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泠自然不是想趕碧月走,她們十七載的主仆情分,她又如何舍得與她分開。
不過是和家人分隔兩地,這般殘忍的事情,她不想碧月經曆罷了。
見她這般,薛泠輕歎了口氣:“你當真不會後悔?”
碧月搖著頭,好似怕她反悔似的:“不後悔,奴婢不會後悔的小姐!”
薛泠扶著她的雙手,“不急,你這幾日仔細想想,想好了,再給我答複。”
“小姐,奴婢不用再想!奴婢十二歲那年沒有跟爹娘走,如今也不會棄小姐而去!青州路遠,小姐在那邊無親無故,奴婢怎舍得離開小姐!”
薛泠一怔,這才知道,碧月雖不說,可心中對她爹娘,到底是有了怨。
也是,她的爹娘,確確實實放棄過她一迴。
“好了,莫要哭了。我不過是隨口問問,你若是不想留在上京,那往後便繼續跟著我罷了。不過——”
說到此處,薛泠笑了下:“你在我身旁,卻也不是不能成婚,你若是碰上了心儀的男子,盡管告訴我。”
碧月聽到小姐這話,有些不好意思,低頭擦著眼淚,低低地應了一聲:“嗯。”
薛泠拿起跟前的書,本還想看看,可看了一會兒,卻一個字都沒看進去。
她將書放下:“碧月,備水,我要沐浴。”
“好的,小姐。”
薛泠今夜睡得並不安穩,她做了個夢,夢到太子將她鎖了起來,一日,她趁著他不注意逃跑,半路卻被他抓了迴去。
太子當場箍著她的脖子,問她為何要跑。
那夢實在是真,薛泠隻覺得喘不過氣來。
第二日醒來時,薛泠抬手捂了下自己的脖頸。
那感覺實在是真,就好似昨夜太子真的鎖了她的喉。
“碧月。”
薛泠朝外喚了一聲,不過片刻,房門便被推開。
碧月走進來,一眼便瞧見薛泠那交領寢衣上露出來的嬌頸上的紅。
她心頭一驚,忙走了過去:“小姐,您頸上為何這般?”
薛泠不解,“我脖頸如何了?”
碧月到一旁取了銅鏡,放到她跟前:“小姐您看。”
房中的窗戶還未推開,光線不算明亮,那銅鏡映著的鏡像不算清晰。
薛泠湊近了些許,方才看清楚自己頸上的紅意。
“碧月,昨夜可有人來過?”
碧月一聽便知薛泠何意,她搖了搖頭:“小姐,昨夜奴婢子時方才迴房睡下,並未發現有人來過。”
薛泠抬手,撫著自己頸上的紅痕。
倒不覺得疼,隻是她肌膚如白玉,那道紅痕在上麵,顯眼得很。
此時,翠月端著水進來:“小姐。”
薛泠將銅鏡遞給碧月,掀開身上的被衾下了床。
翠月將水盆放好,轉身拿著衣衫迴來,她也瞧見了薛泠頸上的紅痕:“小姐,您的脖頸——”
“無礙。”
翠月又多看了一眼,本還想說什麽,卻見碧月姐姐對她搖了搖頭,她便不再言語了。
薛泠也怕爹娘瞧見自己脖頸上的紅痕會多慮,便讓碧月去正廳那邊說她起晚了,不過去與他們一同用早膳了。
不想巳時,下人通報,崔湘月求見。
薛泠已有半年未見湘月,今日她既來了伯府,她自然也不好將人拒之門外。
“翠月,你去帶湘月進來。”
說罷,她看向碧月,“碧月,隨我來。”
走至梳妝台前,薛泠又看了看銅鏡裏自己的脖頸,“碧月,用妝粉幫我將這紅痕遮了。”
“好。”
碧月手藝不錯,可那紅痕確實霸道,便是用脂粉遮掩了,若是離近了看,也還能看出來。
“小姐,奴婢已經盡力了。”
薛泠看了看銅鏡:“先這樣吧,湘月要到了。”
她說著,起身出去,讓碧月沏了壺茶。
不過片刻,翠月便領著崔湘月進來了。
“薛姐姐!”
薛泠彎唇笑著,遞了杯茶到她跟前:“許久不見,阿狸。”
“薛姐姐——”
崔湘月看著薛泠,隻覺心緒萬千。
京中傳言,她哥哥要將那陸雨薇扶為正妻,雖說事實與傳言有出入,可想到那陸雨薇做了那般多傷害薛泠的事情,卻還能留在侯府中,崔湘月便覺無顏麵見薛泠。
薛泠與她哥哥和離不久後便去了亳州,一去便是半年,陸雨薇更是覺得侯府對不起薛泠。
“如何了?怎的一見到我,便哭了?”
崔湘月聽到她這話,拭去了眼淚,“薛姐姐,你近日可好?”
“你瞧我可好?”
崔湘月這才認真打量起薛泠來,半年未見,薛泠瞧著好像還胖了些。
這般看來,和離之後,她過得確實不錯。
“可瞧清楚了?”
“瞧清楚了,薛姐姐過得不錯。”
薛泠看著她:“你呢?阿狸過得可好?”
“好。”
崔湘月性子直爽,心裏麵惦記著事,她便憋不住:“薛姐姐,我今日來,是為了近日京中關於我哥哥的傳言。”
“薛姐姐,我知你不想聽到我哥哥的事情,隻是如今京中都在傳,我便忍不住,想來與你說個明白。”
薛泠與崔湘月相識多年,她雖憎厭崔鈺,可對崔湘月卻難以冷臉:“你說吧。”
“那陸雨薇,確實是被接迴了侯府,但哥哥並非要將她扶為正妻。”
崔湘月抿了抿唇,見薛泠神色不變,方才繼續說:“二月下旬,那陸雨薇生了個男孩,母親本打算將我那小侄子抱迴侯府在她膝下養大,可不知為何,我那小侄子抱迴府中,夜夜哭喊。”
“母親請遍了名醫,便是宮中的太醫也來了一趟,也沒瞧出來小侄子有何疾病。正當母親百思不得其解時,有人提了一句,或是稚兒念母。”
“母親實在舍不得我那小侄兒夜夜痛哭,便將那陸雨薇接迴侯府,死馬當活馬醫,不成想,那陸雨薇迴府後,我那小侄子在她身旁,夜裏當真是不在哭嚎。”
崔湘月看著薛泠,滿眼愧疚:“薛姐姐,稚子無辜,母親也是看不得我那小侄子那般,才不得已將她接迴侯府。你放心,母親是斷不會給那陸雨薇半點名分,待我那小侄子大些,她也就無甚用處了,以後,她便青燈伴古佛,從此一生。”
不過是和家人分隔兩地,這般殘忍的事情,她不想碧月經曆罷了。
見她這般,薛泠輕歎了口氣:“你當真不會後悔?”
碧月搖著頭,好似怕她反悔似的:“不後悔,奴婢不會後悔的小姐!”
薛泠扶著她的雙手,“不急,你這幾日仔細想想,想好了,再給我答複。”
“小姐,奴婢不用再想!奴婢十二歲那年沒有跟爹娘走,如今也不會棄小姐而去!青州路遠,小姐在那邊無親無故,奴婢怎舍得離開小姐!”
薛泠一怔,這才知道,碧月雖不說,可心中對她爹娘,到底是有了怨。
也是,她的爹娘,確確實實放棄過她一迴。
“好了,莫要哭了。我不過是隨口問問,你若是不想留在上京,那往後便繼續跟著我罷了。不過——”
說到此處,薛泠笑了下:“你在我身旁,卻也不是不能成婚,你若是碰上了心儀的男子,盡管告訴我。”
碧月聽到小姐這話,有些不好意思,低頭擦著眼淚,低低地應了一聲:“嗯。”
薛泠拿起跟前的書,本還想看看,可看了一會兒,卻一個字都沒看進去。
她將書放下:“碧月,備水,我要沐浴。”
“好的,小姐。”
薛泠今夜睡得並不安穩,她做了個夢,夢到太子將她鎖了起來,一日,她趁著他不注意逃跑,半路卻被他抓了迴去。
太子當場箍著她的脖子,問她為何要跑。
那夢實在是真,薛泠隻覺得喘不過氣來。
第二日醒來時,薛泠抬手捂了下自己的脖頸。
那感覺實在是真,就好似昨夜太子真的鎖了她的喉。
“碧月。”
薛泠朝外喚了一聲,不過片刻,房門便被推開。
碧月走進來,一眼便瞧見薛泠那交領寢衣上露出來的嬌頸上的紅。
她心頭一驚,忙走了過去:“小姐,您頸上為何這般?”
薛泠不解,“我脖頸如何了?”
碧月到一旁取了銅鏡,放到她跟前:“小姐您看。”
房中的窗戶還未推開,光線不算明亮,那銅鏡映著的鏡像不算清晰。
薛泠湊近了些許,方才看清楚自己頸上的紅意。
“碧月,昨夜可有人來過?”
碧月一聽便知薛泠何意,她搖了搖頭:“小姐,昨夜奴婢子時方才迴房睡下,並未發現有人來過。”
薛泠抬手,撫著自己頸上的紅痕。
倒不覺得疼,隻是她肌膚如白玉,那道紅痕在上麵,顯眼得很。
此時,翠月端著水進來:“小姐。”
薛泠將銅鏡遞給碧月,掀開身上的被衾下了床。
翠月將水盆放好,轉身拿著衣衫迴來,她也瞧見了薛泠頸上的紅痕:“小姐,您的脖頸——”
“無礙。”
翠月又多看了一眼,本還想說什麽,卻見碧月姐姐對她搖了搖頭,她便不再言語了。
薛泠也怕爹娘瞧見自己脖頸上的紅痕會多慮,便讓碧月去正廳那邊說她起晚了,不過去與他們一同用早膳了。
不想巳時,下人通報,崔湘月求見。
薛泠已有半年未見湘月,今日她既來了伯府,她自然也不好將人拒之門外。
“翠月,你去帶湘月進來。”
說罷,她看向碧月,“碧月,隨我來。”
走至梳妝台前,薛泠又看了看銅鏡裏自己的脖頸,“碧月,用妝粉幫我將這紅痕遮了。”
“好。”
碧月手藝不錯,可那紅痕確實霸道,便是用脂粉遮掩了,若是離近了看,也還能看出來。
“小姐,奴婢已經盡力了。”
薛泠看了看銅鏡:“先這樣吧,湘月要到了。”
她說著,起身出去,讓碧月沏了壺茶。
不過片刻,翠月便領著崔湘月進來了。
“薛姐姐!”
薛泠彎唇笑著,遞了杯茶到她跟前:“許久不見,阿狸。”
“薛姐姐——”
崔湘月看著薛泠,隻覺心緒萬千。
京中傳言,她哥哥要將那陸雨薇扶為正妻,雖說事實與傳言有出入,可想到那陸雨薇做了那般多傷害薛泠的事情,卻還能留在侯府中,崔湘月便覺無顏麵見薛泠。
薛泠與她哥哥和離不久後便去了亳州,一去便是半年,陸雨薇更是覺得侯府對不起薛泠。
“如何了?怎的一見到我,便哭了?”
崔湘月聽到她這話,拭去了眼淚,“薛姐姐,你近日可好?”
“你瞧我可好?”
崔湘月這才認真打量起薛泠來,半年未見,薛泠瞧著好像還胖了些。
這般看來,和離之後,她過得確實不錯。
“可瞧清楚了?”
“瞧清楚了,薛姐姐過得不錯。”
薛泠看著她:“你呢?阿狸過得可好?”
“好。”
崔湘月性子直爽,心裏麵惦記著事,她便憋不住:“薛姐姐,我今日來,是為了近日京中關於我哥哥的傳言。”
“薛姐姐,我知你不想聽到我哥哥的事情,隻是如今京中都在傳,我便忍不住,想來與你說個明白。”
薛泠與崔湘月相識多年,她雖憎厭崔鈺,可對崔湘月卻難以冷臉:“你說吧。”
“那陸雨薇,確實是被接迴了侯府,但哥哥並非要將她扶為正妻。”
崔湘月抿了抿唇,見薛泠神色不變,方才繼續說:“二月下旬,那陸雨薇生了個男孩,母親本打算將我那小侄子抱迴侯府在她膝下養大,可不知為何,我那小侄子抱迴府中,夜夜哭喊。”
“母親請遍了名醫,便是宮中的太醫也來了一趟,也沒瞧出來小侄子有何疾病。正當母親百思不得其解時,有人提了一句,或是稚兒念母。”
“母親實在舍不得我那小侄兒夜夜痛哭,便將那陸雨薇接迴侯府,死馬當活馬醫,不成想,那陸雨薇迴府後,我那小侄子在她身旁,夜裏當真是不在哭嚎。”
崔湘月看著薛泠,滿眼愧疚:“薛姐姐,稚子無辜,母親也是看不得我那小侄子那般,才不得已將她接迴侯府。你放心,母親是斷不會給那陸雨薇半點名分,待我那小侄子大些,她也就無甚用處了,以後,她便青燈伴古佛,從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