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新仇舊恨
大明:開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作者:半夏的微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冬天的夜晚,寒風刺骨。
朱允熥昏昏沉沉的腦袋,被冷風一吹,變得清醒無比。
“大皋被敲響,到底是怎麽迴事?”朱允熥一邊走,一邊問道。
“迴太孫,不久之前,沿海城池安康城發來八百裏加急血色信箋,陛下看完信箋之後,便讓末將去敲響了大皋。”蔣瓛道。
朱允熥點點頭,不再多言,徑直朝著乾清宮走去。
他沒有詢問蔣瓛發生了什麽事情,雖然蔣瓛是錦衣衛指揮使,但是很顯然,現在的事情,蔣瓛根本沒膽子拆開那封信箋觀看上麵的內容。
“太孫!”
“太孫!”
一路走來,不斷有宮女和太監對著朱允熥彎身行禮。
片刻後。
朱允熥來到了乾清宮。
宮殿中十分安靜。
朱元璋靜靜的站立著,沒有發出什麽聲響,深邃的目光,眺望著江寧城的方向。
將士死戰,城池被屠。
大明建國之後,還從未發生過如此慘烈的事情。
朱允熥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到朱元璋麵前,道:“皇爺爺,出...”
朱元璋不等朱允熥將話說完,將血色信箋遞了過來,道:“允熥,我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的疑惑,不過,你看完信箋上的內容就知道了。”
“好!”朱允熥點點頭,伸手接過信箋,低頭快速的瀏覽起上麵的內容。
不多時,信上的內容看完,朱允熥的眼神冷了下來,滿臉壓製不住的憤怒:“皇爺爺,這封信箋上的內容是真的嗎?”
“真的!”朱元璋道。
血色信箋有專門的考量標準,也有專門的運輸渠道,不可能存在記錄假消息的可能性。
“皇爺爺,我們必須要以血還血,不僅為江寧城戰死的將士、慘死的百姓,更為了扞衛我們大明的威嚴。”
“無論到什麽時候,麵對挑釁大明威嚴的人,我都隻有一個態度,雖遠必誅!”
朱允熥沉聲說道,眼神淩厲。
“雖遠必誅?”
“說的好,之前是咱做錯了,沒想到小小的匪盜,竟然也敢進攻我們大明的城池,真是給他們臉了。”
朱元璋目光看向朱允熥,眼神中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許。
朱允熥目光與朱元璋對視,道:“皇爺爺,我有一個請求,請你務必要答應。”
朱元璋一愣,看著朱允熥的模樣,道:“你先說說看。”
他沒有直接一口答應,主要是朱允熥現在的樣子,他從未見到過,擔心朱允熥會做什麽傻事。
現在朱允熥是大明的儲君,身係大明的未來,他絕不允許朱允熥衝動行事。
朱允熥道:“皇爺爺,這次沿海剿匪,我要親自前往。”
信箋上麵記錄的內容太讓人憤怒了。
而且,還出現了倭寇的身影,這讓朱允熥瞬間上頭了。
新仇舊恨,是時候一起清算了。
原本,他還沒有打算這麽快揚帆起航去看櫻花,但沒想到,他這邊沒動手,倭國竟然主動靠過來挑事了。
沒記錯的話,現在的倭國應該剛剛結束了南北朝,現在國內並不穩定呢。
“所以,倭寇出現在大明,是打算吸大明的血,來加速自身的恢複嗎?”朱允熥眼神冰冷。
朱元璋神情一愣,想也不想,直接搖頭拒絕:“不行!”
不等朱允熥說話,他緊接著又說道:“你身為大明的儲君,怎麽能夠以身犯險呢?這件事咱是不會同意的,沒有任何的商量。”
江寧城的陷落,讓他十分憤怒,但他並未被憤怒衝昏了理智。
江寧城的事情,用不著朱允熥這個大明儲君親自出麵。
“皇爺爺,我非去不可!”朱允熥神色堅定。
清算倭國,就在眼前,這種機會他豈能錯過?
錯過了,那絕對是一輩子的遺憾!
朱元璋看著神情堅定的朱允熥,陷入了深深的沉默當中,良久才道:“允熥,為什麽?你為什麽一定要去?”
“因為倭寇,孫兒要去蕩寇!”朱允熥聲音冰冷。
“倭寇?”朱元璋聞言神情一愣,有些不解。
他看出了朱允熥想要去沿海的堅定,但他覺得原因是匪盜,但沒想到真正的原因竟然社稷倭寇。
“沒錯!”
朱允熥點點頭,道:“皇爺爺,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江寧城的陷落,裏麵出現了倭寇的身影。”
“咱看到了,但江寧城是大盜陳祖義攻破的,你為何會注意到倭寇?而且,還要為此直接南下。”朱元璋十分疑惑。
對於倭寇,甚至是倭國,他都沒有任何的好感。
早在洪武二年的時候,他便想要出兵攻打倭國。
起因是大明派使臣前去倭國建交,讓倭國對大明稱臣納貢,結果當時倭國的執政者懷良親王直接將大明的使臣給殺了。
不僅如此,還在對大明的迴信當中,寫道【臣誠惶誠恐,稽首頓首】。
若是沒有殺大明使臣,倭國最後的迴信並無什麽不妥,甚至還可以看成是對大明的臣服,但有了殺戮使臣在前,再看後麵的迴複,那就充滿了濃濃的嘲諷和挖苦了。
朱元璋何等狂傲的一個人,他在看到倭國的迴信之後,當場就怒了,要出兵攻打倭國。
這個時候,劉伯溫站了出來,告訴朱元璋攻打倭國弊大於利,而且說現在倭國正在內鬥,讓他們自相殘殺就好,不然,說不定大明出兵,反而會幫助倭國結束內亂,一致來對付大明。
雖然無比的憤怒,但是朱元璋並沒有失了理智,他在認真考慮了劉伯溫的話後,最終放棄了攻打倭國。
後來,朱元璋一次翻閱元朝文獻的時候,看到當初元朝也曾攻打過倭國,結果接連兩次出兵,都遭遇了巨大的風暴,導致還沒有抵達倭國,便宣告了征討的失敗。
漸漸的,有傳言流出,倭國可能有天神守護,不然的話,怎麽兩次出征,都遭遇了風暴?
朱元璋看到這些文獻之後,更加覺得不應該攻打倭國,此後直接將倭國列為了不征之國,不準大明出兵攻打倭國。
這個事情,也製造成了大明倭寇橫行,給沿海的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最終甚至成為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允熥昏昏沉沉的腦袋,被冷風一吹,變得清醒無比。
“大皋被敲響,到底是怎麽迴事?”朱允熥一邊走,一邊問道。
“迴太孫,不久之前,沿海城池安康城發來八百裏加急血色信箋,陛下看完信箋之後,便讓末將去敲響了大皋。”蔣瓛道。
朱允熥點點頭,不再多言,徑直朝著乾清宮走去。
他沒有詢問蔣瓛發生了什麽事情,雖然蔣瓛是錦衣衛指揮使,但是很顯然,現在的事情,蔣瓛根本沒膽子拆開那封信箋觀看上麵的內容。
“太孫!”
“太孫!”
一路走來,不斷有宮女和太監對著朱允熥彎身行禮。
片刻後。
朱允熥來到了乾清宮。
宮殿中十分安靜。
朱元璋靜靜的站立著,沒有發出什麽聲響,深邃的目光,眺望著江寧城的方向。
將士死戰,城池被屠。
大明建國之後,還從未發生過如此慘烈的事情。
朱允熥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到朱元璋麵前,道:“皇爺爺,出...”
朱元璋不等朱允熥將話說完,將血色信箋遞了過來,道:“允熥,我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的疑惑,不過,你看完信箋上的內容就知道了。”
“好!”朱允熥點點頭,伸手接過信箋,低頭快速的瀏覽起上麵的內容。
不多時,信上的內容看完,朱允熥的眼神冷了下來,滿臉壓製不住的憤怒:“皇爺爺,這封信箋上的內容是真的嗎?”
“真的!”朱元璋道。
血色信箋有專門的考量標準,也有專門的運輸渠道,不可能存在記錄假消息的可能性。
“皇爺爺,我們必須要以血還血,不僅為江寧城戰死的將士、慘死的百姓,更為了扞衛我們大明的威嚴。”
“無論到什麽時候,麵對挑釁大明威嚴的人,我都隻有一個態度,雖遠必誅!”
朱允熥沉聲說道,眼神淩厲。
“雖遠必誅?”
“說的好,之前是咱做錯了,沒想到小小的匪盜,竟然也敢進攻我們大明的城池,真是給他們臉了。”
朱元璋目光看向朱允熥,眼神中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許。
朱允熥目光與朱元璋對視,道:“皇爺爺,我有一個請求,請你務必要答應。”
朱元璋一愣,看著朱允熥的模樣,道:“你先說說看。”
他沒有直接一口答應,主要是朱允熥現在的樣子,他從未見到過,擔心朱允熥會做什麽傻事。
現在朱允熥是大明的儲君,身係大明的未來,他絕不允許朱允熥衝動行事。
朱允熥道:“皇爺爺,這次沿海剿匪,我要親自前往。”
信箋上麵記錄的內容太讓人憤怒了。
而且,還出現了倭寇的身影,這讓朱允熥瞬間上頭了。
新仇舊恨,是時候一起清算了。
原本,他還沒有打算這麽快揚帆起航去看櫻花,但沒想到,他這邊沒動手,倭國竟然主動靠過來挑事了。
沒記錯的話,現在的倭國應該剛剛結束了南北朝,現在國內並不穩定呢。
“所以,倭寇出現在大明,是打算吸大明的血,來加速自身的恢複嗎?”朱允熥眼神冰冷。
朱元璋神情一愣,想也不想,直接搖頭拒絕:“不行!”
不等朱允熥說話,他緊接著又說道:“你身為大明的儲君,怎麽能夠以身犯險呢?這件事咱是不會同意的,沒有任何的商量。”
江寧城的陷落,讓他十分憤怒,但他並未被憤怒衝昏了理智。
江寧城的事情,用不著朱允熥這個大明儲君親自出麵。
“皇爺爺,我非去不可!”朱允熥神色堅定。
清算倭國,就在眼前,這種機會他豈能錯過?
錯過了,那絕對是一輩子的遺憾!
朱元璋看著神情堅定的朱允熥,陷入了深深的沉默當中,良久才道:“允熥,為什麽?你為什麽一定要去?”
“因為倭寇,孫兒要去蕩寇!”朱允熥聲音冰冷。
“倭寇?”朱元璋聞言神情一愣,有些不解。
他看出了朱允熥想要去沿海的堅定,但他覺得原因是匪盜,但沒想到真正的原因竟然社稷倭寇。
“沒錯!”
朱允熥點點頭,道:“皇爺爺,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江寧城的陷落,裏麵出現了倭寇的身影。”
“咱看到了,但江寧城是大盜陳祖義攻破的,你為何會注意到倭寇?而且,還要為此直接南下。”朱元璋十分疑惑。
對於倭寇,甚至是倭國,他都沒有任何的好感。
早在洪武二年的時候,他便想要出兵攻打倭國。
起因是大明派使臣前去倭國建交,讓倭國對大明稱臣納貢,結果當時倭國的執政者懷良親王直接將大明的使臣給殺了。
不僅如此,還在對大明的迴信當中,寫道【臣誠惶誠恐,稽首頓首】。
若是沒有殺大明使臣,倭國最後的迴信並無什麽不妥,甚至還可以看成是對大明的臣服,但有了殺戮使臣在前,再看後麵的迴複,那就充滿了濃濃的嘲諷和挖苦了。
朱元璋何等狂傲的一個人,他在看到倭國的迴信之後,當場就怒了,要出兵攻打倭國。
這個時候,劉伯溫站了出來,告訴朱元璋攻打倭國弊大於利,而且說現在倭國正在內鬥,讓他們自相殘殺就好,不然,說不定大明出兵,反而會幫助倭國結束內亂,一致來對付大明。
雖然無比的憤怒,但是朱元璋並沒有失了理智,他在認真考慮了劉伯溫的話後,最終放棄了攻打倭國。
後來,朱元璋一次翻閱元朝文獻的時候,看到當初元朝也曾攻打過倭國,結果接連兩次出兵,都遭遇了巨大的風暴,導致還沒有抵達倭國,便宣告了征討的失敗。
漸漸的,有傳言流出,倭國可能有天神守護,不然的話,怎麽兩次出征,都遭遇了風暴?
朱元璋看到這些文獻之後,更加覺得不應該攻打倭國,此後直接將倭國列為了不征之國,不準大明出兵攻打倭國。
這個事情,也製造成了大明倭寇橫行,給沿海的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最終甚至成為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