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這些鎧甲人,剛還在那兒一動不動,哪知說複活就複活?
盜墓:這弟弟很強,卻過分爹寶 作者:謝稚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周時期是青銅冶煉高度發達的時期,但兵甲仍以皮甲和青銅胄為主。
雖然這些鎧甲人,可能是厙國人,算不得周朝統治下的子民,但受時代所限,身上的甲衣縱然不是常見的犀甲、兕甲和合甲等皮甲,而是青銅所製的鎧甲,但大體看來,並沒有因為這個國家具有神話色彩,而變得特別不合常理。
但這隻是自我安慰的說法。
青銅甲和皮甲的防禦力,光看字麵意思,也能明白孰高孰低吧?
“他”不禁罵了句髒話:媽的,這些鎧甲人,剛剛還在那兒一動不動,“他”還以為他們是雕像或人俑,哪知說複活就複活啊?
該不會是嫌“他”在這待的時間太長,所以想對“他”使用物理方法進行驅逐(斬殺)吧?
雖然“他”也不是打不過,可“他”才不想和這種,幾千年沒洗過澡的老古董玩兒。估計還沒動手,這些鎧甲人,就用他們身上搓下來的泥,把“少爺”活埋了吧?
咿~~~~好惡心。(吳歧同款嫌棄臉.jpg)
所以趁他們還沒圍上來,趕緊跑路吧。
“他”飛快打量洞窟四周的土牆,發現連帶“他”進來那個入口在內,這土牆一共有八個洞口,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角各有一個。
究竟哪個才是出口?
娘的,區區厙國,竟有高人懂五行八卦,奇門遁甲之術嗎?
其實要判斷一個地方是否存在奇門遁甲,需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等諸多因素來判斷,可眼下沒時間讓“他”想這麽多,眼見鎧甲人步步逼近,“他”隻好在心裏喊吳歧。
【吳歧,奇門遁甲懂不懂?】
【吳小二不是很精通這些嗎?你有沒有和他學過?】
吳歧一聽“哥哥”喚他,立馬探出頭來,掌控了身體,說:“呀,哥哥,我可以幫你看看。不過我隻會“一點”皮毛。”
說著,他伸出小拇指,對住在一個身體裏的人,比畫了一下小拇指指甲尖,不細看,都看不出來的那麽“一點”。
“他”歎了口氣,無奈道:【靠你了。】
“他”無法一邊對付鎧甲人,一邊測算應該從哪個門出去,隻好寄希望於吳歧。
吳歧立馬原地立正,敬了個禮:“遵命,公主。”
“他”:“……”在弄死那些鎧甲人之前,他先把吳歧打一頓可以嗎?
叫什麽“公主”?
叫主公!
吳歧敏銳地察覺到氣氛(哥哥心情)不妙,又見幾個一看就五大三粗、非常埋汰(?)、不好惹的青銅手辦,朝自己緩緩走過來,立馬脖子一縮,和“哥哥”確認他們剛才是從哪個洞口進來的,又看看手表上的時間,就腳底抹油,趕緊溜之大吉了。
“哥哥加油,我看好你喲~~筆芯!”
這是留下身體控製權給“哥哥”的吳歧,說得最後一句話。
“他”:“……”
突然覺得吳小二有時的某些心情,也不是不能理解。這要不是“他”和吳歧共用一個身體,說不得能和吳二白對吳歧來頓“雙打”。
打一頓,皮皮蝦就不敢皮了。
但現在也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他”抽出玄鐵扇子,如一把出鞘的利刃,朝離“他”最近的青銅鎧甲人衝過去。
先下手為強!
“他”縱身一躍,手中之扇便朝鎧甲人胸前刺去。鎧甲人雖然身著重甲,手持重劍,反應卻不慢,當即抄起重劍,往胸前一擋,扇子便刺在劍上,發出“叮”的一聲。
厚重的青銅劍,劍身難以穿透——感受到手上傳來的格擋之力,“他”在心裏下了判斷。
厙國的青銅冶煉技術想來極好。這青銅劍雜質少,經過千錘百煉,防護效果頗佳,想來鎧甲人身上的甲胄也是一樣。如此,隻好尋鎧甲人未及甲之處劈砍戳刺,不拘是殺,還是斷其手腳,隻要能使這些鎧甲人喪失戰鬥力便好。
這樣的想法,在“他”心中一閃而過,眼睛也隨思緒,趁“他”和鎧甲人還未及分開,以極快的速度,在鎧甲人身上掃視觀察。
但這甲人,防護極好,全身隻有脖頸和關節連接處,稍有縫隙。其餘盡數被甲胄所蓋,難以施為。
這時“他”餘光所見,左右兩側俱有青銅劍光所現,不再多想,閃身與這鎧甲人分開,同時躲過左右兩側的攻擊。
要說普通人若以“扇”做武器,對上刀、槍、劍、棒等長身兵器,著實吃虧。因為扇子無法像刀槍劍棒一樣大開大合、大劈大砍,攻擊範圍遠不如上述之物,如不近身,就給不了對方什麽傷害,隻勝在靈活多變,出其不意。
好在”他“身手了得,身法敏捷飄逸,手中之扇又非尋常之扇:不僅可變為匕首、刺刀等武器;使用方法也可靈活化作飛刃、迴旋鏢等物;更有扇中小骨,可做飛針、暗器。
幾番巧用結合,雖然鎧甲人人多,也不堪其擾;加之“他”攻防兼備,身法紋絲不亂,倒也令鎧甲人一時拿“他”不下,還數次被“暗器”偷襲。雖說沒造成什麽致命傷害,但也防不勝防,亂人心神。
不多時,一個鎧甲人便被扇中小骨化作的飛針,洞穿脖頸命脈,倒地而亡。
“他”不知道這些鎧甲人,為何經曆千年時光未死(或許是通過某種厙國密法,亦或祭祀之力?),但隻要還是人類軀殼,就算有厚重的甲胄保護,亦或肉身強度遠超正常人,也逃不過頸動脈、中樞神經和心髒等幾處重要部位,被擊中或砍斷後,斷絕生機、失去行動能力的命運。
打鬥仍在繼續。
“他”並未因少一個對手就放鬆心神,反而屏息凝氣,全神貫注,左手持扇,對剩下三人,時而突刺、時而側劃;招式淩厲,速度極快。手中之扇,在“他”手中,時而是扇,時而是刀,轉眼之間又化為匕首。變換之快,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速度之敏捷,更叫人猝不及防。
一時之間,倒像“他”壓著三個鎧甲人打。而三個鎧甲人,則被“他”打得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
這時一柄青銅劍,帶著寒氣,直逼“他”脖頸。
“他”上身借腰力往下一傾,以分毫之距,避過這劍;同時腳下一扭,左手前探,手中之扇,頃刻間變為20餘公分的軍刺,準確無誤橫劈進鎧甲人,青銅甲和甲胄之間的縫隙,一擊直中鎧甲人脖頸。
玄鐵所製之物,削鐵如泥,“他”這一擊又借腳下旋轉,施了不小力道,那鎧甲人脖頸之上,立馬出現一道極細的紅線。
須臾,那鎧甲人便人首分離,帶著甲胄的頭顱,掉在地上,滾了兩個圈。
很好,還剩兩個。
“他”舔舔嘴,眼中閃過一道帶腥的光。深不見底的雙眸,緊盯住剩下兩人,好像一把渴望飲血的劍。
“他”握緊手中玄鐵扇子的柄:要開始認真了。期盼這兩人,可別像剛才那兩個一樣沒用,死太快的話,遊戲可就不好玩兒了。
“他”會生氣的!
而對麵僅存的兩個鎧甲人,看到“他”嗜血興奮的眼睛,明明已經沒有任何人類情緒和疼痛感知的他們,莫名打了個哆嗦。
雖然這些鎧甲人,可能是厙國人,算不得周朝統治下的子民,但受時代所限,身上的甲衣縱然不是常見的犀甲、兕甲和合甲等皮甲,而是青銅所製的鎧甲,但大體看來,並沒有因為這個國家具有神話色彩,而變得特別不合常理。
但這隻是自我安慰的說法。
青銅甲和皮甲的防禦力,光看字麵意思,也能明白孰高孰低吧?
“他”不禁罵了句髒話:媽的,這些鎧甲人,剛剛還在那兒一動不動,“他”還以為他們是雕像或人俑,哪知說複活就複活啊?
該不會是嫌“他”在這待的時間太長,所以想對“他”使用物理方法進行驅逐(斬殺)吧?
雖然“他”也不是打不過,可“他”才不想和這種,幾千年沒洗過澡的老古董玩兒。估計還沒動手,這些鎧甲人,就用他們身上搓下來的泥,把“少爺”活埋了吧?
咿~~~~好惡心。(吳歧同款嫌棄臉.jpg)
所以趁他們還沒圍上來,趕緊跑路吧。
“他”飛快打量洞窟四周的土牆,發現連帶“他”進來那個入口在內,這土牆一共有八個洞口,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角各有一個。
究竟哪個才是出口?
娘的,區區厙國,竟有高人懂五行八卦,奇門遁甲之術嗎?
其實要判斷一個地方是否存在奇門遁甲,需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等諸多因素來判斷,可眼下沒時間讓“他”想這麽多,眼見鎧甲人步步逼近,“他”隻好在心裏喊吳歧。
【吳歧,奇門遁甲懂不懂?】
【吳小二不是很精通這些嗎?你有沒有和他學過?】
吳歧一聽“哥哥”喚他,立馬探出頭來,掌控了身體,說:“呀,哥哥,我可以幫你看看。不過我隻會“一點”皮毛。”
說著,他伸出小拇指,對住在一個身體裏的人,比畫了一下小拇指指甲尖,不細看,都看不出來的那麽“一點”。
“他”歎了口氣,無奈道:【靠你了。】
“他”無法一邊對付鎧甲人,一邊測算應該從哪個門出去,隻好寄希望於吳歧。
吳歧立馬原地立正,敬了個禮:“遵命,公主。”
“他”:“……”在弄死那些鎧甲人之前,他先把吳歧打一頓可以嗎?
叫什麽“公主”?
叫主公!
吳歧敏銳地察覺到氣氛(哥哥心情)不妙,又見幾個一看就五大三粗、非常埋汰(?)、不好惹的青銅手辦,朝自己緩緩走過來,立馬脖子一縮,和“哥哥”確認他們剛才是從哪個洞口進來的,又看看手表上的時間,就腳底抹油,趕緊溜之大吉了。
“哥哥加油,我看好你喲~~筆芯!”
這是留下身體控製權給“哥哥”的吳歧,說得最後一句話。
“他”:“……”
突然覺得吳小二有時的某些心情,也不是不能理解。這要不是“他”和吳歧共用一個身體,說不得能和吳二白對吳歧來頓“雙打”。
打一頓,皮皮蝦就不敢皮了。
但現在也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他”抽出玄鐵扇子,如一把出鞘的利刃,朝離“他”最近的青銅鎧甲人衝過去。
先下手為強!
“他”縱身一躍,手中之扇便朝鎧甲人胸前刺去。鎧甲人雖然身著重甲,手持重劍,反應卻不慢,當即抄起重劍,往胸前一擋,扇子便刺在劍上,發出“叮”的一聲。
厚重的青銅劍,劍身難以穿透——感受到手上傳來的格擋之力,“他”在心裏下了判斷。
厙國的青銅冶煉技術想來極好。這青銅劍雜質少,經過千錘百煉,防護效果頗佳,想來鎧甲人身上的甲胄也是一樣。如此,隻好尋鎧甲人未及甲之處劈砍戳刺,不拘是殺,還是斷其手腳,隻要能使這些鎧甲人喪失戰鬥力便好。
這樣的想法,在“他”心中一閃而過,眼睛也隨思緒,趁“他”和鎧甲人還未及分開,以極快的速度,在鎧甲人身上掃視觀察。
但這甲人,防護極好,全身隻有脖頸和關節連接處,稍有縫隙。其餘盡數被甲胄所蓋,難以施為。
這時“他”餘光所見,左右兩側俱有青銅劍光所現,不再多想,閃身與這鎧甲人分開,同時躲過左右兩側的攻擊。
要說普通人若以“扇”做武器,對上刀、槍、劍、棒等長身兵器,著實吃虧。因為扇子無法像刀槍劍棒一樣大開大合、大劈大砍,攻擊範圍遠不如上述之物,如不近身,就給不了對方什麽傷害,隻勝在靈活多變,出其不意。
好在”他“身手了得,身法敏捷飄逸,手中之扇又非尋常之扇:不僅可變為匕首、刺刀等武器;使用方法也可靈活化作飛刃、迴旋鏢等物;更有扇中小骨,可做飛針、暗器。
幾番巧用結合,雖然鎧甲人人多,也不堪其擾;加之“他”攻防兼備,身法紋絲不亂,倒也令鎧甲人一時拿“他”不下,還數次被“暗器”偷襲。雖說沒造成什麽致命傷害,但也防不勝防,亂人心神。
不多時,一個鎧甲人便被扇中小骨化作的飛針,洞穿脖頸命脈,倒地而亡。
“他”不知道這些鎧甲人,為何經曆千年時光未死(或許是通過某種厙國密法,亦或祭祀之力?),但隻要還是人類軀殼,就算有厚重的甲胄保護,亦或肉身強度遠超正常人,也逃不過頸動脈、中樞神經和心髒等幾處重要部位,被擊中或砍斷後,斷絕生機、失去行動能力的命運。
打鬥仍在繼續。
“他”並未因少一個對手就放鬆心神,反而屏息凝氣,全神貫注,左手持扇,對剩下三人,時而突刺、時而側劃;招式淩厲,速度極快。手中之扇,在“他”手中,時而是扇,時而是刀,轉眼之間又化為匕首。變換之快,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速度之敏捷,更叫人猝不及防。
一時之間,倒像“他”壓著三個鎧甲人打。而三個鎧甲人,則被“他”打得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
這時一柄青銅劍,帶著寒氣,直逼“他”脖頸。
“他”上身借腰力往下一傾,以分毫之距,避過這劍;同時腳下一扭,左手前探,手中之扇,頃刻間變為20餘公分的軍刺,準確無誤橫劈進鎧甲人,青銅甲和甲胄之間的縫隙,一擊直中鎧甲人脖頸。
玄鐵所製之物,削鐵如泥,“他”這一擊又借腳下旋轉,施了不小力道,那鎧甲人脖頸之上,立馬出現一道極細的紅線。
須臾,那鎧甲人便人首分離,帶著甲胄的頭顱,掉在地上,滾了兩個圈。
很好,還剩兩個。
“他”舔舔嘴,眼中閃過一道帶腥的光。深不見底的雙眸,緊盯住剩下兩人,好像一把渴望飲血的劍。
“他”握緊手中玄鐵扇子的柄:要開始認真了。期盼這兩人,可別像剛才那兩個一樣沒用,死太快的話,遊戲可就不好玩兒了。
“他”會生氣的!
而對麵僅存的兩個鎧甲人,看到“他”嗜血興奮的眼睛,明明已經沒有任何人類情緒和疼痛感知的他們,莫名打了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