若敗,恐怕引得十萬鐵騎來攻,身死族滅。”
想到這,高楷眼神一凝,沉聲道:“宇文凱,將奇兵裝配全軍,不得有誤。”
“是!”宇文凱俯首聽命。
過不多時,玉兔西墜,金烏東升,赤光遍照山河。
高楷點齊三千輕騎,並百餘車輜重,奔赴廣武城外三裏處。
隨他一聲令下,即刻安營紮寨,設下拒馬槍、壕溝、了望台,以作防禦。
另有百餘兵卒,依照計策,臨陣以待。
片刻之後,宇文凱匆匆迴稟:“主上,一切皆已安置妥當。”
“好。”高楷頷首一笑,“唐檢,派一隊兵卒,前去叫陣。”
“是。”
須臾之間,便有數十人策馬揚鞭,奔至護城河旁,大聲叫罵,誘使劉耀出城。
然而,此計並未奏效,城中毫無反應,亦不見劉耀身影。
聽聞斥候迴稟,高楷眉頭微挑,淡聲道:“他既龜縮城中,不願動彈,我正可效仿諸葛丞相,試一試他胸襟氣魄。”
“唐檢,依計行事。”
“是。”唐檢拱手應下,率領百餘親兵,個個高舉一物,來至城外,嬉笑怒罵。
此刻,城頭之上,正有千餘守卒,眼見此景,登時大怒。
“殺人不過頭點地,如此羞辱,欺人太甚。”
“速去稟報劉將軍,聽候軍令。”
“是!”一員小校,匆匆下了城樓,來至縣衙。
劉耀正於堂中宴飲,鄧驍作陪,乍聞此事,二人皆火冒三丈。
當即奔上城樓,放眼望去,果不其然,城下百餘騎一字排開,各自高舉一物,卻是青衣襦裙,披帛首飾,渾然為女子裝扮。
更有叫嚷聲響徹雲霄:“劉耀,黃口小兒,膽小如鼠,龜縮城中,作婦人之態,何其可笑!”
劉耀聞言,隻覺顏麵盡失,怒喝一聲:“賊子,安敢辱我?”
取來弓矢,當即彎弓搭箭,直往城下射去。
可惜,所隔甚遠,並無一箭射中。
劉耀自幼威風,眾星捧月,何曾受過這等恥辱,一時間滿臉漲紅,氣得渾身哆嗦,大喝道。
“傳令,點齊兵馬,隨我出城,一舉踏平敵營。”
“若不將高楷碎屍萬段,豈能泄我心頭之恨?”
“是!”眾守卒轟然應諾。
唯有鄧驍稍顯遲疑:“將軍,此乃激將之法,萬不可趁其心意。”
劉耀渾然不顧,恨聲道:“高楷膽敢如此羞辱我,我若聽之任之,豈非受世人恥笑?”
“何況,他不過三千兵馬,有何可懼?”
不待多言,他一馬當先,率領五千鐵騎,徑直衝向敵營。
鄧驍阻止不及,隻得策馬相隨。
城外大營,楊燁遠見此景,不由笑道:“怒而興師,慍而致戰,正如主上所料,劉耀果然中計。”
高楷淡笑道:“天之驕子,自是眼高於頂,怎能容忍絲毫不順。”
“傳令,嚴陣以待。”
“是!”
西涼鐵騎個個驍勇,精於騎射,雖隻有五千之數,卻似泄洪之水,裹挾萬鈞之力,摧枯拉朽而來。
塵土漫天,聲震四方,左右兵卒無不變色、氣息沉重。
高楷讚歎一聲:“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西涼鐵騎,果然非同一般。”
楊燁點頭附和:“張雍坐擁此等強軍,無怪於席卷河西,縱橫無敵。”
宇文凱、唐檢二人亦然驚駭,若非高楷領兵在此,早已亡命奔逃。
甚至忍不住憂慮,些許奇兵,能否抗衡這等驍騎。
正忐忑時,卻見劉耀身先士卒,眨眼之間,便奔至營前三百步內。
高楷眼眸一凝:“投石車,放!”
令旗搖動,傳訊兵卒齊聲呐喊。
不過片刻,便有百餘人,操控數十架投石車,列於陣前,蓄勢待發。
隨他一聲令下,當即扯開繩索,齊齊發射。
隻是,拋出的並非石彈,而是一枚枚漆黑之器。
楊燁雖已知曉何物,仍忍不住疑慮:“主上,此物如此小巧,落地不見,如何阻攔敵軍攻勢?”
高楷微微一笑:“正因小巧,方可隱蔽,令劉耀輕忽大意。”
“何況,你可不要小瞧此物,其必能一舉建功。”
楊燁蹙眉問道:“主上,此物雖有大用,卻不過暫時阻敵,怎能一決勝負?”
高楷勾起嘴角:“此為其一,另有其二,你且拭目以待。”
楊燁將信將疑,這數十架投石車,本為攻城之用,如今卻用來抗衡騎兵,豈非形同虛設?
一時間,他頗為疑慮,主上是否太過心急,竟將勝機,寄托在奇技淫巧之上。
身後一眾士卒亦有同感,他們未見此物,原以為以石彈阻遏敵軍,誰曾想,這投石車,竟拋出一枚枚微小鐵器,密密麻麻散落各方。
眼見此景,眾人隻覺難以置信,將軍克敵製勝的法寶,竟是這小如巴掌之物。
難不成,希冀這玩物一般的東西,砸死敵軍?
一時間,眾人麵色各異。
將軍向來用兵如神,屢戰屢勝,此次莫非要折戟沉沙?
“其餘兵卒,由登善率領,暫且於此地駐守,聽候調令。”
唐檢疑惑不解:“主上隻領三千輕騎,如何奪迴廣武?”
畢竟,劉耀坐擁城池,又有五千西涼鐵騎。
這三千兵馬,怎是對手?
高楷淡然一笑:“若不以三千兵馬,如何誘使劉耀出城?”
楊燁眼眸一亮:“主上莫非以劉耀驕橫之心,引其出城,設計將其擒殺?”
“正是。”高楷微微頷首。
唐檢蹙眉道:“倘若劉耀堅守不出,該如何是好?”
高楷深沉一笑:“他以五千兵馬,大敗我等一萬大軍,攻城掠地,豈無得意之心?”
“即便他據城不出,我亦可設激將之法,賺他出城。”
“此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宇文凱歎服道:“主上洞察人心。”
高楷麵色淡然,遠眺夜空,隻見兩道黑氣襲來,蠶食金印。
以北一道飄忽不定,左右搖擺,以西一道卻深沉厚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劉耀不過疥癬之疾,趙元謙方才是心腹大患。”
“此戰若勝,斬殺趙元謙,可斷涼帝張雍爪牙,暫熄其野心;若敗,恐怕引得十萬鐵騎來攻,身死族滅。”
想到這,高楷眼神一凝,沉聲道:“宇文凱,將奇兵裝配全軍,不得有誤。”
“是!”宇文凱俯首聽命。
過不多時,玉兔西墜,金烏東升,赤光遍照山河。
高楷點齊三千輕騎,並百餘車輜重,奔赴廣武城外三裏處。
隨他一聲令下,即刻安營紮寨,設下拒馬槍、壕溝、了望台,以作防禦。
另有百餘兵卒,依照計策,臨陣以待。
片刻之後,宇文凱匆匆迴稟:“主上,一切皆已安置妥當。”
“好。”高楷頷首一笑,“唐檢,派一隊兵卒,前去叫陣。”
“是。”
須臾之間,便有數十人策馬揚鞭,奔至護城河旁,大聲叫罵,誘使劉耀出城。
然而,此計並未奏效,城中毫無反應,亦不見劉耀身影。
聽聞斥候迴稟,高楷眉頭微挑,淡聲道:“他既龜縮城中,不願動彈,我正可效仿諸葛丞相,試一試他胸襟氣魄。”
“唐檢,依計行事。”
“是。”唐檢拱手應下,率領百餘親兵,個個高舉一物,來至城外,嬉笑怒罵。
此刻,城頭之上,正有千餘守卒,眼見此景,登時大怒。
“殺人不過頭點地,如此羞辱,欺人太甚。”
“速去稟報劉將軍,聽候軍令。”
“是!”一員小校,匆匆下了城樓,來至縣衙。
劉耀正於堂中宴飲,鄧驍作陪,乍聞此事,二人皆火冒三丈。
當即奔上城樓,放眼望去,果不其然,城下百餘騎一字排開,各自高舉一物,卻是青衣襦裙,披帛首飾,渾然為女子裝扮。
更有叫嚷聲響徹雲霄:“劉耀,黃口小兒,膽小如鼠,龜縮城中,作婦人之態,何其可笑!”
劉耀聞言,隻覺顏麵盡失,怒喝一聲:“賊子,安敢辱我?”
取來弓矢,當即彎弓搭箭,直往城下射去。
可惜,所隔甚遠,並無一箭射中。
劉耀自幼威風,眾星捧月,何曾受過這等恥辱,一時間滿臉漲紅,氣得渾身哆嗦,大喝道。
“傳令,點齊兵馬,隨我出城,一舉踏平敵營。”
“若不將高楷碎屍萬段,豈能泄我心頭之恨?”
“是!”眾守卒轟然應諾。
唯有鄧驍稍顯遲疑:“將軍,此乃激將之法,萬不可趁其心意。”
劉耀渾然不顧,恨聲道:“高楷膽敢如此羞辱我,我若聽之任之,豈非受世人恥笑?”
“何況,他不過三千兵馬,有何可懼?”
不待多言,他一馬當先,率領五千鐵騎,徑直衝向敵營。
鄧驍阻止不及,隻得策馬相隨。
城外大營,楊燁遠見此景,不由笑道:“怒而興師,慍而致戰,正如主上所料,劉耀果然中計。”
高楷淡笑道:“天之驕子,自是眼高於頂,怎能容忍絲毫不順。”
“傳令,嚴陣以待。”
“是!”
西涼鐵騎個個驍勇,精於騎射,雖隻有五千之數,卻似泄洪之水,裹挾萬鈞之力,摧枯拉朽而來。
塵土漫天,聲震四方,左右兵卒無不變色、氣息沉重。
高楷讚歎一聲:“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西涼鐵騎,果然非同一般。”
楊燁點頭附和:“張雍坐擁此等強軍,無怪於席卷河西,縱橫無敵。”
宇文凱、唐檢二人亦然驚駭,若非高楷領兵在此,早已亡命奔逃。
甚至忍不住憂慮,些許奇兵,能否抗衡這等驍騎。
正忐忑時,卻見劉耀身先士卒,眨眼之間,便奔至營前三百步內。
高楷眼眸一凝:“投石車,放!”
令旗搖動,傳訊兵卒齊聲呐喊。
不過片刻,便有百餘人,操控數十架投石車,列於陣前,蓄勢待發。
隨他一聲令下,當即扯開繩索,齊齊發射。
隻是,拋出的並非石彈,而是一枚枚漆黑之器。
楊燁雖已知曉何物,仍忍不住疑慮:“主上,此物如此小巧,落地不見,如何阻攔敵軍攻勢?”
高楷微微一笑:“正因小巧,方可隱蔽,令劉耀輕忽大意。”
“何況,你可不要小瞧此物,其必能一舉建功。”
楊燁蹙眉問道:“主上,此物雖有大用,卻不過暫時阻敵,怎能一決勝負?”
高楷勾起嘴角:“此為其一,另有其二,你且拭目以待。”
楊燁將信將疑,這數十架投石車,本為攻城之用,如今卻用來抗衡騎兵,豈非形同虛設?
一時間,他頗為疑慮,主上是否太過心急,竟將勝機,寄托在奇技淫巧之上。
身後一眾士卒亦有同感,他們未見此物,原以為以石彈阻遏敵軍,誰曾想,這投石車,竟拋出一枚枚微小鐵器,密密麻麻散落各方。
眼見此景,眾人隻覺難以置信,將軍克敵製勝的法寶,竟是這小如巴掌之物。
難不成,希冀這玩物一般的東西,砸死敵軍?
一時間,眾人麵色各異。
將軍向來用兵如神,屢戰屢勝,此次莫非要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