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坐了好幾個時辰的馬車,薛泠自是渾身酸軟,今日便賴了會床。
一直到辰時三刻,薛泠才起身梳妝。
吃過朝食後,莊子的管家榮伯便領著一十人來見薛泠。
薛泠簡單地認了人後,便讓碧月每人發了些賞錢。
莊子裏沒有崔鈺,也沒有陸雨薇,四周綠野青山,薛泠實在是歡喜,每日飯都用多了小半碗。
如此幾日,薛泠都快忘了京中之事。
這日,管家突然來報,門外有一華服公子想進門討杯茶喝。
薛泠心有防備,雖說她此次出行帶了不少護衛,但這莊子臨山而建,實在偏僻。
這幾日來都不曾有客上門,今日卻無端有人上門討茶。
思忖片刻,薛泠讓榮伯領人進前廳喝茶,她便不出麵了。
不想才過了一刻,管家又匆匆進來:“少夫人,那公子說,他與少夫人是舊識。”
“他可曾報家名?”
“公子說他姓謝。”
這是國姓。
薛泠唯一想到的便是那謝珩,“碧月,速去備茶。”
薛泠吩咐完,連忙走去前廳。
自上次七裏泊後,她與太子已有月餘未見,薛泠不知道此次太子過來,又為了何事。
她心下忐忑,臉上的歡快被凝重漸漸覆沒。
薛泠走出中院,便瞧見坐在前廳的謝珩。
晨光熹微,透過雕花窗欞,如細碎金箔般灑落在廳中。
謝珩一身月白色長袍,正端坐在那張檀木雕花的太師椅上喝茶。
“太——”
薛泠才出聲,便被他抬手的動作止住了話。
他放下了手中的杯盞,深邃如海的雙眸看向她,裏麵浮著幾分笑意:“崔夫人。”
薛泠看著他那薄唇勾起的笑,心頭輕輕一顫,有種被登徒子調戲了的羞憤。
可眼前出言的人是太子,她隻好忍下,“不知殿下前來,有失遠迎。”
太子聽到她這話,輕哼了一聲:“崔夫人若是知道孤前來,今日怕是閉門謝客。”
薛泠心中所想被說中,雙頰發熱,“怎會。”
“崔夫人喜歡站著跟孤說話?”
“謝殿下賜座。”
薛泠上前落座。
此時,碧月端著茶盞上前,翠月把方才管家上的那壺粗茶撤走。
薛泠掃了一眼太子方才端著的茶杯,裏麵的茶水已被喝了一半。
她心虛不已,抬眼又撞進太子那雙眸的意味深長裏,薛泠心下窘迫,連忙垂眉避開。
恰巧這時,碧月放了盞茶在她跟前。
薛泠端起輕抿了一口,掩飾自己的心虛。
“聽聞武陽侯府上旬辦了樁喜事。”
太子抬手扶在了茶盞的邊緣,卻並未端起,話落,他一指在那盞蓋上落了一下。
薛泠隻聽到清泠的敲擊聲,不禁抬眼望了過去,“嗯。”
她輕聲應了下,又緩緩說道:“上旬崔鈺將陸雨薇娶進門了。”
“崔夫人來這莊子,是避人,還是避暑?”
薛泠心口一顫:“自是來避暑。”
她不明太子這話是何意,想了想,又補了一句:“殿下,臣婦已經與崔鈺和離了。”
那日,太子說他日次幫她,不過是瞧她可憐。
算起來,她能與崔鈺如此順利和離,也有太子幾分功勞,於情於理,她也應當知會太子一聲。
太子端茶的動作一頓,目光又重新落到了她的臉上。
薛泠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隻好借著行禮彎身:“薛泠多謝殿下相助。”
太子喝了口茶,悠悠然地放下後,才漫不經心地開口:“方才不是說來避暑嗎?”
薛泠一時沒能領會,雙眸盡是疑惑:“殿下?”
話出口,她便反應過來,雙頰一熱:“臣婦並未誆騙殿下,臣婦既是避暑,也是避人。”
攏共也就還有一月的時間,她與其在侯府裏整日防著那陸雨薇,還不如來莊子清靜些。
況且,這莊子臨山而建,確實比外頭少了些暑氣。
她方才所言,也並非假話。
“口頭之謝,何其簡單。”
薛泠看了太子一眼,試探問道:“敢問殿下,有何處用得上薛泠?”
“既如此,崔夫人應是不介懷孤今夜借宿於此。”
“……自是不介懷。隻是寒舍簡陋,臣婦恐招待不周。”
“無妨。”
他是太子,薛泠自是不敢再推拒,隻好讓碧月吩咐人去備好留宿的房間。
薛泠畢竟是婦人,自是不能一直這般陪著太子,盡過主人之誼後,她便吩咐榮伯帶太子去客房,自己則迴了內院。
有太子這尊大佛在,薛泠被打算去半山那溪流處野釣,如今這打算也隻好作罷。
左右她在這莊子也不止這一日,待明日太子離去後,她再出門也是一樣的。
野釣這種事情,向來是需要閑情。
這般曬的日頭,上京的官家小姐連二門都不願意邁,更別說到這山中野釣了。
薛泠鍾愛這些閑情逸致之事,多是受了她父親影響。
誠意伯無甚大誌,就喜歡這些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少時薛泠一家逢酷暑便去莊子避暑,她與胞弟便跟著父親提著魚簍早早便出門野釣,歸家已是暮時,少不得被阿娘訓話。
父親性子溫良,待阿娘說完,他便體貼地奉上一盞茶,說上一句:“夫人說累了罷,先喝口茶潤潤喉再說,為夫與瓊兒、諶兒都聽著。”
往往這般,阿娘便覺無奈,卻也不再生氣。
父親雖未功名建樹,可在薛泠看來,卻是真正的君子。
他淡泊名利、為人正直磊落,不溺酒色、愛護妻兒,與阿娘相知相守到如今。
出嫁前,薛泠對崔鈺也曾有過這般期盼,可到頭來,也不過是癡人說夢,她自作多情罷了。
且不說他表裏不一,便是他算計她的這件事情,便是連她父親的十中之一都不如。
她從前,到底是為了覺得崔鈺是個好兒郎?
“少夫人。”
聽到碧月的聲音,薛泠方才迴過神來。
想起少時在家的那些快活日子,薛泠如今甚至有些迫不及待,隻想快些與崔鈺去官府蓋了官印和離歸家。
她父親與阿娘,定是掛念她許久了。
想到這些,薛泠不禁輕歎了下,有些缺缺地看向碧月:“何事?”
“方才管家來問,太子殿下在此,今日晚膳,少夫人可有打算?”
“你吩咐下去,晚膳讓廚房那邊做得精致些。”
“奴婢這便去。”
薛泠揮了揮手,將心思重新放迴手上的地方誌上。
一直到辰時三刻,薛泠才起身梳妝。
吃過朝食後,莊子的管家榮伯便領著一十人來見薛泠。
薛泠簡單地認了人後,便讓碧月每人發了些賞錢。
莊子裏沒有崔鈺,也沒有陸雨薇,四周綠野青山,薛泠實在是歡喜,每日飯都用多了小半碗。
如此幾日,薛泠都快忘了京中之事。
這日,管家突然來報,門外有一華服公子想進門討杯茶喝。
薛泠心有防備,雖說她此次出行帶了不少護衛,但這莊子臨山而建,實在偏僻。
這幾日來都不曾有客上門,今日卻無端有人上門討茶。
思忖片刻,薛泠讓榮伯領人進前廳喝茶,她便不出麵了。
不想才過了一刻,管家又匆匆進來:“少夫人,那公子說,他與少夫人是舊識。”
“他可曾報家名?”
“公子說他姓謝。”
這是國姓。
薛泠唯一想到的便是那謝珩,“碧月,速去備茶。”
薛泠吩咐完,連忙走去前廳。
自上次七裏泊後,她與太子已有月餘未見,薛泠不知道此次太子過來,又為了何事。
她心下忐忑,臉上的歡快被凝重漸漸覆沒。
薛泠走出中院,便瞧見坐在前廳的謝珩。
晨光熹微,透過雕花窗欞,如細碎金箔般灑落在廳中。
謝珩一身月白色長袍,正端坐在那張檀木雕花的太師椅上喝茶。
“太——”
薛泠才出聲,便被他抬手的動作止住了話。
他放下了手中的杯盞,深邃如海的雙眸看向她,裏麵浮著幾分笑意:“崔夫人。”
薛泠看著他那薄唇勾起的笑,心頭輕輕一顫,有種被登徒子調戲了的羞憤。
可眼前出言的人是太子,她隻好忍下,“不知殿下前來,有失遠迎。”
太子聽到她這話,輕哼了一聲:“崔夫人若是知道孤前來,今日怕是閉門謝客。”
薛泠心中所想被說中,雙頰發熱,“怎會。”
“崔夫人喜歡站著跟孤說話?”
“謝殿下賜座。”
薛泠上前落座。
此時,碧月端著茶盞上前,翠月把方才管家上的那壺粗茶撤走。
薛泠掃了一眼太子方才端著的茶杯,裏麵的茶水已被喝了一半。
她心虛不已,抬眼又撞進太子那雙眸的意味深長裏,薛泠心下窘迫,連忙垂眉避開。
恰巧這時,碧月放了盞茶在她跟前。
薛泠端起輕抿了一口,掩飾自己的心虛。
“聽聞武陽侯府上旬辦了樁喜事。”
太子抬手扶在了茶盞的邊緣,卻並未端起,話落,他一指在那盞蓋上落了一下。
薛泠隻聽到清泠的敲擊聲,不禁抬眼望了過去,“嗯。”
她輕聲應了下,又緩緩說道:“上旬崔鈺將陸雨薇娶進門了。”
“崔夫人來這莊子,是避人,還是避暑?”
薛泠心口一顫:“自是來避暑。”
她不明太子這話是何意,想了想,又補了一句:“殿下,臣婦已經與崔鈺和離了。”
那日,太子說他日次幫她,不過是瞧她可憐。
算起來,她能與崔鈺如此順利和離,也有太子幾分功勞,於情於理,她也應當知會太子一聲。
太子端茶的動作一頓,目光又重新落到了她的臉上。
薛泠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隻好借著行禮彎身:“薛泠多謝殿下相助。”
太子喝了口茶,悠悠然地放下後,才漫不經心地開口:“方才不是說來避暑嗎?”
薛泠一時沒能領會,雙眸盡是疑惑:“殿下?”
話出口,她便反應過來,雙頰一熱:“臣婦並未誆騙殿下,臣婦既是避暑,也是避人。”
攏共也就還有一月的時間,她與其在侯府裏整日防著那陸雨薇,還不如來莊子清靜些。
況且,這莊子臨山而建,確實比外頭少了些暑氣。
她方才所言,也並非假話。
“口頭之謝,何其簡單。”
薛泠看了太子一眼,試探問道:“敢問殿下,有何處用得上薛泠?”
“既如此,崔夫人應是不介懷孤今夜借宿於此。”
“……自是不介懷。隻是寒舍簡陋,臣婦恐招待不周。”
“無妨。”
他是太子,薛泠自是不敢再推拒,隻好讓碧月吩咐人去備好留宿的房間。
薛泠畢竟是婦人,自是不能一直這般陪著太子,盡過主人之誼後,她便吩咐榮伯帶太子去客房,自己則迴了內院。
有太子這尊大佛在,薛泠被打算去半山那溪流處野釣,如今這打算也隻好作罷。
左右她在這莊子也不止這一日,待明日太子離去後,她再出門也是一樣的。
野釣這種事情,向來是需要閑情。
這般曬的日頭,上京的官家小姐連二門都不願意邁,更別說到這山中野釣了。
薛泠鍾愛這些閑情逸致之事,多是受了她父親影響。
誠意伯無甚大誌,就喜歡這些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少時薛泠一家逢酷暑便去莊子避暑,她與胞弟便跟著父親提著魚簍早早便出門野釣,歸家已是暮時,少不得被阿娘訓話。
父親性子溫良,待阿娘說完,他便體貼地奉上一盞茶,說上一句:“夫人說累了罷,先喝口茶潤潤喉再說,為夫與瓊兒、諶兒都聽著。”
往往這般,阿娘便覺無奈,卻也不再生氣。
父親雖未功名建樹,可在薛泠看來,卻是真正的君子。
他淡泊名利、為人正直磊落,不溺酒色、愛護妻兒,與阿娘相知相守到如今。
出嫁前,薛泠對崔鈺也曾有過這般期盼,可到頭來,也不過是癡人說夢,她自作多情罷了。
且不說他表裏不一,便是他算計她的這件事情,便是連她父親的十中之一都不如。
她從前,到底是為了覺得崔鈺是個好兒郎?
“少夫人。”
聽到碧月的聲音,薛泠方才迴過神來。
想起少時在家的那些快活日子,薛泠如今甚至有些迫不及待,隻想快些與崔鈺去官府蓋了官印和離歸家。
她父親與阿娘,定是掛念她許久了。
想到這些,薛泠不禁輕歎了下,有些缺缺地看向碧月:“何事?”
“方才管家來問,太子殿下在此,今日晚膳,少夫人可有打算?”
“你吩咐下去,晚膳讓廚房那邊做得精致些。”
“奴婢這便去。”
薛泠揮了揮手,將心思重新放迴手上的地方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