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眾矢之的
穿越大乾,開局就娶三個媳婦 作者:破舊的拖拉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縣衙的內院之中。
李縣令疑惑地出聲:“他竟還未因畏罪而潛逃,難道是我暗示得不夠明顯?”
高大俊沉思後提議:“或許,我們可以派遣幾名得力幹將去監視梁宅,再故意讓他察覺,如何?”
李縣令聞言頷首:“此法倒也可行。”
二人此番籌謀,旨在迫使梁晁因恐懼而逃離。
一旦梁晁選擇逃走,他們便可輕鬆地以畏罪潛逃定罪,這比強行羅織罪名要簡單得多。
畢竟,縣尉也是朝廷命官,過度逼迫恐生事端,直接抓捕隻能作為最後的手段。
因此,他們一方麵命令梁晁居家不得外出,另一方麵則在不動其親信的前提下,排擠其心腹,使他們無法參與剿匪行動。
如此三管齊下,其意圖已經那麽明顯。
然而,出乎李縣令和高大俊意料的是,梁縣尉竟似乎對此渾然不覺,依舊穩如泰山。
正當此時,老奴前來通報:“老爺,馬員外求見。”
李縣令眉頭一挑:“哪個馬員外?”
老奴恭敬迴答:“是在城西經商的那位。”
李縣令聞言冷笑:“一個商人,也敢自稱員外。讓他先候著!”
說起“員外”,現代人或許會立刻聯想到電視劇中那些身材肥碩、財富驚人的鄉紳土豪。
然而,“員外”實則是“員外郎”這個官職的簡稱。
在大乾官場,朝廷各部雖有固定編製,但人手不足時,便會額外增設職位,這些編製外的官員便被稱為“員外郎”。
最初,這些“編外人員”也確實能發揮些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一職位逐漸變得名不副實。
到如今,“員外”已幾乎成為虛職,除了好聽的名頭外,並無實權。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閑差,也引得眾多有錢有勢的商人和地主爭相追捧。隻要財力足夠,便可輕易購得此職,朝廷也樂得借此賺取額外收入。
高大俊恭敬地說道:“縣尊,既然有貴客來訪,屬下便先行告退了。”
李縣令點了點頭,應允道:“好的,你去吧。”
高大俊隨即躬身退出內院。在途中,他恰巧遇到了那位馬員外。兩人目光交匯,高大俊微微頷首致意,而馬員外則拱手還禮。
這位馬員外可不是尋常的商人,他乃是青峽縣赫赫有名的首富。
馬員外步入內院時,依舊保持著從容不迫的氣度。
然而,當他麵對李縣令時,卻瞬間換上一副誠惶誠恐的神情,懇求道:“請縣尊寬恕小人的冒犯!”
李縣令滿麵笑容,語氣和緩地說道:“馬員外何須如此多禮,快請落座,我們慢慢談。”
對於這位富商,李縣令自然不願輕易得罪,畢竟能成為一縣首富,其背後必然有著不俗的官方背景。
馬員外躬身行禮後,開始陳述他的來意:“縣尊,請容小人稟報。那梁縣尉竟與山賊勾結,強行逼迫小人為他們銷贓。小人雖為商人,但一直恪守法規,絕不敢做出這等違法之事。然而,在梁縣尉的威逼之下,小人實在是無力抗拒。”
“竟有這等事?”李縣令故作驚訝地問道,心中卻在暗自揣測對方的真實意圖。
馬員外繼續說道:“青龍寨的賊贓,正是通過吳興之手,被梁縣尉強行賣給小人的。”
“好個梁晁,竟真的與賊人有所勾結!”這時,李縣令終於明白了,原來這些青峽縣的鄉紳們已經聯手,勢必要將梁晁置於死地。
馬員外趁熱打鐵,進一步說道:“小人還聽聞,梁晁與吳興通過十萬大山走私禁品給西戎。請縣尊務必嚴查此事,以正視聽!”
作為縣尉的梁晁,不僅負責捕盜,還肩負著緝私的重任。
然而,他卻因貪婪無度,將手伸向了本地商人的走私利益。這種行徑無疑激怒了青峽縣最大的走私商——馬員外。
因此,馬員外決定順水推舟,借此機會將梁晁徹底扳倒。
同時,他也打算在今後的走私活動中,向李縣令進獻一份厚禮,以確保雙方能夠和睦相處、共謀利益。
走私吃虧的是朝廷,關他們什麽事?那些當官的還期盼著能從中得到些許孝敬錢。
李縣令捋著胡須,臉上裝出憤怒的神色:“此事我已知悉,青龍寨必須剿滅,梁晁和吳興也絕不能放過!”
馬員外在一旁提醒道:“這兩人與賊寇勾結,意圖造反,若頑固拒捕,理應格殺!理應……格殺!”
“確實如此。”李縣令附和道,然而他內心卻突然湧起一股寒意。這青峽縣的水,實在是太深了。
這裏的人,動不動就要人性命,他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落得如此下場。
其實,大家原本都遵循著一定的規矩,但梁縣尉首先破壞了這個規矩,那麽也就別怪其他人撕破臉皮了。
無論是縣中的富商,還是鄉下的士紳,他們都希望穩定,他們其實是最守規矩的人,同時也最痛恨梁縣尉這種莽撞無知的人。
和和氣氣的賺錢,難道不好嗎?
李縣令送走了這位首富後,親自前往校場。他決定不再等待梁晁畏罪潛逃,而是直接帶領鄉兵們去圍攻梁宅,將其捕殺。
“聚兵!”他大聲命令道。
“當當當當!”銅鑼聲響起,然而鄉兵們卻遲遲未能集合完畢。因為林峰和魯鴻光都不在場。
李縣令感到憤怒,他嚴厲斥責道:“本縣聚兵,三個卒長中就有兩個不在場,這還有沒有半點軍紀可言?”
崔子晉走上前來說道:“縣尊息怒。衙門發放的兵器質量低劣、不堪使用。林、魯兩位卒長親自帶人製作兵器去了。”
李縣令頓時無言以對。他昨天也親眼看到了那些破爛不堪的兵器。
等待了整整兩個時辰後,林峰終於帶著人迴來了。
一百多名鄉兵中,有的扛著竹子,有的拿著鍋蓋,看起來更像是忙於煮飯的夥頭兵而非士兵。
“這些,就是你們的兵器?”李縣令帶著質疑的語氣問道。
林峰恭敬地迴應:“實在是條件有限,隻能勉強應付。砍竹子、購置鍋蓋等費用,都是我們自掏腰包。縣尊,您看是否能從縣裏撥些款項,以解我們的燃眉之急?”
聽完林峰的訴說,李縣令無奈地點了點頭,答應道:“好吧,我迴頭就安排人把錢送過來。現在,你們三位卒長,快過來一起商議要事。”
林峰、魯鴻光、崔子晉三人立刻圍攏到李縣令身旁,而其他鄉兵則被遠遠地支開。
李縣令壓低聲音,嚴肅地說:“我已經查明,本縣的縣尉梁晁暗中與匪寇勾結,私藏兵器,圖謀不軌。我現在命令你們,隨我一起去抓捕他。如果遇到他拒捕,務必果斷將其擊殺!”
“是,必將其擊殺!”林峰毫不猶豫地應道,特別在“殺”字上加重了語氣。
李縣令見狀,滿意地點頭稱讚:“嗯,不錯,孺子可教也。”
李縣令疑惑地出聲:“他竟還未因畏罪而潛逃,難道是我暗示得不夠明顯?”
高大俊沉思後提議:“或許,我們可以派遣幾名得力幹將去監視梁宅,再故意讓他察覺,如何?”
李縣令聞言頷首:“此法倒也可行。”
二人此番籌謀,旨在迫使梁晁因恐懼而逃離。
一旦梁晁選擇逃走,他們便可輕鬆地以畏罪潛逃定罪,這比強行羅織罪名要簡單得多。
畢竟,縣尉也是朝廷命官,過度逼迫恐生事端,直接抓捕隻能作為最後的手段。
因此,他們一方麵命令梁晁居家不得外出,另一方麵則在不動其親信的前提下,排擠其心腹,使他們無法參與剿匪行動。
如此三管齊下,其意圖已經那麽明顯。
然而,出乎李縣令和高大俊意料的是,梁縣尉竟似乎對此渾然不覺,依舊穩如泰山。
正當此時,老奴前來通報:“老爺,馬員外求見。”
李縣令眉頭一挑:“哪個馬員外?”
老奴恭敬迴答:“是在城西經商的那位。”
李縣令聞言冷笑:“一個商人,也敢自稱員外。讓他先候著!”
說起“員外”,現代人或許會立刻聯想到電視劇中那些身材肥碩、財富驚人的鄉紳土豪。
然而,“員外”實則是“員外郎”這個官職的簡稱。
在大乾官場,朝廷各部雖有固定編製,但人手不足時,便會額外增設職位,這些編製外的官員便被稱為“員外郎”。
最初,這些“編外人員”也確實能發揮些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一職位逐漸變得名不副實。
到如今,“員外”已幾乎成為虛職,除了好聽的名頭外,並無實權。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閑差,也引得眾多有錢有勢的商人和地主爭相追捧。隻要財力足夠,便可輕易購得此職,朝廷也樂得借此賺取額外收入。
高大俊恭敬地說道:“縣尊,既然有貴客來訪,屬下便先行告退了。”
李縣令點了點頭,應允道:“好的,你去吧。”
高大俊隨即躬身退出內院。在途中,他恰巧遇到了那位馬員外。兩人目光交匯,高大俊微微頷首致意,而馬員外則拱手還禮。
這位馬員外可不是尋常的商人,他乃是青峽縣赫赫有名的首富。
馬員外步入內院時,依舊保持著從容不迫的氣度。
然而,當他麵對李縣令時,卻瞬間換上一副誠惶誠恐的神情,懇求道:“請縣尊寬恕小人的冒犯!”
李縣令滿麵笑容,語氣和緩地說道:“馬員外何須如此多禮,快請落座,我們慢慢談。”
對於這位富商,李縣令自然不願輕易得罪,畢竟能成為一縣首富,其背後必然有著不俗的官方背景。
馬員外躬身行禮後,開始陳述他的來意:“縣尊,請容小人稟報。那梁縣尉竟與山賊勾結,強行逼迫小人為他們銷贓。小人雖為商人,但一直恪守法規,絕不敢做出這等違法之事。然而,在梁縣尉的威逼之下,小人實在是無力抗拒。”
“竟有這等事?”李縣令故作驚訝地問道,心中卻在暗自揣測對方的真實意圖。
馬員外繼續說道:“青龍寨的賊贓,正是通過吳興之手,被梁縣尉強行賣給小人的。”
“好個梁晁,竟真的與賊人有所勾結!”這時,李縣令終於明白了,原來這些青峽縣的鄉紳們已經聯手,勢必要將梁晁置於死地。
馬員外趁熱打鐵,進一步說道:“小人還聽聞,梁晁與吳興通過十萬大山走私禁品給西戎。請縣尊務必嚴查此事,以正視聽!”
作為縣尉的梁晁,不僅負責捕盜,還肩負著緝私的重任。
然而,他卻因貪婪無度,將手伸向了本地商人的走私利益。這種行徑無疑激怒了青峽縣最大的走私商——馬員外。
因此,馬員外決定順水推舟,借此機會將梁晁徹底扳倒。
同時,他也打算在今後的走私活動中,向李縣令進獻一份厚禮,以確保雙方能夠和睦相處、共謀利益。
走私吃虧的是朝廷,關他們什麽事?那些當官的還期盼著能從中得到些許孝敬錢。
李縣令捋著胡須,臉上裝出憤怒的神色:“此事我已知悉,青龍寨必須剿滅,梁晁和吳興也絕不能放過!”
馬員外在一旁提醒道:“這兩人與賊寇勾結,意圖造反,若頑固拒捕,理應格殺!理應……格殺!”
“確實如此。”李縣令附和道,然而他內心卻突然湧起一股寒意。這青峽縣的水,實在是太深了。
這裏的人,動不動就要人性命,他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落得如此下場。
其實,大家原本都遵循著一定的規矩,但梁縣尉首先破壞了這個規矩,那麽也就別怪其他人撕破臉皮了。
無論是縣中的富商,還是鄉下的士紳,他們都希望穩定,他們其實是最守規矩的人,同時也最痛恨梁縣尉這種莽撞無知的人。
和和氣氣的賺錢,難道不好嗎?
李縣令送走了這位首富後,親自前往校場。他決定不再等待梁晁畏罪潛逃,而是直接帶領鄉兵們去圍攻梁宅,將其捕殺。
“聚兵!”他大聲命令道。
“當當當當!”銅鑼聲響起,然而鄉兵們卻遲遲未能集合完畢。因為林峰和魯鴻光都不在場。
李縣令感到憤怒,他嚴厲斥責道:“本縣聚兵,三個卒長中就有兩個不在場,這還有沒有半點軍紀可言?”
崔子晉走上前來說道:“縣尊息怒。衙門發放的兵器質量低劣、不堪使用。林、魯兩位卒長親自帶人製作兵器去了。”
李縣令頓時無言以對。他昨天也親眼看到了那些破爛不堪的兵器。
等待了整整兩個時辰後,林峰終於帶著人迴來了。
一百多名鄉兵中,有的扛著竹子,有的拿著鍋蓋,看起來更像是忙於煮飯的夥頭兵而非士兵。
“這些,就是你們的兵器?”李縣令帶著質疑的語氣問道。
林峰恭敬地迴應:“實在是條件有限,隻能勉強應付。砍竹子、購置鍋蓋等費用,都是我們自掏腰包。縣尊,您看是否能從縣裏撥些款項,以解我們的燃眉之急?”
聽完林峰的訴說,李縣令無奈地點了點頭,答應道:“好吧,我迴頭就安排人把錢送過來。現在,你們三位卒長,快過來一起商議要事。”
林峰、魯鴻光、崔子晉三人立刻圍攏到李縣令身旁,而其他鄉兵則被遠遠地支開。
李縣令壓低聲音,嚴肅地說:“我已經查明,本縣的縣尉梁晁暗中與匪寇勾結,私藏兵器,圖謀不軌。我現在命令你們,隨我一起去抓捕他。如果遇到他拒捕,務必果斷將其擊殺!”
“是,必將其擊殺!”林峰毫不猶豫地應道,特別在“殺”字上加重了語氣。
李縣令見狀,滿意地點頭稱讚:“嗯,不錯,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