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穿越大乾,開局就娶三個媳婦 作者:破舊的拖拉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明知李社在拖延時間,但高大俊也明白官員不可隨意處置的道理。他退而求其次:“請縣尊召集鄉兵,鏟除青龍寨這一大患!”
李縣令義正言辭:“當然,匪寇必須被鏟除。”
高大俊進一步建議:“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尉兵,畢竟梁晁就是縣尉,他與賊寇可能有勾結。我們應該使用保甲鄉兵,或者請求州裏派遣巡檢兵。”
“這個建議可行。”李縣令當即表態,“我們可以招募保甲鄉兵!”
在大乾朝,有兩套類似警察的製度:巡檢司和縣尉司。
巡檢司並非每個縣都有,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幾個縣才共有一個巡檢司;而在靠近京城的地方,則每個縣都設有一個。
李縣令若請求調派巡檢兵,勢必會驚動太守,使事態進一步擴大。
“我明天就下令,各鄉選拔八十名甲丁,縣衙再挑選二十名尉兵,共計二百六十人,應該足夠了。”
高大俊補充道:“如果人數不夠,西溝村可以額外招募五十名兵士。我們村剛剛遭受劫掠,家家戶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村民們對那些賊寇恨之入骨!”
“這樣我們一定能剿滅賊寇。”李縣令信心滿滿地說。
隨後,他命仆人取來銀錢,強行塞到高大俊手中,作為對高家的私人安撫。
好不容易送走高大俊後,李社獨自坐在樹蔭下發呆。
他心中五味雜陳,今年的政績考核注定無法過關,剿匪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地主們分攤了錢糧後,又怎會願意再老實交稅?
一個縣令想要升遷,至少需要連續三年足額繳納賦稅。如今稅額不足,他的升遷之夢也隻能化為泡影了。
為了給郡裏一個交代,同時安撫鄉紳們,李縣令現在首要任務就是先剿滅那些山賊。
“梁晁這老王八,為何不去死!”李縣令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他不在乎這背後是否有梁晁的指使,他需要的是找一個替罪羊來發泄他的憤怒,而盜匪出身的梁晁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他並不懼怕梁晁背後的勢力,畢竟他範陽李氏也並非等閑之輩。
李縣令焦躁地起身踱步,突然間靈光一閃,既然自己想不明白,何不請人指點迷津?
“速去請先生來!”李縣令急忙吩咐奴仆。
不久,他的幕僚曹景榮匆匆趕到。
李縣令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告知,然後急切地問道:“先生,你可有妙計?”
曹景榮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青龍寨不是山賊。”
“不是山賊,那他們是什麽?”李縣令疑惑不解。
“他們是反賊,”曹景榮解釋道:“那梁晁賊心不死,暗中勾結匪寇意圖謀反。縣尊您英勇果決,率領鄉兵平定了這場叛亂,最終將反賊一網打盡,而梁晁這反賊頭目也畏罪自殺了!”
李縣令聽得目瞪口呆。
曹景榮繼續說道:“青峽縣連年戰亂,百姓已是苦不堪言。我們應該請求朝廷減免賦稅,以減輕百姓的負擔。否則,過度催稅必將再次引發民亂。”
李縣令陷入了沉思。
他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讓梁縣尉來背這個黑鍋。這樣,他既可以立下安民平亂的大功,又能避免因催稅不力而受到的責罰。
至於自己治下出現反賊的事情,完全可以推給前任縣令。雖然他有些許責任,但朝廷也找不到其他理由來怪罪他。
許久後,李縣令站直身子,整理好衣襟,然後向曹景榮深深一揖:“多謝先生賜教,李某感激不盡!”
------------
梁宅內。
“高春來最終如何了?”梁晁沉聲問道。
吳興小心翼翼地迴答:“他死了,但據說,是被嚇死的。”
梁晁進一步追問:“那傷亡情況怎樣?”
吳興顯得有些遲疑:“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各種消息混雜。有人說山賊方麵死了幾十人,還有人稱村民死了上百人。我派人前往青龍寨探聽消息,但被拒之山門外。寨中的匪民們個個顯得驚慌失措,估計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這太好了!”梁晁聞言竟然興奮地拍起手來,大笑出聲。
“青龍寨如今元氣大傷,肯定更容易被攻下。等我集結兵馬,一鼓作氣拿下寨子,這豈不是一大功勞?到那時,我威震四方,哪個衙門小吏敢不聽從我,哪個鄉紳敢不繳稅?”梁晁的野心顯露無遺。
吳興隨聲附和道:“大哥的計策真是高明。”
梁晁得意地笑:“你放心,等攻下青龍寨,好處少不了你的。官府自然會重新編戶,青龍寨周邊的肥沃田地,我可以低價賣些給你,我也要一些,剩下的就送給縣令作為禮物。”
吳興眼中閃過一絲貪婪:“我對那片茶山很感興趣。”
梁晁考慮片刻,然後說:“茶山就不給縣令了,我們分了吧。我六成,你四成,如何?”
“大哥真是慷慨!”吳興欣喜若狂地迴應。
次日,梁晁應李縣令之召,匆匆前往縣衙。
一見麵,李縣令便直截了當地問:“你可知西溝村遭到了山賊的洗劫?”
梁晁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哪裏來的賊人,竟如此膽大包天!”
李縣令神色凝重地說:“如今坊間流言四起,都在說你與匪寇有勾結。”
“這純屬無稽之談!”梁晁立刻反駁,語氣中充滿了憤慨。“請縣尊允許我招募鄉兵,即刻前往剿滅這些匪寇。唯有如此,才能證明我的清白。”
然而,李縣令卻搖了搖頭:“你不必親自前往。”
梁晁聞言猛地站起,雙手抱拳,急切地請戰:“身為縣尉,帶兵剿匪是我的職責所在。怎能因幾句謠言就束手束腳?大人,若我不親自將賊寇剿滅,豈非一直背負著勾結賊寇的惡名?請您務必成全!”
李縣令目光深邃,緩緩開口:“你可知道,西溝村已俘獲了一些賊人。他們聲稱,是我與你暗中指使他們行事的。”
梁晁驚愕不已:“這……這完全是誣陷!”
“是否誣陷,等剿滅山匪後再論。在此之前,你必須留在家中,不得隨意走動。”李縣令嚴肅地告誡他,“我知道你是清白的,自會為你求情。但你若輕舉妄動,萬一剿賊失利,就會有更多的流言蜚語說你暗中向賊寇傳遞了消息。到那時,恐怕連我也保不住你。”
梁晁還想辯解,可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他沉默良久,最終艱難地吐出一個字:“是!”
他步履蹣跚地走出縣衙,外麵的陽光異常刺眼,然而他卻感到背心陣陣發涼。
“怎麽會這樣?”他心中苦澀不已。
李縣令義正言辭:“當然,匪寇必須被鏟除。”
高大俊進一步建議:“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尉兵,畢竟梁晁就是縣尉,他與賊寇可能有勾結。我們應該使用保甲鄉兵,或者請求州裏派遣巡檢兵。”
“這個建議可行。”李縣令當即表態,“我們可以招募保甲鄉兵!”
在大乾朝,有兩套類似警察的製度:巡檢司和縣尉司。
巡檢司並非每個縣都有,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幾個縣才共有一個巡檢司;而在靠近京城的地方,則每個縣都設有一個。
李縣令若請求調派巡檢兵,勢必會驚動太守,使事態進一步擴大。
“我明天就下令,各鄉選拔八十名甲丁,縣衙再挑選二十名尉兵,共計二百六十人,應該足夠了。”
高大俊補充道:“如果人數不夠,西溝村可以額外招募五十名兵士。我們村剛剛遭受劫掠,家家戶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村民們對那些賊寇恨之入骨!”
“這樣我們一定能剿滅賊寇。”李縣令信心滿滿地說。
隨後,他命仆人取來銀錢,強行塞到高大俊手中,作為對高家的私人安撫。
好不容易送走高大俊後,李社獨自坐在樹蔭下發呆。
他心中五味雜陳,今年的政績考核注定無法過關,剿匪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地主們分攤了錢糧後,又怎會願意再老實交稅?
一個縣令想要升遷,至少需要連續三年足額繳納賦稅。如今稅額不足,他的升遷之夢也隻能化為泡影了。
為了給郡裏一個交代,同時安撫鄉紳們,李縣令現在首要任務就是先剿滅那些山賊。
“梁晁這老王八,為何不去死!”李縣令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他不在乎這背後是否有梁晁的指使,他需要的是找一個替罪羊來發泄他的憤怒,而盜匪出身的梁晁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他並不懼怕梁晁背後的勢力,畢竟他範陽李氏也並非等閑之輩。
李縣令焦躁地起身踱步,突然間靈光一閃,既然自己想不明白,何不請人指點迷津?
“速去請先生來!”李縣令急忙吩咐奴仆。
不久,他的幕僚曹景榮匆匆趕到。
李縣令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告知,然後急切地問道:“先生,你可有妙計?”
曹景榮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青龍寨不是山賊。”
“不是山賊,那他們是什麽?”李縣令疑惑不解。
“他們是反賊,”曹景榮解釋道:“那梁晁賊心不死,暗中勾結匪寇意圖謀反。縣尊您英勇果決,率領鄉兵平定了這場叛亂,最終將反賊一網打盡,而梁晁這反賊頭目也畏罪自殺了!”
李縣令聽得目瞪口呆。
曹景榮繼續說道:“青峽縣連年戰亂,百姓已是苦不堪言。我們應該請求朝廷減免賦稅,以減輕百姓的負擔。否則,過度催稅必將再次引發民亂。”
李縣令陷入了沉思。
他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讓梁縣尉來背這個黑鍋。這樣,他既可以立下安民平亂的大功,又能避免因催稅不力而受到的責罰。
至於自己治下出現反賊的事情,完全可以推給前任縣令。雖然他有些許責任,但朝廷也找不到其他理由來怪罪他。
許久後,李縣令站直身子,整理好衣襟,然後向曹景榮深深一揖:“多謝先生賜教,李某感激不盡!”
------------
梁宅內。
“高春來最終如何了?”梁晁沉聲問道。
吳興小心翼翼地迴答:“他死了,但據說,是被嚇死的。”
梁晁進一步追問:“那傷亡情況怎樣?”
吳興顯得有些遲疑:“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各種消息混雜。有人說山賊方麵死了幾十人,還有人稱村民死了上百人。我派人前往青龍寨探聽消息,但被拒之山門外。寨中的匪民們個個顯得驚慌失措,估計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這太好了!”梁晁聞言竟然興奮地拍起手來,大笑出聲。
“青龍寨如今元氣大傷,肯定更容易被攻下。等我集結兵馬,一鼓作氣拿下寨子,這豈不是一大功勞?到那時,我威震四方,哪個衙門小吏敢不聽從我,哪個鄉紳敢不繳稅?”梁晁的野心顯露無遺。
吳興隨聲附和道:“大哥的計策真是高明。”
梁晁得意地笑:“你放心,等攻下青龍寨,好處少不了你的。官府自然會重新編戶,青龍寨周邊的肥沃田地,我可以低價賣些給你,我也要一些,剩下的就送給縣令作為禮物。”
吳興眼中閃過一絲貪婪:“我對那片茶山很感興趣。”
梁晁考慮片刻,然後說:“茶山就不給縣令了,我們分了吧。我六成,你四成,如何?”
“大哥真是慷慨!”吳興欣喜若狂地迴應。
次日,梁晁應李縣令之召,匆匆前往縣衙。
一見麵,李縣令便直截了當地問:“你可知西溝村遭到了山賊的洗劫?”
梁晁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哪裏來的賊人,竟如此膽大包天!”
李縣令神色凝重地說:“如今坊間流言四起,都在說你與匪寇有勾結。”
“這純屬無稽之談!”梁晁立刻反駁,語氣中充滿了憤慨。“請縣尊允許我招募鄉兵,即刻前往剿滅這些匪寇。唯有如此,才能證明我的清白。”
然而,李縣令卻搖了搖頭:“你不必親自前往。”
梁晁聞言猛地站起,雙手抱拳,急切地請戰:“身為縣尉,帶兵剿匪是我的職責所在。怎能因幾句謠言就束手束腳?大人,若我不親自將賊寇剿滅,豈非一直背負著勾結賊寇的惡名?請您務必成全!”
李縣令目光深邃,緩緩開口:“你可知道,西溝村已俘獲了一些賊人。他們聲稱,是我與你暗中指使他們行事的。”
梁晁驚愕不已:“這……這完全是誣陷!”
“是否誣陷,等剿滅山匪後再論。在此之前,你必須留在家中,不得隨意走動。”李縣令嚴肅地告誡他,“我知道你是清白的,自會為你求情。但你若輕舉妄動,萬一剿賊失利,就會有更多的流言蜚語說你暗中向賊寇傳遞了消息。到那時,恐怕連我也保不住你。”
梁晁還想辯解,可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他沉默良久,最終艱難地吐出一個字:“是!”
他步履蹣跚地走出縣衙,外麵的陽光異常刺眼,然而他卻感到背心陣陣發涼。
“怎麽會這樣?”他心中苦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