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蜀都火爐
穿越大乾,開局就娶三個媳婦 作者:破舊的拖拉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峰不僅買了泥人,還特地挑了一個大頭娃娃,套在狗子的頭上,狗子玩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林峰邊走邊悠閑地磕著南瓜子,狗子玩了一會兒大頭娃娃,便湊到林峰跟前,憂心忡忡地問:“刺史大人不會要沒收咱家的糧食吧?”
林峰滿不在乎地迴道:“他打算讓咱們把家裏的糧食平價賣出去呢。”
“憑什麽呀!那是咱家辛辛苦苦買迴來的糧食,不賣!”狗子急得直跳腳。
林峰吐掉瓜子皮,輕輕敲了敲狗子手裏的大頭娃娃,笑道:“咱家的糧食是為了預防災年備著的。如果譙孟真有本事讓蜀都每個人手裏的糧食都一樣多,那可是大好事一件。所以,咱們現在就等著看譙孟怎麽施展他的宏偉計劃吧。”
“那他要是真的成功了怎麽辦?”狗子還是舍不得那些糧食,或許是因為以前餓怕了,他對糧食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貪婪。
“成功?哼,別開玩笑了。不用理會那個瘋子。他要是真的這麽做了,隻會把蜀都的現狀弄得更糟。本來嘛,老百姓對於災害是有一定的預防能力的,沒有預防能力的人是少數。
官府本來需要照顧的是這一部分人,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包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現在譙孟既然要施展他的宏圖大略,咱們就等著看笑話吧,用不著理睬他。”林峰信心滿滿地說道。
狗子聽了這話,才終於放下心來,也從口袋裏掏出瓜子磕了起來。林峰一路上不停地跟人打招唿,卻發現茶館裏認識的那些人,如今一個個都顯得鬼鬼祟祟的。
林峰心裏明白,自己絕對不是第一個被喚去談話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樣龐大的說服工作,不知道譙孟能不能做到。
估計到最後,動用武力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這家夥根本就不是來幫蜀都人的,而是來禍害蜀都人的。真是官職越大,禍害的就越狠。
無需串聯,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就足以傳達足夠多的意思。
林峰現在一心想要融入蜀都這個“大家庭”之中。既然自己是富人,那麽就該站在富人的立場說話。
一個富人家鑽到窮人群裏,會被人家質疑人品。不但富人懷疑,窮人也懷疑。
今年的蠶絲格外稀少,市麵上幾乎見不到新蠶絲,即使有也是有人在出售去年的存貨。
絲綢店鋪裏冷冷清清,隻有幾個小夥計無聊地趴在櫃台上閑聊。
這可不是蜀都的常態,一個富裕的城市,在災害麵前竟然如此脆弱。
林峰看透了這個城市,他們的驕傲、驚恐、無奈,還有懦弱,都被林峰看得一清二楚。
這個城市對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秘密。
暮春時節的蜀都,因久旱不雨而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
熾烈的驕陽肆無忌憚地懸於天際,將整座城池浸染在灰蒙蒙的霧靄之中。往昔那青翠欲滴、宛如碧玉雕琢的山巒,如今好似被蒙上了一層厚重的塵灰,褪去了生機,顯露出枯黃的色澤。
田野間雖仍有一抹倔強的碧綠,卻難以遮掩丘陵地帶那觸目驚心的焦枯之態。
曾經碧波蕩漾、流水潺潺的小河,如今河底已悄然長滿了青草,河水幾近幹涸。
林峰滿心詫異,在這幹旱肆虐之際,竟有荷花從幹裂的泥土中探出嫩綠的芽尖。
他還瞧見幾條魚在淺灘處,抬眼望向如火的驕陽,深知這些孱弱的生命怕是難以撐到日落時分,隻是這些魚實在太小,還不值得他去撈。
然而,其他孩童卻不這麽想,他們一旦抓到魚,便迫不及待地放進籃子裏。
這場災難自入冬起,直至晚春仍未有絲毫緩解的跡象,這讓譙孟心急如焚。他下達的命令,在蜀都的富人們麵前,猶如石沉大海,未激起任何波瀾。
隨著災情日益嚴峻,湧入蜀都的災民如潮水般不斷增多。譙孟的態度也從最初的強硬逐漸轉變為苦口婆心的勸說。
林峰心裏明白,接下來譙孟怕是要低聲哀求了,而哀求無果之後,動用武力恐怕也在所難免。
林家此前低價收購的糧食,早已高價賣給了官府,這便是譙孟哀求換來的結果。
如今,林家的稻穀所剩無幾,剩下的多是麥子,便停止了向官府售糧。畢竟蜀都本地以稻穀為主食,官府認定麥子皆作為救濟糧發放,不在清算範圍內。
當下,蠶桑嚴重短缺,家中的繅絲作坊隻能半歇業。於是,在大伯母的帶領下,家中的婦人們開始忙著蒸酒,這一活計怕是要一直做到秋天。
說來也怪,囤積大量麥子竟不算屯糧,可惱人的是,麵粉卻被列入了禁止售賣的行列。林峰從未將鑽這空子當作榮耀之事,不過是想借此讓一家人填飽肚子罷了。
酷熱,難耐的酷熱,四月的蜀都宛如一座熊熊燃燒的火爐,家中實在無法居住,一家人隻能搬到桑林裏去。
桑林邊的小路上,炊煙嫋嫋升起。
今年搬到桑林裏居住的人格外多,不隻是林家,但凡有桑林的人家,都紛紛來此躲避酷熱。
桑林地勢往往較為開闊,清風能夠自由穿梭,稍稍緩解了那令人窒息的炎熱。
陳素素滿臉憂慮地對林峰說道:“夫君,咱家的人口越來越多了。”
林峰無奈地迴應:“年景不好,佃戶們為了有口飯吃,依附主家也是常有的事,就隨他們去吧。”
陳素素看著桌上送來的槐花飯,每吃一口,便忍不住歎一口氣。曾經,她無比喜愛這槐花飯的滋味,可如今,在這壞天氣的折磨下,再好的食物也勾不起她的食欲。
按照禮尚往來的規矩,吃了人家的東西自然得去表達一番謝意。
於是,林峰帶著陳素素、花娘還有田小荷,提著一籃子的糕點,挨家挨戶地送了過去,每家都分到了一份。
說來也怪,前來接糕點的清一色都是女子。
林峰自覺不便往前湊,便跟在眾人身後,搖著扇子,那模樣活脫脫像個笑口常開的彌勒佛。
然而,孩子們卻顯得十分害怕,緊緊抱著母親的腿,不住地往後退縮。
一位母親見狀,抬手輕輕抽了孩子一巴掌,隨後陪著笑臉說道:“我們這小門小戶的孩子,沒見過什麽世麵,讓您見笑了。”
林峰原本打算說些客套話,可話到嘴邊,不知怎的就變了味,帶著一股盛氣淩人的架勢:“這桑林裏住著倒是涼快,能住人,不過可得把燈火管好了。如今這天氣幹燥得很,一旦起了火,那可就是火燒連營的架勢。到時候咱們就算想救火,都沒地方找水去,可得小心著點。”
那婦人聽了,連忙點頭答應,拖著孩子,拿上一塊綠豆糕,匆匆離去,那模樣,就像是在躲避惡狗一般躲著林峰。
林峰邊走邊悠閑地磕著南瓜子,狗子玩了一會兒大頭娃娃,便湊到林峰跟前,憂心忡忡地問:“刺史大人不會要沒收咱家的糧食吧?”
林峰滿不在乎地迴道:“他打算讓咱們把家裏的糧食平價賣出去呢。”
“憑什麽呀!那是咱家辛辛苦苦買迴來的糧食,不賣!”狗子急得直跳腳。
林峰吐掉瓜子皮,輕輕敲了敲狗子手裏的大頭娃娃,笑道:“咱家的糧食是為了預防災年備著的。如果譙孟真有本事讓蜀都每個人手裏的糧食都一樣多,那可是大好事一件。所以,咱們現在就等著看譙孟怎麽施展他的宏偉計劃吧。”
“那他要是真的成功了怎麽辦?”狗子還是舍不得那些糧食,或許是因為以前餓怕了,他對糧食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貪婪。
“成功?哼,別開玩笑了。不用理會那個瘋子。他要是真的這麽做了,隻會把蜀都的現狀弄得更糟。本來嘛,老百姓對於災害是有一定的預防能力的,沒有預防能力的人是少數。
官府本來需要照顧的是這一部分人,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包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現在譙孟既然要施展他的宏圖大略,咱們就等著看笑話吧,用不著理睬他。”林峰信心滿滿地說道。
狗子聽了這話,才終於放下心來,也從口袋裏掏出瓜子磕了起來。林峰一路上不停地跟人打招唿,卻發現茶館裏認識的那些人,如今一個個都顯得鬼鬼祟祟的。
林峰心裏明白,自己絕對不是第一個被喚去談話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樣龐大的說服工作,不知道譙孟能不能做到。
估計到最後,動用武力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這家夥根本就不是來幫蜀都人的,而是來禍害蜀都人的。真是官職越大,禍害的就越狠。
無需串聯,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就足以傳達足夠多的意思。
林峰現在一心想要融入蜀都這個“大家庭”之中。既然自己是富人,那麽就該站在富人的立場說話。
一個富人家鑽到窮人群裏,會被人家質疑人品。不但富人懷疑,窮人也懷疑。
今年的蠶絲格外稀少,市麵上幾乎見不到新蠶絲,即使有也是有人在出售去年的存貨。
絲綢店鋪裏冷冷清清,隻有幾個小夥計無聊地趴在櫃台上閑聊。
這可不是蜀都的常態,一個富裕的城市,在災害麵前竟然如此脆弱。
林峰看透了這個城市,他們的驕傲、驚恐、無奈,還有懦弱,都被林峰看得一清二楚。
這個城市對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秘密。
暮春時節的蜀都,因久旱不雨而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
熾烈的驕陽肆無忌憚地懸於天際,將整座城池浸染在灰蒙蒙的霧靄之中。往昔那青翠欲滴、宛如碧玉雕琢的山巒,如今好似被蒙上了一層厚重的塵灰,褪去了生機,顯露出枯黃的色澤。
田野間雖仍有一抹倔強的碧綠,卻難以遮掩丘陵地帶那觸目驚心的焦枯之態。
曾經碧波蕩漾、流水潺潺的小河,如今河底已悄然長滿了青草,河水幾近幹涸。
林峰滿心詫異,在這幹旱肆虐之際,竟有荷花從幹裂的泥土中探出嫩綠的芽尖。
他還瞧見幾條魚在淺灘處,抬眼望向如火的驕陽,深知這些孱弱的生命怕是難以撐到日落時分,隻是這些魚實在太小,還不值得他去撈。
然而,其他孩童卻不這麽想,他們一旦抓到魚,便迫不及待地放進籃子裏。
這場災難自入冬起,直至晚春仍未有絲毫緩解的跡象,這讓譙孟心急如焚。他下達的命令,在蜀都的富人們麵前,猶如石沉大海,未激起任何波瀾。
隨著災情日益嚴峻,湧入蜀都的災民如潮水般不斷增多。譙孟的態度也從最初的強硬逐漸轉變為苦口婆心的勸說。
林峰心裏明白,接下來譙孟怕是要低聲哀求了,而哀求無果之後,動用武力恐怕也在所難免。
林家此前低價收購的糧食,早已高價賣給了官府,這便是譙孟哀求換來的結果。
如今,林家的稻穀所剩無幾,剩下的多是麥子,便停止了向官府售糧。畢竟蜀都本地以稻穀為主食,官府認定麥子皆作為救濟糧發放,不在清算範圍內。
當下,蠶桑嚴重短缺,家中的繅絲作坊隻能半歇業。於是,在大伯母的帶領下,家中的婦人們開始忙著蒸酒,這一活計怕是要一直做到秋天。
說來也怪,囤積大量麥子竟不算屯糧,可惱人的是,麵粉卻被列入了禁止售賣的行列。林峰從未將鑽這空子當作榮耀之事,不過是想借此讓一家人填飽肚子罷了。
酷熱,難耐的酷熱,四月的蜀都宛如一座熊熊燃燒的火爐,家中實在無法居住,一家人隻能搬到桑林裏去。
桑林邊的小路上,炊煙嫋嫋升起。
今年搬到桑林裏居住的人格外多,不隻是林家,但凡有桑林的人家,都紛紛來此躲避酷熱。
桑林地勢往往較為開闊,清風能夠自由穿梭,稍稍緩解了那令人窒息的炎熱。
陳素素滿臉憂慮地對林峰說道:“夫君,咱家的人口越來越多了。”
林峰無奈地迴應:“年景不好,佃戶們為了有口飯吃,依附主家也是常有的事,就隨他們去吧。”
陳素素看著桌上送來的槐花飯,每吃一口,便忍不住歎一口氣。曾經,她無比喜愛這槐花飯的滋味,可如今,在這壞天氣的折磨下,再好的食物也勾不起她的食欲。
按照禮尚往來的規矩,吃了人家的東西自然得去表達一番謝意。
於是,林峰帶著陳素素、花娘還有田小荷,提著一籃子的糕點,挨家挨戶地送了過去,每家都分到了一份。
說來也怪,前來接糕點的清一色都是女子。
林峰自覺不便往前湊,便跟在眾人身後,搖著扇子,那模樣活脫脫像個笑口常開的彌勒佛。
然而,孩子們卻顯得十分害怕,緊緊抱著母親的腿,不住地往後退縮。
一位母親見狀,抬手輕輕抽了孩子一巴掌,隨後陪著笑臉說道:“我們這小門小戶的孩子,沒見過什麽世麵,讓您見笑了。”
林峰原本打算說些客套話,可話到嘴邊,不知怎的就變了味,帶著一股盛氣淩人的架勢:“這桑林裏住著倒是涼快,能住人,不過可得把燈火管好了。如今這天氣幹燥得很,一旦起了火,那可就是火燒連營的架勢。到時候咱們就算想救火,都沒地方找水去,可得小心著點。”
那婦人聽了,連忙點頭答應,拖著孩子,拿上一塊綠豆糕,匆匆離去,那模樣,就像是在躲避惡狗一般躲著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