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許多,薛泠不知從何看起,隻能隨手撿了一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取出。
大抵是年歲久遠,紙張有些發黃陳舊,但並未影響紙上的字。
那是崔鈺的字,薛泠身為妻子,自是認得。
這封信是興安伯府抄家前半年的上元節前三日,崔鈺信上說會將七彩玲瓏燈贏來予她。
薛泠記得那七彩玲瓏燈,那年她方才及?,兩家已經通過氣,要將二人小時候定下的婚約履行,上元節那日,崔鈺妹妹崔湘月約她出門逛街燈。
湘月行至一半,便尋了個借口在摘星樓那賴著不走了,還說她想要那七彩玲瓏燈,讓崔鈺和她去把那七彩玲瓏燈贏迴來。
那盞七彩玲瓏燈炫彩奪目,想贏它的人多如牛毛,崔鈺也是費了不少心思,才把那燈贏迴來。
薛泠當時瞧著就歡喜,但又不好意思奪人所好,便未開口討要。
後來崔鈺便把這燈給了湘月,薛泠至如今都還記得那晚湘月瞧著那盞七彩玲瓏燈甚是歡喜,還說等她及?那日,她便要把這燈當做她們小姐妹投壺的彩頭送出去。
可後來湘月及?,薛泠卻未曾見過那盞七彩玲瓏燈。
薛泠隻當是湘月喜歡得要緊,舍不得送給旁人。
如今再想起來,她嫁進侯府湘月出嫁前,她時常去她院子與她吃茶閑談,也未再見過那盞燈。
有一迴她曾隨口問過,當時湘月隻撇了下嘴角,不甚高興,她便以為是那燈被人不小心弄壞了。
卻不曾想,原來那燈,是落到了陸雨薇的手裏。
薛泠又拾起另外一封信拆開,裏麵的紙張有些殘破,字也有些糊淡。
這封信比第一封還要久遠些,這是興安伯府被抄的兩年前。
這是陸雨薇寫與崔鈺的信,信上陸雨薇楚楚可憐,言她如何羨慕薛泠能光明正大地在他身旁。
這並沒什麽好看的,薛泠怕太子發怒,抬頭看了他一眼,卻見他閉目養神,半點催促之意都沒有。
她又重新低下頭,拆開第三封信件。
這封信件是陸雨薇的迴信,言說那七彩琉璃燈多漂亮多精致,她多歡喜。
第一封信尚且不算證據,這封信顯然已經證明,當初那盞七彩琉璃燈,便是贈給了陸雨薇。
薛泠又拆開第四封,這封信不過才看到一半,她便覺得怒上心頭,滿臉冷意。
這是興安伯府被抄家後,全府等候押送流放時崔鈺寫給陸雨薇安心的信件,是在她及?前兩日寫給陸雨薇的信件。
那年她及?尚有半歲之時,湘月便曾偷偷與她說,她瞧見了崔鈺的書案上她及?禮的圖式。
及?那日,薛泠還期盼許久,卻見不過是一支做工精致卻無甚別致的金簪。
她還當是崔鈺不懂女子喜好,但那金簪卻是他親自規畫,她也是歡喜得很,當即便戴上了。
如今薛泠才知道,崔鈺並不是不懂女子喜好,隻是他親自規畫的金簪,送的人是陸雨薇,不是她。
薛泠麵白如雪,折信的手顫如蟬翼。
她又看了第五封、第六封、第七封信,二十七封信她一一看完,薛泠方知為何太子方才會說那些話。
他並不是羞辱她,他不過是,跟她說了些實話罷了。
薛泠將最後一封信重新疊放好,方才看向對麵的太子,“殿下。”
桌上的茶水已經涼了,謝珩見她端起那涼了的茶水一飲而盡,折了下眉。
半杯冷水下肚,薛泠尋迴幾分力氣,“殿下,這些信件,可否給臣婦?”
“本就打算給你,孤留著,也無甚用處。”
薛泠不曾想他這樣就把信件給自己,太子今日這般大費周折,難道就隻是為了給她這些信件嗎?
他說這些信件於他無用,於他無用,於她卻是有用的。
薛泠想起十日前,在那普濟寺後山,太子夜半闖進她廂房說的那些話。
她不愚鈍,相反,薛泠很聰慧。
隻是在太子跟前,她唯有裝愚鈍,方能蒙混過關。
可現在……
她低頭看著手上的信件,隻覺得如燙手山芋,隻是這燙手的山芋格外地誘她,盡管燙手,她也舍不得放下。
薛泠心下難以做下決定,她低著頭,就這般瞧著那些信件。
見她不說話,謝珩約莫猜到她在顧忌什麽,輕嗤了一聲:“崔夫人怕孤便算了,這些死物,你也怕?”
他這話帶著幾分冷意,薛泠抬起頭,恰恰對上他雙眼。
太子眼睛仿如深潭,水麵靜謐,內裏卻是深淵,薛泠不過一眼,便心生懼意。
她起了身,對謝珩行了個大禮:“薛泠多謝殿下相助。”
薛泠其實還有些話,隻到了嘴邊,她便咽迴去了。
就當她是小人,占了太子之宜,報恩的話,她是萬不敢輕易說。
她怕說出口了,自己卻做不到,那還不如不說。
謝珩看著跪在地上的薛泠,並未出手扶她起身。
嘖,這般小氣謹慎,報恩的好話也不說半句。
“起來吧。”
夏日炎炎,船艙內放了冰,畫舫內不見半點悶熱。
薛泠起了身,正想告退,才發現畫舫緩慢行在河中。
她雙眸掠過驚愕,但隻一瞬:“殿下,您要去何處?”
雖隻有一瞬,太子卻是瞧見了:“你要問的怕是孤想到你去何處吧?”
心思被拆穿,薛泠麵上震驚,手心卻出了幾絲汗。
“臣婦隻是不曾遊過畫舫。”
聽到她這話,太子看了她一眼,“崔鈺不曾帶你遊過?”
“……不曾。”
雖然知道了太子並無羞辱嘲諷她之意,可聽到他這般問,薛泠還是免不了覺得有幾分難堪。
未嫁進武陽侯府前,她和崔鈺的婚事本就諸多議論,這上京不少人都等著看她嫁進侯府後的笑話。
成婚這三年多,崔鈺在外給足了她麵子,和她做起了夫妻恩愛的戲碼,倘若不是崔鈺拿她當陸雨薇的墊腳石,她也尚能忍下一二。
那二十七封信裏,除卻崔鈺和陸雨薇兩人互訴衷情,更有崔鈺向陸雨薇承諾將來必會迎她入府,娶她薛泠,不過是權宜之計。
況且,換了旁人,崔鈺帶著陸雨薇進侯府,難免鬧得天翻地覆,隻她薛泠不會。
為什麽不會?
崔鈺在信上言:薛泠愛我至深,她必能為了我忍下你,況且誠意伯府式微,她便是想鬧,怕也要顧忌薛諶一二。雨薇,外頭的人都在說薛泠高攀我,等著看她笑話的人那般多,她為了自己的臉麵,以後也斷然不會為你我之事鬧起來。
這般無恥的算計,無異於是讓她成了徹徹底底的笑話。
薛泠知道太子不會這般無聊,將那些信件看完,可如今,他確確實實知道崔鈺對她不好。
在他麵前,薛泠做不來在他人麵前那般從容鎮靜。
失神間,薛泠聽到太子又問了一句:“薛泠,打算何時和離?”
大抵是年歲久遠,紙張有些發黃陳舊,但並未影響紙上的字。
那是崔鈺的字,薛泠身為妻子,自是認得。
這封信是興安伯府抄家前半年的上元節前三日,崔鈺信上說會將七彩玲瓏燈贏來予她。
薛泠記得那七彩玲瓏燈,那年她方才及?,兩家已經通過氣,要將二人小時候定下的婚約履行,上元節那日,崔鈺妹妹崔湘月約她出門逛街燈。
湘月行至一半,便尋了個借口在摘星樓那賴著不走了,還說她想要那七彩玲瓏燈,讓崔鈺和她去把那七彩玲瓏燈贏迴來。
那盞七彩玲瓏燈炫彩奪目,想贏它的人多如牛毛,崔鈺也是費了不少心思,才把那燈贏迴來。
薛泠當時瞧著就歡喜,但又不好意思奪人所好,便未開口討要。
後來崔鈺便把這燈給了湘月,薛泠至如今都還記得那晚湘月瞧著那盞七彩玲瓏燈甚是歡喜,還說等她及?那日,她便要把這燈當做她們小姐妹投壺的彩頭送出去。
可後來湘月及?,薛泠卻未曾見過那盞七彩玲瓏燈。
薛泠隻當是湘月喜歡得要緊,舍不得送給旁人。
如今再想起來,她嫁進侯府湘月出嫁前,她時常去她院子與她吃茶閑談,也未再見過那盞燈。
有一迴她曾隨口問過,當時湘月隻撇了下嘴角,不甚高興,她便以為是那燈被人不小心弄壞了。
卻不曾想,原來那燈,是落到了陸雨薇的手裏。
薛泠又拾起另外一封信拆開,裏麵的紙張有些殘破,字也有些糊淡。
這封信比第一封還要久遠些,這是興安伯府被抄的兩年前。
這是陸雨薇寫與崔鈺的信,信上陸雨薇楚楚可憐,言她如何羨慕薛泠能光明正大地在他身旁。
這並沒什麽好看的,薛泠怕太子發怒,抬頭看了他一眼,卻見他閉目養神,半點催促之意都沒有。
她又重新低下頭,拆開第三封信件。
這封信件是陸雨薇的迴信,言說那七彩琉璃燈多漂亮多精致,她多歡喜。
第一封信尚且不算證據,這封信顯然已經證明,當初那盞七彩琉璃燈,便是贈給了陸雨薇。
薛泠又拆開第四封,這封信不過才看到一半,她便覺得怒上心頭,滿臉冷意。
這是興安伯府被抄家後,全府等候押送流放時崔鈺寫給陸雨薇安心的信件,是在她及?前兩日寫給陸雨薇的信件。
那年她及?尚有半歲之時,湘月便曾偷偷與她說,她瞧見了崔鈺的書案上她及?禮的圖式。
及?那日,薛泠還期盼許久,卻見不過是一支做工精致卻無甚別致的金簪。
她還當是崔鈺不懂女子喜好,但那金簪卻是他親自規畫,她也是歡喜得很,當即便戴上了。
如今薛泠才知道,崔鈺並不是不懂女子喜好,隻是他親自規畫的金簪,送的人是陸雨薇,不是她。
薛泠麵白如雪,折信的手顫如蟬翼。
她又看了第五封、第六封、第七封信,二十七封信她一一看完,薛泠方知為何太子方才會說那些話。
他並不是羞辱她,他不過是,跟她說了些實話罷了。
薛泠將最後一封信重新疊放好,方才看向對麵的太子,“殿下。”
桌上的茶水已經涼了,謝珩見她端起那涼了的茶水一飲而盡,折了下眉。
半杯冷水下肚,薛泠尋迴幾分力氣,“殿下,這些信件,可否給臣婦?”
“本就打算給你,孤留著,也無甚用處。”
薛泠不曾想他這樣就把信件給自己,太子今日這般大費周折,難道就隻是為了給她這些信件嗎?
他說這些信件於他無用,於他無用,於她卻是有用的。
薛泠想起十日前,在那普濟寺後山,太子夜半闖進她廂房說的那些話。
她不愚鈍,相反,薛泠很聰慧。
隻是在太子跟前,她唯有裝愚鈍,方能蒙混過關。
可現在……
她低頭看著手上的信件,隻覺得如燙手山芋,隻是這燙手的山芋格外地誘她,盡管燙手,她也舍不得放下。
薛泠心下難以做下決定,她低著頭,就這般瞧著那些信件。
見她不說話,謝珩約莫猜到她在顧忌什麽,輕嗤了一聲:“崔夫人怕孤便算了,這些死物,你也怕?”
他這話帶著幾分冷意,薛泠抬起頭,恰恰對上他雙眼。
太子眼睛仿如深潭,水麵靜謐,內裏卻是深淵,薛泠不過一眼,便心生懼意。
她起了身,對謝珩行了個大禮:“薛泠多謝殿下相助。”
薛泠其實還有些話,隻到了嘴邊,她便咽迴去了。
就當她是小人,占了太子之宜,報恩的話,她是萬不敢輕易說。
她怕說出口了,自己卻做不到,那還不如不說。
謝珩看著跪在地上的薛泠,並未出手扶她起身。
嘖,這般小氣謹慎,報恩的好話也不說半句。
“起來吧。”
夏日炎炎,船艙內放了冰,畫舫內不見半點悶熱。
薛泠起了身,正想告退,才發現畫舫緩慢行在河中。
她雙眸掠過驚愕,但隻一瞬:“殿下,您要去何處?”
雖隻有一瞬,太子卻是瞧見了:“你要問的怕是孤想到你去何處吧?”
心思被拆穿,薛泠麵上震驚,手心卻出了幾絲汗。
“臣婦隻是不曾遊過畫舫。”
聽到她這話,太子看了她一眼,“崔鈺不曾帶你遊過?”
“……不曾。”
雖然知道了太子並無羞辱嘲諷她之意,可聽到他這般問,薛泠還是免不了覺得有幾分難堪。
未嫁進武陽侯府前,她和崔鈺的婚事本就諸多議論,這上京不少人都等著看她嫁進侯府後的笑話。
成婚這三年多,崔鈺在外給足了她麵子,和她做起了夫妻恩愛的戲碼,倘若不是崔鈺拿她當陸雨薇的墊腳石,她也尚能忍下一二。
那二十七封信裏,除卻崔鈺和陸雨薇兩人互訴衷情,更有崔鈺向陸雨薇承諾將來必會迎她入府,娶她薛泠,不過是權宜之計。
況且,換了旁人,崔鈺帶著陸雨薇進侯府,難免鬧得天翻地覆,隻她薛泠不會。
為什麽不會?
崔鈺在信上言:薛泠愛我至深,她必能為了我忍下你,況且誠意伯府式微,她便是想鬧,怕也要顧忌薛諶一二。雨薇,外頭的人都在說薛泠高攀我,等著看她笑話的人那般多,她為了自己的臉麵,以後也斷然不會為你我之事鬧起來。
這般無恥的算計,無異於是讓她成了徹徹底底的笑話。
薛泠知道太子不會這般無聊,將那些信件看完,可如今,他確確實實知道崔鈺對她不好。
在他麵前,薛泠做不來在他人麵前那般從容鎮靜。
失神間,薛泠聽到太子又問了一句:“薛泠,打算何時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