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表姐,可是我們太過頑劣了?”
迴城的路上,薛泠上馬車後便未再說過話。
琳姐兒和瑤姐兒兩兩對視,自然也是覺察到了她忽然的不悅。
薛泠聽到瑤姐兒這話,笑了下:“為何這般說?”
“……泠表姐好似不大高興。”
薛泠看了一眼琳姐兒,見她也看著自己,不禁抬手在她的臉上輕捏了下:“不過是許久未這般出來遊玩,有些乏了罷了。”
“今日可高興?”
琳姐兒連連點頭:“高興。”
說著,她往薛泠的身上靠了過去:“泠表姐,你真厲害!爹爹都釣不來這麽多的魚兒!”
薛泠被琳姐兒逗笑了,“琳姐兒也很厲害!”
一行人迴到梁府已是午時,薛泠和她們一塊用過午膳後便迴院子裏去了。
她不知崔鈺為何會出現在亳州,也不想知,隻是今日見著他人了,心緒難免不佳。
那日之後,薛泠便不再出門,一直到誠意伯和梁氏到了亳州,她才和大舅舅一同出城迎接。
梁氏七年未迴娘家,這次迴來,見到老夫人,自是許多話要說。
薛泠識趣地退出了老夫人的屋裏,帶著碧月迴了院子,拆了薛諶的信。
她不在上京這幾個月,上京當真是熱鬧得很。
不過薛泠從來都不湊這些熱鬧,便是她在上京,也與她無甚關係。
“收好吧。”
她將信放迴,讓碧月收好。
阿爹阿娘也來了這亳州,薛泠夜裏睡得都好許多。
薛泠很早便起了,梳妝完便去了老夫人院子。
梁氏也在,薛泠陪著她們用了早膳。
再過幾日,便是老夫人大壽,此事是李氏操辦,在府裏忙得很。
今日用了早膳,她抽空過來陪著薛泠她們閑聊了會,便去忙府中布置的事去了。
老夫人今年六十大壽,梁府自是要大辦,宴請的賓客自是繁多,府中許多事情,李氏怕出了紕漏,便隻能一一盯著。
李氏一走,老夫人看了看薛泠,隨後將目光落在自己的女兒身上:“韻兒,泠兒今年便是二十有一了,你可有什麽想法?”
薛泠正喝著燕窩,不成想外祖母和母親在聊,話裏話外卻都在說她。
她麵上一紅,瞧向老夫人,“外祖母,您兩個月前,可是還說我這往後嫁不嫁人,都隨我,如今你卻這般迫不及待了?泠兒就知道,您那日的話,都是哄我的!”
老夫人聽到她這話,嗬嗬地笑了起來,“我不過是問問你娘的想法,過幾日,來賀壽的賓客多,這也算是一個機會。”
“外祖母並非逼著你嫁人,不過是想你再多瞧瞧那些青年才俊,那聞家的聞公子你看不對眼,這不還有那張家的張公子,我兩年前見過,長得亦是一表人才。再不然,那趙家的趙公子,也是風度翩翩。”
薛泠聽得雙耳發紅:“……說來說去,外祖不就是想我再嫁人。”
“我的嬌嬌,你是聽話隻聽半截不成?”
老夫人怕她惱了,忙哄她。
薛泠看向母親:“阿娘,您如何想的?”
梁氏看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這個問題,她在來這亳州的路上,便和夫君商討過了。
“阿娘自是覺得,你喜歡最要緊,若是不喜歡,那便算了。”
“阿娘此話,說了好似沒說似的。若我都不喜歡,難不成,我便可不嫁人了?”
梁氏抬手輕撫了下她的發絲:“可。”
“不過你外祖母也說得對,今年你便二十有一了,你若是想再嫁,便早些相看,挑個喜歡的,不若日後再過兩三年,好人家的門,怕就不好進了。”
大梁風氣還算開放,女子和離二嫁的並不會惹人非議,可薛泠是和離之身,可與那崔鈺成婚三年卻無一孩兒。
作為親娘,梁氏自是恨不得薛泠能尋個還未娶妻的才俊,她也相信自己女兒配得起,可若是再拖個兩三年,薛泠想再嫁,也隻能尋些年紀比她大些,又娶過妻的男子,梁氏自是不想薛泠落到如此境地。
薛泠輕抿著唇,並未反駁。
老夫人怕她生氣,拉起她的手:“莫要惱,我和你阿娘,不過是想有個人陪著你罷了。”
薛泠自然也知,她輕歎了一聲,“我省得了,阿娘、外祖母。”
“好了好了,不說這個了。”
梁氏說了旁的趣事,薛泠在一旁聽著,時不時說上一兩句,不知不覺便到了午膳的時間。
吃過午膳後,薛泠聽聞阿爹尋她,便去了爹娘的院子中。
“阿爹?”
誠意伯閑來無事,自己對弈,見女兒來了,他忙招手:“泠兒,來,和爹爹下一局!”
薛泠走過去,在他對麵坐下:“阿爹這局勝負已分。”
“那便重來。”
誠意伯將那棋子分開,便與薛泠重新再下子。
“聽你大舅舅說,你開了間藥房。”
薛泠笑了下:“嗯。”
“怎的開了間藥房?”
誠意伯問得隨意,好似就隻是隨口一問。
薛泠看著棋盤中的棋子,思忖片刻,落下一子後,方才開口:“自然是想掙些錢銀。”
誠意伯抬起頭,望著她:“你缺錢使?”
薛泠嫁妝豐厚,每年鋪子的進項就不少錢,怎會缺錢使?
薛泠彎起唇:“阿爹,誰會先嫌自己身上的銀子多的?”
“這亳州城裏,大大小小的藥房可是不少,你怎的就把主意打到這上麵去了?”
薛泠便知瞞不過,她將自己種藥田的事情也一並說了。
誠意伯一怔,手上捏著的黑子久久未下,“你便不怕那植株活不了,全虧了?”
“阿爹,我還建了一支商隊。”
而她建的那支商隊,前幾日,便已經南下前去收購藥材和買田種藥了。
薛泠可不隻是想在這亳州開一家小小的藥房這般簡單,那錢莊、布莊、米莊等等,皆能在全國開分號,那她藥房為何不可?
她也知從前為何從未有人這般做,那是因為藥材的運輸成本實在是高,但若是她自己種藥也自己炮製,自己的商隊收購運輸,隻要量大,她的成本便能被均攤降低。
成本低了,那藥材的賺頭自然就多了,她少賺些,藥材便宜些,這也算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聽到她這些話,誠意伯許久才迴過神來:“泠兒比為父有誌多了。”
薛泠吃下她爹的幾顆棋子:“阿爹不覺得泠兒這般經商影響伯府臉麵嗎?”
“這般說來,伯府沒落在為父的手上,為父豈不是更愧對列祖列宗?”
誠意伯笑著:“那崔鈺可來尋你了?”
迴城的路上,薛泠上馬車後便未再說過話。
琳姐兒和瑤姐兒兩兩對視,自然也是覺察到了她忽然的不悅。
薛泠聽到瑤姐兒這話,笑了下:“為何這般說?”
“……泠表姐好似不大高興。”
薛泠看了一眼琳姐兒,見她也看著自己,不禁抬手在她的臉上輕捏了下:“不過是許久未這般出來遊玩,有些乏了罷了。”
“今日可高興?”
琳姐兒連連點頭:“高興。”
說著,她往薛泠的身上靠了過去:“泠表姐,你真厲害!爹爹都釣不來這麽多的魚兒!”
薛泠被琳姐兒逗笑了,“琳姐兒也很厲害!”
一行人迴到梁府已是午時,薛泠和她們一塊用過午膳後便迴院子裏去了。
她不知崔鈺為何會出現在亳州,也不想知,隻是今日見著他人了,心緒難免不佳。
那日之後,薛泠便不再出門,一直到誠意伯和梁氏到了亳州,她才和大舅舅一同出城迎接。
梁氏七年未迴娘家,這次迴來,見到老夫人,自是許多話要說。
薛泠識趣地退出了老夫人的屋裏,帶著碧月迴了院子,拆了薛諶的信。
她不在上京這幾個月,上京當真是熱鬧得很。
不過薛泠從來都不湊這些熱鬧,便是她在上京,也與她無甚關係。
“收好吧。”
她將信放迴,讓碧月收好。
阿爹阿娘也來了這亳州,薛泠夜裏睡得都好許多。
薛泠很早便起了,梳妝完便去了老夫人院子。
梁氏也在,薛泠陪著她們用了早膳。
再過幾日,便是老夫人大壽,此事是李氏操辦,在府裏忙得很。
今日用了早膳,她抽空過來陪著薛泠她們閑聊了會,便去忙府中布置的事去了。
老夫人今年六十大壽,梁府自是要大辦,宴請的賓客自是繁多,府中許多事情,李氏怕出了紕漏,便隻能一一盯著。
李氏一走,老夫人看了看薛泠,隨後將目光落在自己的女兒身上:“韻兒,泠兒今年便是二十有一了,你可有什麽想法?”
薛泠正喝著燕窩,不成想外祖母和母親在聊,話裏話外卻都在說她。
她麵上一紅,瞧向老夫人,“外祖母,您兩個月前,可是還說我這往後嫁不嫁人,都隨我,如今你卻這般迫不及待了?泠兒就知道,您那日的話,都是哄我的!”
老夫人聽到她這話,嗬嗬地笑了起來,“我不過是問問你娘的想法,過幾日,來賀壽的賓客多,這也算是一個機會。”
“外祖母並非逼著你嫁人,不過是想你再多瞧瞧那些青年才俊,那聞家的聞公子你看不對眼,這不還有那張家的張公子,我兩年前見過,長得亦是一表人才。再不然,那趙家的趙公子,也是風度翩翩。”
薛泠聽得雙耳發紅:“……說來說去,外祖不就是想我再嫁人。”
“我的嬌嬌,你是聽話隻聽半截不成?”
老夫人怕她惱了,忙哄她。
薛泠看向母親:“阿娘,您如何想的?”
梁氏看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這個問題,她在來這亳州的路上,便和夫君商討過了。
“阿娘自是覺得,你喜歡最要緊,若是不喜歡,那便算了。”
“阿娘此話,說了好似沒說似的。若我都不喜歡,難不成,我便可不嫁人了?”
梁氏抬手輕撫了下她的發絲:“可。”
“不過你外祖母也說得對,今年你便二十有一了,你若是想再嫁,便早些相看,挑個喜歡的,不若日後再過兩三年,好人家的門,怕就不好進了。”
大梁風氣還算開放,女子和離二嫁的並不會惹人非議,可薛泠是和離之身,可與那崔鈺成婚三年卻無一孩兒。
作為親娘,梁氏自是恨不得薛泠能尋個還未娶妻的才俊,她也相信自己女兒配得起,可若是再拖個兩三年,薛泠想再嫁,也隻能尋些年紀比她大些,又娶過妻的男子,梁氏自是不想薛泠落到如此境地。
薛泠輕抿著唇,並未反駁。
老夫人怕她生氣,拉起她的手:“莫要惱,我和你阿娘,不過是想有個人陪著你罷了。”
薛泠自然也知,她輕歎了一聲,“我省得了,阿娘、外祖母。”
“好了好了,不說這個了。”
梁氏說了旁的趣事,薛泠在一旁聽著,時不時說上一兩句,不知不覺便到了午膳的時間。
吃過午膳後,薛泠聽聞阿爹尋她,便去了爹娘的院子中。
“阿爹?”
誠意伯閑來無事,自己對弈,見女兒來了,他忙招手:“泠兒,來,和爹爹下一局!”
薛泠走過去,在他對麵坐下:“阿爹這局勝負已分。”
“那便重來。”
誠意伯將那棋子分開,便與薛泠重新再下子。
“聽你大舅舅說,你開了間藥房。”
薛泠笑了下:“嗯。”
“怎的開了間藥房?”
誠意伯問得隨意,好似就隻是隨口一問。
薛泠看著棋盤中的棋子,思忖片刻,落下一子後,方才開口:“自然是想掙些錢銀。”
誠意伯抬起頭,望著她:“你缺錢使?”
薛泠嫁妝豐厚,每年鋪子的進項就不少錢,怎會缺錢使?
薛泠彎起唇:“阿爹,誰會先嫌自己身上的銀子多的?”
“這亳州城裏,大大小小的藥房可是不少,你怎的就把主意打到這上麵去了?”
薛泠便知瞞不過,她將自己種藥田的事情也一並說了。
誠意伯一怔,手上捏著的黑子久久未下,“你便不怕那植株活不了,全虧了?”
“阿爹,我還建了一支商隊。”
而她建的那支商隊,前幾日,便已經南下前去收購藥材和買田種藥了。
薛泠可不隻是想在這亳州開一家小小的藥房這般簡單,那錢莊、布莊、米莊等等,皆能在全國開分號,那她藥房為何不可?
她也知從前為何從未有人這般做,那是因為藥材的運輸成本實在是高,但若是她自己種藥也自己炮製,自己的商隊收購運輸,隻要量大,她的成本便能被均攤降低。
成本低了,那藥材的賺頭自然就多了,她少賺些,藥材便宜些,這也算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聽到她這些話,誠意伯許久才迴過神來:“泠兒比為父有誌多了。”
薛泠吃下她爹的幾顆棋子:“阿爹不覺得泠兒這般經商影響伯府臉麵嗎?”
“這般說來,伯府沒落在為父的手上,為父豈不是更愧對列祖列宗?”
誠意伯笑著:“那崔鈺可來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