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泠連著好幾日未曾睡過一個好覺,撐到今晚,便如何也撐不住了。
雖身處陌生之地,可此處是太子的地方,她便卸下了大半心防,一覺睡至天明。
無人喚醒,薛泠醒來時,發現已經天光大亮,窗縫間透著外頭的日光,房內光線雖暗,卻清晰可見。
薛泠從床上起身,正想喚碧月,才想起自己此時不在家中,碧月和翠月皆不在左右。
她試探地喚了一聲:“春安?”
“姑娘可是醒了?”
她話音方落,門外邊傳來了春安的嗓音。
薛泠有些不好意思:“我醒了,可否勞煩春安姑娘幫我備些水?”
“好的,姑娘稍等。”
趁著春安去備水,薛泠忙將身上散亂的衣衫理好。
不過片刻,門外便再次傳來了春安的嗓音:“姑娘,奴婢可能進來?”
“可以的。”
“吱呀”的一聲後,門被推開,外頭的日光大片地透進來,薛泠覺得有些刺眼。
她微微眯了眯眼,“春安姑娘,這會是什麽時辰了?”
“姑娘,已經是辰時末刻了。”
薛泠微驚,不曾想自己竟睡到了辰時末刻。
她有些不好意思,“殿下他可來過?”
“殿下卯時來過一迴。”
薛泠漱了口,春安在一旁遞上了帕子。
“有勞了。”
“姑娘客氣了,能伺候姑娘,是奴婢的福分。”
薛泠是誰春安不問,春安是誰,薛泠也不問。
但從昨夜被太子帶迴來,春安待薛泠,便恭敬得很,薛泠不敢深究,便裝做糊塗。
聽到春安此話,她也並未反駁。
左右她今日便離開了,往後也不會再見,誤會便誤會吧,她也不會缺斤少兩。
“姑娘,早膳想吃些什麽?”
“我都可。”
“那奴婢便讓人給姑娘上早膳了。”
“有勞了。”
薛泠好幾日未歸家,昨夜公主府的事情,今日怕也要傳開了。
她擔心爹娘去公主府尋人,更擔心諶弟衝動做了錯事。
用過早膳後,她便想離府歸家了。
可太子日理萬機,薛泠也不知今日能不能再見著他人。
昨夜若不是太子,她在大公主府,隻怕是要背上“淫婦”的罵名,她自是不能不辭而別。
“春安,殿下平日來得多嗎?”
“姑娘,殿下平日鮮少來這邊,不過姑娘在此,殿下忙完,應當會來看望姑娘的。”
薛泠聽到春安這般說,也知道從春安口中,也探聽不到太子行蹤。
“春安,可幫我備些筆墨?”
“自是可以,姑娘稍等。”
不辭而別不好,可她歸心似箭。
思慮再三,薛泠打算留下一封辭別信,待往後有機會,再向太子殿下認錯請罪謝恩。
春安很快便將筆墨備好,薛泠斟酌一番,提筆半刻,便已將書信寫好。
她又問春安要了書函,將寫好的辭別信折好放進去,還未封口,便聽到門外候著的春安在行禮:“太子殿下安。”
薛泠未曾想過太子此時會過來,她拿著手上的辭別信,一時找不到藏的地方,隻好往懷裏塞了進去。
“薛小姐這般好興致,在作畫?”
太子走近,才發現那岸上的紙張空空如也,既未寫字,也未行畫。
他目光一頓,“孤來早了,擾了薛小姐。”
“殿下說笑了,隻是閑來無事,想著打發時間罷了。”
“薛小姐方才往懷裏塞什麽?”
薛泠心頭輕顫,抬眸看了他一眼,有幾分心虛:“沒塞什麽,隻是些廢稿。”
“讓孤瞧瞧,是何廢稿,竟這般入不了薛小姐的眼。”
他說罷,便向她伸出手來。
薛泠看著他伸出來的手,一時間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嗯?”
見她遲遲不動作,太子輕喚了一聲。
薛泠輕咬了下唇,將懷中的辭別信拿出來,遞到他手上:“殿下恕罪。”
“何罪之有?”
薛泠抿著唇,雙頰又紅又燙。
昨夜的教訓那般深刻,她今日竟還敢騙他。
薛泠從未覺得自己居然有這般大的膽子,一而再再而三。
“臣女自賞菊宴後,便四日未曾歸家,昨夜之事,今日必定傳遍上京。臣女再不歸家,父親母親,隻怕會急壞。”
太子拆開信函,將裏麵的信紙取出,低頭一目十行,不過幾息,便將裏麵的數十字看完。
“怎的不繼續說了?”
他抬起頭,重新望向她,唇角微勾,似笑非笑:“說吧,孤聽著。”
薛泠說得好好的,被他這般看著,反倒是有些說不下去了。
可若是她不說下去,瞧著太子的神色,已是在生氣的邊緣了。
薛泠抿了下唇,隻好將未說完的話繼續說完:“臣女以為殿下日理萬機,近日想必是抽不開身過來,又歸心似箭,便想著先歸家報個平安,日後再報殿下昨日的救命之恩。”
太子冷嗬一聲:“你這日後,孤怕是等不到吧?”
薛泠心中一驚,一時不敢妄測太子這話的深意。
她想避去外祖家的事情還未同旁人說過,不過是心中有些成算,太子又不是她肚子裏麵的蛔蟲,怎知她有此想法?
如此一想,薛泠倒是冷靜了幾分,“薛泠不敢。”
“不敢?你不敢的事情多的是了,可做過的也不少。”
他說罷,將手上的那封辭別信直接扔到了桌上,“不辭而別,你便是這樣報答孤的?”
薛泠自知理虧,也不再辯駁:“是臣女之錯。”
謝珩看著她這般,便覺得氣不打一處來。
錯認得快,可認了錯,卻半點記性都不長,下迴也還是這般。
這整個上京,他都找不出一個像薛泠這般骨頭硬的人物。
偏偏,偏偏他又舍不得真的罰她。
“今日之事,念在你初心是好,孤便不與你計較了。”
太子說到此處,又抬眸看向她:“孤救你兩迴於水火,上次你便說救命之恩沒齒難忘,難不成,這次也是沒齒難忘?”
“怎的,孤救了你兩迴,就得你這輕飄飄的一句‘沒齒難忘’?”
聽到他此番話,薛泠羞窘不已,可救命之恩,又豈是輕易能報。
她抬眸輕輕覷了一眼太子,“薛泠身無長物,殿下的救命之恩,實在想不出如何相報。”
此話如同耍賴,可薛泠卻怕他下一句“無以為報便以身相許”,隻好厚著臉皮當一迴賴皮了。
太子直接便被她的話當場氣笑了:“孤聽你意,這救命之恩,薛小姐你是不想報了。”
“……並非如此,臣女隻是想不到能如何報答。”
他當真是被氣極了:“想不到,那便好好想。”
說罷,太子起了身,拂袖快步便離去。
雖身處陌生之地,可此處是太子的地方,她便卸下了大半心防,一覺睡至天明。
無人喚醒,薛泠醒來時,發現已經天光大亮,窗縫間透著外頭的日光,房內光線雖暗,卻清晰可見。
薛泠從床上起身,正想喚碧月,才想起自己此時不在家中,碧月和翠月皆不在左右。
她試探地喚了一聲:“春安?”
“姑娘可是醒了?”
她話音方落,門外邊傳來了春安的嗓音。
薛泠有些不好意思:“我醒了,可否勞煩春安姑娘幫我備些水?”
“好的,姑娘稍等。”
趁著春安去備水,薛泠忙將身上散亂的衣衫理好。
不過片刻,門外便再次傳來了春安的嗓音:“姑娘,奴婢可能進來?”
“可以的。”
“吱呀”的一聲後,門被推開,外頭的日光大片地透進來,薛泠覺得有些刺眼。
她微微眯了眯眼,“春安姑娘,這會是什麽時辰了?”
“姑娘,已經是辰時末刻了。”
薛泠微驚,不曾想自己竟睡到了辰時末刻。
她有些不好意思,“殿下他可來過?”
“殿下卯時來過一迴。”
薛泠漱了口,春安在一旁遞上了帕子。
“有勞了。”
“姑娘客氣了,能伺候姑娘,是奴婢的福分。”
薛泠是誰春安不問,春安是誰,薛泠也不問。
但從昨夜被太子帶迴來,春安待薛泠,便恭敬得很,薛泠不敢深究,便裝做糊塗。
聽到春安此話,她也並未反駁。
左右她今日便離開了,往後也不會再見,誤會便誤會吧,她也不會缺斤少兩。
“姑娘,早膳想吃些什麽?”
“我都可。”
“那奴婢便讓人給姑娘上早膳了。”
“有勞了。”
薛泠好幾日未歸家,昨夜公主府的事情,今日怕也要傳開了。
她擔心爹娘去公主府尋人,更擔心諶弟衝動做了錯事。
用過早膳後,她便想離府歸家了。
可太子日理萬機,薛泠也不知今日能不能再見著他人。
昨夜若不是太子,她在大公主府,隻怕是要背上“淫婦”的罵名,她自是不能不辭而別。
“春安,殿下平日來得多嗎?”
“姑娘,殿下平日鮮少來這邊,不過姑娘在此,殿下忙完,應當會來看望姑娘的。”
薛泠聽到春安這般說,也知道從春安口中,也探聽不到太子行蹤。
“春安,可幫我備些筆墨?”
“自是可以,姑娘稍等。”
不辭而別不好,可她歸心似箭。
思慮再三,薛泠打算留下一封辭別信,待往後有機會,再向太子殿下認錯請罪謝恩。
春安很快便將筆墨備好,薛泠斟酌一番,提筆半刻,便已將書信寫好。
她又問春安要了書函,將寫好的辭別信折好放進去,還未封口,便聽到門外候著的春安在行禮:“太子殿下安。”
薛泠未曾想過太子此時會過來,她拿著手上的辭別信,一時找不到藏的地方,隻好往懷裏塞了進去。
“薛小姐這般好興致,在作畫?”
太子走近,才發現那岸上的紙張空空如也,既未寫字,也未行畫。
他目光一頓,“孤來早了,擾了薛小姐。”
“殿下說笑了,隻是閑來無事,想著打發時間罷了。”
“薛小姐方才往懷裏塞什麽?”
薛泠心頭輕顫,抬眸看了他一眼,有幾分心虛:“沒塞什麽,隻是些廢稿。”
“讓孤瞧瞧,是何廢稿,竟這般入不了薛小姐的眼。”
他說罷,便向她伸出手來。
薛泠看著他伸出來的手,一時間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嗯?”
見她遲遲不動作,太子輕喚了一聲。
薛泠輕咬了下唇,將懷中的辭別信拿出來,遞到他手上:“殿下恕罪。”
“何罪之有?”
薛泠抿著唇,雙頰又紅又燙。
昨夜的教訓那般深刻,她今日竟還敢騙他。
薛泠從未覺得自己居然有這般大的膽子,一而再再而三。
“臣女自賞菊宴後,便四日未曾歸家,昨夜之事,今日必定傳遍上京。臣女再不歸家,父親母親,隻怕會急壞。”
太子拆開信函,將裏麵的信紙取出,低頭一目十行,不過幾息,便將裏麵的數十字看完。
“怎的不繼續說了?”
他抬起頭,重新望向她,唇角微勾,似笑非笑:“說吧,孤聽著。”
薛泠說得好好的,被他這般看著,反倒是有些說不下去了。
可若是她不說下去,瞧著太子的神色,已是在生氣的邊緣了。
薛泠抿了下唇,隻好將未說完的話繼續說完:“臣女以為殿下日理萬機,近日想必是抽不開身過來,又歸心似箭,便想著先歸家報個平安,日後再報殿下昨日的救命之恩。”
太子冷嗬一聲:“你這日後,孤怕是等不到吧?”
薛泠心中一驚,一時不敢妄測太子這話的深意。
她想避去外祖家的事情還未同旁人說過,不過是心中有些成算,太子又不是她肚子裏麵的蛔蟲,怎知她有此想法?
如此一想,薛泠倒是冷靜了幾分,“薛泠不敢。”
“不敢?你不敢的事情多的是了,可做過的也不少。”
他說罷,將手上的那封辭別信直接扔到了桌上,“不辭而別,你便是這樣報答孤的?”
薛泠自知理虧,也不再辯駁:“是臣女之錯。”
謝珩看著她這般,便覺得氣不打一處來。
錯認得快,可認了錯,卻半點記性都不長,下迴也還是這般。
這整個上京,他都找不出一個像薛泠這般骨頭硬的人物。
偏偏,偏偏他又舍不得真的罰她。
“今日之事,念在你初心是好,孤便不與你計較了。”
太子說到此處,又抬眸看向她:“孤救你兩迴於水火,上次你便說救命之恩沒齒難忘,難不成,這次也是沒齒難忘?”
“怎的,孤救了你兩迴,就得你這輕飄飄的一句‘沒齒難忘’?”
聽到他此番話,薛泠羞窘不已,可救命之恩,又豈是輕易能報。
她抬眸輕輕覷了一眼太子,“薛泠身無長物,殿下的救命之恩,實在想不出如何相報。”
此話如同耍賴,可薛泠卻怕他下一句“無以為報便以身相許”,隻好厚著臉皮當一迴賴皮了。
太子直接便被她的話當場氣笑了:“孤聽你意,這救命之恩,薛小姐你是不想報了。”
“……並非如此,臣女隻是想不到能如何報答。”
他當真是被氣極了:“想不到,那便好好想。”
說罷,太子起了身,拂袖快步便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