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最後一戶
八零警花嬌又颯,高冷隊長心慌了 作者:月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暖是騎過摩托車的,騎的時候沒問題,但是停下來後,撐不住車身的重量,哐當一聲就摔了。
自此之後,就再沒有沒有騎過了。
他們那個年代,騎摩托車的人少,大部分人騎的是電動車,環保省錢又方便。
楚雋上了車,安暖也坐了上去。
鈄文彬和崔義一人上了一輛摩托車,不忘叮囑。
“路抖,安同誌抓緊點,小心摔著。”
“好的。”
安暖一聽,立刻緊張起來。
這摩托車後座位的前麵,是有一個可以供扶手的橫梁的,但是這車大概平時用的太狠也沒怎麽保養,扶手鏽得厲害,上麵還有挺多陳年泥垢。
安暖心裏掙紮了半天,小心翼翼地搭了一下手。
車在山間逐漸加速,一個轉彎,她身體一歪。
和髒兮兮的扶手相比,楚雋顯然手感更好。
安暖情急之下一把抓住楚雋的衣服。
“坐好了。”楚雋沒想太多:“別亂晃,小心點。”
“嗯嗯嗯。”安暖連忙道:“我能拽著你嗎,這個扶手有點髒。”
“可以。”
也算相處了一段時間,楚雋對安暖還是有一些理解的。
幹活兒的時候,再髒也不怕,屍體血淋淋的,下手一點都不含糊。
但是日常生活中,真的愛幹淨。
一個鄉下來的姑娘,每天要洗頭洗澡換衣服。稍微有點髒的地方,能不去盡量不去,非要去,也小心翼翼的。但也說不上多嫌棄,就是愛幹淨。
楚雋說完,安暖就摟了上來。
這腰,好摟。
雖然瘦,挺有勁兒。
安暖立刻就摟實在了。
楚雋挺直了腰身,行,摟吧。
不要趁機占他便宜就行了,他總有種感覺,安暖在偷偷摸摸的時候,想要伸手摸摸他的腹肌什麽的。
摩托車速度很快,鈄文彬和崔義都是常在山路上來來去去的,開得很熟練。
安暖一點都不意外,楚雋的車技也很好。
有些人運動神經發達,任何和運動相關的事情,都遊刃有餘。
安暖很安心,隻要抱著楚雋的腰就行。
很快到了地方。
這是一片桃花林。
“就是這裏了。”鈄文彬說:“大概有五畝地。我們有三年苗,五年苗,十年苗,價格各不相同,總體來說,還是十年苗最受歡迎。”
下了車,楚雋走到一株樹下。
“就是這個品種。”楚雋說:“沒錯,和山上的那一片是一樣的。鈄廠長,你們這桃園裏,有多少個品種?”
“有好幾個呢。”鈄文彬說:“有碧桃,灑金桃,單瓣桃,五寶桃……您看的這種,叫千瓣桃,這個品種花瓣數量極多,可達數百片,花形豐滿圓潤,色彩鮮豔奪目,是觀賞性桃樹中的珍品。”
幾人在桃花林裏轉了一下,鈄文彬介紹了一下各個不同的品種。
現在不是花期,所有的樹都是綠油油的,分辨起來不是很容易。
但是安暖都認識。
說了一會兒,鈄文彬都很佩服:“安同誌,你竟然認識那麽多不同的品種,還能分得出來,這一般人可不行。一般人對桃樹的理解,就是一個開花,一個結果。”
安暖笑了一下:“愛好而已,不值一提。”
刑偵人員,在查案過程中,會碰見各種各樣的事情,接觸各行各業,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從一堆亂麻中,找出破綻。
沒有人能無所不知,但知道的越多,自然越好。
安暖說:“我看你們這些樹,有一些應該是從香山上移植下來的吧。”
“對,有的。”鈄文彬說:“靠山吃山嘛,我不是吹牛,我家三代都是幹這一行的,祖祖輩輩住在山下,我對這山的熟悉,和自家一樣。”
安暖也覺得他不是吹牛,但是,吹牛不吹牛的,也不可能有人記住一片山的每一棵樹。
楚雋道:“鈄廠長,你們花木公司裏,有多少對桃樹非常了解的人。本地的工人也行,請來的專家顧問也行。”
“咱們廠裏……得有十幾個吧,不一定,忙的時候還要請零時工,都是周邊的村民,要是經常請的,也都很熟悉。”
“他們都可以分辨出桃樹和桃樹之間的品種差別嗎?”
“這就不好說了,要看各人。這方麵的專家肯定可以,工人的話……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人幹活兒認真,腦子好使,旁人教一遍,他就會來,還能舉一反三。
有人腦子慢,也糊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第一年是生手,第二年還是生手。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楚雋沉吟著點了點頭。
之前他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知識,懂這個知識的人應該不多。但是如今看來,懂這個的人也不少,全部篩查一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但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先排查。
根據他們推測出來的兇手形象,排查所有有嫌疑的人。
安暖半天坐在鈄文彬的辦公室裏,見向陽花木公司的人,剩下的半天,讓鈄文彬帶著,去見那些,曾經在這裏打了幾年零時工,但是並非固定員工的人。
有些人家住在山裏還挺深的地方,幸虧有摩托車,要是靠兩條腿,真要累死了。
安暖開始還隻是在路麵崎嶇的時候,摟一下楚雋。後來累了,就幹脆靠在他背上了。
這多少有一點破罐子破摔的成分在。
親也親了,抱也抱了,一張床都睡了,人人都知道他們未婚夫妻感情好了,現在還保持距離給誰看啊?給鈄文彬和崔義兩個不認識的人看嗎?
五點半的時候,他們到了最後一戶。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你們要找的人。”鈄文彬說:“如果不是,我就不知道還有誰了。”
鈄文彬將車停在一個小院子門口。
“這戶人家姓酆,他們家有兩兄弟,一個叫酆耀傑,一個叫酆邦輝。爸爸死得早,媽媽身體不好,兄弟倆都沒上什麽學,就靠務農和打些零工過活。”
楚雋道:“這兄弟倆,多大了?”
“一個二十三,一個二十五。”
“脾氣呢?”
“雖然是兄弟倆,但脾氣可不一樣,天差地別。老大雖然隻大兩歲,但是性格沉穩。老二呢,脾氣要急一點,有點鬧。不過兩個人幹活兒都是一把好手,也不偷懶,這個還是很不錯的。”
自此之後,就再沒有沒有騎過了。
他們那個年代,騎摩托車的人少,大部分人騎的是電動車,環保省錢又方便。
楚雋上了車,安暖也坐了上去。
鈄文彬和崔義一人上了一輛摩托車,不忘叮囑。
“路抖,安同誌抓緊點,小心摔著。”
“好的。”
安暖一聽,立刻緊張起來。
這摩托車後座位的前麵,是有一個可以供扶手的橫梁的,但是這車大概平時用的太狠也沒怎麽保養,扶手鏽得厲害,上麵還有挺多陳年泥垢。
安暖心裏掙紮了半天,小心翼翼地搭了一下手。
車在山間逐漸加速,一個轉彎,她身體一歪。
和髒兮兮的扶手相比,楚雋顯然手感更好。
安暖情急之下一把抓住楚雋的衣服。
“坐好了。”楚雋沒想太多:“別亂晃,小心點。”
“嗯嗯嗯。”安暖連忙道:“我能拽著你嗎,這個扶手有點髒。”
“可以。”
也算相處了一段時間,楚雋對安暖還是有一些理解的。
幹活兒的時候,再髒也不怕,屍體血淋淋的,下手一點都不含糊。
但是日常生活中,真的愛幹淨。
一個鄉下來的姑娘,每天要洗頭洗澡換衣服。稍微有點髒的地方,能不去盡量不去,非要去,也小心翼翼的。但也說不上多嫌棄,就是愛幹淨。
楚雋說完,安暖就摟了上來。
這腰,好摟。
雖然瘦,挺有勁兒。
安暖立刻就摟實在了。
楚雋挺直了腰身,行,摟吧。
不要趁機占他便宜就行了,他總有種感覺,安暖在偷偷摸摸的時候,想要伸手摸摸他的腹肌什麽的。
摩托車速度很快,鈄文彬和崔義都是常在山路上來來去去的,開得很熟練。
安暖一點都不意外,楚雋的車技也很好。
有些人運動神經發達,任何和運動相關的事情,都遊刃有餘。
安暖很安心,隻要抱著楚雋的腰就行。
很快到了地方。
這是一片桃花林。
“就是這裏了。”鈄文彬說:“大概有五畝地。我們有三年苗,五年苗,十年苗,價格各不相同,總體來說,還是十年苗最受歡迎。”
下了車,楚雋走到一株樹下。
“就是這個品種。”楚雋說:“沒錯,和山上的那一片是一樣的。鈄廠長,你們這桃園裏,有多少個品種?”
“有好幾個呢。”鈄文彬說:“有碧桃,灑金桃,單瓣桃,五寶桃……您看的這種,叫千瓣桃,這個品種花瓣數量極多,可達數百片,花形豐滿圓潤,色彩鮮豔奪目,是觀賞性桃樹中的珍品。”
幾人在桃花林裏轉了一下,鈄文彬介紹了一下各個不同的品種。
現在不是花期,所有的樹都是綠油油的,分辨起來不是很容易。
但是安暖都認識。
說了一會兒,鈄文彬都很佩服:“安同誌,你竟然認識那麽多不同的品種,還能分得出來,這一般人可不行。一般人對桃樹的理解,就是一個開花,一個結果。”
安暖笑了一下:“愛好而已,不值一提。”
刑偵人員,在查案過程中,會碰見各種各樣的事情,接觸各行各業,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從一堆亂麻中,找出破綻。
沒有人能無所不知,但知道的越多,自然越好。
安暖說:“我看你們這些樹,有一些應該是從香山上移植下來的吧。”
“對,有的。”鈄文彬說:“靠山吃山嘛,我不是吹牛,我家三代都是幹這一行的,祖祖輩輩住在山下,我對這山的熟悉,和自家一樣。”
安暖也覺得他不是吹牛,但是,吹牛不吹牛的,也不可能有人記住一片山的每一棵樹。
楚雋道:“鈄廠長,你們花木公司裏,有多少對桃樹非常了解的人。本地的工人也行,請來的專家顧問也行。”
“咱們廠裏……得有十幾個吧,不一定,忙的時候還要請零時工,都是周邊的村民,要是經常請的,也都很熟悉。”
“他們都可以分辨出桃樹和桃樹之間的品種差別嗎?”
“這就不好說了,要看各人。這方麵的專家肯定可以,工人的話……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人幹活兒認真,腦子好使,旁人教一遍,他就會來,還能舉一反三。
有人腦子慢,也糊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第一年是生手,第二年還是生手。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楚雋沉吟著點了點頭。
之前他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知識,懂這個知識的人應該不多。但是如今看來,懂這個的人也不少,全部篩查一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但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先排查。
根據他們推測出來的兇手形象,排查所有有嫌疑的人。
安暖半天坐在鈄文彬的辦公室裏,見向陽花木公司的人,剩下的半天,讓鈄文彬帶著,去見那些,曾經在這裏打了幾年零時工,但是並非固定員工的人。
有些人家住在山裏還挺深的地方,幸虧有摩托車,要是靠兩條腿,真要累死了。
安暖開始還隻是在路麵崎嶇的時候,摟一下楚雋。後來累了,就幹脆靠在他背上了。
這多少有一點破罐子破摔的成分在。
親也親了,抱也抱了,一張床都睡了,人人都知道他們未婚夫妻感情好了,現在還保持距離給誰看啊?給鈄文彬和崔義兩個不認識的人看嗎?
五點半的時候,他們到了最後一戶。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你們要找的人。”鈄文彬說:“如果不是,我就不知道還有誰了。”
鈄文彬將車停在一個小院子門口。
“這戶人家姓酆,他們家有兩兄弟,一個叫酆耀傑,一個叫酆邦輝。爸爸死得早,媽媽身體不好,兄弟倆都沒上什麽學,就靠務農和打些零工過活。”
楚雋道:“這兄弟倆,多大了?”
“一個二十三,一個二十五。”
“脾氣呢?”
“雖然是兄弟倆,但脾氣可不一樣,天差地別。老大雖然隻大兩歲,但是性格沉穩。老二呢,脾氣要急一點,有點鬧。不過兩個人幹活兒都是一把好手,也不偷懶,這個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