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夫人。”
與崔鈺聲音一同響起的,是太子的嗓音。
車廂裏麵的崔鈺一怔,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今日他就算是想食言,怕也是難。
太子最恨那等背信棄義之人,薛泠隻要與太子一說,這馬車,他不下也得下。
與其食言惹了太子犯厭,還不如壓下那點不甘,下去與薛泠進官府蓋上官印,當個信守諾言的人。
權衡利弊,崔鈺還是起身挑開了車簾,下了馬車。
“殿下。”
太子點了點頭,目光掠過薛泠,落到崔鈺身上:“崔少卿,今日怎這般巧,竟在此處,碰到你與崔少夫人?”
崔鈺行禮後迴話:“確實是巧,上次殿下救泠兒一事,下官還未言謝。”
太子搖了搖手中的折扇:“那事崔少夫人與你父親已經謝過孤了,崔少卿也不必再記掛此事。”
太子說著,饒有興致地看著崔鈺:“崔少卿來這官府,孤倒是不稀奇,隻是不知崔少卿為何與崔少夫人一同來這官府。”
崔鈺低垂著目光,並不想說:“是為私事。”
“殿下,我與崔二爺來官府蓋和離官印。”
二人的聲音一同響起,太子聽罷,眼底笑意更濃:“哦?這般說來,你們二人,和離了?”
“是。”
大庭廣眾之下,崔鈺攔不住薛泠,也堵不住薛泠的嘴。
更何況,薛泠也並未亂說。
太子抬手將扇子打開,輕扇了幾下後,又將折扇拍在另外一隻手上,“喀”的一下合了起來:“崔少卿,孤還未見過和離蓋官印,崔少卿介意孤隨二位看看嗎?”
崔鈺十分難堪,卻也不好拒絕,隻好將話引到薛泠身上:“下官不介意,隻是泠兒她向來——”
“民女也不介意,殿下。”
“好,那孤便借你們之光,開開眼!”
崔鈺聽著太子這些話,臉又熱又刺,像是釘子滾在上麵一般。
他看了一眼太子,不知太子今日為何這般為難他。
和離又並非什麽好事,他與薛泠鬧到和離,說出去就已經不好聽了,如今太子竟然還要看他與薛泠蓋官印。
不過就算是知道了,他也別無他法。
崔鈺沉沉地看了一眼薛泠,也隻好開口:“殿下言重了。”
“崔少卿和崔少夫人,哦,如今不能叫崔少夫人了,應是薛小姐。”
太子說到此處,停了下,又重新說道:“崔少卿和薛小姐不用管孤,你們該如何,便如何,孤不想因為孤而影響你們行事。”
“好。”
薛泠方才下馬車看到太子時,心都差點跳出來了。
但見崔鈺下了馬車,她很快便又冷靜下來。
今日太子在此,於她而言,是好事,是東風。
既如此,她便借一借這東風。
薛泠應罷,便將目光落向崔鈺:“崔二爺?”
崔鈺身側的雙手緊握了下,這才抬腿進官府。
太子今日雖然微服出行,但少尹從前見過太子,三人一進去,少尹便認出太子了。
少尹大驚,以為出了什麽大事,正準備行禮,卻被太子止住了:“孤今日隨友人而來,少尹不必在意孤。”
少尹自是不敢不在意太子,但太子這般說了,他也隻能這般應,“……不知殿——”
說到此處,少尹察覺不妥,忙將目光落到崔鈺身上:“不知這位崔少卿前來,是為何何事?”
崔鈺在大理寺辦案,與少尹交集自是多,自然也就認得他。
崔鈺臉色微冷,壓著難堪開口:“今日,我是前來和離,和離書我們二人已經簽好,是來蓋官府官印。”
“和離?”
少尹又是一驚,但礙於太子和崔鈺都是貴人,他也不敢多問。
覺察失態後,少尹正了臉色:“和離一事,是司戶參軍所負責,崔少卿稍等,本官這便喚人帶崔少卿過去。”
“有勞少尹。”
“崔少卿客氣了。”
很快,少尹便派了人領他們去尋司戶參軍。
瞧見太子,司戶參軍反應也是驚訝不已,可他官小,更不敢多說。
平日裏本該是問問夫妻二人和離是否是本意,司戶參軍都忘了,恭恭敬敬地接過和離書便打算蓋下官印。
隻是還未等他蓋下那官印,一旁那尊大佛卻忽然開了聲:“等等,李參軍,平日和離蓋官印,便是這般簡單?”
李參軍被太子這麽一問,拿著官印的手都抖了下。
他忙放下官印,“迴殿下,並非如此。”
“哦,那還有何事要做,為何你不讓他們二人去辦?”
李參軍被問得滿頭冷汗,抬起手袖擦了一遍又一遍,臉色都有些發白了,再開口,嘴都有些哆嗦:“迴殿下,並非是還有其他手續要辦,不過我們循例要問問和離的二人,為何和離,是否真的決定和離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原來如此。”
太子一副這才了然的模樣,但隨後,他又問了個讓李參軍汗流浹背的問題:“那為何, 你方才,沒有問崔少卿他們二人這些問題?”
這還有為何?
還不是因為太子的皇家威嚴太甚,他心生惶恐,一心隻想把事情辦了,將這尊大佛送走。
可這話,又豈是能說出口的。
李參軍覷了一眼崔鈺,見他臉色也不太好,靈機一動:“殿下有所不知,下官見多了和離的夫婦,自是看得出來,哪些是真的想和離,哪些又並非真心想和離。”
“方才崔少卿與他夫人進來,二人便各站一邊,如此看來,他們二人的夫妻情分,想來是早就沒有了。”
“再有,崔少夫人方才遞上和離書時,那和離書是早就在崔少夫人手中,想來崔少夫人和離之心十分堅定急切。”
說到此處,李參軍頓了下,目光落下崔鈺:“而崔少卿,雖愁眉難展,但也並未對崔少夫人說挽留之話,想來崔少卿必定也是知道崔少夫人的決心。”
“況且,崔少卿是何等人物,他那般冷靜自持的人物,自是不會做衝動的決定。”
“所以,下官判斷,崔少卿與崔少夫人應是相商好,那些問題再問,也不過給二人添些不快,倒不如不問,給他們一個痛快。”
太子似笑非笑地看著李參軍:“如此說來,李參軍真是心細如發。”
“殿下謬讚了。”
李參軍小心翼翼地看著太子的神色:“那這官印。”
太子笑了笑:“李參軍便給他們個痛快吧,今日孤當真是長了見識了!”
李參軍聽到太子發話,雙手握著官印,實實蓋上,又在官府薄上,將二人夫妻關係劃去。
薛泠將蓋了官印的和離書收好,正打算先迴府,太子便先走了。
她看了一眼崔鈺,他正低頭看著手上蓋了官印的和離書,神色難辨。
薛泠並未喚他,轉身便往官府外離開。
她與崔鈺已經和離了,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他如何,與她又何幹?
與崔鈺聲音一同響起的,是太子的嗓音。
車廂裏麵的崔鈺一怔,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今日他就算是想食言,怕也是難。
太子最恨那等背信棄義之人,薛泠隻要與太子一說,這馬車,他不下也得下。
與其食言惹了太子犯厭,還不如壓下那點不甘,下去與薛泠進官府蓋上官印,當個信守諾言的人。
權衡利弊,崔鈺還是起身挑開了車簾,下了馬車。
“殿下。”
太子點了點頭,目光掠過薛泠,落到崔鈺身上:“崔少卿,今日怎這般巧,竟在此處,碰到你與崔少夫人?”
崔鈺行禮後迴話:“確實是巧,上次殿下救泠兒一事,下官還未言謝。”
太子搖了搖手中的折扇:“那事崔少夫人與你父親已經謝過孤了,崔少卿也不必再記掛此事。”
太子說著,饒有興致地看著崔鈺:“崔少卿來這官府,孤倒是不稀奇,隻是不知崔少卿為何與崔少夫人一同來這官府。”
崔鈺低垂著目光,並不想說:“是為私事。”
“殿下,我與崔二爺來官府蓋和離官印。”
二人的聲音一同響起,太子聽罷,眼底笑意更濃:“哦?這般說來,你們二人,和離了?”
“是。”
大庭廣眾之下,崔鈺攔不住薛泠,也堵不住薛泠的嘴。
更何況,薛泠也並未亂說。
太子抬手將扇子打開,輕扇了幾下後,又將折扇拍在另外一隻手上,“喀”的一下合了起來:“崔少卿,孤還未見過和離蓋官印,崔少卿介意孤隨二位看看嗎?”
崔鈺十分難堪,卻也不好拒絕,隻好將話引到薛泠身上:“下官不介意,隻是泠兒她向來——”
“民女也不介意,殿下。”
“好,那孤便借你們之光,開開眼!”
崔鈺聽著太子這些話,臉又熱又刺,像是釘子滾在上麵一般。
他看了一眼太子,不知太子今日為何這般為難他。
和離又並非什麽好事,他與薛泠鬧到和離,說出去就已經不好聽了,如今太子竟然還要看他與薛泠蓋官印。
不過就算是知道了,他也別無他法。
崔鈺沉沉地看了一眼薛泠,也隻好開口:“殿下言重了。”
“崔少卿和崔少夫人,哦,如今不能叫崔少夫人了,應是薛小姐。”
太子說到此處,停了下,又重新說道:“崔少卿和薛小姐不用管孤,你們該如何,便如何,孤不想因為孤而影響你們行事。”
“好。”
薛泠方才下馬車看到太子時,心都差點跳出來了。
但見崔鈺下了馬車,她很快便又冷靜下來。
今日太子在此,於她而言,是好事,是東風。
既如此,她便借一借這東風。
薛泠應罷,便將目光落向崔鈺:“崔二爺?”
崔鈺身側的雙手緊握了下,這才抬腿進官府。
太子今日雖然微服出行,但少尹從前見過太子,三人一進去,少尹便認出太子了。
少尹大驚,以為出了什麽大事,正準備行禮,卻被太子止住了:“孤今日隨友人而來,少尹不必在意孤。”
少尹自是不敢不在意太子,但太子這般說了,他也隻能這般應,“……不知殿——”
說到此處,少尹察覺不妥,忙將目光落到崔鈺身上:“不知這位崔少卿前來,是為何何事?”
崔鈺在大理寺辦案,與少尹交集自是多,自然也就認得他。
崔鈺臉色微冷,壓著難堪開口:“今日,我是前來和離,和離書我們二人已經簽好,是來蓋官府官印。”
“和離?”
少尹又是一驚,但礙於太子和崔鈺都是貴人,他也不敢多問。
覺察失態後,少尹正了臉色:“和離一事,是司戶參軍所負責,崔少卿稍等,本官這便喚人帶崔少卿過去。”
“有勞少尹。”
“崔少卿客氣了。”
很快,少尹便派了人領他們去尋司戶參軍。
瞧見太子,司戶參軍反應也是驚訝不已,可他官小,更不敢多說。
平日裏本該是問問夫妻二人和離是否是本意,司戶參軍都忘了,恭恭敬敬地接過和離書便打算蓋下官印。
隻是還未等他蓋下那官印,一旁那尊大佛卻忽然開了聲:“等等,李參軍,平日和離蓋官印,便是這般簡單?”
李參軍被太子這麽一問,拿著官印的手都抖了下。
他忙放下官印,“迴殿下,並非如此。”
“哦,那還有何事要做,為何你不讓他們二人去辦?”
李參軍被問得滿頭冷汗,抬起手袖擦了一遍又一遍,臉色都有些發白了,再開口,嘴都有些哆嗦:“迴殿下,並非是還有其他手續要辦,不過我們循例要問問和離的二人,為何和離,是否真的決定和離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原來如此。”
太子一副這才了然的模樣,但隨後,他又問了個讓李參軍汗流浹背的問題:“那為何, 你方才,沒有問崔少卿他們二人這些問題?”
這還有為何?
還不是因為太子的皇家威嚴太甚,他心生惶恐,一心隻想把事情辦了,將這尊大佛送走。
可這話,又豈是能說出口的。
李參軍覷了一眼崔鈺,見他臉色也不太好,靈機一動:“殿下有所不知,下官見多了和離的夫婦,自是看得出來,哪些是真的想和離,哪些又並非真心想和離。”
“方才崔少卿與他夫人進來,二人便各站一邊,如此看來,他們二人的夫妻情分,想來是早就沒有了。”
“再有,崔少夫人方才遞上和離書時,那和離書是早就在崔少夫人手中,想來崔少夫人和離之心十分堅定急切。”
說到此處,李參軍頓了下,目光落下崔鈺:“而崔少卿,雖愁眉難展,但也並未對崔少夫人說挽留之話,想來崔少卿必定也是知道崔少夫人的決心。”
“況且,崔少卿是何等人物,他那般冷靜自持的人物,自是不會做衝動的決定。”
“所以,下官判斷,崔少卿與崔少夫人應是相商好,那些問題再問,也不過給二人添些不快,倒不如不問,給他們一個痛快。”
太子似笑非笑地看著李參軍:“如此說來,李參軍真是心細如發。”
“殿下謬讚了。”
李參軍小心翼翼地看著太子的神色:“那這官印。”
太子笑了笑:“李參軍便給他們個痛快吧,今日孤當真是長了見識了!”
李參軍聽到太子發話,雙手握著官印,實實蓋上,又在官府薄上,將二人夫妻關係劃去。
薛泠將蓋了官印的和離書收好,正打算先迴府,太子便先走了。
她看了一眼崔鈺,他正低頭看著手上蓋了官印的和離書,神色難辨。
薛泠並未喚他,轉身便往官府外離開。
她與崔鈺已經和離了,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他如何,與她又何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