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使通天術,我現銅雀台
笑我戲子?我請華夏祖宗代打國運 作者:無聲聽驚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漫天“口臭”下,嬴子昂不但淡定如常,更是啐了一口:
“就這?
啊呸,這種雕蟲小技,我們老祖宗上千年前就有了。”
辛格一愣:
“你說什麽?
不可能,龍國人怎麽可能懂得通天術?!”
龍國觀眾打臉時刻:
“還真有,在咱老家叫做‘繩技’。”
“這種把戲俺鄉下演過,是一個小孩向天拋出繩索,然後表演上天摘桃的節目。”
龍國古代,
唐朝,
李隆基看著天幕迴憶道:
“朕鑽研雜技戲劇,也記得有此一事,
曾有一個囚犯向縣令請示表演一個繩技,
隻見他拿著繩子向空中一拋,繩子竟筆直地升了上去,
然後他順著繩子不斷上爬,直至繩子從空中落下,縣令才發現囚徒的目的是越獄,
朕得知之後,下旨不再追責。”
清朝,
蒲鬆齡翻開《聊齋誌異》,落目自己記載的一段軼事——
當時一個大人、一個小孩在大街上表演天宮摘桃之術法,
等小孩爬高之後,一個一個的桃子接連落下,須臾小孩的身體也分成幾塊掉了下來,
這時候大人就會拿起托盤,哭喪著臉說,孩子為了給各位看官摘桃子,受到了天神的懲罰,希望能賞些銀錢,
等觀眾解囊之後,大人笑嘻嘻朝籮筐指道:
“孩兒出來吧。”
蒲鬆齡撫須而笑:
“這便是我們民間的‘通天之術’,印三國不過效仿耳,
嬴子昂小友必能無恙。”
雜技擂台上,辛格怎麽都不相信嬴子昂之言:
“放屁!
管你們龍國人以前會不會通天術,總之給我的雜技提鞋都不配!”
話畢,拿出一根長繩朝天一拋,
那繩子果然跟長了眼似的,分別纏住安祿山和嬴子昂,往高空躥升。
幾秒後,繩端就不見了人影。
又過了十來秒,幾具肥胖的殘肢就掉了下來,一看就屬於安祿山的屍體。
辛格以為得逞,開始狂笑:
“哈哈,區區戲子,認命地死去吧,
接下來掉落的殘肢,會是你的!!”
.......
龍國古代,
唐太宗李世民並不擔心嬴子昂身死,倒是對辛格的發言火冒三丈:
“這天竺小醜,難道不知道‘戲子’一詞是因誰而生的嘛,安敢妄言造次!
王玄策!你去再滅一次天竺!
什麽,你已經把他們國王抓來了?
朕還真忘記了,不管,那就去抓天竺皇室,一個不留!”
(ps:《舊唐書》記載,李世民為了讓出生不久的太子李承乾不再哭鬧,命人將皇宮中善於吹打的人組織起來進行表演,幼小太子果然不再啼哭; 龍顏大悅的李世民於是專門成立一個吹打嬉鬧的班子,這些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戲逗太子,自此後世開始使用“戲子”一詞。)
東漢末年,
一座輝煌雄偉的高台矗立鄴城河畔,
三位氣度不凡之人呈“品”字型端坐,
一長者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麵若梟雄,氣臨滄海,
他的兩個兒子同坐在下首,氣質卻迥然有別,
一銳利,一溫雅。
此時他們的注意力全然不在高台上的歌舞升平,其中的兩兄弟盡管平日勢成水火,今天也都放下仇視,專注於天幕上的國運戰局。
突然,一把年輕的聲音在長者耳邊響起:
“曹公,可願來1800年後,過一過戲癮?”
曹操微微一愣,
長身站起之時,看見腳下的銅雀台上,出現了一副白色的臉譜。
......
辛格翹首期待,
一分鍾,兩分鍾,
等到脖子都酸了,仍然沒見嬴子昂的屍體掉下來。
印三國觀眾有些慌了:
“【怎麽迴事,那龍國出戰者難道沒死嗎?】”
“【不可能,連安祿山都變成了屍塊,他一個戲子怎麽能不死。】”
“【或許是被繩子纏住了?】”
辛格心情由自信,到狐疑,到開始忐忑。
“裁判,怎麽還不宣布我獲勝?”
一陣氤氳霧氣浮現在擂台另一端上空,
霧色隨著時間越來越淡,逐漸,露出一座雄偉的戲台來。
“法克,那是什麽鬼東西?!”
辛格話音剛落,
就見高台邊緣出現嬴子昂的人影。
“你沒死?
怎麽可能!”
龍國觀眾長舒一口氣:
“【嬴子昂嚇我一大跳,還好沒事~】”
“【所以發生了什麽,他怎麽活下來的?】”
細看之下,人們才發現,嬴子昂臉上戴著一張白色為主色的臉譜,
上麵塗滿粉黑相間的油彩,竟然顯得有點嚇人,
額心三道龍爪一樣的黑紋,中間一點嫣紅,煞氣中,透著潛藏的英雄之氣。
辛格算是明白了什麽,憤然追問:
“你究竟戴了什麽麵具?為什麽可以不死?!”
嬴子昂的聲音自信而從容,腦中是自己在圖書館中翻找蒙塵的老舊書籍的畫麵:
“阿三,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
【當你足夠嚴陣以待,死神是不敢找上門的!】”
......
龍國大禮堂,
總長率先反應過來:
“曹操!
這是曹操的戲劇臉譜!”
“什麽?曹操?
三國梟雄曹操?!”
禮堂裏其他人喧囂起來:
“這麽說,嬴子昂靠扮演曹操脫身了?”
“可是那座高台是什麽,雜技跟曹操也沒什麽關係吧,為什麽能解掉辛格的雜技?”
宣傳部長高嵩還沒從喪侄之痛中平複過來,對嬴子昂更是切齒痛恨:
“那是個屁的曹操,
要知道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得身具多複雜的梟雄氣概,
嬴子昂那丁點社會閱曆,能演得了我的偶像?!”
“可是人家就是扮演成功脫險了,你怎麽解釋?”
同僚的質問讓高嵩語塞,嘴裏跟梗住一坨大糞一樣難受。
......
一分鍾前,
漢末曹魏,銅雀台,
已九錫加身的曹操親手拿起臉譜,好奇地與嬴子昂對話:
“這副麵具,是後世演繹孤的道具吧?
卻為何是白色,甚至,有一份奸狡之相?”
嬴子昂不打算說謊,如實說出原因:
“不瞞曹公,
在戲劇中,白色臉譜,是奸臣專用的臉譜
一千多年來,您一直是華夏曆史上爭議最大的風雲人物之一,
譽之者,稱您為蓋世英雄,
毀之者,稱您為逆賊奸臣,
從唐宋二朝往後,民間受說書與戲劇的影響,長期把您看作一個白臉奸臣,罵聲不絕,
甚至給了您一個名稱——‘漢賊’,
所以,這就是您白麵的原因。”
曹操皺了皺眉,本想戴上臉譜的手放了下來:
“雖說是非功過難免受後人評說,
但這種評價,實在是對孤的汙蔑,
孤若是真想篡漢,為何花甲之年仍留著漢帝,不曾另立新朝?”
曹操臉譜,注意額上一點紅,下一章說出原因
“就這?
啊呸,這種雕蟲小技,我們老祖宗上千年前就有了。”
辛格一愣:
“你說什麽?
不可能,龍國人怎麽可能懂得通天術?!”
龍國觀眾打臉時刻:
“還真有,在咱老家叫做‘繩技’。”
“這種把戲俺鄉下演過,是一個小孩向天拋出繩索,然後表演上天摘桃的節目。”
龍國古代,
唐朝,
李隆基看著天幕迴憶道:
“朕鑽研雜技戲劇,也記得有此一事,
曾有一個囚犯向縣令請示表演一個繩技,
隻見他拿著繩子向空中一拋,繩子竟筆直地升了上去,
然後他順著繩子不斷上爬,直至繩子從空中落下,縣令才發現囚徒的目的是越獄,
朕得知之後,下旨不再追責。”
清朝,
蒲鬆齡翻開《聊齋誌異》,落目自己記載的一段軼事——
當時一個大人、一個小孩在大街上表演天宮摘桃之術法,
等小孩爬高之後,一個一個的桃子接連落下,須臾小孩的身體也分成幾塊掉了下來,
這時候大人就會拿起托盤,哭喪著臉說,孩子為了給各位看官摘桃子,受到了天神的懲罰,希望能賞些銀錢,
等觀眾解囊之後,大人笑嘻嘻朝籮筐指道:
“孩兒出來吧。”
蒲鬆齡撫須而笑:
“這便是我們民間的‘通天之術’,印三國不過效仿耳,
嬴子昂小友必能無恙。”
雜技擂台上,辛格怎麽都不相信嬴子昂之言:
“放屁!
管你們龍國人以前會不會通天術,總之給我的雜技提鞋都不配!”
話畢,拿出一根長繩朝天一拋,
那繩子果然跟長了眼似的,分別纏住安祿山和嬴子昂,往高空躥升。
幾秒後,繩端就不見了人影。
又過了十來秒,幾具肥胖的殘肢就掉了下來,一看就屬於安祿山的屍體。
辛格以為得逞,開始狂笑:
“哈哈,區區戲子,認命地死去吧,
接下來掉落的殘肢,會是你的!!”
.......
龍國古代,
唐太宗李世民並不擔心嬴子昂身死,倒是對辛格的發言火冒三丈:
“這天竺小醜,難道不知道‘戲子’一詞是因誰而生的嘛,安敢妄言造次!
王玄策!你去再滅一次天竺!
什麽,你已經把他們國王抓來了?
朕還真忘記了,不管,那就去抓天竺皇室,一個不留!”
(ps:《舊唐書》記載,李世民為了讓出生不久的太子李承乾不再哭鬧,命人將皇宮中善於吹打的人組織起來進行表演,幼小太子果然不再啼哭; 龍顏大悅的李世民於是專門成立一個吹打嬉鬧的班子,這些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戲逗太子,自此後世開始使用“戲子”一詞。)
東漢末年,
一座輝煌雄偉的高台矗立鄴城河畔,
三位氣度不凡之人呈“品”字型端坐,
一長者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麵若梟雄,氣臨滄海,
他的兩個兒子同坐在下首,氣質卻迥然有別,
一銳利,一溫雅。
此時他們的注意力全然不在高台上的歌舞升平,其中的兩兄弟盡管平日勢成水火,今天也都放下仇視,專注於天幕上的國運戰局。
突然,一把年輕的聲音在長者耳邊響起:
“曹公,可願來1800年後,過一過戲癮?”
曹操微微一愣,
長身站起之時,看見腳下的銅雀台上,出現了一副白色的臉譜。
......
辛格翹首期待,
一分鍾,兩分鍾,
等到脖子都酸了,仍然沒見嬴子昂的屍體掉下來。
印三國觀眾有些慌了:
“【怎麽迴事,那龍國出戰者難道沒死嗎?】”
“【不可能,連安祿山都變成了屍塊,他一個戲子怎麽能不死。】”
“【或許是被繩子纏住了?】”
辛格心情由自信,到狐疑,到開始忐忑。
“裁判,怎麽還不宣布我獲勝?”
一陣氤氳霧氣浮現在擂台另一端上空,
霧色隨著時間越來越淡,逐漸,露出一座雄偉的戲台來。
“法克,那是什麽鬼東西?!”
辛格話音剛落,
就見高台邊緣出現嬴子昂的人影。
“你沒死?
怎麽可能!”
龍國觀眾長舒一口氣:
“【嬴子昂嚇我一大跳,還好沒事~】”
“【所以發生了什麽,他怎麽活下來的?】”
細看之下,人們才發現,嬴子昂臉上戴著一張白色為主色的臉譜,
上麵塗滿粉黑相間的油彩,竟然顯得有點嚇人,
額心三道龍爪一樣的黑紋,中間一點嫣紅,煞氣中,透著潛藏的英雄之氣。
辛格算是明白了什麽,憤然追問:
“你究竟戴了什麽麵具?為什麽可以不死?!”
嬴子昂的聲音自信而從容,腦中是自己在圖書館中翻找蒙塵的老舊書籍的畫麵:
“阿三,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
【當你足夠嚴陣以待,死神是不敢找上門的!】”
......
龍國大禮堂,
總長率先反應過來:
“曹操!
這是曹操的戲劇臉譜!”
“什麽?曹操?
三國梟雄曹操?!”
禮堂裏其他人喧囂起來:
“這麽說,嬴子昂靠扮演曹操脫身了?”
“可是那座高台是什麽,雜技跟曹操也沒什麽關係吧,為什麽能解掉辛格的雜技?”
宣傳部長高嵩還沒從喪侄之痛中平複過來,對嬴子昂更是切齒痛恨:
“那是個屁的曹操,
要知道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得身具多複雜的梟雄氣概,
嬴子昂那丁點社會閱曆,能演得了我的偶像?!”
“可是人家就是扮演成功脫險了,你怎麽解釋?”
同僚的質問讓高嵩語塞,嘴裏跟梗住一坨大糞一樣難受。
......
一分鍾前,
漢末曹魏,銅雀台,
已九錫加身的曹操親手拿起臉譜,好奇地與嬴子昂對話:
“這副麵具,是後世演繹孤的道具吧?
卻為何是白色,甚至,有一份奸狡之相?”
嬴子昂不打算說謊,如實說出原因:
“不瞞曹公,
在戲劇中,白色臉譜,是奸臣專用的臉譜
一千多年來,您一直是華夏曆史上爭議最大的風雲人物之一,
譽之者,稱您為蓋世英雄,
毀之者,稱您為逆賊奸臣,
從唐宋二朝往後,民間受說書與戲劇的影響,長期把您看作一個白臉奸臣,罵聲不絕,
甚至給了您一個名稱——‘漢賊’,
所以,這就是您白麵的原因。”
曹操皺了皺眉,本想戴上臉譜的手放了下來:
“雖說是非功過難免受後人評說,
但這種評價,實在是對孤的汙蔑,
孤若是真想篡漢,為何花甲之年仍留著漢帝,不曾另立新朝?”
曹操臉譜,注意額上一點紅,下一章說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