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密州境內之後,肉眼可見的荒涼。
密州本就屬於大天帝朝的邊陲之地,但並非重鎮。
帝朝在此並沒有屯集重兵。
唯一有朝廷精銳駐紮的關隘便是西北第一大關‘幽門關’。
嚴世卿迴憶了一下前世密州戰事的情形。
當時戰事並未持續太久。
查圖部此番入寇,總共也不過調集了數萬兵馬,並且其中大部分還是凡人。
不管是大天帝朝還是其餘各族勢力,戰爭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凡人。
但決定戰場走勢命運的,卻是一群實力超群的將帥校尉。
一個人足以改變一場戰爭的形式,是最貼切的寫實。
“前世宇文司南是在哪裏告捷的?”嚴世卿在心中嘀咕著。
他記得當時宇文司南出征三個月,在取得了一場大捷後迴朝,修為很快便如坐火箭般躥了起來。
他獲得帝道金丹的時間和地方,嚴世卿大抵能夠確認在這一區間當中。
“看來這次密州之戰,還要跟著他身後遊走才行,前世我隻知道他在密州獲得了帝道金丹,但卻不清楚他是從哪裏獲得的,該死,天命之子真的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
嚴世卿有些莫名煩躁。
不能提前預判帝道金丹的出產之地,也就不能早做安排。
他在離京之前,已經命人去搜羅材料用來製作‘帝道金丹’的替代品了。
隻是想要製作‘帝道金丹’的替代品也不是等閑人能做得到的。
還要請京城外,玄都觀的觀主‘雲微真人’代為出手煉製。
……
煉丹一道需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煉丹經驗的積累。
想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丹師,所花費的資源恐怕還要勝過培養一名地境強者!
“前世我未能重視丹師的培養,後來麾下絕大多數丹師還俱是抓捕的方外宗門的煉丹師,這一世我定要早日培養出一批丹師以供驅使……”
“等一下……煉丹?”嚴世卿腦海中靈光一閃,他好像抓住了什麽重點一般。
“前世宇文司南的密州之戰大捷的那場戰爭好像是叫‘丹王穀大捷’?”
嚴世卿當時輔助他父親處理朝政時,對宇文司南一舉一動都十分關注,隻是時間已經太過久遠,他一時間沒有想起來具體地點。
“拿行軍圖來!”嚴世卿鎖定目標後,直接在行軍圖上找起了‘丹王穀’所在。
很快,嚴世卿就將‘丹王穀’的位置圈定了出來。
丹王穀位於密州之東,幽門關內約七百多裏的位置。
這裏已經算是密州腹地了。
按照以往北虜入寇的記錄來看,對方是極難來到這個地方的。
但是這次的入寇卻透著古怪。
前世身處於權力中心的嚴世卿從未多想和深究。
但是這一次,他即然領兵出現在了密州。
並且還打算先一步截胡帝道金丹,那就得好好斟酌查圖部的意圖了。
嚴世卿看行軍圖上,從此地出發前往雲溪城,再從雲溪城出發去丹王穀的路程更加遙遠。
嚴世卿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我們不去雲溪城了,我們去這!”
嚴世卿指著地圖上的丹王穀對嚴九說道。
嚴九雖然隻是嚴世卿的親隨,在軍中並無職務在身。
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卻能夠代表嚴世卿和軍中校尉說話。
別忘了,他本身還是一個地裂境修為的強者!
嚴九盯著嚴世卿點出來的位置看了半天,並未看出個所以然來,隻是將自己的想法小心翼翼的說了出來。
“公子,您初來乍到,是否應該按照規矩,先去密州治所跟當地官員、士紳先打個照麵,再徐徐圖之?”
嚴九所說的是正常流程。
作為空降的高級官員,想要治理地方脫不開本地任職的一些中低層官員以及世代居於此地的士紳家族勢力。
與這些人打好了關係,今後治理地方自然能做到得心應手。
隻要能幹出點政績來,讓上麵看得到,哪怕是‘苦一苦百姓’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作為相府出來的下人嚴九的眼光已經能算是勝得過九成官員了。
若是前世的嚴世卿或許也會選擇這麽做。
但現在,嚴世卿隻是漠然的掃了一眼嚴九:“你是在教本官做事嗎?”
這話說的已經頗有點指責的意味了。
嚴九連忙低頭認錯:“小人不敢。”
不過嚴九畢竟是身邊老人,嚴世卿頓了頓還是跟他解釋了一嘴:“密州的士紳是什麽德行,我比你了解,現在我就算去了雲溪城,也不過是被他們糊弄罷了。”
“他們隻想你好我好,太平無事。”
“太平無事?可是北虜已經進入密州了。”嚴九忍不住道。
“是啊,已經密州了,但是他們隻是進來搶一把,又不會久留。隻要這裏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他們的利益始終是不變的,權當是破財消災了。”嚴世卿幽幽道。
“這……”嚴九感覺自己的三觀有些碎裂了。
盡管他是一名地境強者,但在政治上,終究還有所不足。
世家大族的貪婪遠超乎他的想象!
雖然嚴家也能算得上是世家大族,但是嚴家真正發跡也才不過兩代人。
作為第二代掌舵者的嚴世卿也是經過上一世的毒打才逐漸成熟起來。
若非嚴崇聽懂了嚴世卿話語中的‘成熟之言’,怕也不會輕易答應放嚴世卿出京。
“去,傳本官軍令,目標丹王穀!待本官攜勝而歸,雲溪城裏的那些老東西隻會想盡辦法討好本官,而不會使絆子。”嚴世卿完全沒有想要和麾下校尉商量的意思,直接把目的地選定在了丹王穀。
以這群京營將士的腳力,大約也就是兩天時間便能到達丹王穀所在。
原本作為‘前軍’的宇文司南一部,因為在京城近郊發生了那一場禍事之後,就一直吊在嚴世卿一部的後方百裏有餘的位置。
原本他們進發的方向都是雲溪城。
但現在位於前方的嚴世卿開始帶著隊伍偏離方向了。
跟還是不跟的問題就落在宇文司南和金陽侯身上了。
得到前方探馬傳迴的消息,宇文思南第一時間道:“取行軍圖來!”
密州本就屬於大天帝朝的邊陲之地,但並非重鎮。
帝朝在此並沒有屯集重兵。
唯一有朝廷精銳駐紮的關隘便是西北第一大關‘幽門關’。
嚴世卿迴憶了一下前世密州戰事的情形。
當時戰事並未持續太久。
查圖部此番入寇,總共也不過調集了數萬兵馬,並且其中大部分還是凡人。
不管是大天帝朝還是其餘各族勢力,戰爭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凡人。
但決定戰場走勢命運的,卻是一群實力超群的將帥校尉。
一個人足以改變一場戰爭的形式,是最貼切的寫實。
“前世宇文司南是在哪裏告捷的?”嚴世卿在心中嘀咕著。
他記得當時宇文司南出征三個月,在取得了一場大捷後迴朝,修為很快便如坐火箭般躥了起來。
他獲得帝道金丹的時間和地方,嚴世卿大抵能夠確認在這一區間當中。
“看來這次密州之戰,還要跟著他身後遊走才行,前世我隻知道他在密州獲得了帝道金丹,但卻不清楚他是從哪裏獲得的,該死,天命之子真的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
嚴世卿有些莫名煩躁。
不能提前預判帝道金丹的出產之地,也就不能早做安排。
他在離京之前,已經命人去搜羅材料用來製作‘帝道金丹’的替代品了。
隻是想要製作‘帝道金丹’的替代品也不是等閑人能做得到的。
還要請京城外,玄都觀的觀主‘雲微真人’代為出手煉製。
……
煉丹一道需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煉丹經驗的積累。
想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丹師,所花費的資源恐怕還要勝過培養一名地境強者!
“前世我未能重視丹師的培養,後來麾下絕大多數丹師還俱是抓捕的方外宗門的煉丹師,這一世我定要早日培養出一批丹師以供驅使……”
“等一下……煉丹?”嚴世卿腦海中靈光一閃,他好像抓住了什麽重點一般。
“前世宇文司南的密州之戰大捷的那場戰爭好像是叫‘丹王穀大捷’?”
嚴世卿當時輔助他父親處理朝政時,對宇文司南一舉一動都十分關注,隻是時間已經太過久遠,他一時間沒有想起來具體地點。
“拿行軍圖來!”嚴世卿鎖定目標後,直接在行軍圖上找起了‘丹王穀’所在。
很快,嚴世卿就將‘丹王穀’的位置圈定了出來。
丹王穀位於密州之東,幽門關內約七百多裏的位置。
這裏已經算是密州腹地了。
按照以往北虜入寇的記錄來看,對方是極難來到這個地方的。
但是這次的入寇卻透著古怪。
前世身處於權力中心的嚴世卿從未多想和深究。
但是這一次,他即然領兵出現在了密州。
並且還打算先一步截胡帝道金丹,那就得好好斟酌查圖部的意圖了。
嚴世卿看行軍圖上,從此地出發前往雲溪城,再從雲溪城出發去丹王穀的路程更加遙遠。
嚴世卿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我們不去雲溪城了,我們去這!”
嚴世卿指著地圖上的丹王穀對嚴九說道。
嚴九雖然隻是嚴世卿的親隨,在軍中並無職務在身。
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卻能夠代表嚴世卿和軍中校尉說話。
別忘了,他本身還是一個地裂境修為的強者!
嚴九盯著嚴世卿點出來的位置看了半天,並未看出個所以然來,隻是將自己的想法小心翼翼的說了出來。
“公子,您初來乍到,是否應該按照規矩,先去密州治所跟當地官員、士紳先打個照麵,再徐徐圖之?”
嚴九所說的是正常流程。
作為空降的高級官員,想要治理地方脫不開本地任職的一些中低層官員以及世代居於此地的士紳家族勢力。
與這些人打好了關係,今後治理地方自然能做到得心應手。
隻要能幹出點政績來,讓上麵看得到,哪怕是‘苦一苦百姓’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作為相府出來的下人嚴九的眼光已經能算是勝得過九成官員了。
若是前世的嚴世卿或許也會選擇這麽做。
但現在,嚴世卿隻是漠然的掃了一眼嚴九:“你是在教本官做事嗎?”
這話說的已經頗有點指責的意味了。
嚴九連忙低頭認錯:“小人不敢。”
不過嚴九畢竟是身邊老人,嚴世卿頓了頓還是跟他解釋了一嘴:“密州的士紳是什麽德行,我比你了解,現在我就算去了雲溪城,也不過是被他們糊弄罷了。”
“他們隻想你好我好,太平無事。”
“太平無事?可是北虜已經進入密州了。”嚴九忍不住道。
“是啊,已經密州了,但是他們隻是進來搶一把,又不會久留。隻要這裏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他們的利益始終是不變的,權當是破財消災了。”嚴世卿幽幽道。
“這……”嚴九感覺自己的三觀有些碎裂了。
盡管他是一名地境強者,但在政治上,終究還有所不足。
世家大族的貪婪遠超乎他的想象!
雖然嚴家也能算得上是世家大族,但是嚴家真正發跡也才不過兩代人。
作為第二代掌舵者的嚴世卿也是經過上一世的毒打才逐漸成熟起來。
若非嚴崇聽懂了嚴世卿話語中的‘成熟之言’,怕也不會輕易答應放嚴世卿出京。
“去,傳本官軍令,目標丹王穀!待本官攜勝而歸,雲溪城裏的那些老東西隻會想盡辦法討好本官,而不會使絆子。”嚴世卿完全沒有想要和麾下校尉商量的意思,直接把目的地選定在了丹王穀。
以這群京營將士的腳力,大約也就是兩天時間便能到達丹王穀所在。
原本作為‘前軍’的宇文司南一部,因為在京城近郊發生了那一場禍事之後,就一直吊在嚴世卿一部的後方百裏有餘的位置。
原本他們進發的方向都是雲溪城。
但現在位於前方的嚴世卿開始帶著隊伍偏離方向了。
跟還是不跟的問題就落在宇文司南和金陽侯身上了。
得到前方探馬傳迴的消息,宇文思南第一時間道:“取行軍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