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鈺等了片刻也未見馬車裏麵的人出來,他看了看一直在他身旁緊緊盯著他的護衛,最後還是禦馬退到了一旁。
他退到一旁後,被他逼停的三輛馬車又緩緩地行了起來。
崔鈺騎馬停在那官道的一側,看著那馬車漸漸遠去,不知為何,好似有什麽很重要的東西也跟著走了。
他勒馬立於原處,看了許久,直到那一行人幾乎看不到了,崔鈺才收迴目光,禦馬迴城。
薛泠許久沒有這般出行了,雖然每晚都是在客棧中落腳,可到底不是家中,諸多不便,如此走走停停,花了近二十天,一行人才走進亳州的地界。
大抵是那日在普濟寺,碧月夜裏著了涼,路上薛泠便聽到她有些輕咳,也問過碧月,可奈何她說無甚大礙,隻是秋高氣爽、喉間不適。
可撐到如今,剛入亳州地界,碧月便發起熱來。
雖入了亳州的地界,可離薛泠外祖家還有近百裏的距離,需得兩三日才能趕到。
碧月這場高熱來勢洶洶,白日裏已經燒得糊裏糊塗了,薛泠便讓宴小主尋了間客棧,打算休整兩日再趕路。
出發的時候十月上旬已經過半了,如今已經十月下旬了,亳州這邊也入了秋,一路往南行,卻也沒覺得比從上京離開時暖和多少。
秋風蕭瑟,天色暗得越來越早。
薛泠擔心碧月高熱不退,便拜托宴小主請了個大夫,她也沒讓翠月在跟前伺候了。
天氣冷,薛泠用過晚膳後看了會書,便讓嬤嬤去喚小二送了些熱水上來。
沐浴過後,她抱著湯婆子看半個時辰書,便滅了燈,換了寢衣上了床榻準備入眠。
前兩日路不好走,薛泠在馬車裏被顛得渾身酸痛,今日入了亳州,她也卸了防備,才躺上床不過片刻,便睡過去了。
大抵是做了虧心事,薛泠這一覺睡得並不踏實。
自從和離離開武陽侯府後,薛泠便不曾做過夢。
可今晚不知為何,卻做起了夢。
那夢似真似假,她分辨不清。
夢裏麵的太子如同冷麵羅煞,扣著她的喉問她為何要跑。
薛泠被他掐著脖子,幾乎唿吸不過來,正當她以為自己要死在太子手上時,他忽然鬆了手,還未等她反應過來,人便被太子摟進了懷裏麵。
一支冷箭從太子身後飛來,直直地刺入了他的後背。
她驚慌地抬起頭,崔鈺正騎在一匹駿馬上,麵無表情地對著他們搭弓。
她大驚,問他為何要射殺太子。
崔鈺卻冷笑了起來,說謝珩已經被廢了,他已經不是太子了。
說罷,他拉弓對準了謝珩,她高喊著不要,卻還是眼睜睜地看著第二支箭羽刺進了抱著她的太子身上。
崔鈺卻還未作罷,說他奪人之妻。
說著,便又拿了一支箭搭在弓上。
“不要——”
薛泠猛然驚醒,入目是一片黑。
她撐著床坐起身,蓋在身上的被衾隨著她的動作滑下,故意冷意襲上沒了被衾的肩膀和胸口。
薛泠迴過神來,方知自己是在做噩夢。
她微喘著氣,伸手將滑下的被衾重新提了上來。
又過了片刻,徹底平複過來後,她才察覺到喉間的幹澀。
薛泠起身,拿過一旁的披風,走到那桌前,提起茶壺倒了杯水。
冰涼的水入喉,她又清醒了幾分,就連那殘留的睡意都散了許多。
水太冷了些,她隻喝了兩口便又重新擱置下了。
再迴到床上,卻有些難以入眠。
方才的那個夢,實在是可怕。
太子怎麽會是廢太子,就算是皇上想廢他,皇後一族也不可能會應承。
況且,她和太子的那三兩事,知道的隻有身邊人,崔鈺又怎麽會知道。
薛泠想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做這樣荒唐的夢。
罷了,應是這兩日馬車顛簸,身體不適,睡得不安穩,才會做這樣的夢。
薛泠翻過身,不再想那嚇人的夢。
隻是不想那夢了,卻又忍不住想些旁的。
爹爹不入朝堂,武陽侯府又不站位,薛泠便鮮少關注太子之爭。
不過有些事情,也用不著她關注。
今上少時並非是先皇看好的繼任之子,為了爭那太子之位,才娶了名門的當今皇後。
皇後出身名門,背後是世家大族,太子不過七歲,便被正式立為太子。
大梁並非嫡長繼承,而是能者上位,今上那般早便立下太子,足見他對太子的厚望。
這些年來,太子的卓然亦是有目共睹。
若不是三年前,今上忽然將原本的淑妃娘娘,晉封了貴妃,坊間也不會對此多有猜測。
皇上聖德賢明,心懷天下蒼生,登基多年,後宮除了皇後,便隻有淑貴妃、兩名嬪妃、兩名婕妤、兩名美人。
而為當今誕下皇子的,便隻有皇後、淑貴妃和兩位嬪妃娘娘。
大公主、四皇子、八皇子,皆是出自淑貴妃,這幾年,今上對四皇子的栽培越發明顯,薛泠在侯府時,曾無意聽見武陽侯與侯夫人說,今上想改立太子。
隻是這些年來,太子品德無缺,今上尋不出錯處來,便隻能不斷地打壓太子的外家。
思及此,薛泠忽的一驚。
太子此番去西南平亂,到底是真的去平亂,還是……
薛泠不敢再想,隻覺得心頭慌亂不已,後背更是滲出了一陣冷汗。
她抬手壓著自己的胸口,許久方才平靜下來。
輾轉反側,四更的聲音響起,薛泠才重新睡了過去。
再睜眼時,房間內還是一片昏暗,她轉過身,隻覺得好似今日更冷了些。
門外也不知道有沒有候著人,薛泠試探地喚了一聲:“嬤嬤?”
“小姐,可是醒了?”
門外的嬤嬤應了一聲,薛泠讓她進來。
“小姐,今日落了雨,更冷了些。”
薛泠點了點頭,換好衣裙,才讓嬤嬤開了窗。
窗外飄著細密的小雨,天色昏沉,風夾著雨吹過來,薛泠隻在窗邊站了站,便覺得冷。
嬤嬤把灌好的湯婆子給她,薛泠接過湯婆子:“嬤嬤,碧月昨夜高熱可退了?”
“半夜又熱起來了,幸好您留了大夫在客棧,服了藥後,寅時已經退熱了。”
薛泠皺了下眉:“大夫如何說?”
“大夫說碧月早些時候風寒入體,拖得久了,肺氣受損,就算是這兩日高熱退下來了,也需得養些日子才算是好全了。”
嬤嬤說罷,問薛泠早膳想吃些什麽。
薛泠胃口不佳,隻說:“帶些湯水的吧,旁的不想吃。”
“那老奴讓廚房做碗小餛飩可好?”
薛泠點了點頭,想了想,又說道:“素些的。”
“好的,小姐。”
嬤嬤去樓下買朝食,薛泠抱著暖爐到窗邊,瞧著路上的行人,有些失神。
他退到一旁後,被他逼停的三輛馬車又緩緩地行了起來。
崔鈺騎馬停在那官道的一側,看著那馬車漸漸遠去,不知為何,好似有什麽很重要的東西也跟著走了。
他勒馬立於原處,看了許久,直到那一行人幾乎看不到了,崔鈺才收迴目光,禦馬迴城。
薛泠許久沒有這般出行了,雖然每晚都是在客棧中落腳,可到底不是家中,諸多不便,如此走走停停,花了近二十天,一行人才走進亳州的地界。
大抵是那日在普濟寺,碧月夜裏著了涼,路上薛泠便聽到她有些輕咳,也問過碧月,可奈何她說無甚大礙,隻是秋高氣爽、喉間不適。
可撐到如今,剛入亳州地界,碧月便發起熱來。
雖入了亳州的地界,可離薛泠外祖家還有近百裏的距離,需得兩三日才能趕到。
碧月這場高熱來勢洶洶,白日裏已經燒得糊裏糊塗了,薛泠便讓宴小主尋了間客棧,打算休整兩日再趕路。
出發的時候十月上旬已經過半了,如今已經十月下旬了,亳州這邊也入了秋,一路往南行,卻也沒覺得比從上京離開時暖和多少。
秋風蕭瑟,天色暗得越來越早。
薛泠擔心碧月高熱不退,便拜托宴小主請了個大夫,她也沒讓翠月在跟前伺候了。
天氣冷,薛泠用過晚膳後看了會書,便讓嬤嬤去喚小二送了些熱水上來。
沐浴過後,她抱著湯婆子看半個時辰書,便滅了燈,換了寢衣上了床榻準備入眠。
前兩日路不好走,薛泠在馬車裏被顛得渾身酸痛,今日入了亳州,她也卸了防備,才躺上床不過片刻,便睡過去了。
大抵是做了虧心事,薛泠這一覺睡得並不踏實。
自從和離離開武陽侯府後,薛泠便不曾做過夢。
可今晚不知為何,卻做起了夢。
那夢似真似假,她分辨不清。
夢裏麵的太子如同冷麵羅煞,扣著她的喉問她為何要跑。
薛泠被他掐著脖子,幾乎唿吸不過來,正當她以為自己要死在太子手上時,他忽然鬆了手,還未等她反應過來,人便被太子摟進了懷裏麵。
一支冷箭從太子身後飛來,直直地刺入了他的後背。
她驚慌地抬起頭,崔鈺正騎在一匹駿馬上,麵無表情地對著他們搭弓。
她大驚,問他為何要射殺太子。
崔鈺卻冷笑了起來,說謝珩已經被廢了,他已經不是太子了。
說罷,他拉弓對準了謝珩,她高喊著不要,卻還是眼睜睜地看著第二支箭羽刺進了抱著她的太子身上。
崔鈺卻還未作罷,說他奪人之妻。
說著,便又拿了一支箭搭在弓上。
“不要——”
薛泠猛然驚醒,入目是一片黑。
她撐著床坐起身,蓋在身上的被衾隨著她的動作滑下,故意冷意襲上沒了被衾的肩膀和胸口。
薛泠迴過神來,方知自己是在做噩夢。
她微喘著氣,伸手將滑下的被衾重新提了上來。
又過了片刻,徹底平複過來後,她才察覺到喉間的幹澀。
薛泠起身,拿過一旁的披風,走到那桌前,提起茶壺倒了杯水。
冰涼的水入喉,她又清醒了幾分,就連那殘留的睡意都散了許多。
水太冷了些,她隻喝了兩口便又重新擱置下了。
再迴到床上,卻有些難以入眠。
方才的那個夢,實在是可怕。
太子怎麽會是廢太子,就算是皇上想廢他,皇後一族也不可能會應承。
況且,她和太子的那三兩事,知道的隻有身邊人,崔鈺又怎麽會知道。
薛泠想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做這樣荒唐的夢。
罷了,應是這兩日馬車顛簸,身體不適,睡得不安穩,才會做這樣的夢。
薛泠翻過身,不再想那嚇人的夢。
隻是不想那夢了,卻又忍不住想些旁的。
爹爹不入朝堂,武陽侯府又不站位,薛泠便鮮少關注太子之爭。
不過有些事情,也用不著她關注。
今上少時並非是先皇看好的繼任之子,為了爭那太子之位,才娶了名門的當今皇後。
皇後出身名門,背後是世家大族,太子不過七歲,便被正式立為太子。
大梁並非嫡長繼承,而是能者上位,今上那般早便立下太子,足見他對太子的厚望。
這些年來,太子的卓然亦是有目共睹。
若不是三年前,今上忽然將原本的淑妃娘娘,晉封了貴妃,坊間也不會對此多有猜測。
皇上聖德賢明,心懷天下蒼生,登基多年,後宮除了皇後,便隻有淑貴妃、兩名嬪妃、兩名婕妤、兩名美人。
而為當今誕下皇子的,便隻有皇後、淑貴妃和兩位嬪妃娘娘。
大公主、四皇子、八皇子,皆是出自淑貴妃,這幾年,今上對四皇子的栽培越發明顯,薛泠在侯府時,曾無意聽見武陽侯與侯夫人說,今上想改立太子。
隻是這些年來,太子品德無缺,今上尋不出錯處來,便隻能不斷地打壓太子的外家。
思及此,薛泠忽的一驚。
太子此番去西南平亂,到底是真的去平亂,還是……
薛泠不敢再想,隻覺得心頭慌亂不已,後背更是滲出了一陣冷汗。
她抬手壓著自己的胸口,許久方才平靜下來。
輾轉反側,四更的聲音響起,薛泠才重新睡了過去。
再睜眼時,房間內還是一片昏暗,她轉過身,隻覺得好似今日更冷了些。
門外也不知道有沒有候著人,薛泠試探地喚了一聲:“嬤嬤?”
“小姐,可是醒了?”
門外的嬤嬤應了一聲,薛泠讓她進來。
“小姐,今日落了雨,更冷了些。”
薛泠點了點頭,換好衣裙,才讓嬤嬤開了窗。
窗外飄著細密的小雨,天色昏沉,風夾著雨吹過來,薛泠隻在窗邊站了站,便覺得冷。
嬤嬤把灌好的湯婆子給她,薛泠接過湯婆子:“嬤嬤,碧月昨夜高熱可退了?”
“半夜又熱起來了,幸好您留了大夫在客棧,服了藥後,寅時已經退熱了。”
薛泠皺了下眉:“大夫如何說?”
“大夫說碧月早些時候風寒入體,拖得久了,肺氣受損,就算是這兩日高熱退下來了,也需得養些日子才算是好全了。”
嬤嬤說罷,問薛泠早膳想吃些什麽。
薛泠胃口不佳,隻說:“帶些湯水的吧,旁的不想吃。”
“那老奴讓廚房做碗小餛飩可好?”
薛泠點了點頭,想了想,又說道:“素些的。”
“好的,小姐。”
嬤嬤去樓下買朝食,薛泠抱著暖爐到窗邊,瞧著路上的行人,有些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