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血仇
大明:開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作者:半夏的微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熬了那麽多年,好不容易熬出來一個朱允熥,這要是出了什麽事情,那事情就麻煩了啊。
他們實在是沒自信,大明能夠再出現一個朱允熥了。
而且,江寧城的事情雖然十分嚴重,但說破天,也不過是破了一座城池,類似,甚至更大的城池,大明還有很多。
“不必多言,此事我心意已決。”朱允熥道。
“這...事情麻煩了啊!”
“唉...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啊,該死的匪盜,若是早知道這樣,早就應該將他們全部給滅掉。”
“怎麽辦?怎麽辦?不能讓太孫去沿海啊。”
“就是一群小小的匪盜,他們值得太孫殿下出馬嗎?這些混蛋,真的是該死啊!”
“......”
群臣看著朱允熥滿臉堅定的模樣,一個個都非常想哭。
朱元璋扭過頭,對著朱允熥道:“允熥,要不你再仔細考慮考慮,大家都十分擔心,你就別去了吧?”
“皇爺爺,我早說過了,我是一定要去的,這件事沒的商量。”朱允熥道。
隨即,他對著群臣說道:“諸位大人,我這次前去沿海,可不僅僅隻是因為這些匪盜,不知道你們剛剛有沒有注意到,皇爺爺剛剛說的話,這次江寧城被攻破可不僅僅隻有匪盜,還有倭寇參與了。”
“倭寇?”
群臣聞言,皺起了眉頭。
“不瞞諸位大人,我這次之所以選擇親自前去,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倭寇。”朱允熥繼續道。
“太孫,你與這些倭寇有仇嗎?”藍玉出聲問道。
“唰唰唰!”
群臣聞言,紛紛豎起了耳朵。
朱允熥點點頭,道:“當然有仇,而且還是血仇,我這次前去沿海,不僅要將匪盜和倭寇滅掉,還要為不久之後攻打倭國做準備!”
“血仇?”
“攻打倭國?”
群臣神情驚愕,一個個張了張嘴,有點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不是,剛剛不是還在說著匪盜和倭寇嗎?
怎麽一轉眼的功夫,竟然上升到倭國去了啊!
“殿下,匪盜和倭寇可以打,但是倭國,真的要三思啊!”
“殿下,我曾看過元朝的文獻記錄,他們也曾想要攻打倭國,但是最後卻連倭國的麵都沒有看到,便遭遇了巨大風暴,最後損失慘重,灰溜溜的迴來了。”
“沒錯,我也看過這些記載,據說倭國有神靈庇佑,誰想打倭國,最後神靈會降下懲罰,元朝就是這樣的。”
“殿下,倭國這麽邪乎,要不咱們不打了吧?”
“對對對,殿下,倭國就是一個小島國,而且距離咱們大明非常遠,就算是打下來,也沒有太大的收益,以臣之見,還是不打的好。”
“殿下三思啊!”
“......”
聽到朱允熥不僅要打匪盜和倭寇,竟然還對倭國有想法,一些臣子頓時坐不住了。
他們是真的擔心朱允熥出事。
倭國有沒有神靈庇佑,他們不知道,但是元朝活生生的例子在那裏擺放著呢。
萬一又怎麽辦?
而且,攻打倭國的收益也非常低,不值當的。
收益低,風險高。
這事情不值當的做啊!
“嗬嗬!”朱允熥笑了笑,道:“諸位大人,你們怎麽和皇爺爺剛剛說的一樣,倭國有神靈庇佑?難道我們大明就沒有嗎?”
“這...”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封建王朝,神靈之說一直都存在。
一開始,神靈的出現,是皇權為了自身統治的穩固,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皇權和神權逐漸模糊化了。
漸漸的,天子的稱唿出現了。
什麽叫天子?
老天爺的兒子,也就是說,皇帝是代替上天管理天下。
更有真龍之說。
中原大地,被稱之為龍的傳人,所以,皇帝是真龍天子!
朱允熥繼續道:“別說我不信倭國有神靈庇佑,即便是他們真的有神靈庇佑,那我就直接將他們的神靈給屠掉不就好了,到時候再攻打倭國。”
“嘶...倭國到底如何得罪的太孫?”
群臣看著神情張狂,鐵了心要進攻倭國的朱允熥,一時之間全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有神靈庇佑?直接屠神都要打!
這得是多大的仇恨啊!
“太孫,若是你真的要打倭國,臣覺得應該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不錯,太孫,進攻倭國和剿滅沿海的匪盜、倭寇不同,兩者不是同一個性質,還請太孫三思。”
“太孫,既然你這麽恨倭國,那咱們就打,但是,不能盲目的出擊,臣的意思很簡單,既然要打,那就要狠狠的將倭國收拾一頓。”
“......”
群臣沉默一陣之後,改變了口風。
他們看到了朱允熥神情的堅定,知道根本攔不住朱允熥,因此,索性直接支持,讓朱允熥做好準備。
其實,群臣改變態度的思路很簡單,總結起來,用四個字就能形容,堵不如疏。
現在,群臣就是疏。
朱允熥的態度他們看到了,反對是沒什麽用了。
這種情況下,若是要最大可能保住朱允熥的安全,那就隻能是做好萬全的準備。
“這...你們怎麽都叛變了?”朱元璋看到群臣的態度改變,頓時懵逼了。
他正站在一旁樂嗬嗬的吃瓜呢,還想著等下了朝之後,利用群臣的反對,再勸勸朱允熥呢。
結果群臣忽然就變得支持朱允熥了。
“好了,攻打倭國的事情在,咱們以後再說,現在是先將沿海的匪盜和倭寇滅掉,為江寧城死去的將士和百姓報仇。”朱元璋及時將話題止住。
不能繼續嘮下去了,不然等下群臣都該反過來勸說他了。
“對對對,攻打倭國的事情先放一放,咱們先處理了沿海的匪盜,江寧城的事情告訴我們,咱們大明以後不能隻禁海了,還要有一支能夠海上作戰的艦隊。”湯和第一個響應朱元璋,將話題給接了過去。
“還得是老弟兄靠譜!”朱元璋目光看向湯和,露出一抹讚賞。
他第一次覺得,似乎有個丞相還是蠻不錯的,至少在一些時候,可以避免他獨自作戰。
他們實在是沒自信,大明能夠再出現一個朱允熥了。
而且,江寧城的事情雖然十分嚴重,但說破天,也不過是破了一座城池,類似,甚至更大的城池,大明還有很多。
“不必多言,此事我心意已決。”朱允熥道。
“這...事情麻煩了啊!”
“唉...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啊,該死的匪盜,若是早知道這樣,早就應該將他們全部給滅掉。”
“怎麽辦?怎麽辦?不能讓太孫去沿海啊。”
“就是一群小小的匪盜,他們值得太孫殿下出馬嗎?這些混蛋,真的是該死啊!”
“......”
群臣看著朱允熥滿臉堅定的模樣,一個個都非常想哭。
朱元璋扭過頭,對著朱允熥道:“允熥,要不你再仔細考慮考慮,大家都十分擔心,你就別去了吧?”
“皇爺爺,我早說過了,我是一定要去的,這件事沒的商量。”朱允熥道。
隨即,他對著群臣說道:“諸位大人,我這次前去沿海,可不僅僅隻是因為這些匪盜,不知道你們剛剛有沒有注意到,皇爺爺剛剛說的話,這次江寧城被攻破可不僅僅隻有匪盜,還有倭寇參與了。”
“倭寇?”
群臣聞言,皺起了眉頭。
“不瞞諸位大人,我這次之所以選擇親自前去,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倭寇。”朱允熥繼續道。
“太孫,你與這些倭寇有仇嗎?”藍玉出聲問道。
“唰唰唰!”
群臣聞言,紛紛豎起了耳朵。
朱允熥點點頭,道:“當然有仇,而且還是血仇,我這次前去沿海,不僅要將匪盜和倭寇滅掉,還要為不久之後攻打倭國做準備!”
“血仇?”
“攻打倭國?”
群臣神情驚愕,一個個張了張嘴,有點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不是,剛剛不是還在說著匪盜和倭寇嗎?
怎麽一轉眼的功夫,竟然上升到倭國去了啊!
“殿下,匪盜和倭寇可以打,但是倭國,真的要三思啊!”
“殿下,我曾看過元朝的文獻記錄,他們也曾想要攻打倭國,但是最後卻連倭國的麵都沒有看到,便遭遇了巨大風暴,最後損失慘重,灰溜溜的迴來了。”
“沒錯,我也看過這些記載,據說倭國有神靈庇佑,誰想打倭國,最後神靈會降下懲罰,元朝就是這樣的。”
“殿下,倭國這麽邪乎,要不咱們不打了吧?”
“對對對,殿下,倭國就是一個小島國,而且距離咱們大明非常遠,就算是打下來,也沒有太大的收益,以臣之見,還是不打的好。”
“殿下三思啊!”
“......”
聽到朱允熥不僅要打匪盜和倭寇,竟然還對倭國有想法,一些臣子頓時坐不住了。
他們是真的擔心朱允熥出事。
倭國有沒有神靈庇佑,他們不知道,但是元朝活生生的例子在那裏擺放著呢。
萬一又怎麽辦?
而且,攻打倭國的收益也非常低,不值當的。
收益低,風險高。
這事情不值當的做啊!
“嗬嗬!”朱允熥笑了笑,道:“諸位大人,你們怎麽和皇爺爺剛剛說的一樣,倭國有神靈庇佑?難道我們大明就沒有嗎?”
“這...”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封建王朝,神靈之說一直都存在。
一開始,神靈的出現,是皇權為了自身統治的穩固,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皇權和神權逐漸模糊化了。
漸漸的,天子的稱唿出現了。
什麽叫天子?
老天爺的兒子,也就是說,皇帝是代替上天管理天下。
更有真龍之說。
中原大地,被稱之為龍的傳人,所以,皇帝是真龍天子!
朱允熥繼續道:“別說我不信倭國有神靈庇佑,即便是他們真的有神靈庇佑,那我就直接將他們的神靈給屠掉不就好了,到時候再攻打倭國。”
“嘶...倭國到底如何得罪的太孫?”
群臣看著神情張狂,鐵了心要進攻倭國的朱允熥,一時之間全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有神靈庇佑?直接屠神都要打!
這得是多大的仇恨啊!
“太孫,若是你真的要打倭國,臣覺得應該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不錯,太孫,進攻倭國和剿滅沿海的匪盜、倭寇不同,兩者不是同一個性質,還請太孫三思。”
“太孫,既然你這麽恨倭國,那咱們就打,但是,不能盲目的出擊,臣的意思很簡單,既然要打,那就要狠狠的將倭國收拾一頓。”
“......”
群臣沉默一陣之後,改變了口風。
他們看到了朱允熥神情的堅定,知道根本攔不住朱允熥,因此,索性直接支持,讓朱允熥做好準備。
其實,群臣改變態度的思路很簡單,總結起來,用四個字就能形容,堵不如疏。
現在,群臣就是疏。
朱允熥的態度他們看到了,反對是沒什麽用了。
這種情況下,若是要最大可能保住朱允熥的安全,那就隻能是做好萬全的準備。
“這...你們怎麽都叛變了?”朱元璋看到群臣的態度改變,頓時懵逼了。
他正站在一旁樂嗬嗬的吃瓜呢,還想著等下了朝之後,利用群臣的反對,再勸勸朱允熥呢。
結果群臣忽然就變得支持朱允熥了。
“好了,攻打倭國的事情在,咱們以後再說,現在是先將沿海的匪盜和倭寇滅掉,為江寧城死去的將士和百姓報仇。”朱元璋及時將話題止住。
不能繼續嘮下去了,不然等下群臣都該反過來勸說他了。
“對對對,攻打倭國的事情先放一放,咱們先處理了沿海的匪盜,江寧城的事情告訴我們,咱們大明以後不能隻禁海了,還要有一支能夠海上作戰的艦隊。”湯和第一個響應朱元璋,將話題給接了過去。
“還得是老弟兄靠譜!”朱元璋目光看向湯和,露出一抹讚賞。
他第一次覺得,似乎有個丞相還是蠻不錯的,至少在一些時候,可以避免他獨自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