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告白
棄渣男,拋逆子,顧小姐獨美 作者:月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五分鍾後,一輛黑色轎車停在她麵前。車門打開,蘇清河一路跑過來。
“出什麽事了?”
他接過她手裏的箱子,皺眉看她發紅的眼睛。
顧聽禾搖頭,蘇清河沒有追問,隻是幫她提著箱子,引她上車。
顧聽禾癱在副駕駛上,手指緊緊攥著安全帶。蘇清河發動車子,沒有立刻開走。他轉過頭,靜靜地等她開口。
“我被停職了。”顧聽禾終於開口,“因為那些傳言。”
蘇清河眉頭皺得更緊。“什麽傳言?”
“說我離婚是因為出軌,說我和你......”顧聽禾哽住了,喉嚨像被什麽堵住了。“說我為了救你出的車禍。”
“荒謬。”蘇清河聽著這些理由,覺得可笑又氣憤。
“是啊,荒謬。”顧聽禾幹笑一聲,“可他們信了。”
蘇清河沒再說話,發動車子,時不時從後視鏡瞥她一眼。
十字路口前,一個流浪漢推著裝滿瓶子的車經過。顧聽禾盯著那輛車,突然覺得自己和那些被丟棄的瓶子沒什麽區別。
“其實,離婚的原因跟傳言沒什麽關係。”顧聽禾突然自顧自地說起來,“隻是我忍夠了。”
“十年。”
“十年裏,我一直在哄一個永遠不會愛我的男人,和一個學會恨我的孩子。”
十年的委屈像洪水衝破堤岸。顧聽禾的話一旦開口便止不住了。她說起初遇宋晏之,意外懷孕,被迫的婚姻,宋嘉穎的歸來,兒子的變化,最後是無盡的冷戰。
蘇清河沒有打斷,沒有評判,隻是靜靜地看著她,眼裏盛滿了心疼。
“離婚那天,我以為自己獲得了新生,我以為一切都要好了。”顧聽禾苦笑,“結果現在連工作都沒了。我一無所有。”
“我才二十八歲,可感覺人生已經結束了。”她的聲音逐漸低沉,“孩子不要我,丈夫不愛我,家庭沒了,工作沒了,我一事無成。”
蘇清河終於開口:“你有我。”三個字,簡單直接。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複雜的修飾,隻是陳述一個事實。
顧聽禾抬起頭,看著他的眼睛。那裏麵沒有同情,沒有憐憫,隻有篤定和溫暖。
“你有我。”蘇清河又說了一遍,聲音更加堅定。
顧聽禾愣住了。理智和清醒像潮水般湧迴來。她當然知道這句話的含義,知道他眼神中的溫度代表什麽。
她是個成年人,知道友情和愛情的分界線。
顧聽禾擦了把臉。
“抱歉。”她扯出一條紙巾,聲音沙啞。“我今天可能是太累了。”
她試圖迴避剛剛的話題。
“我說,你有我。”蘇清河再次重複道,語氣沒有波動,這幾個字卻如此表達得如此堅定。
顧聽禾的手指在手腕處摩挲,她想把那句話當耳旁風,不想迴複也不想麵對。她什麽感情都不想談,更不想迴應。感情是她最不擅長的領域。
“我隻是......把你當朋友。”她終於開口,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我知道。”蘇清河沒有想要一個答案。
“對不起。”顧聽禾有點無措的折著手裏的紙巾。“我隻能把你當朋友。”
“我沒有期望更多。”
“隻是希望你知道我的想法。”顧聽禾沒有接話。轉頭看向車窗外,她今天是想要找一個人傾訴卻沒想到收到一份告白,這讓她的思緒更急混亂。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你。”蘇清河開口,聲音裏沒有失落。“那時候我隻是個肥胖的小男孩,你是鄰居家漂亮的姐姐。”
迴憶像潮水湧上來,把她拖迴過去。站在樹下叫她下來吃冰棍的小胖墩,兩人分享一塊彩虹雪糕,陽光灑在他們藏在樹洞裏的彈珠上。
她勉強笑了一下,嘴角扯出生硬的弧度。“我們那時候都小。”
“對我來說不是。”
“當我知道要跟父母出國,在你家樓下站了一整晚。”
顧聽禾抬起頭。那是她不願迴想的一段往事。十五歲那年,她失去了一切。父母,家,穩定的生活。蘇清河離開前,她還擁有完整的世界。
“那個時候我太小了。”蘇清河繼續說,聲音低沉。“我自己沒得選。”
“我成年後第一件事,就是迴國找你。”蘇清河眉頭皺了一下。“那時候你已經結婚了。”
“我以為你過得很幸福。”蘇清河握著方向盤的手指收緊了一點。“那時我才十八歲,沒錢沒房,什麽都給不了你。”
顧聽禾閉上眼睛。十八歲的她剛剛成為別人的妻子,成為一個尚未出生孩子的母親。那時的她仍然懷著對未來的期待,仍然相信宋晏之會愛上她。
“所以我隻能祝福你。”
“直到昨天,我才知道你離婚了。”蘇清河抬起頭,目光直視她。“我知道現在說這些不合適,你也不可能接受我,但看到你現在這樣......”
他沒有說完,但顧聽禾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想要看她自暴自棄,他想讓她知道,世界上有人在乎她。
“我知道時機不對。”
“但我必須告訴你,我怕你不知道......我怕我再一次錯過機會。”
顧聽禾想開口拒絕,說自己完全沒有談感情的打算。
“我可以等。”蘇清河先一步開口,聲音堅定而平靜。“等你準備好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不用等了。”她的聲音幹澀。“我不會再相信感情了。”
十年婚姻,她付出了全部,換來的卻是冷漠和背叛。她的心早已幹涸,像一塊風幹的海綿,再也盛不下半點情感的水分。
顧聽禾直接的拒絕,不想給對方無端的期許。
“你在我心裏,是我的信念。”蘇清河轉過身,目光落在她臉上。“無論多黑的夜晚,你都在那裏。”
“我不值得你等。”她艱難地開口,“十幾年了,我連自己都不認識了。”
蘇清河的目光溫和而堅定。
“那就重新認識自己。”他說,聲音裏沒有急切,沒有催促,沒有想得到答案。“我會在這裏。”
“出什麽事了?”
他接過她手裏的箱子,皺眉看她發紅的眼睛。
顧聽禾搖頭,蘇清河沒有追問,隻是幫她提著箱子,引她上車。
顧聽禾癱在副駕駛上,手指緊緊攥著安全帶。蘇清河發動車子,沒有立刻開走。他轉過頭,靜靜地等她開口。
“我被停職了。”顧聽禾終於開口,“因為那些傳言。”
蘇清河眉頭皺得更緊。“什麽傳言?”
“說我離婚是因為出軌,說我和你......”顧聽禾哽住了,喉嚨像被什麽堵住了。“說我為了救你出的車禍。”
“荒謬。”蘇清河聽著這些理由,覺得可笑又氣憤。
“是啊,荒謬。”顧聽禾幹笑一聲,“可他們信了。”
蘇清河沒再說話,發動車子,時不時從後視鏡瞥她一眼。
十字路口前,一個流浪漢推著裝滿瓶子的車經過。顧聽禾盯著那輛車,突然覺得自己和那些被丟棄的瓶子沒什麽區別。
“其實,離婚的原因跟傳言沒什麽關係。”顧聽禾突然自顧自地說起來,“隻是我忍夠了。”
“十年。”
“十年裏,我一直在哄一個永遠不會愛我的男人,和一個學會恨我的孩子。”
十年的委屈像洪水衝破堤岸。顧聽禾的話一旦開口便止不住了。她說起初遇宋晏之,意外懷孕,被迫的婚姻,宋嘉穎的歸來,兒子的變化,最後是無盡的冷戰。
蘇清河沒有打斷,沒有評判,隻是靜靜地看著她,眼裏盛滿了心疼。
“離婚那天,我以為自己獲得了新生,我以為一切都要好了。”顧聽禾苦笑,“結果現在連工作都沒了。我一無所有。”
“我才二十八歲,可感覺人生已經結束了。”她的聲音逐漸低沉,“孩子不要我,丈夫不愛我,家庭沒了,工作沒了,我一事無成。”
蘇清河終於開口:“你有我。”三個字,簡單直接。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複雜的修飾,隻是陳述一個事實。
顧聽禾抬起頭,看著他的眼睛。那裏麵沒有同情,沒有憐憫,隻有篤定和溫暖。
“你有我。”蘇清河又說了一遍,聲音更加堅定。
顧聽禾愣住了。理智和清醒像潮水般湧迴來。她當然知道這句話的含義,知道他眼神中的溫度代表什麽。
她是個成年人,知道友情和愛情的分界線。
顧聽禾擦了把臉。
“抱歉。”她扯出一條紙巾,聲音沙啞。“我今天可能是太累了。”
她試圖迴避剛剛的話題。
“我說,你有我。”蘇清河再次重複道,語氣沒有波動,這幾個字卻如此表達得如此堅定。
顧聽禾的手指在手腕處摩挲,她想把那句話當耳旁風,不想迴複也不想麵對。她什麽感情都不想談,更不想迴應。感情是她最不擅長的領域。
“我隻是......把你當朋友。”她終於開口,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我知道。”蘇清河沒有想要一個答案。
“對不起。”顧聽禾有點無措的折著手裏的紙巾。“我隻能把你當朋友。”
“我沒有期望更多。”
“隻是希望你知道我的想法。”顧聽禾沒有接話。轉頭看向車窗外,她今天是想要找一個人傾訴卻沒想到收到一份告白,這讓她的思緒更急混亂。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你。”蘇清河開口,聲音裏沒有失落。“那時候我隻是個肥胖的小男孩,你是鄰居家漂亮的姐姐。”
迴憶像潮水湧上來,把她拖迴過去。站在樹下叫她下來吃冰棍的小胖墩,兩人分享一塊彩虹雪糕,陽光灑在他們藏在樹洞裏的彈珠上。
她勉強笑了一下,嘴角扯出生硬的弧度。“我們那時候都小。”
“對我來說不是。”
“當我知道要跟父母出國,在你家樓下站了一整晚。”
顧聽禾抬起頭。那是她不願迴想的一段往事。十五歲那年,她失去了一切。父母,家,穩定的生活。蘇清河離開前,她還擁有完整的世界。
“那個時候我太小了。”蘇清河繼續說,聲音低沉。“我自己沒得選。”
“我成年後第一件事,就是迴國找你。”蘇清河眉頭皺了一下。“那時候你已經結婚了。”
“我以為你過得很幸福。”蘇清河握著方向盤的手指收緊了一點。“那時我才十八歲,沒錢沒房,什麽都給不了你。”
顧聽禾閉上眼睛。十八歲的她剛剛成為別人的妻子,成為一個尚未出生孩子的母親。那時的她仍然懷著對未來的期待,仍然相信宋晏之會愛上她。
“所以我隻能祝福你。”
“直到昨天,我才知道你離婚了。”蘇清河抬起頭,目光直視她。“我知道現在說這些不合適,你也不可能接受我,但看到你現在這樣......”
他沒有說完,但顧聽禾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想要看她自暴自棄,他想讓她知道,世界上有人在乎她。
“我知道時機不對。”
“但我必須告訴你,我怕你不知道......我怕我再一次錯過機會。”
顧聽禾想開口拒絕,說自己完全沒有談感情的打算。
“我可以等。”蘇清河先一步開口,聲音堅定而平靜。“等你準備好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不用等了。”她的聲音幹澀。“我不會再相信感情了。”
十年婚姻,她付出了全部,換來的卻是冷漠和背叛。她的心早已幹涸,像一塊風幹的海綿,再也盛不下半點情感的水分。
顧聽禾直接的拒絕,不想給對方無端的期許。
“你在我心裏,是我的信念。”蘇清河轉過身,目光落在她臉上。“無論多黑的夜晚,你都在那裏。”
“我不值得你等。”她艱難地開口,“十幾年了,我連自己都不認識了。”
蘇清河的目光溫和而堅定。
“那就重新認識自己。”他說,聲音裏沒有急切,沒有催促,沒有想得到答案。“我會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