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楊廣樂了:李家還有這等覺悟?
隋唐:十倍呂布戰力,殺穿高句麗 作者:煙雨樓台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吳缺的背影即將消失前,眾人統一轉過身子。
他們紛紛對著吳缺離開的方向躬身拱手。
“吾等恭送並肩王,預祝大勝!”
群臣喊聲整齊,並透露著堅定。
在這一刻,沒有什麽文武鬥爭和打壓。
所有人心中,隻有對吳缺的佩服。
一般人,能有這個膽量?
吳缺身影完全消失,然而戰歌卻持續唱響。
楊廣神色低落,抬手說了句:“退朝。”
眾文武又紛紛轉身,對著他又行一禮。
等楊廣一走,一眾文武才跟著相繼離去。
“並肩王此行...”
“懸啊!”
“兵力懸殊太過巨大。”
“這種局勢下,如何能贏?”
“可不是嘛。”
“唉。”
退朝文武,一邊離開一邊議論不斷。
唉聲歎息,也有人暗道可惜。
“閉嘴!”
趙才聽不下去,立馬怒斥一聲。
那些文武立馬閉嘴不言。
“並肩王帶三十萬左右的兵馬,都敢出征討伐叛賊,爾等豈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趙才指著這些人就罵。
上戰場殺敵的是吳缺,這些人得以苟且,還在說吳缺必死。
趙才不發怒,那才奇怪。
“爾等這些文縐縐的書生,能有人擋在前麵就偷著樂吧!”
來護兒也是個暴脾氣。
那些人被罵的沒脾氣,隻能低著頭匆匆離去。
罵完之後,趙才和來護兒都感覺舒服許多。
不過心中依舊是空落落的。
那些人所言不無道理,隻是兩人不願承認罷了。
“走吧,喝一杯去?”
來護兒走到趙才麵前,特意邀請。
“走吧。”
趙才猶豫半晌,最後還是應了下來。
吳缺尚未出征,大軍調度還需要一段時日。
他本打算去陪陪吳缺,又或者叮囑幾句。
但趙才想了想,去見吳缺又有何用,他能給出什麽建議?
而且吳缺此行,他著實不敢送。
心中憤懣無比,不如和來護兒喝一杯再說。
兩人直奔武將常去的一家酒樓。
和那些溫潤儒雅的文臣不同,武將挑選酒樓主要在酒!
酒不一定香,但一定要烈要辣!
唯有如此,才能滿足這些處在生死邊緣的將士們。
文人挑酒,那就是追求醇香二字。
這就是兩者之間的不同。
就在眾人退去,楊廣也迴了大業殿。
他低著頭也不知在想什麽,整個人仿佛失了心神一般。
“陛下,您這是...”
一聲唿喚,冷不丁打斷楊廣思緒。
他抬頭一看,唿喚之人不正是蕭皇後?
“原來是皇後啊。”
楊廣迴了句,就直接走到椅子前坐下。
蕭皇後一看就知道,聖上必有心事。
所以都不用楊廣吩咐,她便主動倒了一杯酒。
楊廣側目看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即又是一聲長歎。
蕭皇後也不問,一杯喝完就倒一杯。
她一雙眼睛帶著柔情,安靜的陪著。
不主動提問,也不主動說話。
就這樣,一壺酒全部喝完,楊廣也有了些醉意。
這一次,他主動開口了:“朕對不起如意。”
“陛下為何這樣說?”
蕭皇後一聽,神色突然一變。
“天下叛軍異動連連,甚至聯合起來,意圖進攻京都,此舉來得太快防不設防。”
楊廣沉聲道。
“所以京都局勢危險,陛下難以在短時間內調遣足夠多的兵馬?”
蕭皇後神色微變。
“不錯,吳缺請命,朕同意了。”
楊廣憋得麵紅耳赤,才說出這話來。
“他帶多少兵馬出征?”
蕭皇後內心一涼。
“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十萬上下。”
楊廣伸出三根手指頭。
“叛軍呢?”
蕭皇後追問。
“叛軍兵馬,八十萬上下,而且這個兵力尚在增加。”
楊廣苦笑道。
蕭皇後俏臉微變,兵力懸殊如此巨大,吳缺縱然了得也是去找死!
這豈不是意味著,楊如意...
她算是明白,為何楊廣會說這番話。
“既然如此,為何派遣他去?”
蕭皇後甚是不解。
大隋就這麽一個奇人,甚至可以說是頂梁柱,就這麽讓他去送死?
“沒有其他辦法,唯有吳缺可以拚一拚。”
楊廣苦笑道,隨即不忘補充一句:
“不派吳缺的最好方案,就是除京都和關中以外的地區全部淪陷,關中也有很大可能。”
蕭皇後一聽,瞬間沉默了。
“到時候大隋的滅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楊廣又道。
“唉。”
蕭皇後歎息一聲後,竟悄然抹淚。
“而且朕還要另做打算。”
楊廣深吸了一口氣。
“另做打算?”
蕭皇後不解。
“吳缺此去,戰敗的可能性極大,朕對他沒有多少信心。”
楊廣直言。
“所以陛下還是打算,調遣其餘地區的駐軍?”
蕭皇後忙問。
“不錯,以防萬一,吳缺至少也能拖延時間。”
楊廣點了點頭。
就在此時,宮女總管在門外行禮:“陛下,蘇大人遣人送來一封奏折。”
“奏折?”
楊廣愣了一下。
“是。”
宮女總管連連點頭。
“取來讓朕看看。”
楊廣本來打算起身,但起了一半就吩咐道。
“諾。”
宮女總管領命,不過片刻功夫就將奏折送來。
“太原唐國公府?”
楊廣拿起來看一眼,便愣了一下。
這不就是李家的奏折?
“李淵?”
蕭皇後也看見了。
帶著好奇,楊廣還是打開奏折看了起來。
其實他對李家的關注,也僅僅隻限於他們與吳缺的仇怨。
畢竟楊廣在太原有眼線盯著李淵一家。
加上上次並州的事,李淵等人都被敲打了一番。
李家在楊廣這裏,幾乎等同於不存在一樣。
收迴思緒,他還是打開奏折一看。
“沒想到李卿家,居然還有這等覺悟?”
楊廣頓時愣了一下。
“何意?”
蕭皇後好奇地問。
“李淵居然主動請纓平叛?”
楊廣樂了。
“既然如此,這是好事情。”
蕭皇後也笑了。
“朕準了。”
楊廣沒有多想,批閱奏折之後交給宮女總管。
“諾。”
宮女總管領命,帶著奏折匆匆離去。
楊廣怎能知道,李家野心甚大。
他一旦批閱,李淵將會徹底放開自我。
到時候手持奏折,去太原任何郡城不行?
加上各地兵馬被牽製,李家進攻關中的贏麵可不是一般的大!
他們紛紛對著吳缺離開的方向躬身拱手。
“吾等恭送並肩王,預祝大勝!”
群臣喊聲整齊,並透露著堅定。
在這一刻,沒有什麽文武鬥爭和打壓。
所有人心中,隻有對吳缺的佩服。
一般人,能有這個膽量?
吳缺身影完全消失,然而戰歌卻持續唱響。
楊廣神色低落,抬手說了句:“退朝。”
眾文武又紛紛轉身,對著他又行一禮。
等楊廣一走,一眾文武才跟著相繼離去。
“並肩王此行...”
“懸啊!”
“兵力懸殊太過巨大。”
“這種局勢下,如何能贏?”
“可不是嘛。”
“唉。”
退朝文武,一邊離開一邊議論不斷。
唉聲歎息,也有人暗道可惜。
“閉嘴!”
趙才聽不下去,立馬怒斥一聲。
那些文武立馬閉嘴不言。
“並肩王帶三十萬左右的兵馬,都敢出征討伐叛賊,爾等豈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趙才指著這些人就罵。
上戰場殺敵的是吳缺,這些人得以苟且,還在說吳缺必死。
趙才不發怒,那才奇怪。
“爾等這些文縐縐的書生,能有人擋在前麵就偷著樂吧!”
來護兒也是個暴脾氣。
那些人被罵的沒脾氣,隻能低著頭匆匆離去。
罵完之後,趙才和來護兒都感覺舒服許多。
不過心中依舊是空落落的。
那些人所言不無道理,隻是兩人不願承認罷了。
“走吧,喝一杯去?”
來護兒走到趙才麵前,特意邀請。
“走吧。”
趙才猶豫半晌,最後還是應了下來。
吳缺尚未出征,大軍調度還需要一段時日。
他本打算去陪陪吳缺,又或者叮囑幾句。
但趙才想了想,去見吳缺又有何用,他能給出什麽建議?
而且吳缺此行,他著實不敢送。
心中憤懣無比,不如和來護兒喝一杯再說。
兩人直奔武將常去的一家酒樓。
和那些溫潤儒雅的文臣不同,武將挑選酒樓主要在酒!
酒不一定香,但一定要烈要辣!
唯有如此,才能滿足這些處在生死邊緣的將士們。
文人挑酒,那就是追求醇香二字。
這就是兩者之間的不同。
就在眾人退去,楊廣也迴了大業殿。
他低著頭也不知在想什麽,整個人仿佛失了心神一般。
“陛下,您這是...”
一聲唿喚,冷不丁打斷楊廣思緒。
他抬頭一看,唿喚之人不正是蕭皇後?
“原來是皇後啊。”
楊廣迴了句,就直接走到椅子前坐下。
蕭皇後一看就知道,聖上必有心事。
所以都不用楊廣吩咐,她便主動倒了一杯酒。
楊廣側目看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即又是一聲長歎。
蕭皇後也不問,一杯喝完就倒一杯。
她一雙眼睛帶著柔情,安靜的陪著。
不主動提問,也不主動說話。
就這樣,一壺酒全部喝完,楊廣也有了些醉意。
這一次,他主動開口了:“朕對不起如意。”
“陛下為何這樣說?”
蕭皇後一聽,神色突然一變。
“天下叛軍異動連連,甚至聯合起來,意圖進攻京都,此舉來得太快防不設防。”
楊廣沉聲道。
“所以京都局勢危險,陛下難以在短時間內調遣足夠多的兵馬?”
蕭皇後神色微變。
“不錯,吳缺請命,朕同意了。”
楊廣憋得麵紅耳赤,才說出這話來。
“他帶多少兵馬出征?”
蕭皇後內心一涼。
“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十萬上下。”
楊廣伸出三根手指頭。
“叛軍呢?”
蕭皇後追問。
“叛軍兵馬,八十萬上下,而且這個兵力尚在增加。”
楊廣苦笑道。
蕭皇後俏臉微變,兵力懸殊如此巨大,吳缺縱然了得也是去找死!
這豈不是意味著,楊如意...
她算是明白,為何楊廣會說這番話。
“既然如此,為何派遣他去?”
蕭皇後甚是不解。
大隋就這麽一個奇人,甚至可以說是頂梁柱,就這麽讓他去送死?
“沒有其他辦法,唯有吳缺可以拚一拚。”
楊廣苦笑道,隨即不忘補充一句:
“不派吳缺的最好方案,就是除京都和關中以外的地區全部淪陷,關中也有很大可能。”
蕭皇後一聽,瞬間沉默了。
“到時候大隋的滅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楊廣又道。
“唉。”
蕭皇後歎息一聲後,竟悄然抹淚。
“而且朕還要另做打算。”
楊廣深吸了一口氣。
“另做打算?”
蕭皇後不解。
“吳缺此去,戰敗的可能性極大,朕對他沒有多少信心。”
楊廣直言。
“所以陛下還是打算,調遣其餘地區的駐軍?”
蕭皇後忙問。
“不錯,以防萬一,吳缺至少也能拖延時間。”
楊廣點了點頭。
就在此時,宮女總管在門外行禮:“陛下,蘇大人遣人送來一封奏折。”
“奏折?”
楊廣愣了一下。
“是。”
宮女總管連連點頭。
“取來讓朕看看。”
楊廣本來打算起身,但起了一半就吩咐道。
“諾。”
宮女總管領命,不過片刻功夫就將奏折送來。
“太原唐國公府?”
楊廣拿起來看一眼,便愣了一下。
這不就是李家的奏折?
“李淵?”
蕭皇後也看見了。
帶著好奇,楊廣還是打開奏折看了起來。
其實他對李家的關注,也僅僅隻限於他們與吳缺的仇怨。
畢竟楊廣在太原有眼線盯著李淵一家。
加上上次並州的事,李淵等人都被敲打了一番。
李家在楊廣這裏,幾乎等同於不存在一樣。
收迴思緒,他還是打開奏折一看。
“沒想到李卿家,居然還有這等覺悟?”
楊廣頓時愣了一下。
“何意?”
蕭皇後好奇地問。
“李淵居然主動請纓平叛?”
楊廣樂了。
“既然如此,這是好事情。”
蕭皇後也笑了。
“朕準了。”
楊廣沒有多想,批閱奏折之後交給宮女總管。
“諾。”
宮女總管領命,帶著奏折匆匆離去。
楊廣怎能知道,李家野心甚大。
他一旦批閱,李淵將會徹底放開自我。
到時候手持奏折,去太原任何郡城不行?
加上各地兵馬被牽製,李家進攻關中的贏麵可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