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被炸死的消息,一夜之間在各方傳開。
不管是韃子的暗哨,還是劉一德派來的暗探,都看到了李川悲痛欲絕的樣子。
看李川的樣子,絕對不像是演的。
關鍵是不僅他們相信了,就連李川他自己都相信了,怎能騙不過所有人。
劉一德的人快速奔迴屯軍城。
正吃鹹菜滾豆腐的劉一德,聽聞劉根死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好好好。”
連叫三聲好,他夾起一塊豆腐放進嘴裏:
“死的好!可算出了咱家一口惡氣,一個小小的火頭軍,也配跟咱家鬥!這下偷襲韃子軍營倒少了一個麻煩!軍功可都是咱家的啦!”
其實劉一德想得軍功是一方麵。
他是想讓自己的人在偷襲韃子軍營時,給劉根背後捅刀。讓劉根死在韃子軍營。
現在劉根被炸死,他的人倒省下些麻煩,直接偷襲韃子軍營即可。
他的人能迴來通報消息最好,迴不來,這偷襲韃子軍營的功勞也是他的。
到時候出城追擊韃子,他是首功!
劉一德是越想越高興。
他哪裏知道,這是韃子的圈套,正等著他鑽呢。
另一頭,韃子的暗哨也快馬迴到軍營,向哈赤稟報,哈赤高興的拍著桌案。
大叫著好,激動之下,也不管自己的傷勢,連連咳嗽。
劉根那一箭確實是狠,傷的他不輕。
但哈赤作為一軍之將,自然也十分也謹慎。他讓暗哨繼續探查,有情況立馬迴來稟報,生怕劉根沒死幹淨。
雖謹慎,但他已經信了七八分。心中對劉根的仇恨都成了他的執念。
他無時不刻想要殺死劉根,做夢都是他兒子都鐸拎著自己的人頭,讓他替自己報仇。
有時候還會夢到劉根衝自己射來的那一箭,不是射中胸口,而是射中了他的頭!
最近以來,哈赤常常被這樣的噩夢纏繞。
可以說劉根這個人,就是他最大的噩夢。
現在劉根死了,都鐸終於能安心下葬了,他也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可惜的是,劉根是自己炸死自己的,不是他親手所殺。
若能親手斬殺劉根,他必定提著劉根的人頭去祭拜自己的兒子。
“都鐸!你可以瞑目了!你別著急,兩天後你的葬禮我就讓阿育婭去陪你!願長生天賜予為父力量,踏平屯軍城,讓整個屯軍城給你陪葬!”
哈赤用拳頭抵在心頭,望著天,對兒子說著話,可見對兒子無盡的思念。
說著,他的眼神開始變的兇狠起來。
他是想讓阿育婭嫁給兒子,但是是想讓阿育婭給兒子殉葬。
而且,現在劉根死了。最大的障礙沒了,也沒必要假裝病重,誘殺劉根了。
隻需裝裝樣子,讓來偷襲的另一路乾軍以為他確實死了。
再誘乾軍出城來攻打自己,到時候便可像以前一樣,全殲乾軍的有生力量。
本來,哈赤作為金軍的前鋒部隊。
父汗給他的命令是拿下白龍山後,不時騷擾乾人邊境,給大乾不斷施壓。
再利用大乾朝廷裏買通的高官,誘導乾人皇帝下旨,逼迫大乾邊軍不斷出城作戰。
當然,他們金軍也得稍微賣賣破綻。
讓乾軍以為能贏,再誘敵深入,埋伏乾軍,一舉殲滅即可。
尤其是乾軍中的一些還能打仗的將領們。
就像被全殲在白龍山的鎮北軍,和其總兵杜嵩!
就這樣循環往複,不斷地消耗乾軍的有生力量。
等把這些乾軍的有生力量消耗的差不了,大乾必然大亂。
金軍再以仁義之師,大軍攻入,長驅直入,一舉推倒李乾朝廷,拿下整個大乾!
這便是金人朝廷製定的蠶食大乾的計劃。
都說他們金人是蠻夷,其實金人皇室也知道得位要正,以便更好的統治乾人百姓。
雖然這蠶食計劃,對入主中原的時間可能拉的長一點,但是這樣的方法最穩,以後也可以得到最大的迴報和最少的反抗。
當然,金人朝廷中,也有一派人反對這樣的作戰計劃。
認為大金是戰鬥民族,就是靠戰馬和彎刀統治的整個草原,對付大乾自然也得以武統之!
乾人自傲,一直以天下之主自居,壓迫北方各族,稱他們為蠻夷!
所以這一派,認為這個計劃對乾人還是太溫和。
他們認為應該一路殺進中原,見人殺人,見城屠城!不管婦孺盡皆屠之!所以必須殺服乾人,高壓統治,直到乾人徹底亡國滅種,以絕後患!
而哈赤恰恰就是這一派!
隻是他作為前鋒將軍,不得不聽父汗的安排。
但現在兒子都鐸的仇已報,哈赤決定不等了,等滅了這次張巡帶的邊軍,他便馬踏屯軍城,屠城奠子!
等他屠了屯軍城,再向父汗請罪也不遲!
隨即,哈赤下命令,讓部下開始準備。
他的計劃是,等這一路偷襲的乾軍來了以後,殺了其他人,剩一人放迴屯軍城把他已死的消息帶迴去。
然後他們還要作出準備拔營迴撤的動作。引誘張巡帶兵追擊。隻要張巡發兵,他就迴不去了。
等把張巡引入白龍山後,再複刻殲滅杜嵩鎮北軍的方法,全殲張巡。
再一路趁機殺進屯軍城!
哈赤對自己的作戰計劃很是滿意。
終於能放開手屠城,韃子其他將領也都十分高興。
黑夜中!
哈赤和一眾部下,在軍帳中得意的大笑。
而他哪裏知道,劉根對這些情況也早就心知肚明。
其實早在帶迴任栓鎖等人時,劉根就從任栓鎖他們哪裏得知。
當初杜嵩明明可以死守屯軍城,偏偏要出城追擊韃子軍的原因。
原來是皇帝連下十二道旨意,讓杜嵩盡快出兵,驅逐韃子,奪迴白龍山。
杜嵩雖多次上奏,可都被駁迴,皇上執意要讓他出兵。
頂不住壓力,憤恨之下,杜嵩不得不出兵。
本來杜嵩打算留下些軍力的,可是他已心灰意冷,又擔心剩下的部下被朝廷問罪,一氣之下反了朝廷,便拉上了整個鎮北軍。為大乾盡了最後一次忠!
就連劉根胡麻子這樣的火頭軍也都上了。
當時,一位姓趙的護衛小旗,從營中一名守備那裏聽到了這個消息。
這位名守備也是無意得知,就給一參將提議,不如反了朝廷。
可被這個參將一刀殺了,知道這個內幕的就沒幾人。
那姓趙的護衛小旗嚇的,拉上了任栓鎖他們當了逃兵。
劉根聽完,也難怪任栓鎖他們那麽的恨朝廷。
朝廷腐壞,皇帝無能,杜嵩有能力,卻愚忠。
這大乾再這樣發展下去,沒好。
當時劉根就跟任栓鎖說了,他要幫李川登上大寶,徹底清理朝廷的想法。
任栓鎖等人很讚賞劉根,十分願意跟隨劉根闖出一片事業來。畢竟任栓鎖本就是有家國情懷的武夫。
而劉根這時已經猜到了朝廷肯定有韃子買通的官員,而且級別不低,起碼能和皇帝說上話,才能讓皇帝連下十二道聖旨逼杜嵩出兵。
但韃子一直沒有裏應外合直接攻打大乾,說明韃子在等,等消耗到大乾無人可用,徹底腐壞。
現任總兵張巡可能也麵臨了這種情況。但張巡絕對比杜嵩會變通。
知道先偷襲韃子軍營,以探虛實,也能暫時堵住朝廷的口,不至於像杜嵩一樣憤恨出兵,全軍覆沒。
劉根當時想,張巡也不糊塗啊。
但,韃子既然能買通朝廷大員,自然也知道張巡的一舉一動。
想必偷襲計劃也早被探聽,韃子正張著口袋讓他們鑽呢!
總兵張巡如果不糊塗,那他肯定也知道韃子知道他們要偷襲。
那他讓人偷襲,基本就是讓人去送死的,但死幾個小卒,總比全軍覆沒的好。
這消息,哈赤知道,總兵張巡也知道。他們以為隻有他和劉一德這些馬前卒不知道。
而劉根想到這些之時,心中立馬就有了假死的計劃。
讓所有人都以為他死了。先讓劉一德的人去送一波,他再從天而降,打韃子一個措手不及。
同時也讓張巡能堵住朝廷的口,破壞韃子的計劃!
這便是戰爭背後的博弈!
而現在劉根就像天神一樣看透了這些。
所有人不知道。
此刻!
在夜幕的掩護下,劉根已經帶領眾人,在前往韃子軍營的路上。
不管是韃子的暗哨,還是劉一德派來的暗探,都看到了李川悲痛欲絕的樣子。
看李川的樣子,絕對不像是演的。
關鍵是不僅他們相信了,就連李川他自己都相信了,怎能騙不過所有人。
劉一德的人快速奔迴屯軍城。
正吃鹹菜滾豆腐的劉一德,聽聞劉根死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好好好。”
連叫三聲好,他夾起一塊豆腐放進嘴裏:
“死的好!可算出了咱家一口惡氣,一個小小的火頭軍,也配跟咱家鬥!這下偷襲韃子軍營倒少了一個麻煩!軍功可都是咱家的啦!”
其實劉一德想得軍功是一方麵。
他是想讓自己的人在偷襲韃子軍營時,給劉根背後捅刀。讓劉根死在韃子軍營。
現在劉根被炸死,他的人倒省下些麻煩,直接偷襲韃子軍營即可。
他的人能迴來通報消息最好,迴不來,這偷襲韃子軍營的功勞也是他的。
到時候出城追擊韃子,他是首功!
劉一德是越想越高興。
他哪裏知道,這是韃子的圈套,正等著他鑽呢。
另一頭,韃子的暗哨也快馬迴到軍營,向哈赤稟報,哈赤高興的拍著桌案。
大叫著好,激動之下,也不管自己的傷勢,連連咳嗽。
劉根那一箭確實是狠,傷的他不輕。
但哈赤作為一軍之將,自然也十分也謹慎。他讓暗哨繼續探查,有情況立馬迴來稟報,生怕劉根沒死幹淨。
雖謹慎,但他已經信了七八分。心中對劉根的仇恨都成了他的執念。
他無時不刻想要殺死劉根,做夢都是他兒子都鐸拎著自己的人頭,讓他替自己報仇。
有時候還會夢到劉根衝自己射來的那一箭,不是射中胸口,而是射中了他的頭!
最近以來,哈赤常常被這樣的噩夢纏繞。
可以說劉根這個人,就是他最大的噩夢。
現在劉根死了,都鐸終於能安心下葬了,他也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可惜的是,劉根是自己炸死自己的,不是他親手所殺。
若能親手斬殺劉根,他必定提著劉根的人頭去祭拜自己的兒子。
“都鐸!你可以瞑目了!你別著急,兩天後你的葬禮我就讓阿育婭去陪你!願長生天賜予為父力量,踏平屯軍城,讓整個屯軍城給你陪葬!”
哈赤用拳頭抵在心頭,望著天,對兒子說著話,可見對兒子無盡的思念。
說著,他的眼神開始變的兇狠起來。
他是想讓阿育婭嫁給兒子,但是是想讓阿育婭給兒子殉葬。
而且,現在劉根死了。最大的障礙沒了,也沒必要假裝病重,誘殺劉根了。
隻需裝裝樣子,讓來偷襲的另一路乾軍以為他確實死了。
再誘乾軍出城來攻打自己,到時候便可像以前一樣,全殲乾軍的有生力量。
本來,哈赤作為金軍的前鋒部隊。
父汗給他的命令是拿下白龍山後,不時騷擾乾人邊境,給大乾不斷施壓。
再利用大乾朝廷裏買通的高官,誘導乾人皇帝下旨,逼迫大乾邊軍不斷出城作戰。
當然,他們金軍也得稍微賣賣破綻。
讓乾軍以為能贏,再誘敵深入,埋伏乾軍,一舉殲滅即可。
尤其是乾軍中的一些還能打仗的將領們。
就像被全殲在白龍山的鎮北軍,和其總兵杜嵩!
就這樣循環往複,不斷地消耗乾軍的有生力量。
等把這些乾軍的有生力量消耗的差不了,大乾必然大亂。
金軍再以仁義之師,大軍攻入,長驅直入,一舉推倒李乾朝廷,拿下整個大乾!
這便是金人朝廷製定的蠶食大乾的計劃。
都說他們金人是蠻夷,其實金人皇室也知道得位要正,以便更好的統治乾人百姓。
雖然這蠶食計劃,對入主中原的時間可能拉的長一點,但是這樣的方法最穩,以後也可以得到最大的迴報和最少的反抗。
當然,金人朝廷中,也有一派人反對這樣的作戰計劃。
認為大金是戰鬥民族,就是靠戰馬和彎刀統治的整個草原,對付大乾自然也得以武統之!
乾人自傲,一直以天下之主自居,壓迫北方各族,稱他們為蠻夷!
所以這一派,認為這個計劃對乾人還是太溫和。
他們認為應該一路殺進中原,見人殺人,見城屠城!不管婦孺盡皆屠之!所以必須殺服乾人,高壓統治,直到乾人徹底亡國滅種,以絕後患!
而哈赤恰恰就是這一派!
隻是他作為前鋒將軍,不得不聽父汗的安排。
但現在兒子都鐸的仇已報,哈赤決定不等了,等滅了這次張巡帶的邊軍,他便馬踏屯軍城,屠城奠子!
等他屠了屯軍城,再向父汗請罪也不遲!
隨即,哈赤下命令,讓部下開始準備。
他的計劃是,等這一路偷襲的乾軍來了以後,殺了其他人,剩一人放迴屯軍城把他已死的消息帶迴去。
然後他們還要作出準備拔營迴撤的動作。引誘張巡帶兵追擊。隻要張巡發兵,他就迴不去了。
等把張巡引入白龍山後,再複刻殲滅杜嵩鎮北軍的方法,全殲張巡。
再一路趁機殺進屯軍城!
哈赤對自己的作戰計劃很是滿意。
終於能放開手屠城,韃子其他將領也都十分高興。
黑夜中!
哈赤和一眾部下,在軍帳中得意的大笑。
而他哪裏知道,劉根對這些情況也早就心知肚明。
其實早在帶迴任栓鎖等人時,劉根就從任栓鎖他們哪裏得知。
當初杜嵩明明可以死守屯軍城,偏偏要出城追擊韃子軍的原因。
原來是皇帝連下十二道旨意,讓杜嵩盡快出兵,驅逐韃子,奪迴白龍山。
杜嵩雖多次上奏,可都被駁迴,皇上執意要讓他出兵。
頂不住壓力,憤恨之下,杜嵩不得不出兵。
本來杜嵩打算留下些軍力的,可是他已心灰意冷,又擔心剩下的部下被朝廷問罪,一氣之下反了朝廷,便拉上了整個鎮北軍。為大乾盡了最後一次忠!
就連劉根胡麻子這樣的火頭軍也都上了。
當時,一位姓趙的護衛小旗,從營中一名守備那裏聽到了這個消息。
這位名守備也是無意得知,就給一參將提議,不如反了朝廷。
可被這個參將一刀殺了,知道這個內幕的就沒幾人。
那姓趙的護衛小旗嚇的,拉上了任栓鎖他們當了逃兵。
劉根聽完,也難怪任栓鎖他們那麽的恨朝廷。
朝廷腐壞,皇帝無能,杜嵩有能力,卻愚忠。
這大乾再這樣發展下去,沒好。
當時劉根就跟任栓鎖說了,他要幫李川登上大寶,徹底清理朝廷的想法。
任栓鎖等人很讚賞劉根,十分願意跟隨劉根闖出一片事業來。畢竟任栓鎖本就是有家國情懷的武夫。
而劉根這時已經猜到了朝廷肯定有韃子買通的官員,而且級別不低,起碼能和皇帝說上話,才能讓皇帝連下十二道聖旨逼杜嵩出兵。
但韃子一直沒有裏應外合直接攻打大乾,說明韃子在等,等消耗到大乾無人可用,徹底腐壞。
現任總兵張巡可能也麵臨了這種情況。但張巡絕對比杜嵩會變通。
知道先偷襲韃子軍營,以探虛實,也能暫時堵住朝廷的口,不至於像杜嵩一樣憤恨出兵,全軍覆沒。
劉根當時想,張巡也不糊塗啊。
但,韃子既然能買通朝廷大員,自然也知道張巡的一舉一動。
想必偷襲計劃也早被探聽,韃子正張著口袋讓他們鑽呢!
總兵張巡如果不糊塗,那他肯定也知道韃子知道他們要偷襲。
那他讓人偷襲,基本就是讓人去送死的,但死幾個小卒,總比全軍覆沒的好。
這消息,哈赤知道,總兵張巡也知道。他們以為隻有他和劉一德這些馬前卒不知道。
而劉根想到這些之時,心中立馬就有了假死的計劃。
讓所有人都以為他死了。先讓劉一德的人去送一波,他再從天而降,打韃子一個措手不及。
同時也讓張巡能堵住朝廷的口,破壞韃子的計劃!
這便是戰爭背後的博弈!
而現在劉根就像天神一樣看透了這些。
所有人不知道。
此刻!
在夜幕的掩護下,劉根已經帶領眾人,在前往韃子軍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