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鎮墓獸方相氏?看上去像個跳大神的 / 我侄子,真牛逼!
盜墓:這弟弟很強,卻過分爹寶 作者:謝稚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鎮墓獸,古人鬼神信仰下的產物。
人們深信死後,人的亡靈會遭到各種邪祟鬼魅的侵害,因此設置了鎮壓邪祟的隨葬品。人們想通過這種方式,保佑死者亡魂安寧。
鎮墓獸最早出現於東周時期的楚墓。楚式鎮墓獸多由底座、頭身和鹿角三個部分構成。
鹿是一種長壽的動物,在楚人眼中,更是擁有神秘力量的靈獸,可以幫助他們與神靈進行溝通。
楚人追求自然無我的境界,重視生命,他們認為人的肉體可以死去,但精神,或者說靈魂是長存的。
把鹿角和鎮墓獸相結合,可以對鎮墓獸的效果起到補充作用——鹿的靈氣可以幫助鎮墓獸,承載墓主人的靈魂升天,起到守衛墓主人的作用。
迄今出土的鎮墓獸,大多是戰國時期的產物,以戰國中期為最。此後流行於魏晉至隋唐時期,五代以後逐步消失。形態有類人型、獸型,也有人麵、獸麵,或人麵獸身等形象。此種器物大多外形抽象,構思詭異,形象怪誕,具有強烈的神秘和神話色彩。
而眼前這座青銅雕像,說是鎮墓獸,則與上麵所述的任何一種鎮墓獸的形態,都不盡相同。
這是個戴著麵具的人,麵具上有兩對大眼睛。他穿著特定的衣服,外蒙獸皮,左手持戈,右手持盾。看上去像個……跳大神的?
吳歧&吳三省:“……”
作為一個鎮墓獸,這個鎮墓獸是不是太不嚴肅莊重了?
吳歧盯著鎮墓獸的四隻眼看了好半天,緩緩道:“三叔啊,你不覺得這個鎮墓獸的形象很眼熟嗎?”
“嗯?”吳三省疑惑地看著自家侄子。
吳歧從上到下,依次指給他看:“你看,四目,獸皮,有戈有盾。”
“《周禮》記載說,有一種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腦;又有一種神獸叫方相氏,有驅逐魍象的本領,所以周人常立方相氏於墓側,以防這種怪物的侵擾。”
“而《周禮》又說,方相氏是司馬(一種官職)的下屬,設狂夫四人。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
“你看是不是和這青銅雕像的人物很像?”
“如果這雕像刻畫的人物是方相氏,那說明這裏應該是個周墓,而不是戰國墓。而且,方相氏是驅鬼驅疫的官職,不管是誰把這個青銅雕像立在這裏的,那是不是說明……”
“這個周朝大墓裏,有什麽不得了的東西?”
“方相氏,周朝墓……”吳三省喃喃道。
他在原地思索一會兒,恍然想到什麽,突然道:“有道理,侄子!”
“照這麽說,這個戰國墓的主人,其實是鳩占鵲巢,把原本周朝的墓,做了自己的陵寢。這在風水上,叫藏龍穴。隻要命理相配,布置得當,原本斷子絕孫的事,也可以變成興旺自己和後代的好事。”
“哎呀,說不得我剛才掉下來的地方,是這座周墓的墓中墓。這座周墓或許是兩層的,我剛才在上麵那層,那裏已經被布置成了戰國墓;而我們現在在下麵這層,這裏還保有原先周人的文化禮教。”
聽三叔這麽一說,吳歧也覺得很有可能,不過他還是補充道:“準確來說,應該是三層。因為我在遇到三叔你之前,還在山洞裏看到一個大瀑布。我是從瀑布底下,爬到瀑布上麵的水簾洞,又路徑一個積屍洞,才在女粽子那裏遇到你的。”
“所以準確地說,這個周墓應該是三層。而且它每一層,麵積應該不一樣,中間有斷層。”
吳三省點頭,表示了解。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要怎麽從這過去呢?
吳三省又把視線挪向一邊的磚牆,“侄子,跟我一起來的人裏,有個小哥。哦,就是你之前和吳斜在我鋪子外麵,看到的那個年輕人——他是個倒鬥的好手,別人介紹給我的。”
“他說這種牆裏,有防盜的夾層,裏麵很有可能有礬酸。要破壞這種牆,所有的磚都隻能往外拿,不能往裏推,更不能砸。否則裏麵的礬酸,就會瞬間澆在我們身上,把我們燒得連皮都沒有。”
“現在那小哥不在,我們幾個也沒人會他那種兩指一插,就能往外拔磚的功夫,你看我們怎麽辦?”吳三省問。
“哎,不能砸嗎?”吳歧歎了口氣,看起來頗為可惜,“我還想看三叔哐哐砸大牆呢。”
【大錘八十,小錘四十】
吳三省嘴角一抽,心說自己到底在乖侄子心裏是個什麽形象?包工頭嗎?還是搞建築的施工隊?
不過幸好吳歧也隻吐槽了這一句,就正經起來。
他走到磚牆麵前,仔細觀察起這堵磚牆。
“三叔,那小哥是怎麽把磚從牆裏拔出來的,你來比劃給我看。”
吳三省不知道侄子想幹什麽,但這並不妨礙他對侄子的信任。侄子讀書多,是高級知識分子,說不定能有什麽他想不到的法子。
於是他就伸出食指和中指,對著一塊磚的上下兩邊泥封,比劃了一下,說:“就是這樣,從上下兩邊直接插進去。他那兩根手指奇長,力量極大,兩邊一夾,就把磚頭夾出來了。”
“那他是怎麽判斷哪塊磚能夾,哪塊磚不能夾的?”吳歧又問。
“還是說,隨便哪塊磚都可以?……不過,既然這磚牆有機關,應該不是隨便哪塊磚都能拔的。拔得不對,照樣會出事。”
吳三省搖搖頭,一副愛莫能助的模樣,“這我就不知道了,侄子。他那樣的人,都有自己的訣竅,不會輕易告訴別人。”
吳歧也沒糾結,自顧自在牆上摸索起來。
“往上數三塊——再往橫裏數兩塊——”他小聲念叨,“如果用傘頭在牆上輕輕敲三下,牆會不會自己抖動移開,從中間出現一個小洞,讓我們離開呢?會不會出現一條蜿蜒曲折、看不見盡頭的鵝卵石街道?”
吳歧嘴裏說著亂七八糟的話,手裏的動作卻沒停下,突然摸到一塊磚,上下兩邊的泥封好像不如其他磚塊來得實。
他從側腰抽出隕鐵扇子,把扇子裸露在外的小骨隻留上下兩根,其餘皆收迴扇麵,然後把扇子的小骨,對準那塊磚的泥封一插——小骨馬上被捅了進去。
他又調整扇子,令這兩根小骨,死死夾住這塊磚,然後使勁往外一拔。
磚頭就被他拔了出來。
吳歧輕輕哼了聲,瞥了眼自家三叔,好像在問他:是這樣嗎?好像也不是很難嘛~~
真是老凡爾賽了。
“哎呀乖乖,你真是……”見到這一幕的吳三省,簡直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他沒理會吳歧的小表情,目瞪口呆地看著吳歧,“你真是……這扇子使得真是絕了!”
“這算是機關術吧?”吳三省道,“你這孩子,就是聰明。”
三爺心裏美滋滋的。
有兩根奇長手指有什麽了不起?還得從小練,不知受多少苦呢。瞧我侄子這一出,輕輕鬆鬆用個扇子就搞定了。
我侄子,真牛逼!
吳歧毫不謙虛接受了來自三叔的誇獎,他抬抬下巴尖,露出一副傲慢的小模樣:“那當然了,也不看看我是誰侄子?”
要不說吳歧嘴甜、會來事呢。他這話與其說是在驕傲,不如說是在間接誇吳三省。
果然吳三省一聽這話,更是喜上眉梢,笑得嘴都合不攏。
“那現在怎麽搞啊,三叔。”吳歧看了看牆磚留下的窟窿,後麵似乎是層蠟,“這得拿東西燙一下,然後拿導管把裏麵的東西導出來吧?”
“是啊,侄子。剩下的事不用你管,三叔來做。”吳三省道。
然後他就從背包裏取出了一個注射針頭,和一根塑料管子。他把針頭燒紅,小心翼翼插進蠟牆裏,再用針頭連接的導管,把遇熱融化的礬酸導在邊角處的地上。
隻聽“刺啦刺啦”的響聲,在這寂靜無聲的岩洞裏格外清晰。
人們深信死後,人的亡靈會遭到各種邪祟鬼魅的侵害,因此設置了鎮壓邪祟的隨葬品。人們想通過這種方式,保佑死者亡魂安寧。
鎮墓獸最早出現於東周時期的楚墓。楚式鎮墓獸多由底座、頭身和鹿角三個部分構成。
鹿是一種長壽的動物,在楚人眼中,更是擁有神秘力量的靈獸,可以幫助他們與神靈進行溝通。
楚人追求自然無我的境界,重視生命,他們認為人的肉體可以死去,但精神,或者說靈魂是長存的。
把鹿角和鎮墓獸相結合,可以對鎮墓獸的效果起到補充作用——鹿的靈氣可以幫助鎮墓獸,承載墓主人的靈魂升天,起到守衛墓主人的作用。
迄今出土的鎮墓獸,大多是戰國時期的產物,以戰國中期為最。此後流行於魏晉至隋唐時期,五代以後逐步消失。形態有類人型、獸型,也有人麵、獸麵,或人麵獸身等形象。此種器物大多外形抽象,構思詭異,形象怪誕,具有強烈的神秘和神話色彩。
而眼前這座青銅雕像,說是鎮墓獸,則與上麵所述的任何一種鎮墓獸的形態,都不盡相同。
這是個戴著麵具的人,麵具上有兩對大眼睛。他穿著特定的衣服,外蒙獸皮,左手持戈,右手持盾。看上去像個……跳大神的?
吳歧&吳三省:“……”
作為一個鎮墓獸,這個鎮墓獸是不是太不嚴肅莊重了?
吳歧盯著鎮墓獸的四隻眼看了好半天,緩緩道:“三叔啊,你不覺得這個鎮墓獸的形象很眼熟嗎?”
“嗯?”吳三省疑惑地看著自家侄子。
吳歧從上到下,依次指給他看:“你看,四目,獸皮,有戈有盾。”
“《周禮》記載說,有一種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腦;又有一種神獸叫方相氏,有驅逐魍象的本領,所以周人常立方相氏於墓側,以防這種怪物的侵擾。”
“而《周禮》又說,方相氏是司馬(一種官職)的下屬,設狂夫四人。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
“你看是不是和這青銅雕像的人物很像?”
“如果這雕像刻畫的人物是方相氏,那說明這裏應該是個周墓,而不是戰國墓。而且,方相氏是驅鬼驅疫的官職,不管是誰把這個青銅雕像立在這裏的,那是不是說明……”
“這個周朝大墓裏,有什麽不得了的東西?”
“方相氏,周朝墓……”吳三省喃喃道。
他在原地思索一會兒,恍然想到什麽,突然道:“有道理,侄子!”
“照這麽說,這個戰國墓的主人,其實是鳩占鵲巢,把原本周朝的墓,做了自己的陵寢。這在風水上,叫藏龍穴。隻要命理相配,布置得當,原本斷子絕孫的事,也可以變成興旺自己和後代的好事。”
“哎呀,說不得我剛才掉下來的地方,是這座周墓的墓中墓。這座周墓或許是兩層的,我剛才在上麵那層,那裏已經被布置成了戰國墓;而我們現在在下麵這層,這裏還保有原先周人的文化禮教。”
聽三叔這麽一說,吳歧也覺得很有可能,不過他還是補充道:“準確來說,應該是三層。因為我在遇到三叔你之前,還在山洞裏看到一個大瀑布。我是從瀑布底下,爬到瀑布上麵的水簾洞,又路徑一個積屍洞,才在女粽子那裏遇到你的。”
“所以準確地說,這個周墓應該是三層。而且它每一層,麵積應該不一樣,中間有斷層。”
吳三省點頭,表示了解。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要怎麽從這過去呢?
吳三省又把視線挪向一邊的磚牆,“侄子,跟我一起來的人裏,有個小哥。哦,就是你之前和吳斜在我鋪子外麵,看到的那個年輕人——他是個倒鬥的好手,別人介紹給我的。”
“他說這種牆裏,有防盜的夾層,裏麵很有可能有礬酸。要破壞這種牆,所有的磚都隻能往外拿,不能往裏推,更不能砸。否則裏麵的礬酸,就會瞬間澆在我們身上,把我們燒得連皮都沒有。”
“現在那小哥不在,我們幾個也沒人會他那種兩指一插,就能往外拔磚的功夫,你看我們怎麽辦?”吳三省問。
“哎,不能砸嗎?”吳歧歎了口氣,看起來頗為可惜,“我還想看三叔哐哐砸大牆呢。”
【大錘八十,小錘四十】
吳三省嘴角一抽,心說自己到底在乖侄子心裏是個什麽形象?包工頭嗎?還是搞建築的施工隊?
不過幸好吳歧也隻吐槽了這一句,就正經起來。
他走到磚牆麵前,仔細觀察起這堵磚牆。
“三叔,那小哥是怎麽把磚從牆裏拔出來的,你來比劃給我看。”
吳三省不知道侄子想幹什麽,但這並不妨礙他對侄子的信任。侄子讀書多,是高級知識分子,說不定能有什麽他想不到的法子。
於是他就伸出食指和中指,對著一塊磚的上下兩邊泥封,比劃了一下,說:“就是這樣,從上下兩邊直接插進去。他那兩根手指奇長,力量極大,兩邊一夾,就把磚頭夾出來了。”
“那他是怎麽判斷哪塊磚能夾,哪塊磚不能夾的?”吳歧又問。
“還是說,隨便哪塊磚都可以?……不過,既然這磚牆有機關,應該不是隨便哪塊磚都能拔的。拔得不對,照樣會出事。”
吳三省搖搖頭,一副愛莫能助的模樣,“這我就不知道了,侄子。他那樣的人,都有自己的訣竅,不會輕易告訴別人。”
吳歧也沒糾結,自顧自在牆上摸索起來。
“往上數三塊——再往橫裏數兩塊——”他小聲念叨,“如果用傘頭在牆上輕輕敲三下,牆會不會自己抖動移開,從中間出現一個小洞,讓我們離開呢?會不會出現一條蜿蜒曲折、看不見盡頭的鵝卵石街道?”
吳歧嘴裏說著亂七八糟的話,手裏的動作卻沒停下,突然摸到一塊磚,上下兩邊的泥封好像不如其他磚塊來得實。
他從側腰抽出隕鐵扇子,把扇子裸露在外的小骨隻留上下兩根,其餘皆收迴扇麵,然後把扇子的小骨,對準那塊磚的泥封一插——小骨馬上被捅了進去。
他又調整扇子,令這兩根小骨,死死夾住這塊磚,然後使勁往外一拔。
磚頭就被他拔了出來。
吳歧輕輕哼了聲,瞥了眼自家三叔,好像在問他:是這樣嗎?好像也不是很難嘛~~
真是老凡爾賽了。
“哎呀乖乖,你真是……”見到這一幕的吳三省,簡直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他沒理會吳歧的小表情,目瞪口呆地看著吳歧,“你真是……這扇子使得真是絕了!”
“這算是機關術吧?”吳三省道,“你這孩子,就是聰明。”
三爺心裏美滋滋的。
有兩根奇長手指有什麽了不起?還得從小練,不知受多少苦呢。瞧我侄子這一出,輕輕鬆鬆用個扇子就搞定了。
我侄子,真牛逼!
吳歧毫不謙虛接受了來自三叔的誇獎,他抬抬下巴尖,露出一副傲慢的小模樣:“那當然了,也不看看我是誰侄子?”
要不說吳歧嘴甜、會來事呢。他這話與其說是在驕傲,不如說是在間接誇吳三省。
果然吳三省一聽這話,更是喜上眉梢,笑得嘴都合不攏。
“那現在怎麽搞啊,三叔。”吳歧看了看牆磚留下的窟窿,後麵似乎是層蠟,“這得拿東西燙一下,然後拿導管把裏麵的東西導出來吧?”
“是啊,侄子。剩下的事不用你管,三叔來做。”吳三省道。
然後他就從背包裏取出了一個注射針頭,和一根塑料管子。他把針頭燒紅,小心翼翼插進蠟牆裏,再用針頭連接的導管,把遇熱融化的礬酸導在邊角處的地上。
隻聽“刺啦刺啦”的響聲,在這寂靜無聲的岩洞裏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