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泠拿起一條絲絛,低頭認真地穿進玉佩,打好活結後,瞧了一會兒,又拿起另外一枚龍紋玉佩,將其和那穿好絲絛的海棠玉佩綴在一起,瞧了片刻,她將那龍紋玉佩放迴了錦盒裏:“好好放著,莫要弄壞了。”
說罷,她低頭將手上的海棠玉佩,係在了腰間的香囊旁。
薛泠伸起左手,撐在了桌麵上,托著下巴,右手輕輕勾起腰間的那剛係好的海棠玉佩:“好看嗎?”
“小姐戴什麽都好看。”
薛泠笑了一下,抬眸看了她一眼:“是這玉佩好看,還是我好看?”
碧月也笑:“自是玉佩好看。”
薛泠撫了撫那玉佩,輕歎了口氣,“碧月,我想開了。”
碧月聽到她這話,臉上的笑也維持不住了,她蹲在薛泠身側:“小姐。”
薛泠低頭望向她,見她雙眼紅了起來:“莫哭,太子妃雖不好當,可這太子妃的好處卻是不少,往後,再也沒人敢看不起我們誠意伯府了。”
碧月聽著她這話,想說些寬慰的話,卻不知從何說起。
“小姐,奴婢做了些綠豆糕和酸梅汁,小姐可要用些?”
翠月端著吃食進來,碧月忙起了身。
薛泠這幾日都無甚胃口,今日聞到那酸梅汁的酸味,倒是有些食欲:“是有些餓了。”
翠月聽到她這話,雙眸一亮,忙端了過去:“小姐,這酸梅汁是溫的,大夫說了,您大病初愈,喝不得冰涼的飲子。”
“知道了,我又不是那三歲小孩,貪那點快意。”
薛泠吃了兩塊綠豆糕,便讓碧月去備熱水。
自那日高熱後,到今日已有五六日,她都未洗過發。
碧月見外麵日頭還猛,便不說掃興的話。
今日突然有聖旨到了誠意伯府,這上京的人都在打聽到底是什麽事。
不想一打聽才知道,竟是聖上給薛泠賜了婚,這賜的,竟還是太子的婚。
不過半日,這上京便炸開了鍋。
今年選秀,本以為意在給太子選妃,不想太子妃人選沒在那秀女中定下來,定的人竟是這誠意伯府之女薛泠。
且不說這誠意伯府的門第低,便是薛泠這人,去歲才和大理寺少卿崔鈺和離。
這未來太子妃,竟是和離之身。
此事傳出去,京中的許多閨秀都快將手帕扯破了。
有甚者,甚至哭鬧到父母跟前。
這賜婚的聖旨才下,第二日的早朝,便有大臣對這太子妃的人選不滿。
不想那不滿的大臣,才說了幾句,便被太子殿下反問得冷汗涔涔,不敢再言。
又過了幾日,那日在金鑾大殿上質疑太子妃人選是否合適的三位大臣,家中皆出了不少的事情。
其中一位大臣的小兒,竟有龍陽之好,有龍陽之好不說,竟還在外地強搶男子,那男子為了反抗,當場跳崖逃生。
那男子命大,雖墜崖,卻被一崖樹掛住了,被路過的獵戶所救。
隻是那男子本是科考之子,卻因跳崖毀了容貌不說,便是執筆的右手也斷了,再無執筆可能。
前日,那男子擊鼓鳴冤,此事甚大,已經鬧到了聖上跟前。
此事在坊間沸沸揚揚,那大臣也難以護住小兒,被聖上罰了半年俸祿不說,他那小兒,也因強搶男子,被杖五十,流放三千裏。
大家都知,此事必定是有太子殿下的手筆。
事情不過兩日,便傳到了薛泠的耳中。
翠月在一旁說著,好似親眼所見一般:“小姐,太子殿下想來心中亦是有你的,坊間都說,那大臣若非是那日在金鑾殿上質疑您不堪為太子妃,他那小兒之事,怕也不會這般快東窗事發,便是事發了,也不會鬧到聖上跟前。”
碧月端著燕窩進來,聽到翠月這話,不免往小姐處看了一眼。
薛泠落了一子,方才看了看翠月,笑說:“知道了。”
翠月說的這些,她自是能想到。
“小姐,您怎的好似早就料到了一般?”
“今日府中的丫鬟都在說這件事,你這話,我已經聽了好幾迴了。”
翠月臉上一熱,“院裏的丫鬟也太鬆散了!”
碧月瞧了她一眼:“你這話,在小姐麵前說,也不怕小姐罰你!”
翠月這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要論鬆散,誰能比得過她!
“小姐,奴婢知錯了!”
“在家中隨意些倒是沒什麽,隻是日後進了東宮,你這嘴啊,還是要管管。”
薛泠說著,從碧月手上接過湯匙,舀了舀那燕窩:“罰你半月月例,長長記性。”
“謝小姐。”
翠月心中警醒,小姐鮮少罰人,她今日這般,自是為了她日後著想。
燕窩有些熱,薛泠吃得慢。
一碗燕窩下肚,薛泠都額頭上都滲出了薄汗。
薛泠吃罷,又重新看向棋盤。
“小姐,元青迴來了。”
前些日子,元青去了一趟亳州,這兩日才迴來。
薛泠聽到碧月這話,忙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快讓他進來。”
如今已經七月下旬了,元青快馬加鞭從亳州趕迴來,想來是五日前便出發,也不知亳州那邊的藥房和藥田如何了。
雖說每月那邊都有來信,說一切安好,可薛泠遠在京中,到底是不能親眼所見。
“小姐。”
“不必多禮。”
薛泠抬了抬手,便問他那藥田如何了。
元青一一說明,說長勢不錯,下月便能收成一些。
薛泠這才放下心來,讓碧月賞了些銀子,便讓元青下去歇息了。
元青剛走,翠月便一臉喜色地進來:“小姐!太子殿下來了!”
薛泠怔了一下,想到自己方才出了身薄汗,“幫我更衣。”
“小姐穿哪一身衣裳?”
翠月忙走到一側,挑著衣裳。
薛泠走過去,還未開口,便聽到她說:“小姐天生麗質,穿什麽都好看,便穿這身如何?”
薛泠瞧了一眼,臉上一紅:“太花哨了,挑身素簡些的。”
“哦。”
翠月隻好換了身淡雅的衣裙,薛泠更衣後,才去前廳。
說罷,她低頭將手上的海棠玉佩,係在了腰間的香囊旁。
薛泠伸起左手,撐在了桌麵上,托著下巴,右手輕輕勾起腰間的那剛係好的海棠玉佩:“好看嗎?”
“小姐戴什麽都好看。”
薛泠笑了一下,抬眸看了她一眼:“是這玉佩好看,還是我好看?”
碧月也笑:“自是玉佩好看。”
薛泠撫了撫那玉佩,輕歎了口氣,“碧月,我想開了。”
碧月聽到她這話,臉上的笑也維持不住了,她蹲在薛泠身側:“小姐。”
薛泠低頭望向她,見她雙眼紅了起來:“莫哭,太子妃雖不好當,可這太子妃的好處卻是不少,往後,再也沒人敢看不起我們誠意伯府了。”
碧月聽著她這話,想說些寬慰的話,卻不知從何說起。
“小姐,奴婢做了些綠豆糕和酸梅汁,小姐可要用些?”
翠月端著吃食進來,碧月忙起了身。
薛泠這幾日都無甚胃口,今日聞到那酸梅汁的酸味,倒是有些食欲:“是有些餓了。”
翠月聽到她這話,雙眸一亮,忙端了過去:“小姐,這酸梅汁是溫的,大夫說了,您大病初愈,喝不得冰涼的飲子。”
“知道了,我又不是那三歲小孩,貪那點快意。”
薛泠吃了兩塊綠豆糕,便讓碧月去備熱水。
自那日高熱後,到今日已有五六日,她都未洗過發。
碧月見外麵日頭還猛,便不說掃興的話。
今日突然有聖旨到了誠意伯府,這上京的人都在打聽到底是什麽事。
不想一打聽才知道,竟是聖上給薛泠賜了婚,這賜的,竟還是太子的婚。
不過半日,這上京便炸開了鍋。
今年選秀,本以為意在給太子選妃,不想太子妃人選沒在那秀女中定下來,定的人竟是這誠意伯府之女薛泠。
且不說這誠意伯府的門第低,便是薛泠這人,去歲才和大理寺少卿崔鈺和離。
這未來太子妃,竟是和離之身。
此事傳出去,京中的許多閨秀都快將手帕扯破了。
有甚者,甚至哭鬧到父母跟前。
這賜婚的聖旨才下,第二日的早朝,便有大臣對這太子妃的人選不滿。
不想那不滿的大臣,才說了幾句,便被太子殿下反問得冷汗涔涔,不敢再言。
又過了幾日,那日在金鑾大殿上質疑太子妃人選是否合適的三位大臣,家中皆出了不少的事情。
其中一位大臣的小兒,竟有龍陽之好,有龍陽之好不說,竟還在外地強搶男子,那男子為了反抗,當場跳崖逃生。
那男子命大,雖墜崖,卻被一崖樹掛住了,被路過的獵戶所救。
隻是那男子本是科考之子,卻因跳崖毀了容貌不說,便是執筆的右手也斷了,再無執筆可能。
前日,那男子擊鼓鳴冤,此事甚大,已經鬧到了聖上跟前。
此事在坊間沸沸揚揚,那大臣也難以護住小兒,被聖上罰了半年俸祿不說,他那小兒,也因強搶男子,被杖五十,流放三千裏。
大家都知,此事必定是有太子殿下的手筆。
事情不過兩日,便傳到了薛泠的耳中。
翠月在一旁說著,好似親眼所見一般:“小姐,太子殿下想來心中亦是有你的,坊間都說,那大臣若非是那日在金鑾殿上質疑您不堪為太子妃,他那小兒之事,怕也不會這般快東窗事發,便是事發了,也不會鬧到聖上跟前。”
碧月端著燕窩進來,聽到翠月這話,不免往小姐處看了一眼。
薛泠落了一子,方才看了看翠月,笑說:“知道了。”
翠月說的這些,她自是能想到。
“小姐,您怎的好似早就料到了一般?”
“今日府中的丫鬟都在說這件事,你這話,我已經聽了好幾迴了。”
翠月臉上一熱,“院裏的丫鬟也太鬆散了!”
碧月瞧了她一眼:“你這話,在小姐麵前說,也不怕小姐罰你!”
翠月這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要論鬆散,誰能比得過她!
“小姐,奴婢知錯了!”
“在家中隨意些倒是沒什麽,隻是日後進了東宮,你這嘴啊,還是要管管。”
薛泠說著,從碧月手上接過湯匙,舀了舀那燕窩:“罰你半月月例,長長記性。”
“謝小姐。”
翠月心中警醒,小姐鮮少罰人,她今日這般,自是為了她日後著想。
燕窩有些熱,薛泠吃得慢。
一碗燕窩下肚,薛泠都額頭上都滲出了薄汗。
薛泠吃罷,又重新看向棋盤。
“小姐,元青迴來了。”
前些日子,元青去了一趟亳州,這兩日才迴來。
薛泠聽到碧月這話,忙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快讓他進來。”
如今已經七月下旬了,元青快馬加鞭從亳州趕迴來,想來是五日前便出發,也不知亳州那邊的藥房和藥田如何了。
雖說每月那邊都有來信,說一切安好,可薛泠遠在京中,到底是不能親眼所見。
“小姐。”
“不必多禮。”
薛泠抬了抬手,便問他那藥田如何了。
元青一一說明,說長勢不錯,下月便能收成一些。
薛泠這才放下心來,讓碧月賞了些銀子,便讓元青下去歇息了。
元青剛走,翠月便一臉喜色地進來:“小姐!太子殿下來了!”
薛泠怔了一下,想到自己方才出了身薄汗,“幫我更衣。”
“小姐穿哪一身衣裳?”
翠月忙走到一側,挑著衣裳。
薛泠走過去,還未開口,便聽到她說:“小姐天生麗質,穿什麽都好看,便穿這身如何?”
薛泠瞧了一眼,臉上一紅:“太花哨了,挑身素簡些的。”
“哦。”
翠月隻好換了身淡雅的衣裙,薛泠更衣後,才去前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