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華夏村
穿越大乾,開局就娶三個媳婦 作者:破舊的拖拉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部分鄉兵被安排去搬運賞金下山。
由於十貫錢就有六十多斤重,很多人領到的賞賜超過了百斤,因此他們需要費盡力氣才能運迴家中。
林峰考慮得非常周到,他按照鄉兵的籍貫進行了編組。等到去縣城複命之後,他們可以三三兩兩結伴迴鄉,以確保在路上不會被人搶劫。
“大家過來登記造冊!”
林峰親自執筆記錄,崔子晉在旁邊協助他,沒辦法就他們兩個人是識字最多的。
崔子晉眼中閃過一絲迷茫:“林兄弟,你就這樣把這裏占領了?”
“李縣令已經應允了。”林峰淡然迴應。
崔子晉一拍腦門,“他確實有過這樣的承諾。”
崔子晉並未多言,內心卻暗自盤算。這次他獲得了三百多貫的賞錢,已決定前往北方投軍,青龍寨對他而言,並無多大影響。
林峰沉思片刻,帶著幾分戲謔,揮筆寫下幾個大字:華夏村戶籍田冊。
俘虜們陸續前來,一一報上家庭信息,詳細到家中田畝數量。
忙碌了許久,一名男子低著頭走上前來。
“姓名?”林峰詢問。
“王福。”高龍壓著嗓子迴答。
林峰放下毛筆,目光如炬:“為何不敢直視我?抬起頭來!”
高龍被嚇得轉身欲逃,卻被旁邊的鄉兵迅速攔下。
林峰瞥了一眼,麵無表情地命令:“拖出去,斬了!”
直到傍晚時分,戶籍編製工作才告一段落。一夜未眠的林峰,此刻隻渴望能躺在床上,好好休養一番。
統計結果顯示,除去被官兵擊殺以及即將押送縣衙的俘虜外,林峰的地盤上僅剩673人。其中成年男子255人,成年女子258人,15歲以下兒童160人。
人口,有些少啊!
今後必須設法吸引更多人口。
幸運的是,老年人占比不高,青年男女比例相當可觀。
山下營地。
兩位文吏裝睡中,其實他們早上就醒了。
然而,剛一開口交談,便被鄉兵強行灌酒,若不繼續裝睡,恐怕會醉死!
“那個姓林的,年紀輕輕,膽子卻不小,竟想獨占青龍寨!”劉吏員憤慨地小聲說道。
“小聲點。”楊吏員提醒道,“我看這事,姓林的和李縣令早就串通好了。他們各取所需,都有利可圖,就我們倆在這兒受苦受累。”
劉吏員怨氣衝天道:“我們來管理軍需錢糧,結果卻是隻出不進,半文錢的好處都沒撈到,反倒灌了一肚子酒水!”
兩人越說越來氣,情緒愈發激動。
突然,外麵傳來腳步聲,他們慌忙閉嘴。
林峰帶著兩名鄉兵走了進來,微笑著拱手致意:“兩位先生,軍務繁忙,招待不周之處還請海涵。現在一切已安排妥當,這是此地的戶籍和田冊。”
鄉兵舉著火把上前為他們照明。
兩位文吏打開查看,內容詳盡至極。
青龍寨及其周邊地區,今後更名為華夏村。
總人口180人,擁有茶山100畝3分,中田60畝2分,下田400畝4分。由於夜襲導致賊寨被焚,大部分財物已付之一炬,現僅存75貫錢。
這簡直是把他們當成傻子來糊弄啊!
林峰笑著解釋道:“我身受重傷,需要休養幾個月。至於鄉兵和民夫,就交給崔、魯兩位卒長帶迴。”
劉吏員忍不住譏諷道:“林卒長既然重傷在身,竟還能親自下山,真是世間少有的奇人啊。”
林峰也不廢話,直接讓鄉兵抬進來一個裝滿錢幣的籮筐:“這裏有三十貫錢,是我下山時撿到的。不如就借花獻佛,送給兩位吧。”
雖然數量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每人能分到十五貫錢,已經算是相當大方了。
楊吏員連忙表態:“我親眼看到林卒長受傷嚴重,確實無法迴縣衙複命了!”
“對對對,”劉吏員緊隨其後,“林卒長確實傷勢不輕啊。”
他們心知肚明,若再不表明立場,恐怕接下來的待遇就不再是喝酒那麽簡單了。說不定會以軍中貪杯、不慎落水的名義被淹死。
清晨時分,魯鴻光與崔子晉二人率領隊伍返迴縣城複命,林峰親自將他們送至江邊。
隨後,身負重“傷”的林卒長便返迴華夏村休養。
迴去的路上,崔子晉說道:“林兄弟如此才華橫溢,窩在這山裏豈不是埋沒了?僅憑那幾百個農民,他又能有何作為?”
魯鴻光淡然迴應:“隻求自在,不受官府欺壓便好。”
崔子晉勸道:“你與林兄弟皆是能人,何不隨我北去投軍?大丈夫生於世間,功名當從馬背上獲取,搏個封妻蔭子。”
魯鴻光麵露不屑:“軍中就有好去處?與官府沆瀣一氣,盡是些卑鄙小人。崔兄弟若去投軍,隻怕少不了要受窩囊氣。”
崔子晉自信滿滿:“我有本事在身,誰敢給我氣受?”
魯鴻光隻是嗬嗬一笑,並不多言。
眾人迴到縣城,一顆顆首級被搬上岸來,賊寇也被一一押解至校場,全城百姓聞訊紛紛前來圍觀熱鬧。
或許是因為即將投軍,崔子晉進城後並未再炫耀,而是老老實實前往校場報到。
李縣令接到林峰送來的戶籍田冊,氣得當場發笑,隨手扔給戶房典吏道:“你來造冊吧。”
戶房典吏細細看完戶籍田冊,也是一陣無奈,這簡直太離譜了,都不知從何吐槽起。
雖說隱匿了不少人口和土地,但林峰至少表明了態度,他要做清白良民,而非占山為王。
縣衙這邊也隻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選擇配合。難道還能出兵攻打不成?更何況,平定了賊寨,縣衙多了戶籍和田畝,也算是一小政績。
李縣令又轉頭對兵房典吏說道:“把那些鄉兵今日便遣散迴家,我一眼都不想再看到他們。沒發完的兵餉也別給了,他們手裏肯定有錢!”
兵房典吏憤懣不已:“何止有錢!我聽說他們每人都得了十幾貫錢呢。”
眾衙吏聞言,眼中都流露出嫉妒之色。
然而,卻無人敢輕舉妄動。
鄉兵尚未解散,此時去奪他們的賞錢,無異於逼著他們造反。
白大俊更是沉默不語,他家已經得了好處,此時悶聲發大財才是上策。
慢慢來嘛,等鄉兵解散迴鄉後,等到征收秋糧時,再狠狠地收稅。
到那時,鄉兵早已是一盤散沙。
由於十貫錢就有六十多斤重,很多人領到的賞賜超過了百斤,因此他們需要費盡力氣才能運迴家中。
林峰考慮得非常周到,他按照鄉兵的籍貫進行了編組。等到去縣城複命之後,他們可以三三兩兩結伴迴鄉,以確保在路上不會被人搶劫。
“大家過來登記造冊!”
林峰親自執筆記錄,崔子晉在旁邊協助他,沒辦法就他們兩個人是識字最多的。
崔子晉眼中閃過一絲迷茫:“林兄弟,你就這樣把這裏占領了?”
“李縣令已經應允了。”林峰淡然迴應。
崔子晉一拍腦門,“他確實有過這樣的承諾。”
崔子晉並未多言,內心卻暗自盤算。這次他獲得了三百多貫的賞錢,已決定前往北方投軍,青龍寨對他而言,並無多大影響。
林峰沉思片刻,帶著幾分戲謔,揮筆寫下幾個大字:華夏村戶籍田冊。
俘虜們陸續前來,一一報上家庭信息,詳細到家中田畝數量。
忙碌了許久,一名男子低著頭走上前來。
“姓名?”林峰詢問。
“王福。”高龍壓著嗓子迴答。
林峰放下毛筆,目光如炬:“為何不敢直視我?抬起頭來!”
高龍被嚇得轉身欲逃,卻被旁邊的鄉兵迅速攔下。
林峰瞥了一眼,麵無表情地命令:“拖出去,斬了!”
直到傍晚時分,戶籍編製工作才告一段落。一夜未眠的林峰,此刻隻渴望能躺在床上,好好休養一番。
統計結果顯示,除去被官兵擊殺以及即將押送縣衙的俘虜外,林峰的地盤上僅剩673人。其中成年男子255人,成年女子258人,15歲以下兒童160人。
人口,有些少啊!
今後必須設法吸引更多人口。
幸運的是,老年人占比不高,青年男女比例相當可觀。
山下營地。
兩位文吏裝睡中,其實他們早上就醒了。
然而,剛一開口交談,便被鄉兵強行灌酒,若不繼續裝睡,恐怕會醉死!
“那個姓林的,年紀輕輕,膽子卻不小,竟想獨占青龍寨!”劉吏員憤慨地小聲說道。
“小聲點。”楊吏員提醒道,“我看這事,姓林的和李縣令早就串通好了。他們各取所需,都有利可圖,就我們倆在這兒受苦受累。”
劉吏員怨氣衝天道:“我們來管理軍需錢糧,結果卻是隻出不進,半文錢的好處都沒撈到,反倒灌了一肚子酒水!”
兩人越說越來氣,情緒愈發激動。
突然,外麵傳來腳步聲,他們慌忙閉嘴。
林峰帶著兩名鄉兵走了進來,微笑著拱手致意:“兩位先生,軍務繁忙,招待不周之處還請海涵。現在一切已安排妥當,這是此地的戶籍和田冊。”
鄉兵舉著火把上前為他們照明。
兩位文吏打開查看,內容詳盡至極。
青龍寨及其周邊地區,今後更名為華夏村。
總人口180人,擁有茶山100畝3分,中田60畝2分,下田400畝4分。由於夜襲導致賊寨被焚,大部分財物已付之一炬,現僅存75貫錢。
這簡直是把他們當成傻子來糊弄啊!
林峰笑著解釋道:“我身受重傷,需要休養幾個月。至於鄉兵和民夫,就交給崔、魯兩位卒長帶迴。”
劉吏員忍不住譏諷道:“林卒長既然重傷在身,竟還能親自下山,真是世間少有的奇人啊。”
林峰也不廢話,直接讓鄉兵抬進來一個裝滿錢幣的籮筐:“這裏有三十貫錢,是我下山時撿到的。不如就借花獻佛,送給兩位吧。”
雖然數量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每人能分到十五貫錢,已經算是相當大方了。
楊吏員連忙表態:“我親眼看到林卒長受傷嚴重,確實無法迴縣衙複命了!”
“對對對,”劉吏員緊隨其後,“林卒長確實傷勢不輕啊。”
他們心知肚明,若再不表明立場,恐怕接下來的待遇就不再是喝酒那麽簡單了。說不定會以軍中貪杯、不慎落水的名義被淹死。
清晨時分,魯鴻光與崔子晉二人率領隊伍返迴縣城複命,林峰親自將他們送至江邊。
隨後,身負重“傷”的林卒長便返迴華夏村休養。
迴去的路上,崔子晉說道:“林兄弟如此才華橫溢,窩在這山裏豈不是埋沒了?僅憑那幾百個農民,他又能有何作為?”
魯鴻光淡然迴應:“隻求自在,不受官府欺壓便好。”
崔子晉勸道:“你與林兄弟皆是能人,何不隨我北去投軍?大丈夫生於世間,功名當從馬背上獲取,搏個封妻蔭子。”
魯鴻光麵露不屑:“軍中就有好去處?與官府沆瀣一氣,盡是些卑鄙小人。崔兄弟若去投軍,隻怕少不了要受窩囊氣。”
崔子晉自信滿滿:“我有本事在身,誰敢給我氣受?”
魯鴻光隻是嗬嗬一笑,並不多言。
眾人迴到縣城,一顆顆首級被搬上岸來,賊寇也被一一押解至校場,全城百姓聞訊紛紛前來圍觀熱鬧。
或許是因為即將投軍,崔子晉進城後並未再炫耀,而是老老實實前往校場報到。
李縣令接到林峰送來的戶籍田冊,氣得當場發笑,隨手扔給戶房典吏道:“你來造冊吧。”
戶房典吏細細看完戶籍田冊,也是一陣無奈,這簡直太離譜了,都不知從何吐槽起。
雖說隱匿了不少人口和土地,但林峰至少表明了態度,他要做清白良民,而非占山為王。
縣衙這邊也隻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選擇配合。難道還能出兵攻打不成?更何況,平定了賊寨,縣衙多了戶籍和田畝,也算是一小政績。
李縣令又轉頭對兵房典吏說道:“把那些鄉兵今日便遣散迴家,我一眼都不想再看到他們。沒發完的兵餉也別給了,他們手裏肯定有錢!”
兵房典吏憤懣不已:“何止有錢!我聽說他們每人都得了十幾貫錢呢。”
眾衙吏聞言,眼中都流露出嫉妒之色。
然而,卻無人敢輕舉妄動。
鄉兵尚未解散,此時去奪他們的賞錢,無異於逼著他們造反。
白大俊更是沉默不語,他家已經得了好處,此時悶聲發大財才是上策。
慢慢來嘛,等鄉兵解散迴鄉後,等到征收秋糧時,再狠狠地收稅。
到那時,鄉兵早已是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