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河跟在周寒身後徑直進了縣衙大門,兩個衙役並沒有阻攔。
穿過縣衙大門,一條甬橋直通儀門,甬橋下則是荷花池。
“這荷花池又叫蓮池,取蓮池之意。”
一路上,周寒邊引路,邊講解縣衙的門道。
兩人走過甬橋便到了緊閉的儀門,同樣有衙役值守。
從周寒的口中得知,儀門平時不開,隻可走兩邊側門。
東邊為“生門”乃是常人走的;西邊為死門,則是有犯人走的,平時不打開。
過了生門,遠遠便能瞧見“明鏡高懸”四個字的公堂。
但因為沒有開堂,所以裏麵些空空蕩蕩,隻有一個衙役在值守。
大堂兩側是六部房,來往的吏員比較多,其中禮房便主管縣試。
許多吏員見到周寒都會喚聲“二郎”,有些人含笑點頭便算是打招唿。
陸清河在旁邊陪著笑,但最多隻是讓人好奇的瞧他一眼。
大堂兩側有便門,穿過去便是二堂。
東邊是縣丞衙署,西邊則是主簿的衙署。
兩人剛邁過西邊的便門,周寒突然停下來腳步,吐了兩口氣才又帶著陸清河向“簿廳”走去。
“二公子來了。”
當值的吏員見到兩人,明顯比前麵遇到的更加熱情。
周寒應聲,往簿廳瞥了一眼。
“哼,賊眉鼠目站在外麵作甚?有事便進來。”
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自簿廳傳出,周寒這才趕緊收迴目光,眼神示意陸清河跟上他。
簿廳內寬敞明亮,正中一張梨木的書案,左右則靠牆擺放幾排文架,其上堆放的文冊滿滿當當。
梨木書案後,身穿綠色官袍的中年男子,約莫四十多歲,正伏案執筆,周寒的外貌與他有六七分相似。
此人便是周家如今的掌舵人——周文泰。
當他抬起眼皮,看到周寒身後還跟著一人時,不由微微皺起眉頭。
“沒規矩,縣衙重地誰讓你帶人進來的?”
“父親,他便是我與您提過的那位寫出山行的同窗陸清河。”
周文泰聽完周寒的解釋,眉頭微微舒展,但目光依舊銳利。
他放下手中的筆,抬眼打量著陸清河,語氣稍緩:“原來是你,那首山行倒是頗有幾分才氣。”
陸清河連忙拱手行禮,恭敬道:“周伯父謬讚,學生愧不敢當。”
周文泰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隨後問道:“說吧!今日來縣衙所為何事?”
陸清河神色一緊,低聲道:“學生的三叔陸知信今早被抓入獄,聽聞與紅蓮教有關。學生深知三叔為人,他絕不可能與紅蓮教有牽連,懇請伯父能讓小侄見他一麵。”
周文泰聞言,眉頭再次皺起,語氣也沉了下來:“紅蓮教之事非同小可,朝廷已嚴令徹查。你三叔既然牽涉其中,便需按律法行事。在案情未明之前,任何人不得探視。”
陸清河心中一急,正要再開口,周寒卻搶先一步說道:“父親,清河與我是同窗,曾幫過我大忙,您一定要幫幫他。”
周文泰瞥了兒子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你可知此事關係重大?若出了差錯,連我也擔待不起。”
周寒聞言低下頭,愧疚的望向陸清河。
周文泰見狀,暗歎一口氣:“罷了,看在你的麵子上,便破例一次。不過,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陸清河聞言大喜,連忙躬身道謝:“多謝周伯父成全!”
周文泰揮了揮手,對一旁的吏員吩咐道:“帶他去牢房,安排他與陸知信見麵。記住,時間不可過長。”
吏員應聲,領著陸清河向外走去。
周寒本想跟上,卻被周文泰叫住:“寒兒,你留下,我有話問你。”
周寒隻得停下腳步,目送陸清河離開,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陸清河跟隨吏員穿過縣衙後院的偏門,沿著一條狹窄的石階向下走去。
石階兩旁點著幾盞昏黃的油燈,燈光搖曳,映照出牆壁上斑駁的痕跡。
走下台階便到了牢房,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黴味,令人感到壓抑。
門前有兩個獄卒看守,隻見吏員與獄卒耳語幾句後,這才得以打開牢門。
“五號牢房,隻能給你一刻鍾的時間,抓緊些。”
陸清河點頭道謝,快步走進牢房。
昏暗的大牢隻有一個火盆在燃燒,糞便的味道撲麵而來。
陸清河在一間又一間相連的囚室中,很快透過小窗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三叔!”
有些狼狽的陸知信聽到熟悉的聲音,先是一愣,隨即掙紮著坐起身來,語氣中滿是驚訝:“清河?你咋進來的?”
聽出自家三叔聲音中的擔憂,陸清河連忙解釋。
“三叔,我是托了人進來的。時間有限,你事情詳細講給我聽聽,尤其那個順風是怎麽迴事?”
陸知信聞言,苦笑一聲:“順風是我在街頭,看他賣藝時身手不錯,才請他做了護衛......”
根據陸知信的描述,他對順風了解的並不多,當初也是看他身手好才用的,兩年來也算盡忠職守。
聽完講述,陸清河沉吟片刻,低聲道:“三叔,您可知順風家住何處?或許我能從他那裏找到線索。”
陸知信點了點頭:“沒記錯的話,他住在城西的柳樹巷,門口有一棵老槐樹。你若去找他,千萬小心,莫要惹上麻煩。”
陸清河鄭重地點頭:“三叔放心,我一定會查清此事,還您清白。”
卡在這時,牢房外的吏員敲了敲鐵柵欄,催促道:“時間到了,該走了!”
陸清河隻得起身,對陸知信道:“三叔,您保重身體,我一定會想辦法救您出去。”
陸知信勉強笑了笑:“臭小子,別太勉強自己。”
陸清河點頭,深深看了陸知信一眼,隨後轉身離開。
走出牢房時,他迴頭望了一眼,拳頭緊緊攥起。
現在唯一的線索便是順風,必須要找到他才行。
不對,或許可以問問她。
返迴簿廳時,周寒已經在院子裏等著。
陸清河表示感謝後,兩人這才離開縣衙。
“如何?可有問出什麽?”
陸清河搖頭,將對話大概講了一遍,隨後一起返迴顧家私塾。
穿過縣衙大門,一條甬橋直通儀門,甬橋下則是荷花池。
“這荷花池又叫蓮池,取蓮池之意。”
一路上,周寒邊引路,邊講解縣衙的門道。
兩人走過甬橋便到了緊閉的儀門,同樣有衙役值守。
從周寒的口中得知,儀門平時不開,隻可走兩邊側門。
東邊為“生門”乃是常人走的;西邊為死門,則是有犯人走的,平時不打開。
過了生門,遠遠便能瞧見“明鏡高懸”四個字的公堂。
但因為沒有開堂,所以裏麵些空空蕩蕩,隻有一個衙役在值守。
大堂兩側是六部房,來往的吏員比較多,其中禮房便主管縣試。
許多吏員見到周寒都會喚聲“二郎”,有些人含笑點頭便算是打招唿。
陸清河在旁邊陪著笑,但最多隻是讓人好奇的瞧他一眼。
大堂兩側有便門,穿過去便是二堂。
東邊是縣丞衙署,西邊則是主簿的衙署。
兩人剛邁過西邊的便門,周寒突然停下來腳步,吐了兩口氣才又帶著陸清河向“簿廳”走去。
“二公子來了。”
當值的吏員見到兩人,明顯比前麵遇到的更加熱情。
周寒應聲,往簿廳瞥了一眼。
“哼,賊眉鼠目站在外麵作甚?有事便進來。”
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自簿廳傳出,周寒這才趕緊收迴目光,眼神示意陸清河跟上他。
簿廳內寬敞明亮,正中一張梨木的書案,左右則靠牆擺放幾排文架,其上堆放的文冊滿滿當當。
梨木書案後,身穿綠色官袍的中年男子,約莫四十多歲,正伏案執筆,周寒的外貌與他有六七分相似。
此人便是周家如今的掌舵人——周文泰。
當他抬起眼皮,看到周寒身後還跟著一人時,不由微微皺起眉頭。
“沒規矩,縣衙重地誰讓你帶人進來的?”
“父親,他便是我與您提過的那位寫出山行的同窗陸清河。”
周文泰聽完周寒的解釋,眉頭微微舒展,但目光依舊銳利。
他放下手中的筆,抬眼打量著陸清河,語氣稍緩:“原來是你,那首山行倒是頗有幾分才氣。”
陸清河連忙拱手行禮,恭敬道:“周伯父謬讚,學生愧不敢當。”
周文泰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隨後問道:“說吧!今日來縣衙所為何事?”
陸清河神色一緊,低聲道:“學生的三叔陸知信今早被抓入獄,聽聞與紅蓮教有關。學生深知三叔為人,他絕不可能與紅蓮教有牽連,懇請伯父能讓小侄見他一麵。”
周文泰聞言,眉頭再次皺起,語氣也沉了下來:“紅蓮教之事非同小可,朝廷已嚴令徹查。你三叔既然牽涉其中,便需按律法行事。在案情未明之前,任何人不得探視。”
陸清河心中一急,正要再開口,周寒卻搶先一步說道:“父親,清河與我是同窗,曾幫過我大忙,您一定要幫幫他。”
周文泰瞥了兒子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你可知此事關係重大?若出了差錯,連我也擔待不起。”
周寒聞言低下頭,愧疚的望向陸清河。
周文泰見狀,暗歎一口氣:“罷了,看在你的麵子上,便破例一次。不過,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陸清河聞言大喜,連忙躬身道謝:“多謝周伯父成全!”
周文泰揮了揮手,對一旁的吏員吩咐道:“帶他去牢房,安排他與陸知信見麵。記住,時間不可過長。”
吏員應聲,領著陸清河向外走去。
周寒本想跟上,卻被周文泰叫住:“寒兒,你留下,我有話問你。”
周寒隻得停下腳步,目送陸清河離開,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陸清河跟隨吏員穿過縣衙後院的偏門,沿著一條狹窄的石階向下走去。
石階兩旁點著幾盞昏黃的油燈,燈光搖曳,映照出牆壁上斑駁的痕跡。
走下台階便到了牢房,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黴味,令人感到壓抑。
門前有兩個獄卒看守,隻見吏員與獄卒耳語幾句後,這才得以打開牢門。
“五號牢房,隻能給你一刻鍾的時間,抓緊些。”
陸清河點頭道謝,快步走進牢房。
昏暗的大牢隻有一個火盆在燃燒,糞便的味道撲麵而來。
陸清河在一間又一間相連的囚室中,很快透過小窗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三叔!”
有些狼狽的陸知信聽到熟悉的聲音,先是一愣,隨即掙紮著坐起身來,語氣中滿是驚訝:“清河?你咋進來的?”
聽出自家三叔聲音中的擔憂,陸清河連忙解釋。
“三叔,我是托了人進來的。時間有限,你事情詳細講給我聽聽,尤其那個順風是怎麽迴事?”
陸知信聞言,苦笑一聲:“順風是我在街頭,看他賣藝時身手不錯,才請他做了護衛......”
根據陸知信的描述,他對順風了解的並不多,當初也是看他身手好才用的,兩年來也算盡忠職守。
聽完講述,陸清河沉吟片刻,低聲道:“三叔,您可知順風家住何處?或許我能從他那裏找到線索。”
陸知信點了點頭:“沒記錯的話,他住在城西的柳樹巷,門口有一棵老槐樹。你若去找他,千萬小心,莫要惹上麻煩。”
陸清河鄭重地點頭:“三叔放心,我一定會查清此事,還您清白。”
卡在這時,牢房外的吏員敲了敲鐵柵欄,催促道:“時間到了,該走了!”
陸清河隻得起身,對陸知信道:“三叔,您保重身體,我一定會想辦法救您出去。”
陸知信勉強笑了笑:“臭小子,別太勉強自己。”
陸清河點頭,深深看了陸知信一眼,隨後轉身離開。
走出牢房時,他迴頭望了一眼,拳頭緊緊攥起。
現在唯一的線索便是順風,必須要找到他才行。
不對,或許可以問問她。
返迴簿廳時,周寒已經在院子裏等著。
陸清河表示感謝後,兩人這才離開縣衙。
“如何?可有問出什麽?”
陸清河搖頭,將對話大概講了一遍,隨後一起返迴顧家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