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大公主身著一襲金絲繡菊的鳳袍,袍角以細密金線勾勒出繁複花紋,頭戴八寶攢珠金鳳冠,頸間一條東珠項鏈,圓潤飽滿,散發著溫潤的光澤。
大公主站在那二樓木梯的中段,輕搖著手上那把象牙柄的菊紋團扇,微微垂眸,目光掃過眾人, 看向薛泠:“薛小姐,好巧的一張嘴!”
言罷,她緩步往下走。
樓下的賓客們見狀,紛紛行禮:“公主萬福!”
薛泠也拉著沈婉清屈身行禮,紀玉芝見薛泠行禮,才反應過來,連忙跟著行禮。
“公主萬福!”
“公主萬福!”
大公主輕點著頭, “眾卿免禮。”
“今日菊宴,望諸位盡情暢飲,共賞秋菊之美。”
此話落下,大公主徑直走到薛泠跟前,打量片刻,方才開口:“薛小姐,方才那般憤言,可是鄭夫人之前的話,冒犯到你了?本公主記得,薛小姐和崔少卿,好似才和離不久。”
大公主說這話時,似笑非笑,提起薛泠和離之事,雖無諷意,也無尊重。
薛泠並未退縮:“迴曦月公主,臣女並非氣憤,隻是覺得可惜,同為女子,應當更憐惜女子。鄭夫人方才不過是憑借幾句傳言,便認定那女子那般不堪,臣女實在是難以苟同。”
“至於冒犯,臣女並不覺得。”
“哦,本宮還以為,你是因為遭遇相似,才會與那女子有惺惺相惜之感。”
“公主所言極是。”
薛泠知道,自己若是再否認下去,曦月公主便會在此處逼著她將和離之事扒開來說。
她不想再讓曦月公主細問下去,隻好應言。
然而,曦月公主聽到她這話,卻蹙起了眉,似有不快:“薛小姐莫不是在戲弄本宮?你又說並未覺得鄭夫人的話有冒犯,如今又說你對那女子有惺惺相惜之感,薛泠,你莫不是覺得本宮聽不懂話?”
說到最後,曦月公主忽然發怒。
“公主息怒,臣女確實並未覺得鄭夫人的話有所冒犯。臣女和離是上京都知道的事,鄭夫人不過是提到了那女子與臣女也有相似經曆,臣女才有惺惺相惜之感。方才之所以那般說,也不過是想起臣女從前,也似那女子那般,被旁人以為,臣女是攀附侯府,方才嫁給崔少卿,一時間,對那女子心生疼惜。”
“至於冒犯,若是鄭夫人說那女子臣女便覺得冒犯,那臣女也未免太過小氣了。”
曦月公主看著薛泠,這才鬆了眉頭,“原是如此。”
“看來是本宮誤會了。”
“是臣女未說明白。”
曦月公主不想再讓薛泠說下去,便開口說起畫菊之事:“本宮聽說,你畫菊尤為精湛,本宮得了一株十丈垂簾和一株綠牡丹。花開有時,薛小姐可能幫本宮把它們一一畫下?”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薛泠自是不能拒絕曦月公主,更何況,她今日來,本就是被請來畫菊。
“臣女畫技能得公主青睞,是臣女的榮幸。”
“那稍後,便有勞薛小姐了。”
“公主言重。”
曦月公主對眾人說了些場麵話,她便帶著婢女離去了。
方才那般交鋒,紀玉芝等人也不敢再找薛泠事,幾人對視一眼,借著賞菊的名頭,便走開了。
其他好事的人也都一一把目光轉開,好似方才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沈婉清這才鬆了口氣,“阿姐,幸好方才曦月公主來了。”
薛泠聽到沈婉清這話,雙眸微微一動,隻低低應了一聲:“嗯。”
“阿姐,方才曦月公主幫了我們,想來今日是真的誠心請你來畫菊花。”
薛泠不置可否,隻是彎唇笑了下。
正巧,管事正領著人端著那十丈垂簾和綠牡丹出來,放到了觀景台上的案桌上的花托之上。
這十丈垂簾繁殖方法十分繁複,整個上京,一共就培育出兩株,一株在曦月公主這,一株在皇後那。
眾人聽聞已經展示出來,都抬步走去那觀景台去。
十丈垂簾花瓣細長下垂,猶如一道道珠簾,長達半尺,因形得名。
而綠牡丹葉形並不規則、花瓣多輪不露芯。開花時,外層的花瓣是淺綠色,中間的花瓣則翠綠青鬱,芯瓣濃綠抱裹,和牡丹形似,因而得名綠牡丹。
這綠牡丹初開花時,花色碧綠如玉,晶瑩欲滴,然經如光曬浴後,綠中透黃,盈盈如玉,是十分稀有難得的品種。
十丈垂簾因難以培育,所以所存稀少,這綠牡丹則是因為極難養護,想要養好活養好,極為不易。
今日來公主府賞菊的有不少皇親貴族,那觀景台上人群熙攘,薛泠便與沈婉清在二樓觀賞其他菊花。
二樓本是公主的休憩之所,布置的溫馨雅致,雕花床榻上錦被繡枕,圖案皆是宮廷畫師精心設計,盡顯奢華。
窗邊放了一架古琴,古琴旁邊擺了一盆瑤台玉鳳,那素雅潔白的花瓣如雲似雪,金黃的花蕊微微卷曲,如同細密的金絲,再潔白花瓣的映襯下,被窗外透進來的日光照得煜煜生輝。
微風輕拂間,散發出一陣陣清幽淡雅的香氣。
“阿姐,這菊花開得也太美了些。”
沈婉清還是第一次參加賞菊宴,從前家裏麵怕她在外頭丟人,但凡這樣的宴會,她必定是被拘著在家不讓出門。
她這話引得旁邊一名小姐看了過來,沈婉清瞧見對方眼中的鄙夷,自覺給薛泠丟了臉,忙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薛泠見狀,便給她講了個與瑤台玉鳳相關的典故,“……‘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因而,菊有花中君子之稱。”
“阿姐,你真厲害,什麽都知道!”
薛泠笑了下,想說都是從書上看到的,她若是喜歡,迴去她便把書找出來給她看。
“薛小姐當真是博聞強識。”
忽然一道男嗓自二人的身後傳來,薛泠和沈婉清二人都下意識轉身。
瞧見來人,她忙行禮:“定安世子、四殿下。”
“定安世子、四殿下。”
來人是定安世子和四皇子,薛泠與他們二人也無甚交情,也不知他們為何會來與她說話。
“定安世子過譽了,臣女在兩位麵前,不過是班門弄斧。”
“許久未見,薛小姐怎的越發自謙了?”
薛泠斟酌著正準備迴話,四皇子便先開了口:“定安與你說笑罷了,不用在意,你們繼續吧。”
說罷,四皇子喚了一聲定安世子,二人便往觀景台去了。
大公主站在那二樓木梯的中段,輕搖著手上那把象牙柄的菊紋團扇,微微垂眸,目光掃過眾人, 看向薛泠:“薛小姐,好巧的一張嘴!”
言罷,她緩步往下走。
樓下的賓客們見狀,紛紛行禮:“公主萬福!”
薛泠也拉著沈婉清屈身行禮,紀玉芝見薛泠行禮,才反應過來,連忙跟著行禮。
“公主萬福!”
“公主萬福!”
大公主輕點著頭, “眾卿免禮。”
“今日菊宴,望諸位盡情暢飲,共賞秋菊之美。”
此話落下,大公主徑直走到薛泠跟前,打量片刻,方才開口:“薛小姐,方才那般憤言,可是鄭夫人之前的話,冒犯到你了?本公主記得,薛小姐和崔少卿,好似才和離不久。”
大公主說這話時,似笑非笑,提起薛泠和離之事,雖無諷意,也無尊重。
薛泠並未退縮:“迴曦月公主,臣女並非氣憤,隻是覺得可惜,同為女子,應當更憐惜女子。鄭夫人方才不過是憑借幾句傳言,便認定那女子那般不堪,臣女實在是難以苟同。”
“至於冒犯,臣女並不覺得。”
“哦,本宮還以為,你是因為遭遇相似,才會與那女子有惺惺相惜之感。”
“公主所言極是。”
薛泠知道,自己若是再否認下去,曦月公主便會在此處逼著她將和離之事扒開來說。
她不想再讓曦月公主細問下去,隻好應言。
然而,曦月公主聽到她這話,卻蹙起了眉,似有不快:“薛小姐莫不是在戲弄本宮?你又說並未覺得鄭夫人的話有冒犯,如今又說你對那女子有惺惺相惜之感,薛泠,你莫不是覺得本宮聽不懂話?”
說到最後,曦月公主忽然發怒。
“公主息怒,臣女確實並未覺得鄭夫人的話有所冒犯。臣女和離是上京都知道的事,鄭夫人不過是提到了那女子與臣女也有相似經曆,臣女才有惺惺相惜之感。方才之所以那般說,也不過是想起臣女從前,也似那女子那般,被旁人以為,臣女是攀附侯府,方才嫁給崔少卿,一時間,對那女子心生疼惜。”
“至於冒犯,若是鄭夫人說那女子臣女便覺得冒犯,那臣女也未免太過小氣了。”
曦月公主看著薛泠,這才鬆了眉頭,“原是如此。”
“看來是本宮誤會了。”
“是臣女未說明白。”
曦月公主不想再讓薛泠說下去,便開口說起畫菊之事:“本宮聽說,你畫菊尤為精湛,本宮得了一株十丈垂簾和一株綠牡丹。花開有時,薛小姐可能幫本宮把它們一一畫下?”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薛泠自是不能拒絕曦月公主,更何況,她今日來,本就是被請來畫菊。
“臣女畫技能得公主青睞,是臣女的榮幸。”
“那稍後,便有勞薛小姐了。”
“公主言重。”
曦月公主對眾人說了些場麵話,她便帶著婢女離去了。
方才那般交鋒,紀玉芝等人也不敢再找薛泠事,幾人對視一眼,借著賞菊的名頭,便走開了。
其他好事的人也都一一把目光轉開,好似方才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沈婉清這才鬆了口氣,“阿姐,幸好方才曦月公主來了。”
薛泠聽到沈婉清這話,雙眸微微一動,隻低低應了一聲:“嗯。”
“阿姐,方才曦月公主幫了我們,想來今日是真的誠心請你來畫菊花。”
薛泠不置可否,隻是彎唇笑了下。
正巧,管事正領著人端著那十丈垂簾和綠牡丹出來,放到了觀景台上的案桌上的花托之上。
這十丈垂簾繁殖方法十分繁複,整個上京,一共就培育出兩株,一株在曦月公主這,一株在皇後那。
眾人聽聞已經展示出來,都抬步走去那觀景台去。
十丈垂簾花瓣細長下垂,猶如一道道珠簾,長達半尺,因形得名。
而綠牡丹葉形並不規則、花瓣多輪不露芯。開花時,外層的花瓣是淺綠色,中間的花瓣則翠綠青鬱,芯瓣濃綠抱裹,和牡丹形似,因而得名綠牡丹。
這綠牡丹初開花時,花色碧綠如玉,晶瑩欲滴,然經如光曬浴後,綠中透黃,盈盈如玉,是十分稀有難得的品種。
十丈垂簾因難以培育,所以所存稀少,這綠牡丹則是因為極難養護,想要養好活養好,極為不易。
今日來公主府賞菊的有不少皇親貴族,那觀景台上人群熙攘,薛泠便與沈婉清在二樓觀賞其他菊花。
二樓本是公主的休憩之所,布置的溫馨雅致,雕花床榻上錦被繡枕,圖案皆是宮廷畫師精心設計,盡顯奢華。
窗邊放了一架古琴,古琴旁邊擺了一盆瑤台玉鳳,那素雅潔白的花瓣如雲似雪,金黃的花蕊微微卷曲,如同細密的金絲,再潔白花瓣的映襯下,被窗外透進來的日光照得煜煜生輝。
微風輕拂間,散發出一陣陣清幽淡雅的香氣。
“阿姐,這菊花開得也太美了些。”
沈婉清還是第一次參加賞菊宴,從前家裏麵怕她在外頭丟人,但凡這樣的宴會,她必定是被拘著在家不讓出門。
她這話引得旁邊一名小姐看了過來,沈婉清瞧見對方眼中的鄙夷,自覺給薛泠丟了臉,忙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薛泠見狀,便給她講了個與瑤台玉鳳相關的典故,“……‘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因而,菊有花中君子之稱。”
“阿姐,你真厲害,什麽都知道!”
薛泠笑了下,想說都是從書上看到的,她若是喜歡,迴去她便把書找出來給她看。
“薛小姐當真是博聞強識。”
忽然一道男嗓自二人的身後傳來,薛泠和沈婉清二人都下意識轉身。
瞧見來人,她忙行禮:“定安世子、四殿下。”
“定安世子、四殿下。”
來人是定安世子和四皇子,薛泠與他們二人也無甚交情,也不知他們為何會來與她說話。
“定安世子過譽了,臣女在兩位麵前,不過是班門弄斧。”
“許久未見,薛小姐怎的越發自謙了?”
薛泠斟酌著正準備迴話,四皇子便先開了口:“定安與你說笑罷了,不用在意,你們繼續吧。”
說罷,四皇子喚了一聲定安世子,二人便往觀景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