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泠心頭一顫,雙頰好似有火燒一般地燙了起來。
“過來。”
太子在那床邊坐下,迴頭看向她,手輕拍了下床:“過來,讓孤瞧瞧。”
薛泠本就羞窘,聽到他這話,更是無地自容。
……他到底是怎麽能這般風淡雲輕地說出那樣沒有廉恥的話?
薛泠隻覺得臉上的那股熱意正一點點地蔓延全身,她連看都不敢看向太子,握著玉佩的手鬆了又緊,隻想尋個借口離開。
可她尋不到借口,太子顯然也沒想就這般讓她輕易地離開。
太子看了她片刻,倒是沒繼續讓她過去,隻是將手心的那罐藥膏放下:“既然不想給孤瞧,那便自己上藥。”
他言罷,起身又看她一眼,黑眸在看到她紅豔的雙耳後,薄唇微微勾了下,太子越過她出了房間。
薛泠聽到關門聲,方才抬起眸,看向那床上的那罐藥膏。
昨夜那山賊給她喂的藥烈得很,便是太子極力克製,卻也攔不住她主動求索。
偏偏又是第一次行房,自是免不了傷到。
薛泠看了一會兒,才起身過去將那藥膏拿起,旋開瓶蓋,一陣藥草的清香隨之而來。
昨晚那般,薛泠身下自是難受的,可她又難以瞧見,根本不好上藥。
思索片刻,她隻好將那藥膏重新蓋上,喚了一聲碧月。
然幾息過去,碧月還不曾迴應。
薛泠從床上起身,喚了聲翠月,翠月亦是沒有迴應。
她隻好抬腿走出房間,方走出去,薛泠一眼便看見前麵空地上,陸陸續續的山賊被太子的人從地牢上押上來,正等著官兵的人上山押下去。
碧月和翠月不知何處去了,薛泠轉身準備關門迴屋裏,不想卻對上了前方太子看過來的目光。
薛泠忙關上門,捂著心口走到桌旁坐下,倒了杯水,端了許久,卻始終沒有遞到唇邊。
太子瞧著那落荒而逃的背影,直至門被關上,方才悠悠地收迴視線,落向前方:“長順。”
“殿下,卑職在。”
長順忙迴頭,看向太子。
“去把薛泠的婢女喚來。”
“是,殿下。”
碧月在整理她們被擄上山的箱籠,翠月在廚房裏麵備午膳,所以方才薛泠才沒找到人。
昨日下了兩場暴雨,這下山的路並不好走,今日薛泠她們顯然是下不了山。
所幸這山寨上的糧食不缺,除了環境差些,倒也能對付著過兩日。
碧月和翠月聽說太子喚她們,二人心下惴惴。
到了太子跟前,二人行了禮,皆是低著頭。
“你們夫人此次迴京,是臨時起意,或是早有決定?”
“迴殿下,少夫人這次迴京,是前日夜裏就吩咐奴婢們收拾行囊,昨日晨起,早膳過後,少夫人便從莊子出發迴京。”
“莊子裏的人員,你可記得?”
“奴婢大致記得。”
太子看向一旁的長順:“你隨她去,寫一份莊子的名單上來。”
說罷,他看向薛泠的另外一名婢女:“你們家夫人,方才有事找你們。下去吧。”
太子揮了揮手,翠月忙行禮告退,去尋薛泠。
長順帶著碧月去了旁的屋子,“碧月姑娘,可會寫字?”
“奴婢會的,長順大人。”
“如此便好,那就勞煩碧月姑娘,將莊子裏的人員寫下來。”
“長順大人客氣了,殿下於我們家夫人有恩,這是奴婢應該的。”
碧月拿過毛筆,仔細迴想一番,便開始寫下莊子的人員名單。
另一頭。
翠月得了薛泠應允,推門進了屋裏:“少夫人,奴婢方才在廚房,您喚奴婢有何事?”
“我們的箱籠,可是被山賊都帶上來了?”
“是的,少夫人。”
“箱籠裏有一柄銅鏡,你去取來。”
翠月應了聲,轉身便出去找銅鏡。
門又關上,薛泠起身走到一側的窗旁。
昨日落了兩場大雨,今日山間的氣息清鮮涼快得很,外頭那般大的日頭,也生不出半點暑氣。
翠月很快便迴來了,薛泠讓她將銅鏡放下去忙。
待翠月走後,薛泠將門上的扣栓落下,門從外頭推不開,又將木窗落下關好,這才取了銅鏡走到床上,重新取過那罐藥膏。
敲門聲響起時,薛泠手一顫,手上那罐藥膏直直地落在了床榻上。
那藥罐是圓鼓鼓的瓶身,掉在床榻上滾了好幾圈後,又掉在了地上。
薛泠伸手想攔住,卻差了點距離,隻能看著那罐藥掉在地上。
她身下衣裙淩亂,薛泠隻看了一眼,便覺得羞恥無比,忙將那銅鏡拿開,把衣裙重新穿好。
“薛泠。”
門外的太子喚了一聲,薛泠下了床,想把那罐藥撿起來,瞧了一圈,都沒找到。
敲門聲又響了起來,她隻好理好儀容,轉身先去開了門。
“殿下。”
她將門打開,日光照進來,薛泠往一側挪了一步。
“有件事要與你說。”
太子看向她,神情肅冷。
薛泠也斂下眉眼,壓下心底旁的情緒,“殿下,請進。”
水壺裏麵的水已經有些涼了,薛泠想喚翠月進來換茶水,正準備開口,才想起翠月在廚房那邊,隻好作罷。
“孤昨夜審問過這山賊的幾個頭目,他們並不知此次擄劫的是你,他們隻以為他們擄劫的是一富商的小妾。”
薛泠聽到此處,不禁皺起了眉。
太子見她這般,繼續說道:“孤懷疑此事有人從中作梗,已經派人下山去打探那富商的消息。”
“你此次出行,除了侯府的人,可有旁的人知道?”
薛泠輕搖著頭:“臣婦此次出行,隻有侯府的人知道,且臣婦歸期未定。”
提起歸期,薛泠不免有些心虛,畢竟,她是為了躲太子,才會提前了好幾日迴京。
倘若不是躲太子,她今日還在莊子上,明日才啟程迴京。
聽到此話,太子看著她的雙眸微微動了下,他自是也想起這件事:“你的婢女說,你是九日夜裏便吩咐她們收拾行囊,準備迴京。”
“……是。”
“若是孤沒有記錯的話,你胞弟大婚是在十七,你便是十五日迴京,也趕得上,你這般著急迴京,是趕著迴去見誰,亦或者是在躲孤?”
“過來。”
太子在那床邊坐下,迴頭看向她,手輕拍了下床:“過來,讓孤瞧瞧。”
薛泠本就羞窘,聽到他這話,更是無地自容。
……他到底是怎麽能這般風淡雲輕地說出那樣沒有廉恥的話?
薛泠隻覺得臉上的那股熱意正一點點地蔓延全身,她連看都不敢看向太子,握著玉佩的手鬆了又緊,隻想尋個借口離開。
可她尋不到借口,太子顯然也沒想就這般讓她輕易地離開。
太子看了她片刻,倒是沒繼續讓她過去,隻是將手心的那罐藥膏放下:“既然不想給孤瞧,那便自己上藥。”
他言罷,起身又看她一眼,黑眸在看到她紅豔的雙耳後,薄唇微微勾了下,太子越過她出了房間。
薛泠聽到關門聲,方才抬起眸,看向那床上的那罐藥膏。
昨夜那山賊給她喂的藥烈得很,便是太子極力克製,卻也攔不住她主動求索。
偏偏又是第一次行房,自是免不了傷到。
薛泠看了一會兒,才起身過去將那藥膏拿起,旋開瓶蓋,一陣藥草的清香隨之而來。
昨晚那般,薛泠身下自是難受的,可她又難以瞧見,根本不好上藥。
思索片刻,她隻好將那藥膏重新蓋上,喚了一聲碧月。
然幾息過去,碧月還不曾迴應。
薛泠從床上起身,喚了聲翠月,翠月亦是沒有迴應。
她隻好抬腿走出房間,方走出去,薛泠一眼便看見前麵空地上,陸陸續續的山賊被太子的人從地牢上押上來,正等著官兵的人上山押下去。
碧月和翠月不知何處去了,薛泠轉身準備關門迴屋裏,不想卻對上了前方太子看過來的目光。
薛泠忙關上門,捂著心口走到桌旁坐下,倒了杯水,端了許久,卻始終沒有遞到唇邊。
太子瞧著那落荒而逃的背影,直至門被關上,方才悠悠地收迴視線,落向前方:“長順。”
“殿下,卑職在。”
長順忙迴頭,看向太子。
“去把薛泠的婢女喚來。”
“是,殿下。”
碧月在整理她們被擄上山的箱籠,翠月在廚房裏麵備午膳,所以方才薛泠才沒找到人。
昨日下了兩場暴雨,這下山的路並不好走,今日薛泠她們顯然是下不了山。
所幸這山寨上的糧食不缺,除了環境差些,倒也能對付著過兩日。
碧月和翠月聽說太子喚她們,二人心下惴惴。
到了太子跟前,二人行了禮,皆是低著頭。
“你們夫人此次迴京,是臨時起意,或是早有決定?”
“迴殿下,少夫人這次迴京,是前日夜裏就吩咐奴婢們收拾行囊,昨日晨起,早膳過後,少夫人便從莊子出發迴京。”
“莊子裏的人員,你可記得?”
“奴婢大致記得。”
太子看向一旁的長順:“你隨她去,寫一份莊子的名單上來。”
說罷,他看向薛泠的另外一名婢女:“你們家夫人,方才有事找你們。下去吧。”
太子揮了揮手,翠月忙行禮告退,去尋薛泠。
長順帶著碧月去了旁的屋子,“碧月姑娘,可會寫字?”
“奴婢會的,長順大人。”
“如此便好,那就勞煩碧月姑娘,將莊子裏的人員寫下來。”
“長順大人客氣了,殿下於我們家夫人有恩,這是奴婢應該的。”
碧月拿過毛筆,仔細迴想一番,便開始寫下莊子的人員名單。
另一頭。
翠月得了薛泠應允,推門進了屋裏:“少夫人,奴婢方才在廚房,您喚奴婢有何事?”
“我們的箱籠,可是被山賊都帶上來了?”
“是的,少夫人。”
“箱籠裏有一柄銅鏡,你去取來。”
翠月應了聲,轉身便出去找銅鏡。
門又關上,薛泠起身走到一側的窗旁。
昨日落了兩場大雨,今日山間的氣息清鮮涼快得很,外頭那般大的日頭,也生不出半點暑氣。
翠月很快便迴來了,薛泠讓她將銅鏡放下去忙。
待翠月走後,薛泠將門上的扣栓落下,門從外頭推不開,又將木窗落下關好,這才取了銅鏡走到床上,重新取過那罐藥膏。
敲門聲響起時,薛泠手一顫,手上那罐藥膏直直地落在了床榻上。
那藥罐是圓鼓鼓的瓶身,掉在床榻上滾了好幾圈後,又掉在了地上。
薛泠伸手想攔住,卻差了點距離,隻能看著那罐藥掉在地上。
她身下衣裙淩亂,薛泠隻看了一眼,便覺得羞恥無比,忙將那銅鏡拿開,把衣裙重新穿好。
“薛泠。”
門外的太子喚了一聲,薛泠下了床,想把那罐藥撿起來,瞧了一圈,都沒找到。
敲門聲又響了起來,她隻好理好儀容,轉身先去開了門。
“殿下。”
她將門打開,日光照進來,薛泠往一側挪了一步。
“有件事要與你說。”
太子看向她,神情肅冷。
薛泠也斂下眉眼,壓下心底旁的情緒,“殿下,請進。”
水壺裏麵的水已經有些涼了,薛泠想喚翠月進來換茶水,正準備開口,才想起翠月在廚房那邊,隻好作罷。
“孤昨夜審問過這山賊的幾個頭目,他們並不知此次擄劫的是你,他們隻以為他們擄劫的是一富商的小妾。”
薛泠聽到此處,不禁皺起了眉。
太子見她這般,繼續說道:“孤懷疑此事有人從中作梗,已經派人下山去打探那富商的消息。”
“你此次出行,除了侯府的人,可有旁的人知道?”
薛泠輕搖著頭:“臣婦此次出行,隻有侯府的人知道,且臣婦歸期未定。”
提起歸期,薛泠不免有些心虛,畢竟,她是為了躲太子,才會提前了好幾日迴京。
倘若不是躲太子,她今日還在莊子上,明日才啟程迴京。
聽到此話,太子看著她的雙眸微微動了下,他自是也想起這件事:“你的婢女說,你是九日夜裏便吩咐她們收拾行囊,準備迴京。”
“……是。”
“若是孤沒有記錯的話,你胞弟大婚是在十七,你便是十五日迴京,也趕得上,你這般著急迴京,是趕著迴去見誰,亦或者是在躲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