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朱元璋:科舉製也有問題?
大明:開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作者:半夏的微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味道很不錯?”
“是嗎?”
朱允熥目光看著朱元璋,眼神似笑非笑。
“沒錯,味道很不錯!”
朱元璋繃著臉,出聲說道。
“嗬嗬!”
“既然這樣的話,皇爺爺你可得多吃點。”
朱允熥笑了笑,拿起筷子,給朱元璋的碗裏夾菜。
“你...”
朱元璋滿臉無奈,伸手將朱允熥的手抓住,說道:“咱自己會夾,用不著你幫忙。”
“沒事沒事,尊老愛幼,那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朱允熥擺擺手,笑嗬嗬的說道。
“中華民族?”
“傳統美德?”
朱元璋眼神不解。
不過,他的神情十分堅定,死死將朱允熥的手抓住:“咱說了,不用你幫忙。”
“行吧!”
“既然這樣,那就皇爺爺你自己夾吧。”
朱允熥看著朱元璋碗裏半碗的菜肴,聳了聳肩。
“這...咱怎麽下口啊!”
朱元璋心中暗暗叫苦,但麵上絲毫沒有顯露。
“嗬嗬!”
“這個氣氛才對嘛!”
朱高煦站在一旁傻樂。
朱元璋夾起菜肴,裝模作樣在清水中涮了涮,最後將東西放下,問道:“允熥,剛剛誰找你啊?”
東西吃是不可能的吃的。
不過,不能明說,不然不是讓朱允熥看笑話嗎?
所以,找點話題聊聊天,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舅老爺!”
朱允熥看出了朱元璋的小心思,但卻並未戳穿。
不想吃就不吃吧。
“藍玉?”
“他找你幹什麽啊?”
朱元璋眼神好奇。
朱允熥沒有迴答朱元璋的詢問,而是夾起一塊肥牛卷放入口中,一邊咀嚼一邊問道:“皇爺爺,你覺得咱們大明的科舉製如何?”
“啊?”
朱元璋神情一愣,目光看著朱允熥,心中升起一抹強烈的不安:“允熥,你該不會覺得咱大明的科舉製也有問題吧?”
他現在心中都已經有點怕了。
“皇爺爺你已經意識到了?”
朱允熥有些驚訝。
“額...”
“不是,還真有啊?”
朱元璋人懵了。
他坐上皇位之後,做過的事情也不多,但...從丞相到分封,現在又到了科舉製。
巧合的是,這些事剛好是他做過的。
“有!”
朱允熥重重點頭。
朱元璋麵色陰晴不定:“都下去吧!”
科舉製是王朝根本,這東西若是出了亂子,問題十分嚴重。
所以,由不得他不謹慎對待。
“什麽情況?”
朱高煦、王景弘兩人有些錯愕。
話說的好好的,怎麽突然氣氛不對了?
不過,他們不敢多問,起身邁步離開。
“允熥,科舉製哪裏有問題?”
兩人走後,朱元璋抬頭看向朱允熥。
“兩點,一,死板;二,漏洞大。”
朱允熥豎起大拇指。
朱元璋既然詢問,那他自然也毫不客氣的說。
“死板?”
“漏洞大?”
朱元璋滿臉不解:“展開來說說,怎麽死板了?又有什麽樣的漏洞?”
毫不誇張的說,他自認為對科舉製的改革還挺滿意的,結果到了朱允熥口中,直接就出現兩個大問題。
他了解朱允熥的性格,若是小問題的話,朱允熥不會特意說出來。
“先說說死板。”
“皇爺爺,按照你的科舉製度挑選出來的,大多都是書呆子,因為你的選拔方式就注定隻能選出書呆子。”
朱允熥侃侃而談。
朱元璋皺起眉頭:“為什麽會這麽說?咱的選拔方式,怎麽就隻能選出書呆子了?”
“思想被禁錮了。”
“皇爺爺你若是不信的話,可以找一些官員或者學子詢問一下,看看他們如何看待科舉製的。”
朱允熥出聲說道。
科舉製並非在明朝出現,但是由於朱元璋的蓋度,使得科舉製在明朝徹底興旺起來。
問題是,由於思想的禁錮,導致通過科舉製的學子,大多都是書呆子。
精心挑選出來的人才,結果是一個個書呆子,這對大明整體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現象。
“好,咱等下去問問這個事情。”
朱元璋點點頭。
雖然他不認同朱允熥的說法,但是去問問也不費什麽功夫。
“皇爺爺,其實科舉的本質是什麽呢?”
“很簡單,從各地挑選出真正的人才。”
朱允熥出聲說道。
朱元璋麵露沉思之色,揮揮手:“說說漏洞的問題吧。”
“好!”
朱允熥點點頭:“皇爺爺對科舉製的改革,本意是好的,優待學子,讓他們可以反複的參加科舉,直到能夠考中為止。”
朱元璋抬頭看著朱允熥,他從朱允熥的話中,隻聽到了誇獎,沒有聽到所謂的漏洞。
“士紳不納稅,學子一旦考中,便搖身一變成為了不用納稅的特權階級。”
“皇爺爺,沒考慮過這裏麵的問題嗎?”
朱允熥抬頭看著朱元璋。
“這有什麽問題?”
“學子們寒窗苦讀十多年,甚至是數十年,好不容易考中,這不是他們應得的迴報嗎?”
朱元璋有些詫異。
付出就得有迴報,這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誕生。
若不給予豐厚的獎勵,就他對官員的苛刻,是還參加科舉啊!
對自身的問題,朱元璋看的很清楚。
“問題是,皇爺爺你讓人一直考,考中就不用再納稅。”
“雖然考取功名很難,但久而久之,積攢到的人員還是能夠成為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
“若是有人動了歪心思,與百姓合作,讓百姓名下田地置於其名下,以此逃避朝廷的稅收,屆時,朝堂如何能夠收的上錢來?”
朱允熥出聲說道。
“這...”
朱元璋眉頭緊皺。
他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很清楚朱允熥雖然是在假設,但說的情況有很大概率會發生。
底層百姓可不管那些,能夠少交稅,這誘惑力太大了。
至於朝堂因此會怎麽樣,他們根本不會去考慮。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士紳聯合一起,將百姓的田地吞掉。”
朱允熥繼續說道。
“唰!”
朱元璋的臉色終於是變了,異常的難看。
他很清楚朱允熥說的那種情況若是出現,大明將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
一瞬間,他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無比的急躁。
“是嗎?”
朱允熥目光看著朱元璋,眼神似笑非笑。
“沒錯,味道很不錯!”
朱元璋繃著臉,出聲說道。
“嗬嗬!”
“既然這樣的話,皇爺爺你可得多吃點。”
朱允熥笑了笑,拿起筷子,給朱元璋的碗裏夾菜。
“你...”
朱元璋滿臉無奈,伸手將朱允熥的手抓住,說道:“咱自己會夾,用不著你幫忙。”
“沒事沒事,尊老愛幼,那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朱允熥擺擺手,笑嗬嗬的說道。
“中華民族?”
“傳統美德?”
朱元璋眼神不解。
不過,他的神情十分堅定,死死將朱允熥的手抓住:“咱說了,不用你幫忙。”
“行吧!”
“既然這樣,那就皇爺爺你自己夾吧。”
朱允熥看著朱元璋碗裏半碗的菜肴,聳了聳肩。
“這...咱怎麽下口啊!”
朱元璋心中暗暗叫苦,但麵上絲毫沒有顯露。
“嗬嗬!”
“這個氣氛才對嘛!”
朱高煦站在一旁傻樂。
朱元璋夾起菜肴,裝模作樣在清水中涮了涮,最後將東西放下,問道:“允熥,剛剛誰找你啊?”
東西吃是不可能的吃的。
不過,不能明說,不然不是讓朱允熥看笑話嗎?
所以,找點話題聊聊天,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舅老爺!”
朱允熥看出了朱元璋的小心思,但卻並未戳穿。
不想吃就不吃吧。
“藍玉?”
“他找你幹什麽啊?”
朱元璋眼神好奇。
朱允熥沒有迴答朱元璋的詢問,而是夾起一塊肥牛卷放入口中,一邊咀嚼一邊問道:“皇爺爺,你覺得咱們大明的科舉製如何?”
“啊?”
朱元璋神情一愣,目光看著朱允熥,心中升起一抹強烈的不安:“允熥,你該不會覺得咱大明的科舉製也有問題吧?”
他現在心中都已經有點怕了。
“皇爺爺你已經意識到了?”
朱允熥有些驚訝。
“額...”
“不是,還真有啊?”
朱元璋人懵了。
他坐上皇位之後,做過的事情也不多,但...從丞相到分封,現在又到了科舉製。
巧合的是,這些事剛好是他做過的。
“有!”
朱允熥重重點頭。
朱元璋麵色陰晴不定:“都下去吧!”
科舉製是王朝根本,這東西若是出了亂子,問題十分嚴重。
所以,由不得他不謹慎對待。
“什麽情況?”
朱高煦、王景弘兩人有些錯愕。
話說的好好的,怎麽突然氣氛不對了?
不過,他們不敢多問,起身邁步離開。
“允熥,科舉製哪裏有問題?”
兩人走後,朱元璋抬頭看向朱允熥。
“兩點,一,死板;二,漏洞大。”
朱允熥豎起大拇指。
朱元璋既然詢問,那他自然也毫不客氣的說。
“死板?”
“漏洞大?”
朱元璋滿臉不解:“展開來說說,怎麽死板了?又有什麽樣的漏洞?”
毫不誇張的說,他自認為對科舉製的改革還挺滿意的,結果到了朱允熥口中,直接就出現兩個大問題。
他了解朱允熥的性格,若是小問題的話,朱允熥不會特意說出來。
“先說說死板。”
“皇爺爺,按照你的科舉製度挑選出來的,大多都是書呆子,因為你的選拔方式就注定隻能選出書呆子。”
朱允熥侃侃而談。
朱元璋皺起眉頭:“為什麽會這麽說?咱的選拔方式,怎麽就隻能選出書呆子了?”
“思想被禁錮了。”
“皇爺爺你若是不信的話,可以找一些官員或者學子詢問一下,看看他們如何看待科舉製的。”
朱允熥出聲說道。
科舉製並非在明朝出現,但是由於朱元璋的蓋度,使得科舉製在明朝徹底興旺起來。
問題是,由於思想的禁錮,導致通過科舉製的學子,大多都是書呆子。
精心挑選出來的人才,結果是一個個書呆子,這對大明整體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現象。
“好,咱等下去問問這個事情。”
朱元璋點點頭。
雖然他不認同朱允熥的說法,但是去問問也不費什麽功夫。
“皇爺爺,其實科舉的本質是什麽呢?”
“很簡單,從各地挑選出真正的人才。”
朱允熥出聲說道。
朱元璋麵露沉思之色,揮揮手:“說說漏洞的問題吧。”
“好!”
朱允熥點點頭:“皇爺爺對科舉製的改革,本意是好的,優待學子,讓他們可以反複的參加科舉,直到能夠考中為止。”
朱元璋抬頭看著朱允熥,他從朱允熥的話中,隻聽到了誇獎,沒有聽到所謂的漏洞。
“士紳不納稅,學子一旦考中,便搖身一變成為了不用納稅的特權階級。”
“皇爺爺,沒考慮過這裏麵的問題嗎?”
朱允熥抬頭看著朱元璋。
“這有什麽問題?”
“學子們寒窗苦讀十多年,甚至是數十年,好不容易考中,這不是他們應得的迴報嗎?”
朱元璋有些詫異。
付出就得有迴報,這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誕生。
若不給予豐厚的獎勵,就他對官員的苛刻,是還參加科舉啊!
對自身的問題,朱元璋看的很清楚。
“問題是,皇爺爺你讓人一直考,考中就不用再納稅。”
“雖然考取功名很難,但久而久之,積攢到的人員還是能夠成為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
“若是有人動了歪心思,與百姓合作,讓百姓名下田地置於其名下,以此逃避朝廷的稅收,屆時,朝堂如何能夠收的上錢來?”
朱允熥出聲說道。
“這...”
朱元璋眉頭緊皺。
他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很清楚朱允熥雖然是在假設,但說的情況有很大概率會發生。
底層百姓可不管那些,能夠少交稅,這誘惑力太大了。
至於朝堂因此會怎麽樣,他們根本不會去考慮。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士紳聯合一起,將百姓的田地吞掉。”
朱允熥繼續說道。
“唰!”
朱元璋的臉色終於是變了,異常的難看。
他很清楚朱允熥說的那種情況若是出現,大明將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
一瞬間,他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無比的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