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正高興得到一把好弓。
外邊就傳來急躁的敲鑼聲。
金軍韃子再次來犯。
聽到這個消息,劉根眼前一亮,他正想找韃子鐵甲試試弓呢。
而胡麻子卻嚇的直哆嗦。
“迎啥敵呦,根啊。那韃子多兇悍,你我可都是親身體會了的!再說咱的傷不是還沒好呢,你還是快隨我躲進地窖。”
胡麻子拉著劉根就往地窖鑽。
“胡麻子,你隻是傷到耳朵,又不是傷到胳膊腿,你那點傷也叫傷。你剛才不是射箭射的挺準的,別廢話,隨我登上城牆,迎戰韃子!”
“又到了建功立業的時候了!你想跑?怎麽,上份功勞也不想要了是吧?胡麻子你他娘的是個軍人!”
“火頭軍……”
“火頭軍也軍!別他娘廢話了,戰事要緊。”
想到沒穿越前,軍中的火頭軍也就是炊事班,那一個個都是軍中豪傑,都是各營選拔出來的尖子才會來炊事班曆練。
他曾經兩次下炊事班,自己一個特種大隊大隊長,竟然在射擊上,輸給過當時的炊事班長一環。
那也是他入伍後,唯一輸的一次。
穿越至此,火頭軍也是軍!也能建功立業。
而聽了劉根的話。
胡麻子又想想斬殺銅牌韃子的軍功,他一剁腳一咬牙,從旁屋又拿出一把弓和一袋箭來。
拿出的軍弓,他背在身上,那一袋子箭,他則給了劉根。
“根啊,好弓自然要配好箭。你拿著這個。看看有啥不一樣。”
劉根接過箭袋,發現這箭袋裏的箭比平常用的箭長上很多,也粗上很多。
他立刻明白過來。
這長箭配的就是自己手裏的這把大弓。
沒想到胡麻子想的還挺周到。
“好啊胡麻子,原來你還藏著寶貝呢。”
“好弓怎麽能沒好箭,不過,根,這長箭就剩下半袋了,你可要節省著點用。我胡麻子雖然貪點,可是知道,韃子破城我們誰都活不了。”
“沒想到你還有這覺悟。”
劉根大致看了一眼箭袋裏的箭,箭袋裏大概還有十幾隻箭:
“夠了,隻要能震懾住金軍韃子就夠!”
外邊的急躁敲鑼聲還在大街小巷間響起。
劉根背著那把大弓,和胡麻子急匆匆的趕向城牆。
大街上人群慌亂的亂跑。
二人逆著人群很快到了城牆下。
城中兵卒已經集結完畢,紛紛在往城牆上趕。
來到城牆之上,沿著城牆垛口,已經站了一排兵卒。
他們已經拉開弓箭對準城下。
劉根站在城上,往下望去。劉根不禁眯起了雙眼。
隻見屯軍城不足百步內,黑壓壓的一片的人頭。
前方是分為幾個方塊的步兵,這些步兵還帶著不同的攻城器械。
步兵後是韃子的騎兵。
這些騎兵大多穿著玄色鐵甲,幾種不同色的旗幟迎風招搖。
冬日的陽光下,這些甲胄泛著光亮。
他們隨時待命,城破後衝進來亂殺。
此刻,金軍還未發令攻城。
但城牆上已經緊張萬分,氣氛凝重。
天氣雖晴,但一陣陣的寒風吹的雙臉發幹發疼,有不少兵卒在硬撐著膽子,不讓自己看起來那麽的緊張。
可還是不由自主的顫抖。
劉根和胡麻子也找了個垛口,搭起箭來,準備守城。
望著城下一片一片韃子軍,劉根也不免皺起眉頭。
這樣大規模的守城戰役,他還是第一次參加。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
屯軍城,城牆高大且堅固,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攻破的。
不然金軍攻破白龍關,拿下白龍山後,就會立馬攻打屯軍城,不會等到現在。
在原主的記憶裏,白龍山以北是金人的地盤,想要入定中原必然要過白龍山。
所以大乾沿著白龍山前後設置了三道關隘城池。
分別是白龍關,屯軍城和山海關。
白龍關是防守北方韃子的第一道關隘,
過了白龍關,便可拿下整個白龍山。
白龍山後便是第二道關隘,屯軍城。
屯軍城一周是地勢還算平坦的丘陵地帶,土地肥沃,夏季可種田,冬季可狩獵。
聚集了不少的邊民,形成了很多村莊。
這些邊民在大乾建朝初期就屯墾在這裏。
逐漸的以屯軍為中心,建堡築城。
劉根他們的軍營,原先就駐紮在白龍山和屯軍城之間的平坦地帶
這段地帶雖不是很大,但駐紮個幾萬軍隊完全沒問題。
但白龍關被攻破後,他們便撤迴了屯軍城內,據守城池。
可不知為何,金軍遲遲沒有直襲屯軍城,而是在屯軍城一帶燒殺搶掠,屠了不少村子。
可能是對攻城有所忌憚,也可能想激怒鎮北軍,還有可能另有原因……
直到鎮北軍總兵杜嵩決定全軍出動。結果中了韃子埋伏,五萬大軍葬身白龍山穀。
直到今天才來攻城!
而屯軍城之後還有第三道關隘,山海關。
若是過了山海關,將是中原的千裏平原,韃子的騎兵便可肆無忌憚的攻城略地,直達京師。
所以屯軍城是連接前後兩道關隘的緩衝地帶,也是大乾北方軍民生產生活的第一座戰略要地。
屯軍城如果被攻破,金軍等於有了大後方。便可以屯軍城為據點不斷進攻中原地區。
保衛屯軍城至關重要。
當然,屯軍城在修建之初也是下了大功夫,堅固高大,箭樓暗堡俱全,固若金湯!
隻要堅守城池,韃子是絕對攻不進來的。
想到這些,劉根更加堅定了守城的信心。
可他左右看看,看到那些稚嫩的臉龐,想到劉一德那太監參軍,他心裏又沒有底。
此刻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反正,他是來試這把大弓的,想看看這把大弓能不能射穿韃子的重甲,想看看這把大弓殺人是什麽樣子。
實在不行,三十六計走為上!
正在這時,隻見一人穿著官袍慢慢悠悠的登上了城牆。
此人便是參軍劉一德。
這太監將軍不緊不慢,甚至還有些悠閑,哪有一點拒敵的樣子。
他登上城牆,三四個守備官向他匯報情況。
聽完匯報,他滿意的點點頭,一揮手讓他們退下。
那些守備也立刻迴到了自己崗位上。
旁邊人搬來把太師椅,劉一德裹了裹貂皮的披風坐了下來。
隨後大聲喊道:“各位!韃子蠻夷不足為懼!放心,有本將軍在,這屯軍城他們進不來……”
嗖!
話音未落,一支箭劃破空氣釘在了他的烏紗帽上。
“韃子攻城啦!!!”
外邊就傳來急躁的敲鑼聲。
金軍韃子再次來犯。
聽到這個消息,劉根眼前一亮,他正想找韃子鐵甲試試弓呢。
而胡麻子卻嚇的直哆嗦。
“迎啥敵呦,根啊。那韃子多兇悍,你我可都是親身體會了的!再說咱的傷不是還沒好呢,你還是快隨我躲進地窖。”
胡麻子拉著劉根就往地窖鑽。
“胡麻子,你隻是傷到耳朵,又不是傷到胳膊腿,你那點傷也叫傷。你剛才不是射箭射的挺準的,別廢話,隨我登上城牆,迎戰韃子!”
“又到了建功立業的時候了!你想跑?怎麽,上份功勞也不想要了是吧?胡麻子你他娘的是個軍人!”
“火頭軍……”
“火頭軍也軍!別他娘廢話了,戰事要緊。”
想到沒穿越前,軍中的火頭軍也就是炊事班,那一個個都是軍中豪傑,都是各營選拔出來的尖子才會來炊事班曆練。
他曾經兩次下炊事班,自己一個特種大隊大隊長,竟然在射擊上,輸給過當時的炊事班長一環。
那也是他入伍後,唯一輸的一次。
穿越至此,火頭軍也是軍!也能建功立業。
而聽了劉根的話。
胡麻子又想想斬殺銅牌韃子的軍功,他一剁腳一咬牙,從旁屋又拿出一把弓和一袋箭來。
拿出的軍弓,他背在身上,那一袋子箭,他則給了劉根。
“根啊,好弓自然要配好箭。你拿著這個。看看有啥不一樣。”
劉根接過箭袋,發現這箭袋裏的箭比平常用的箭長上很多,也粗上很多。
他立刻明白過來。
這長箭配的就是自己手裏的這把大弓。
沒想到胡麻子想的還挺周到。
“好啊胡麻子,原來你還藏著寶貝呢。”
“好弓怎麽能沒好箭,不過,根,這長箭就剩下半袋了,你可要節省著點用。我胡麻子雖然貪點,可是知道,韃子破城我們誰都活不了。”
“沒想到你還有這覺悟。”
劉根大致看了一眼箭袋裏的箭,箭袋裏大概還有十幾隻箭:
“夠了,隻要能震懾住金軍韃子就夠!”
外邊的急躁敲鑼聲還在大街小巷間響起。
劉根背著那把大弓,和胡麻子急匆匆的趕向城牆。
大街上人群慌亂的亂跑。
二人逆著人群很快到了城牆下。
城中兵卒已經集結完畢,紛紛在往城牆上趕。
來到城牆之上,沿著城牆垛口,已經站了一排兵卒。
他們已經拉開弓箭對準城下。
劉根站在城上,往下望去。劉根不禁眯起了雙眼。
隻見屯軍城不足百步內,黑壓壓的一片的人頭。
前方是分為幾個方塊的步兵,這些步兵還帶著不同的攻城器械。
步兵後是韃子的騎兵。
這些騎兵大多穿著玄色鐵甲,幾種不同色的旗幟迎風招搖。
冬日的陽光下,這些甲胄泛著光亮。
他們隨時待命,城破後衝進來亂殺。
此刻,金軍還未發令攻城。
但城牆上已經緊張萬分,氣氛凝重。
天氣雖晴,但一陣陣的寒風吹的雙臉發幹發疼,有不少兵卒在硬撐著膽子,不讓自己看起來那麽的緊張。
可還是不由自主的顫抖。
劉根和胡麻子也找了個垛口,搭起箭來,準備守城。
望著城下一片一片韃子軍,劉根也不免皺起眉頭。
這樣大規模的守城戰役,他還是第一次參加。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
屯軍城,城牆高大且堅固,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攻破的。
不然金軍攻破白龍關,拿下白龍山後,就會立馬攻打屯軍城,不會等到現在。
在原主的記憶裏,白龍山以北是金人的地盤,想要入定中原必然要過白龍山。
所以大乾沿著白龍山前後設置了三道關隘城池。
分別是白龍關,屯軍城和山海關。
白龍關是防守北方韃子的第一道關隘,
過了白龍關,便可拿下整個白龍山。
白龍山後便是第二道關隘,屯軍城。
屯軍城一周是地勢還算平坦的丘陵地帶,土地肥沃,夏季可種田,冬季可狩獵。
聚集了不少的邊民,形成了很多村莊。
這些邊民在大乾建朝初期就屯墾在這裏。
逐漸的以屯軍為中心,建堡築城。
劉根他們的軍營,原先就駐紮在白龍山和屯軍城之間的平坦地帶
這段地帶雖不是很大,但駐紮個幾萬軍隊完全沒問題。
但白龍關被攻破後,他們便撤迴了屯軍城內,據守城池。
可不知為何,金軍遲遲沒有直襲屯軍城,而是在屯軍城一帶燒殺搶掠,屠了不少村子。
可能是對攻城有所忌憚,也可能想激怒鎮北軍,還有可能另有原因……
直到鎮北軍總兵杜嵩決定全軍出動。結果中了韃子埋伏,五萬大軍葬身白龍山穀。
直到今天才來攻城!
而屯軍城之後還有第三道關隘,山海關。
若是過了山海關,將是中原的千裏平原,韃子的騎兵便可肆無忌憚的攻城略地,直達京師。
所以屯軍城是連接前後兩道關隘的緩衝地帶,也是大乾北方軍民生產生活的第一座戰略要地。
屯軍城如果被攻破,金軍等於有了大後方。便可以屯軍城為據點不斷進攻中原地區。
保衛屯軍城至關重要。
當然,屯軍城在修建之初也是下了大功夫,堅固高大,箭樓暗堡俱全,固若金湯!
隻要堅守城池,韃子是絕對攻不進來的。
想到這些,劉根更加堅定了守城的信心。
可他左右看看,看到那些稚嫩的臉龐,想到劉一德那太監參軍,他心裏又沒有底。
此刻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反正,他是來試這把大弓的,想看看這把大弓能不能射穿韃子的重甲,想看看這把大弓殺人是什麽樣子。
實在不行,三十六計走為上!
正在這時,隻見一人穿著官袍慢慢悠悠的登上了城牆。
此人便是參軍劉一德。
這太監將軍不緊不慢,甚至還有些悠閑,哪有一點拒敵的樣子。
他登上城牆,三四個守備官向他匯報情況。
聽完匯報,他滿意的點點頭,一揮手讓他們退下。
那些守備也立刻迴到了自己崗位上。
旁邊人搬來把太師椅,劉一德裹了裹貂皮的披風坐了下來。
隨後大聲喊道:“各位!韃子蠻夷不足為懼!放心,有本將軍在,這屯軍城他們進不來……”
嗖!
話音未落,一支箭劃破空氣釘在了他的烏紗帽上。
“韃子攻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