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室根基
修什麽仙?我忙著養爹呢! 作者:十二月的小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賀乃是隆景皇帝心腹,夜晚求見,定是有要事。
“宣。”
片刻後,楊公邁著那猶如仙鶴般的步伐,來到養心殿。
“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賀剛一跪拜,皇帝頓時麵色驟變:“愛卿,你,你破境了?”
皇帝雖操持國政,卻也有九品劍道修為,而踏足儒道四品觀禮境的楊賀,僅僅是外表,便與先前有所不同,整個人都散發著一股肅然之氣。
“恭喜總督大人入四品觀禮境,真是可喜可賀啊。”趙德海在一旁說道。
皇帝更是直接走到楊賀麵前,“愛卿快平身。”
楊賀緩緩起身,手中握有一卷。
“快告訴朕,你是因何機緣而破境?”
皇帝是真的高興,自己麾下的大臣中,以楊賀最為拔群,進入四品觀禮境,皇帝便有足夠理由,將他安排到更為關鍵的位置。
儒道進入觀禮境後,楊賀對眼前一切,也都將看得更為通透。
他微笑道:“啟稟陛下,臣今日所得之機緣,乃是半闕詞賦。”
說完,楊賀將手中紙卷拱手交給皇帝。
隆景皇帝連忙接過來,他翻開一看,臉上激動之色忽然凝固,隨即身軀一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皇帝緩緩念著,隻覺內心一陣狂跳,他猛然抓住楊賀雙手,悍然道:
“楊賀,你真是世間奇才,奇才啊!這半闕詞賦,哪怕縱觀古今,也是世所罕見,驚世駭俗!”
楊賀躬身道:“多謝陛下誇獎,但這首詞,卻並非楊賀所作。”
“什麽?不是你?那是何人?”年輕的皇帝此刻腦中飛奔,開始細想帝京中,能有資格作出此等神作的那些大儒。
“這半闕詞乃是蕭惠妃的侄兒,蕭亦山所作。”
楊賀平靜說完之後,皇帝頓時皺眉,他甚至都沒能第一時間想起蕭亦山的樣子。
片刻後,皇帝愕然道:“蕭亦山?怎會是他?朕記得他來宮中時,連石碑上的字都認不全,怎麽可能是他?”
楊賀說道:“臣不敢誆騙陛下,這半闕詞的確是蕭亦山當著臣的麵,親口所作,此等詩詞才華,臣自愧不如。”
皇帝微微轉身,開始細想那日蕭亦山在宮中的各種拙劣表現,暗道:
“蕭亦山若真能作出如此佳作,又怎會連字都認不全?莫非此子......是故意在人前裝傻充愣?”
想著,皇帝又忍不住拿起紙卷,再度細品,一時間,竟是把身邊的楊賀與趙德海都給忘了。
稍許,又有太監來報:“啟稟陛下,帝劍司劍主求見。”
皇帝轉過身來,立刻道:“宣。”
他看向楊賀,說道:“正好讓劍主也來看看這詞。”
劍主李茹婉來到殿中,她正要參拜皇帝,忽然目光一動,看向了一旁的楊賀。
自家人,皇帝不等她見禮,便迎上前,說道:“你來得正好。”
李茹婉仍是先對皇帝行了禮,接著才對楊賀說道:“恭喜楊公步入四品觀禮境。”
楊賀低頭還禮,皇帝便將那半闕詞遞到了李茹婉麵前。
隻念了幾個字,李茹婉那高傲的臉上便露出驚訝,看完之後,她凝視楊賀,說道:
“楊公之大才,堪稱驚世,這半闕詞必定流傳千古。”
皇帝說道:“作詞的並非楊賀,而是另有其人。”
楊賀也說道:“我隻是恰好得了機緣。”
楊賀先前本想告訴陛下那蕭亦山有後天劍氣之資,為他謀一條性命。
然而此刻劍主來了,所為的是何事,楊賀也已經猜到。
帝京方圓百裏之內,但凡有新生的劍胎,無論先天後天,帝劍司都會立刻發現,蕭亦山這等天資,帝劍司自然勢在必得。
同樣的話,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份量也會不一樣。
他當即躬身行禮:“陛下,臣有一事請求。”
“但說無妨。”
楊賀道:“臣懇請陛下,讓那位作出這半闕詞的奇才進入鴻儒學院。”
皇帝聽完後,麵露猶豫:“愛卿......嗯,此時朕會好好考慮。”
楊賀也不多說什麽,就此行禮退去。
劍主李茹婉心中有些奇怪,便問道:“陛下,這等佳作,千古罕見,陛下為何要猶豫?”
皇帝歎了口氣:“朕自然希望鴻儒學院能有這等奇才,但因此人身份,朕一時......不說了,對了,你有何事?”
劍主麵露微笑,說道:“臣要向陛下求一個人,求一個或許將死之人。”
皇帝淡淡一笑:“將死之人?那便是死囚,既然劍主開口,隻要不是忤逆之罪,朕都可網開一麵。”
劍主笑道:“那人並非死囚,現正在京畿之內,他名叫,蕭亦山。”
“蕭亦山?”皇帝頓時皺眉,“怎麽又是他?”
李茹婉聞言,麵露疑惑:“陛下這是何意?”
皇帝揚了揚手中紙卷:“作出這‘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之人,正是惠妃的侄兒,蕭亦山。”
什麽?這驚世駭俗的詞賦,竟然是那個好色紈絝所作?
一時間,李茹婉甚至覺得,這比蕭亦山覺醒出後天劍氣還要更加不可思議。
劍主錯愕之時,皇帝又問道:“你為何要來向朕求他?”
李茹婉迴過神來,說道:“因為那蕭亦山已覺醒出後天劍氣,可為我大鄴皇室所用。”
“嘭!”
皇帝猛的一拍桌案:“蕭亦山是後天劍氣!?此......”
他本想說此話當真?然而略微一想,若是有假,劍主怎會來求見自己?
此時,就連一旁的大太監趙德海都感到不可思議,心下暗想:
“蕭家那位二公子,咱家見過好幾迴了,喪門星一樣的東西,怎麽突然又是作出佳作又是覺醒了劍道?作些詩詞倒也不打緊,可這劍道卻是皇室根基,於皇上自己有著莫大好處,然而眼下這關頭......還真是不好辦了。”
皇帝心中又何嚐不是如此作想。
劍主又道:“陛下,蕭惠妃之事,臣不敢多問,但劍道與我李氏帝脈息息相關,我會將蕭亦山納入帝劍司,蕭家日後不論結局如何,望陛下也不要為難於他。”
隆景帝聽完,心中默然沉吟:“劍官乃我皇室根基,既要讓蕭亦山進入帝劍司,又怎可處置其家族,隻是......”
“宣。”
片刻後,楊公邁著那猶如仙鶴般的步伐,來到養心殿。
“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賀剛一跪拜,皇帝頓時麵色驟變:“愛卿,你,你破境了?”
皇帝雖操持國政,卻也有九品劍道修為,而踏足儒道四品觀禮境的楊賀,僅僅是外表,便與先前有所不同,整個人都散發著一股肅然之氣。
“恭喜總督大人入四品觀禮境,真是可喜可賀啊。”趙德海在一旁說道。
皇帝更是直接走到楊賀麵前,“愛卿快平身。”
楊賀緩緩起身,手中握有一卷。
“快告訴朕,你是因何機緣而破境?”
皇帝是真的高興,自己麾下的大臣中,以楊賀最為拔群,進入四品觀禮境,皇帝便有足夠理由,將他安排到更為關鍵的位置。
儒道進入觀禮境後,楊賀對眼前一切,也都將看得更為通透。
他微笑道:“啟稟陛下,臣今日所得之機緣,乃是半闕詞賦。”
說完,楊賀將手中紙卷拱手交給皇帝。
隆景皇帝連忙接過來,他翻開一看,臉上激動之色忽然凝固,隨即身軀一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皇帝緩緩念著,隻覺內心一陣狂跳,他猛然抓住楊賀雙手,悍然道:
“楊賀,你真是世間奇才,奇才啊!這半闕詞賦,哪怕縱觀古今,也是世所罕見,驚世駭俗!”
楊賀躬身道:“多謝陛下誇獎,但這首詞,卻並非楊賀所作。”
“什麽?不是你?那是何人?”年輕的皇帝此刻腦中飛奔,開始細想帝京中,能有資格作出此等神作的那些大儒。
“這半闕詞乃是蕭惠妃的侄兒,蕭亦山所作。”
楊賀平靜說完之後,皇帝頓時皺眉,他甚至都沒能第一時間想起蕭亦山的樣子。
片刻後,皇帝愕然道:“蕭亦山?怎會是他?朕記得他來宮中時,連石碑上的字都認不全,怎麽可能是他?”
楊賀說道:“臣不敢誆騙陛下,這半闕詞的確是蕭亦山當著臣的麵,親口所作,此等詩詞才華,臣自愧不如。”
皇帝微微轉身,開始細想那日蕭亦山在宮中的各種拙劣表現,暗道:
“蕭亦山若真能作出如此佳作,又怎會連字都認不全?莫非此子......是故意在人前裝傻充愣?”
想著,皇帝又忍不住拿起紙卷,再度細品,一時間,竟是把身邊的楊賀與趙德海都給忘了。
稍許,又有太監來報:“啟稟陛下,帝劍司劍主求見。”
皇帝轉過身來,立刻道:“宣。”
他看向楊賀,說道:“正好讓劍主也來看看這詞。”
劍主李茹婉來到殿中,她正要參拜皇帝,忽然目光一動,看向了一旁的楊賀。
自家人,皇帝不等她見禮,便迎上前,說道:“你來得正好。”
李茹婉仍是先對皇帝行了禮,接著才對楊賀說道:“恭喜楊公步入四品觀禮境。”
楊賀低頭還禮,皇帝便將那半闕詞遞到了李茹婉麵前。
隻念了幾個字,李茹婉那高傲的臉上便露出驚訝,看完之後,她凝視楊賀,說道:
“楊公之大才,堪稱驚世,這半闕詞必定流傳千古。”
皇帝說道:“作詞的並非楊賀,而是另有其人。”
楊賀也說道:“我隻是恰好得了機緣。”
楊賀先前本想告訴陛下那蕭亦山有後天劍氣之資,為他謀一條性命。
然而此刻劍主來了,所為的是何事,楊賀也已經猜到。
帝京方圓百裏之內,但凡有新生的劍胎,無論先天後天,帝劍司都會立刻發現,蕭亦山這等天資,帝劍司自然勢在必得。
同樣的話,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份量也會不一樣。
他當即躬身行禮:“陛下,臣有一事請求。”
“但說無妨。”
楊賀道:“臣懇請陛下,讓那位作出這半闕詞的奇才進入鴻儒學院。”
皇帝聽完後,麵露猶豫:“愛卿......嗯,此時朕會好好考慮。”
楊賀也不多說什麽,就此行禮退去。
劍主李茹婉心中有些奇怪,便問道:“陛下,這等佳作,千古罕見,陛下為何要猶豫?”
皇帝歎了口氣:“朕自然希望鴻儒學院能有這等奇才,但因此人身份,朕一時......不說了,對了,你有何事?”
劍主麵露微笑,說道:“臣要向陛下求一個人,求一個或許將死之人。”
皇帝淡淡一笑:“將死之人?那便是死囚,既然劍主開口,隻要不是忤逆之罪,朕都可網開一麵。”
劍主笑道:“那人並非死囚,現正在京畿之內,他名叫,蕭亦山。”
“蕭亦山?”皇帝頓時皺眉,“怎麽又是他?”
李茹婉聞言,麵露疑惑:“陛下這是何意?”
皇帝揚了揚手中紙卷:“作出這‘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之人,正是惠妃的侄兒,蕭亦山。”
什麽?這驚世駭俗的詞賦,竟然是那個好色紈絝所作?
一時間,李茹婉甚至覺得,這比蕭亦山覺醒出後天劍氣還要更加不可思議。
劍主錯愕之時,皇帝又問道:“你為何要來向朕求他?”
李茹婉迴過神來,說道:“因為那蕭亦山已覺醒出後天劍氣,可為我大鄴皇室所用。”
“嘭!”
皇帝猛的一拍桌案:“蕭亦山是後天劍氣!?此......”
他本想說此話當真?然而略微一想,若是有假,劍主怎會來求見自己?
此時,就連一旁的大太監趙德海都感到不可思議,心下暗想:
“蕭家那位二公子,咱家見過好幾迴了,喪門星一樣的東西,怎麽突然又是作出佳作又是覺醒了劍道?作些詩詞倒也不打緊,可這劍道卻是皇室根基,於皇上自己有著莫大好處,然而眼下這關頭......還真是不好辦了。”
皇帝心中又何嚐不是如此作想。
劍主又道:“陛下,蕭惠妃之事,臣不敢多問,但劍道與我李氏帝脈息息相關,我會將蕭亦山納入帝劍司,蕭家日後不論結局如何,望陛下也不要為難於他。”
隆景帝聽完,心中默然沉吟:“劍官乃我皇室根基,既要讓蕭亦山進入帝劍司,又怎可處置其家族,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