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挑選老實人
穿越大乾,開局就娶三個媳婦 作者:破舊的拖拉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農曆八月初的蜀中,正是多雨的季節。
林峰整理好衣物,從床上起身。
昨夜,花娘因羨慕陳素素懷孕,折騰了大半夜,疲憊不堪,今日破天荒地沒有早起。
林峰正在刷牙時,恰巧遇上了嬸嬸。她臉上洋溢著笑容,調侃道:“年輕人,體力真是旺盛啊。”
林峰尷尬地迴應了聲“呃……是啊。”
昨晚花娘後半程的動靜確實有些大,山寨裏那些簡陋的屋舍,隔音效果實在是差強人意。
臨近用餐時分,花娘才羞澀地走出房間,衣衫整齊,臉頰微微發紅,低著頭,不敢與人對視,隻是默默地吃著飯。
早餐過後,林峰便帶著狗子與熊大前往寨子裏新落成的村學。
所謂的村學,其實也不過是幾間簡陋的茅屋罷了。
這裏的學生總共有十幾個,年齡跨度從6歲到12歲不等,教書先生是原先山寨裏的一個老賬房先生。
盡管林峰提供免費的教育,教孩子們認字,但大部分村民們仍不願意把孩子送來,因為在這個年紀,孩子們已經能夠幫忙幹些割草的活計了。
即便林峰身為華夏村的村長,他也無法強迫村民們將孩子送到村學來接受教育。
--------------
青峽縣,縣衙後院。
“縣尊,這是上月的利錢。”高大俊聲音沉穩,將一隻精致的小木箱輕放於桌上。
李縣令的手指輕輕滑過木箱的紋理,隨著箱蓋的微微開啟,一片銀白映入眼簾——箱內整齊碼放的,全是二十兩一錠的銀元寶。
看著李縣令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神色,高大俊趁機躬身道:“那麽,屬下先行告退。”
退出縣衙的高大俊剛踏入吏房,便迎來了其他五房典吏。
戶房常典吏率先開口,語氣中透露著幾分精明:“下月便是秋稅之期,此前招募的鄉兵在民間頗有威望,正是催稅的最佳人選。”
高大俊聞言,神色不變地應道:“行事不可過於急躁,需得適可而止。”
“五人如何?”常典吏試探著問。
“五人過多,三人吧。”高大俊說道。
兵房劉典吏臉上閃過一絲陰冷:“這三人,需得分散部署,以免串聯生事。”
常典吏也不再掩飾,直言道:“那些鄉兵先前領了不少賞銀,職位越高,所得越多。此番正好借機將他們手中的錢財榨出。”
劉典吏補充道:“但職位過高的,如卒長、副卒長等,卻是不宜輕動。”
工房典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還有那些遊俠兒也別動,以免逼得他們狗急跳牆。”
禮房典吏則建議道:“應派遣衙役暗中監視,以防他們攜款潛逃。”
最後,刑房典吏補充道:“李縣令不是還留了兩隊鄉兵嗎?他們皆是林峰篩選後剩餘的,之前押送吳財主的財物提前迴城,因此沒能領到攻打青龍寨的賞錢。”
常典吏聞言大喜:“此言極是!這些鄉兵未能足額領賞,心中定有不甘。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
六房典吏皆是經驗豐富的老吏,善於擺弄百姓,對如何行事此種事了如指掌。
經過一番商討,他們迅速敲定了計劃。
當日黃昏時分,兵房的劉典吏便邀請了兩位鄉兵隊長吃飯。
盡管縣裏現在隻剩常備鄉兵22人,但職務依舊保留,一位是卒長,另一位是副卒長。
“範卒長,趙卒長,二位裏麵請。”劉典吏滿麵笑容地迎接。
“劉典吏先請。”
這兩位鄉兵隊長受寵若驚,甚至表現得有些卑躬屈膝。
雖然他們這些鄉兵都聽縣令的。然而,縣令總歸是外來官員,而兵房典吏才是長久以來的地頭蛇,他們深知該如何與之相處。
當晚的菜肴頗為豐盛,包括一隻燒雞、一盤炒肉和一盤青菜。
“來,我先敬兩位卒長一杯。”劉典吏舉杯笑著說。
“不敢當。”兩人連忙起身迴敬。
酒過十多巡,劉典吏開口道:“兩位當初跟隨林卒長,應該撈到了不少賞錢吧?”
範卒長搖頭歎息:“我受不了那些規矩,沒去報名當戰兵。當初攻占吳財主的宅子後,就被派去護送財物迴城。所以,青龍寨的賞錢,我是一文錢都沒拿到。”
趙卒長邊啃著燒雞邊說:“我也沒那個命。那李縣令簡直就是個吝嗇鬼,用完我們後連半個子兒都不給。”
劉典吏笑道:“現在有個賺錢的買賣,不知二位是否願意參與。”
“還請典吏指明方向。”範卒長急切地說。
劉典吏取出三百弓手的名單:“二位請看。”
兩人同時搖頭,表示自己不識字。
劉典吏解釋道:“林卒長當初手下的鄉兵中,有沒有幾個這樣的人?就是賞錢拿得多,而且人又特別老實的那種?”
“有啊!”範卒長迴應道,“有個叫周大牛的,身材高大,但膽子特別小。不過,他運氣挺好,當初議郎選拔將領時,他竟被選為副卒長。後來,因為林卒長練兵時他表現聽話,也備受賞識。我聽說,攻下青龍寨後,周大牛拿到了一百多貫的賞錢!”
劉典吏追問:“這周大牛有什麽背景嗎?”
趙卒長笑道:“沒啥背景,就是個種地的。我認識他,他住在我隔壁村。這家夥家裏是下等戶,從小就特別能吃,把家裏都吃窮了。他幹農活也是一把好手,隻要讓他吃飽,他就能幹耕牛的活。平時也不愛說話,隻會傻乎乎地幹活,所以村裏人都叫他周大牛。”
“他真的膽子很小嗎?”劉典吏繼續詢問。
趙卒長說:“這家夥小時候打傷了村長家的孫子,差點被他父母捆起來打死。從那以後,他就變得膽小了,也不敢跟人說話。小孩子朝他扔石頭,他也隻是傻笑,絕對不敢還手。”
“就是他了!”
劉典吏拍著桌子笑道:“再選兩個這樣的。”
範卒長仔細迴想:“我記得有個兩司馬,也是不愛說話,個子不高,但身體很強壯。而且,他腦子還有點笨。在操練鴛鴦陣時,他經常出錯受罰。挨了板子也不叫喚,提起褲子又繼續練,練著練著又挨軍棍。到最後,就連林卒長都不好意思再罰他了。”
“他叫什麽名字?”劉典吏問。
範卒長撓頭道:“大名我記不清了。”
趙卒長說:“我記得他好像是姓梁。”
劉典吏翻閱著弓手名冊,找到了兩個姓梁的,問道:“是梁慶還是梁磊?”
範卒長說:“梁慶在我手下,應該是那個梁磊。”
“對,就是叫梁磊,我想起來了。”趙卒長接話道。
當被問及是否還有這種老實人時,範卒長和趙卒長都記不太清了。於是,劉典吏便在弓手名冊上隨意勾選了一個。
最終選定的這三人,全都被縣衙指派為衙前差役,負責催收各自村裏的秋糧。
劉典吏叮囑道:“二位卒長,你們一人負責盯一個,確保周大牛和梁磊不會逃跑。如果稅收無法按時收齊,就按照法律將他們流放,並抄沒他們的家產充公。到時候,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嘿嘿,我聽劉典吏的吩咐。”
範卒長毫無心理負擔地出賣了曾經的戰友。他本就是個心思活絡的人,連戰兵都不願當,與其他鄉兵之間也談不上什麽情誼。
林峰整理好衣物,從床上起身。
昨夜,花娘因羨慕陳素素懷孕,折騰了大半夜,疲憊不堪,今日破天荒地沒有早起。
林峰正在刷牙時,恰巧遇上了嬸嬸。她臉上洋溢著笑容,調侃道:“年輕人,體力真是旺盛啊。”
林峰尷尬地迴應了聲“呃……是啊。”
昨晚花娘後半程的動靜確實有些大,山寨裏那些簡陋的屋舍,隔音效果實在是差強人意。
臨近用餐時分,花娘才羞澀地走出房間,衣衫整齊,臉頰微微發紅,低著頭,不敢與人對視,隻是默默地吃著飯。
早餐過後,林峰便帶著狗子與熊大前往寨子裏新落成的村學。
所謂的村學,其實也不過是幾間簡陋的茅屋罷了。
這裏的學生總共有十幾個,年齡跨度從6歲到12歲不等,教書先生是原先山寨裏的一個老賬房先生。
盡管林峰提供免費的教育,教孩子們認字,但大部分村民們仍不願意把孩子送來,因為在這個年紀,孩子們已經能夠幫忙幹些割草的活計了。
即便林峰身為華夏村的村長,他也無法強迫村民們將孩子送到村學來接受教育。
--------------
青峽縣,縣衙後院。
“縣尊,這是上月的利錢。”高大俊聲音沉穩,將一隻精致的小木箱輕放於桌上。
李縣令的手指輕輕滑過木箱的紋理,隨著箱蓋的微微開啟,一片銀白映入眼簾——箱內整齊碼放的,全是二十兩一錠的銀元寶。
看著李縣令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神色,高大俊趁機躬身道:“那麽,屬下先行告退。”
退出縣衙的高大俊剛踏入吏房,便迎來了其他五房典吏。
戶房常典吏率先開口,語氣中透露著幾分精明:“下月便是秋稅之期,此前招募的鄉兵在民間頗有威望,正是催稅的最佳人選。”
高大俊聞言,神色不變地應道:“行事不可過於急躁,需得適可而止。”
“五人如何?”常典吏試探著問。
“五人過多,三人吧。”高大俊說道。
兵房劉典吏臉上閃過一絲陰冷:“這三人,需得分散部署,以免串聯生事。”
常典吏也不再掩飾,直言道:“那些鄉兵先前領了不少賞銀,職位越高,所得越多。此番正好借機將他們手中的錢財榨出。”
劉典吏補充道:“但職位過高的,如卒長、副卒長等,卻是不宜輕動。”
工房典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還有那些遊俠兒也別動,以免逼得他們狗急跳牆。”
禮房典吏則建議道:“應派遣衙役暗中監視,以防他們攜款潛逃。”
最後,刑房典吏補充道:“李縣令不是還留了兩隊鄉兵嗎?他們皆是林峰篩選後剩餘的,之前押送吳財主的財物提前迴城,因此沒能領到攻打青龍寨的賞錢。”
常典吏聞言大喜:“此言極是!這些鄉兵未能足額領賞,心中定有不甘。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
六房典吏皆是經驗豐富的老吏,善於擺弄百姓,對如何行事此種事了如指掌。
經過一番商討,他們迅速敲定了計劃。
當日黃昏時分,兵房的劉典吏便邀請了兩位鄉兵隊長吃飯。
盡管縣裏現在隻剩常備鄉兵22人,但職務依舊保留,一位是卒長,另一位是副卒長。
“範卒長,趙卒長,二位裏麵請。”劉典吏滿麵笑容地迎接。
“劉典吏先請。”
這兩位鄉兵隊長受寵若驚,甚至表現得有些卑躬屈膝。
雖然他們這些鄉兵都聽縣令的。然而,縣令總歸是外來官員,而兵房典吏才是長久以來的地頭蛇,他們深知該如何與之相處。
當晚的菜肴頗為豐盛,包括一隻燒雞、一盤炒肉和一盤青菜。
“來,我先敬兩位卒長一杯。”劉典吏舉杯笑著說。
“不敢當。”兩人連忙起身迴敬。
酒過十多巡,劉典吏開口道:“兩位當初跟隨林卒長,應該撈到了不少賞錢吧?”
範卒長搖頭歎息:“我受不了那些規矩,沒去報名當戰兵。當初攻占吳財主的宅子後,就被派去護送財物迴城。所以,青龍寨的賞錢,我是一文錢都沒拿到。”
趙卒長邊啃著燒雞邊說:“我也沒那個命。那李縣令簡直就是個吝嗇鬼,用完我們後連半個子兒都不給。”
劉典吏笑道:“現在有個賺錢的買賣,不知二位是否願意參與。”
“還請典吏指明方向。”範卒長急切地說。
劉典吏取出三百弓手的名單:“二位請看。”
兩人同時搖頭,表示自己不識字。
劉典吏解釋道:“林卒長當初手下的鄉兵中,有沒有幾個這樣的人?就是賞錢拿得多,而且人又特別老實的那種?”
“有啊!”範卒長迴應道,“有個叫周大牛的,身材高大,但膽子特別小。不過,他運氣挺好,當初議郎選拔將領時,他竟被選為副卒長。後來,因為林卒長練兵時他表現聽話,也備受賞識。我聽說,攻下青龍寨後,周大牛拿到了一百多貫的賞錢!”
劉典吏追問:“這周大牛有什麽背景嗎?”
趙卒長笑道:“沒啥背景,就是個種地的。我認識他,他住在我隔壁村。這家夥家裏是下等戶,從小就特別能吃,把家裏都吃窮了。他幹農活也是一把好手,隻要讓他吃飽,他就能幹耕牛的活。平時也不愛說話,隻會傻乎乎地幹活,所以村裏人都叫他周大牛。”
“他真的膽子很小嗎?”劉典吏繼續詢問。
趙卒長說:“這家夥小時候打傷了村長家的孫子,差點被他父母捆起來打死。從那以後,他就變得膽小了,也不敢跟人說話。小孩子朝他扔石頭,他也隻是傻笑,絕對不敢還手。”
“就是他了!”
劉典吏拍著桌子笑道:“再選兩個這樣的。”
範卒長仔細迴想:“我記得有個兩司馬,也是不愛說話,個子不高,但身體很強壯。而且,他腦子還有點笨。在操練鴛鴦陣時,他經常出錯受罰。挨了板子也不叫喚,提起褲子又繼續練,練著練著又挨軍棍。到最後,就連林卒長都不好意思再罰他了。”
“他叫什麽名字?”劉典吏問。
範卒長撓頭道:“大名我記不清了。”
趙卒長說:“我記得他好像是姓梁。”
劉典吏翻閱著弓手名冊,找到了兩個姓梁的,問道:“是梁慶還是梁磊?”
範卒長說:“梁慶在我手下,應該是那個梁磊。”
“對,就是叫梁磊,我想起來了。”趙卒長接話道。
當被問及是否還有這種老實人時,範卒長和趙卒長都記不太清了。於是,劉典吏便在弓手名冊上隨意勾選了一個。
最終選定的這三人,全都被縣衙指派為衙前差役,負責催收各自村裏的秋糧。
劉典吏叮囑道:“二位卒長,你們一人負責盯一個,確保周大牛和梁磊不會逃跑。如果稅收無法按時收齊,就按照法律將他們流放,並抄沒他們的家產充公。到時候,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嘿嘿,我聽劉典吏的吩咐。”
範卒長毫無心理負擔地出賣了曾經的戰友。他本就是個心思活絡的人,連戰兵都不願當,與其他鄉兵之間也談不上什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