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娘子別畫大餅了,快給我和離錢 作者:陳員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家酒樓內,沈玲瓏正查著這幾日的賬目,她眼角餘光瞥見林蕭走了進來,卻故意視若無睹,低頭繼續查賬
“玲瓏,今日我是來認錯的,上次確實我不對,不該瞞你,反正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林蕭這幾日想了許多,自己確有過錯,做為男人,更應該主動來打破這僵局。
沈玲瓏卻依舊一言不發。她假意專注於賬簿,連眼皮都沒抬一下,仿佛林蕭隻是空氣。
林蕭見她這副模樣,心裏雖有些氣,卻也不意外——沈玲瓏的倔強他早就領教過。他不退反進,索性上前一步,俯身靠近她,幹脆利落地握住了她執筆的那隻手。
沈玲瓏一驚,手腕猛地一抖,想掙脫開來,卻發現林蕭的手勁大得驚人,掙了幾下都沒能甩開。
她瞪著林蕭,怒道:“林公子,請自重!我們馬上就要和離了,況且你已有霓裳姑娘,何必又來招惹我?”她的聲音掩不住一絲顫抖,顯然是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激起了情緒。
林蕭沒鬆手,反而握得更緊了些。他直視著沈玲瓏的眼睛:“玲瓏,之前的事,我向你道歉,隻是氣急才說了那一番話,其實那夜刺殺你為我擋劍後,我心中便有了你。
沈玲瓏冷笑一聲,抽迴手:“隻是你前幾日還在青樓與秦霓裳風流快活,如今卻跑來我這破酒樓獻殷勤,未免讓人覺得心口不一”
林蕭見她這副態度,眉頭一皺:“我有辦法讓沈家酒樓起死迴生,你敢不敢打個賭”
沈玲瓏冷哼一聲:“林公子若真有這本事,我又有何不敢。
林蕭聞言,滿臉堆笑:“玲瓏,若能讓酒樓重振旗鼓,你可願放過我那點風流債?”
沈玲瓏抬起頭,迎上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她咬了咬唇,終是冷聲道:
“好,若你真有辦法幫我沈氏酒樓起死迴生,你和秦霓裳的事,我便不再追究。
次日清晨,林蕭便帶著一壇酒和幾張紙來到酒樓。沈玲瓏見他這副架勢,不由皺眉:“你就拿這些東西來救我酒樓?”
“不要著急,馬上就讓你知道我的方法。”林蕭將酒壇放在桌上,揭開封泥,一股濃鬱的酒香頓時彌漫開來,清冽中帶著幾分誘人,直鑽鼻腔。
沈玲瓏微微一怔,這酒味與大燕常見的米酒截然不同,似有種勾魂攝魄的魔力。
“這是何酒?”她忍不住問道。
林蕭從袖中抽出紙張,朗聲道:“此酒名曰‘杜康’,乃酒中極品。
我昨日想了一夜,寫下幾句詩詞,今日便以此為引,招攬才子佳人前來品酒。”
說罷,他清了清嗓子,念道: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短短八字,卻如驚雷炸響。沈玲瓏自小熟讀詩詞,一聽就知道這句的妙處——直白卻意蘊深長,仿佛道盡世間愁緒。
她愣了愣,問道:“這是你寫的?”
林蕭眼珠一轉,含糊道:“算是吧。”他當然不會說,這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是他從前世“借”來的。
他又展開另一張紙,續道:“還有一首,‘將進酒’,聽好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他聲音抑揚頓挫,字字鏗鏘,沈玲瓏聽罷,竟有些癡了。
這詩的豪邁奔放、酣暢淋漓,遠超當世文人酸腐的詠花歎月。
她喃喃道:“這真是你寫的?”
林蕭摸了摸鼻子,笑道:“玲瓏,你隻管信我便是。這杜康酒配上這兩首詩,保管才子佳人趨之若鶩。
到時咱們再推出幾道新菜,酒樓還怕沒生意?”
沈玲瓏又被他如今所展現的才華所折服,卻見林蕭已卷起袖子,徑直走向後廚。她忙跟上去,隻見他指揮僅剩的兩個廚子,拿出一堆食材——魚、豬肉、五花肉,還有些她叫不出名字的調料。
“林蕭,你這是要做什麽?”沈玲瓏問道。
“做菜。”林蕭頭也不迴,手起刀落,將一條鯉魚剖開,熟練地去鱗去腥,隨後架起鍋,倒入油,放入蔥薑蒜爆香,再將魚下鍋煎至兩麵金黃。
沈玲瓏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她雖不擅廚藝,卻也知大燕的菜肴多以清蒸水煮為主,哪見過這般煎炸烹炒的手段?
不多時,一道紅燒魚便出了鍋。魚身色澤紅亮,醬汁濃稠,香氣撲鼻,沈玲瓏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林蕭遞給她一雙筷子,笑道:“嚐嚐?”
她夾了一塊魚肉送入口中,鮮嫩的魚肉混合著醬汁的鹹香,入口即化,迴味無窮。她瞪大眼睛,驚道:“這……這魚怎能如此美味?”
林蕭得意一笑:“這叫紅燒魚,講究火候和調料搭配。接下來還有迴鍋肉和紅燒肉,你等著瞧吧。”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林蕭忙得不亦樂乎。他親自示範,將五花肉切成方塊,先煮後燉,加入醬油、糖色、八角和桂皮,慢慢熬出一鍋紅燒肉。
肉塊肥而不膩,入口軟糯,甜鹹交織,令人欲罷不能。
而迴鍋肉則更顯功力,豬肉先煮熟切片,再與蒜苗同炒,油光發亮的肉片夾雜著蒜苗的清香,層次分明。
沈玲瓏看著這一桌菜,早已忘了之前的冷淡。
她忍不住問道:“林蕭,這些菜式你從何處學來的?之前可未曾知道你還會下廚,
人家都說君子遠庖廚,你可倒好做得如此熟練。”
林蕭微微一笑:“之前你都未正眼看我,那知道這些,我會的東西還很多,隻要娘子多與我親近親近,自然會知道。”
也是,之前沈玲瓏一直瞧不上他,自然不會花時間了解他的一切,想到此處,沈玲瓏不好意思得便不再說話。
次日,沈氏酒樓煥然一新。林蕭命人將“將進酒”寫在一張大的宣子上放在門口,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寫成對聯,掛在門上,又在酒樓外擺上一壇杜康酒,酒香四溢,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他還雇了幾名小廝沿街吆喝:“沈氏酒樓新推杜康美酒,紅燒佳肴,才子佳人速來品嚐!”
沒過多久,酒樓門口就陸陸續續地聚攏了許多人。
人群中有一位身著長衫、氣質儒雅的公子,他一眼瞥見那首《將近酒》,不禁眼睛一亮,臉上露出驚歎之色。
隻見他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稱讚道:“好詩!好詩啊!實在是太好了!”聲音之大,引得周圍的人們紛紛側目。
接著,他急切地向一旁忙碌著招唿客人的店小二問道:“小二哥,請問如此絕妙好詞究竟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能否煩請您幫在下引薦一下呢?”
那店小二聽後,趕忙停下手中的活計,對著這位公子連連拱手作揖,誠惶誠恐地說道:
“這位公子爺,您可千萬別這麽說呀!‘引薦’二字小的萬萬當不起,真是要折煞小人了!
不瞞諸位客官,這篇佳作乃是我們家姑爺所作。我家姑爺稍候便會過來,還望各位稍安勿躁。”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皆是一驚。他們麵麵相覷,心中暗自詫異:
“竟然是沈家那個入贅的女婿所作?這可真叫人大跌眼鏡!”一時間,各種議論聲四起,有好奇的,有懷疑的,也有讚歎不已的……
小二緊接著滿臉堆笑地說道:“這位公子,您可真是有口福啦!我們酒樓新釀製的酒那可是一絕呀!
今天您大駕光臨,不如免費品嚐一下如何?保管讓您滿意得不得了呢!”
就在這時,那位身著一襲潔白長衫的公子已然嗅到了空氣中彌漫著的濃鬱酒香。他不禁微微眯起雙眼,單憑這股香氣便能斷定此酒絕非俗品。
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快快快,趕緊給本公子打上一碗來嚐嚐鮮!”
小二聞言,不敢怠慢,趕忙手腳麻利地從酒壇裏舀出滿滿一碗清冽香醇的美酒,畢恭畢敬地遞到了白衣公子麵前。
隻見那白衣公子端起碗來,先是輕輕抿了一小口,但瞬間就被那強烈的辣味刺激得眉頭微皺。
然而,僅僅片刻之後,那股辛辣之感便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陶醉、迴味無窮的美妙滋味。
“好酒啊!”白衣公子情不自禁地讚歎出聲,“本公子行走江湖多年,也算嚐過不少美酒佳釀,卻從未喝過如此獨特而醇厚的瓊漿玉液!
今日能在此處與這等美酒相遇,實乃人生一大幸事!”說完,他仰頭將碗中之酒一飲而盡,而後閉上眼睛,細細品味著那餘韻悠長的酒香。
聽白衣公子這麽一說,人群中有人問了一句,這酒多少錢啊,小二道:“這酒乃大燕第一美酒,比瓊漿玉液也不為過,隻要5兩一碗。”
眾人心驚,什麽酒賣這麽貴,平常酒也才500文一碗,這都十倍了。
小二說:“各位一分錢一分貨,此酒隻有天上有,我家還新出了幾道菜品,請諸位進來落座,包你吃了還想吃。”
眾人走進店內,見桌上擺著紅燒魚、迴鍋肉和紅燒肉,色香味俱全,更是驚歎不已。
一名書生夾了一塊紅燒肉,入口後拍案叫絕:“此肉肥而不膩,甜中帶鹹,堪稱人間美味!再配上這杜康酒,果然是‘人生得意須盡歡’!”
另一名公子端起酒杯,輕抿一口,讚道:“這酒清冽醇厚,入喉如火,確有解憂之效。沈氏酒樓何時有了這般手藝?”
沈玲瓏站在一旁,麵上雖仍冷淡,心中卻已翻江倒海。她看向林蕭,見他正忙著招唿客人,額角滲出細汗,卻始終笑意盈盈。那一刻,她忽然覺得,這個男人或許真有幾分真心。
到了傍晚,酒樓內座無虛席,門外還有人排隊等候。沈玲瓏翻開賬簿,今日收入竟是往日的二三十倍有餘。
“玲瓏,今日我是來認錯的,上次確實我不對,不該瞞你,反正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林蕭這幾日想了許多,自己確有過錯,做為男人,更應該主動來打破這僵局。
沈玲瓏卻依舊一言不發。她假意專注於賬簿,連眼皮都沒抬一下,仿佛林蕭隻是空氣。
林蕭見她這副模樣,心裏雖有些氣,卻也不意外——沈玲瓏的倔強他早就領教過。他不退反進,索性上前一步,俯身靠近她,幹脆利落地握住了她執筆的那隻手。
沈玲瓏一驚,手腕猛地一抖,想掙脫開來,卻發現林蕭的手勁大得驚人,掙了幾下都沒能甩開。
她瞪著林蕭,怒道:“林公子,請自重!我們馬上就要和離了,況且你已有霓裳姑娘,何必又來招惹我?”她的聲音掩不住一絲顫抖,顯然是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激起了情緒。
林蕭沒鬆手,反而握得更緊了些。他直視著沈玲瓏的眼睛:“玲瓏,之前的事,我向你道歉,隻是氣急才說了那一番話,其實那夜刺殺你為我擋劍後,我心中便有了你。
沈玲瓏冷笑一聲,抽迴手:“隻是你前幾日還在青樓與秦霓裳風流快活,如今卻跑來我這破酒樓獻殷勤,未免讓人覺得心口不一”
林蕭見她這副態度,眉頭一皺:“我有辦法讓沈家酒樓起死迴生,你敢不敢打個賭”
沈玲瓏冷哼一聲:“林公子若真有這本事,我又有何不敢。
林蕭聞言,滿臉堆笑:“玲瓏,若能讓酒樓重振旗鼓,你可願放過我那點風流債?”
沈玲瓏抬起頭,迎上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她咬了咬唇,終是冷聲道:
“好,若你真有辦法幫我沈氏酒樓起死迴生,你和秦霓裳的事,我便不再追究。
次日清晨,林蕭便帶著一壇酒和幾張紙來到酒樓。沈玲瓏見他這副架勢,不由皺眉:“你就拿這些東西來救我酒樓?”
“不要著急,馬上就讓你知道我的方法。”林蕭將酒壇放在桌上,揭開封泥,一股濃鬱的酒香頓時彌漫開來,清冽中帶著幾分誘人,直鑽鼻腔。
沈玲瓏微微一怔,這酒味與大燕常見的米酒截然不同,似有種勾魂攝魄的魔力。
“這是何酒?”她忍不住問道。
林蕭從袖中抽出紙張,朗聲道:“此酒名曰‘杜康’,乃酒中極品。
我昨日想了一夜,寫下幾句詩詞,今日便以此為引,招攬才子佳人前來品酒。”
說罷,他清了清嗓子,念道: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短短八字,卻如驚雷炸響。沈玲瓏自小熟讀詩詞,一聽就知道這句的妙處——直白卻意蘊深長,仿佛道盡世間愁緒。
她愣了愣,問道:“這是你寫的?”
林蕭眼珠一轉,含糊道:“算是吧。”他當然不會說,這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是他從前世“借”來的。
他又展開另一張紙,續道:“還有一首,‘將進酒’,聽好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他聲音抑揚頓挫,字字鏗鏘,沈玲瓏聽罷,竟有些癡了。
這詩的豪邁奔放、酣暢淋漓,遠超當世文人酸腐的詠花歎月。
她喃喃道:“這真是你寫的?”
林蕭摸了摸鼻子,笑道:“玲瓏,你隻管信我便是。這杜康酒配上這兩首詩,保管才子佳人趨之若鶩。
到時咱們再推出幾道新菜,酒樓還怕沒生意?”
沈玲瓏又被他如今所展現的才華所折服,卻見林蕭已卷起袖子,徑直走向後廚。她忙跟上去,隻見他指揮僅剩的兩個廚子,拿出一堆食材——魚、豬肉、五花肉,還有些她叫不出名字的調料。
“林蕭,你這是要做什麽?”沈玲瓏問道。
“做菜。”林蕭頭也不迴,手起刀落,將一條鯉魚剖開,熟練地去鱗去腥,隨後架起鍋,倒入油,放入蔥薑蒜爆香,再將魚下鍋煎至兩麵金黃。
沈玲瓏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她雖不擅廚藝,卻也知大燕的菜肴多以清蒸水煮為主,哪見過這般煎炸烹炒的手段?
不多時,一道紅燒魚便出了鍋。魚身色澤紅亮,醬汁濃稠,香氣撲鼻,沈玲瓏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林蕭遞給她一雙筷子,笑道:“嚐嚐?”
她夾了一塊魚肉送入口中,鮮嫩的魚肉混合著醬汁的鹹香,入口即化,迴味無窮。她瞪大眼睛,驚道:“這……這魚怎能如此美味?”
林蕭得意一笑:“這叫紅燒魚,講究火候和調料搭配。接下來還有迴鍋肉和紅燒肉,你等著瞧吧。”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林蕭忙得不亦樂乎。他親自示範,將五花肉切成方塊,先煮後燉,加入醬油、糖色、八角和桂皮,慢慢熬出一鍋紅燒肉。
肉塊肥而不膩,入口軟糯,甜鹹交織,令人欲罷不能。
而迴鍋肉則更顯功力,豬肉先煮熟切片,再與蒜苗同炒,油光發亮的肉片夾雜著蒜苗的清香,層次分明。
沈玲瓏看著這一桌菜,早已忘了之前的冷淡。
她忍不住問道:“林蕭,這些菜式你從何處學來的?之前可未曾知道你還會下廚,
人家都說君子遠庖廚,你可倒好做得如此熟練。”
林蕭微微一笑:“之前你都未正眼看我,那知道這些,我會的東西還很多,隻要娘子多與我親近親近,自然會知道。”
也是,之前沈玲瓏一直瞧不上他,自然不會花時間了解他的一切,想到此處,沈玲瓏不好意思得便不再說話。
次日,沈氏酒樓煥然一新。林蕭命人將“將進酒”寫在一張大的宣子上放在門口,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寫成對聯,掛在門上,又在酒樓外擺上一壇杜康酒,酒香四溢,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他還雇了幾名小廝沿街吆喝:“沈氏酒樓新推杜康美酒,紅燒佳肴,才子佳人速來品嚐!”
沒過多久,酒樓門口就陸陸續續地聚攏了許多人。
人群中有一位身著長衫、氣質儒雅的公子,他一眼瞥見那首《將近酒》,不禁眼睛一亮,臉上露出驚歎之色。
隻見他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稱讚道:“好詩!好詩啊!實在是太好了!”聲音之大,引得周圍的人們紛紛側目。
接著,他急切地向一旁忙碌著招唿客人的店小二問道:“小二哥,請問如此絕妙好詞究竟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能否煩請您幫在下引薦一下呢?”
那店小二聽後,趕忙停下手中的活計,對著這位公子連連拱手作揖,誠惶誠恐地說道:
“這位公子爺,您可千萬別這麽說呀!‘引薦’二字小的萬萬當不起,真是要折煞小人了!
不瞞諸位客官,這篇佳作乃是我們家姑爺所作。我家姑爺稍候便會過來,還望各位稍安勿躁。”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皆是一驚。他們麵麵相覷,心中暗自詫異:
“竟然是沈家那個入贅的女婿所作?這可真叫人大跌眼鏡!”一時間,各種議論聲四起,有好奇的,有懷疑的,也有讚歎不已的……
小二緊接著滿臉堆笑地說道:“這位公子,您可真是有口福啦!我們酒樓新釀製的酒那可是一絕呀!
今天您大駕光臨,不如免費品嚐一下如何?保管讓您滿意得不得了呢!”
就在這時,那位身著一襲潔白長衫的公子已然嗅到了空氣中彌漫著的濃鬱酒香。他不禁微微眯起雙眼,單憑這股香氣便能斷定此酒絕非俗品。
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快快快,趕緊給本公子打上一碗來嚐嚐鮮!”
小二聞言,不敢怠慢,趕忙手腳麻利地從酒壇裏舀出滿滿一碗清冽香醇的美酒,畢恭畢敬地遞到了白衣公子麵前。
隻見那白衣公子端起碗來,先是輕輕抿了一小口,但瞬間就被那強烈的辣味刺激得眉頭微皺。
然而,僅僅片刻之後,那股辛辣之感便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陶醉、迴味無窮的美妙滋味。
“好酒啊!”白衣公子情不自禁地讚歎出聲,“本公子行走江湖多年,也算嚐過不少美酒佳釀,卻從未喝過如此獨特而醇厚的瓊漿玉液!
今日能在此處與這等美酒相遇,實乃人生一大幸事!”說完,他仰頭將碗中之酒一飲而盡,而後閉上眼睛,細細品味著那餘韻悠長的酒香。
聽白衣公子這麽一說,人群中有人問了一句,這酒多少錢啊,小二道:“這酒乃大燕第一美酒,比瓊漿玉液也不為過,隻要5兩一碗。”
眾人心驚,什麽酒賣這麽貴,平常酒也才500文一碗,這都十倍了。
小二說:“各位一分錢一分貨,此酒隻有天上有,我家還新出了幾道菜品,請諸位進來落座,包你吃了還想吃。”
眾人走進店內,見桌上擺著紅燒魚、迴鍋肉和紅燒肉,色香味俱全,更是驚歎不已。
一名書生夾了一塊紅燒肉,入口後拍案叫絕:“此肉肥而不膩,甜中帶鹹,堪稱人間美味!再配上這杜康酒,果然是‘人生得意須盡歡’!”
另一名公子端起酒杯,輕抿一口,讚道:“這酒清冽醇厚,入喉如火,確有解憂之效。沈氏酒樓何時有了這般手藝?”
沈玲瓏站在一旁,麵上雖仍冷淡,心中卻已翻江倒海。她看向林蕭,見他正忙著招唿客人,額角滲出細汗,卻始終笑意盈盈。那一刻,她忽然覺得,這個男人或許真有幾分真心。
到了傍晚,酒樓內座無虛席,門外還有人排隊等候。沈玲瓏翻開賬簿,今日收入竟是往日的二三十倍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