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信買的宅子在穀陽縣城南,占地有七百多平。院牆有三四米高,棗紅的大門兩側掛著兩個紅燈籠。
“清河少爺,不難記吧?順著主街走到第一個岔口,再往南走到第五個胡同拐進來就是。”
雲達一路嘴巴不停,看得出來性格很外向。
陸清河問過年齡才知道,他隻比自己大了兩歲,父親死的早,剩下老娘和一對年幼弟妹。
“若不是兩年前遇見三爺,怕是我那兩個弟妹都養不活。”
聽得出來,雲達對於陸知信能給他個活計是由衷的感激,畢竟每月五錢銀子,已經足夠他們一家安穩的生活。
如今的陸清河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鄉村裏的無知孩童,對於這個所謂大慶朝已經了解很多。
大慶朝建國一百二十七年,目前是貞元十一年,由第五代君主執政。
貞元皇帝十九歲即位,五年前懿安太後病故,他這才親政。
整個大慶文風鼎盛,重文輕武,以至於在西疆,北域的戰事中經常處於劣勢。
再加之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大慶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
陸家村這種宗族式村子起碼還有耕地,還有許多村子的百姓都成了佃戶,再差一些的便如劉老三那般舉家逃荒。
“三爺一直讓鎖著東廂房,說是留給清河少爺您的,今一早我就起來打掃好了。”
聽到這裏陸清河不由搖頭苦笑,沒想到他那個三叔現在還講究這些了。
在古代東為長,西為次,左為上,右為下。
吱呀!
雲達說著話推開了大門,雕刻著“福”字的照壁映入眼簾。
經過一進院,穿過垂花門便進入了正院。
剛進到正院便見一個十四五歲,身穿綾羅綢緞的三角眼少年正往東廂房搬東西。
“清濤少爺,這東廂房三爺特意交代是給清河少爺住的,您咋搬進去了?”雲達見狀忙上前詢問。
結果陸清濤理都沒理他,反而看向站在門口,一襲青衫布衣的陸清河。
“清河堂兄,知道你今要來,所以我特意把西邊采光好的房間讓給你住,你覺得如何?”
陸清濤長大後模樣越來越像賈氏,尤其一雙三角眼,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
他含笑緊盯陸清河臉上表情,腦中想的卻是當年在祖祠出醜的場景。
“西廊深簷,夏避炎日,冬納斜照,清濤堂弟有心了。”陸清河微扯嘴角,麵上並沒有半分生氣的意思。
若是當場大怒,反倒正中下懷。
聞言,陸清濤笑容收斂幾分,還想再說什麽?
卻見母親賈氏皮笑肉不笑的從東廂房走了出來:“呦,三斤來了,我跟濤哥兒正給你騰屋子呢,要不你先在院子裏等一會兒?”
陸清河掃了一眼這對母子,抬腳直接向正房走去:“二嬸隻管忙吧,我先去拜見祖父祖母,倒是您許久不見更加富態了。”
賈氏本就體態矮胖,聽到富態二字,眼角不由抽了抽,這壞崽子是在說她胖嗎?
“清河堂兄還沒找到先生吧?要不要堂弟我給你引薦,這城裏可不是什麽老童生都能當先生的。”見母親吃了癟,陸清濤臉上的笑容完全收斂。
不待陸清河迴答,正房東屋的門被人推開了。
“我說院子裏咋熱鬧了,原來是清哥兒來了。”張氏攙扶著老子陸遠升走了出來,兩人見到大孫子頗為欣喜。
這些年老兩口也不是瞎子,兩個孫兒誰是讀書的料心知肚明,可又怕遊方道士一語成讖,耽誤了陸清濤,這才沒有說什麽。
陸清河微微躬身,對二老施禮:“孫兒見過祖父祖母。”
“好孩子,過來讓祖父看看。”
老爺子陸遠升大前年中風,雖救了迴來,可也落下腿腳不便的毛病。
陸清河快步走了過去,接近六尺的身高,比起二老高出一頭多。
“長大了,也結實了,好的很!”陸遠升伸出手捏了捏大孫子的胳膊。
“清哥兒真是越長越俊了。”張氏望著模樣越發俊俏的大孫子,餘光再瞥了瞥越長越像賈氏的小孫子,心中暗自歎息。
“聽你三叔說,你打算今年參加縣試?”陸遠升自從得知大孫子準備參加今年縣試,便高興的合不攏嘴。
陸清河點點頭:“先生說早些參加,隻當熟悉流程,為日後積攢些經驗。”
“來,進屋陪祖父說會兒話,讓濤哥兒和雲達給你搗鼓屋子。”陸遠升話落,向正房走去。
陸清濤臉色不由難看起來,如何便把他和那個下人說到了一起?
“清河堂兄你這初來乍到,還不知道縣試需要五人聯保吧?要不要堂弟給你介紹幾個朋友認識?”
提到“朋友”二字,陸清濤不自覺挑了挑眉,生出幾分趾高氣昂的模樣。
聞言,陸清河停下腳步,卻是沒有迴頭:“不必了,朋友我自會結交。”
聽陸清河如何迴答,站在東廂房門前的賈氏不由撇了撇嘴,皮笑肉不笑說道:“三斤,濤哥兒的朋友都知根知底,你出去認識些狐朋狗友,別讓聯保不成反而害了你。”
大慶朝科舉有聯保製度,需要五名考生聯名相互擔保,如果有一人出現舞弊,冒充等,則五人全部追責。
所以大部分考生都會選擇知根底的朋友或同窗相互聯保。
“嗯,說的沒錯,人心隔肚皮!要不迴頭在家裏擺上一桌,讓濤哥兒把他那些朋友都叫過來,正好給清哥兒都認識認識。”
張氏覺得兩人的話還是有道理的,於是提出建議。
不曾想剛說完,陸清濤就笑了起來:“切!祖母!如今哪還興在家擺席,都是去那一品軒擺酒宴請,如果清河堂兄肯出銀子的話,我倒不介意把我那些朋友都給叫上,讓他認識下。”
張氏微微皺眉:“那得多少銀子啊?”
聞言,陸清濤微微昂首:“下等席麵幾兩銀子便可,但隻能坐在大堂。中等席麵需幾十兩銀子,可上二樓雅間。至於三樓,有銀錢沒身份那也是上不去的。正巧我認識的朋友就有那身份。”
聽到一頓飯花幾十兩銀子,張氏雙目圓瞪:“濤哥兒,這哪裏是擺席,這.....這是吃錢呐。”
陸清濤搖頭嗤笑,一副對牛彈琴的模樣。
從頭聽到尾,陸清河更加確認他這堂弟多半是廢了。
“清河少爺,不難記吧?順著主街走到第一個岔口,再往南走到第五個胡同拐進來就是。”
雲達一路嘴巴不停,看得出來性格很外向。
陸清河問過年齡才知道,他隻比自己大了兩歲,父親死的早,剩下老娘和一對年幼弟妹。
“若不是兩年前遇見三爺,怕是我那兩個弟妹都養不活。”
聽得出來,雲達對於陸知信能給他個活計是由衷的感激,畢竟每月五錢銀子,已經足夠他們一家安穩的生活。
如今的陸清河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鄉村裏的無知孩童,對於這個所謂大慶朝已經了解很多。
大慶朝建國一百二十七年,目前是貞元十一年,由第五代君主執政。
貞元皇帝十九歲即位,五年前懿安太後病故,他這才親政。
整個大慶文風鼎盛,重文輕武,以至於在西疆,北域的戰事中經常處於劣勢。
再加之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大慶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
陸家村這種宗族式村子起碼還有耕地,還有許多村子的百姓都成了佃戶,再差一些的便如劉老三那般舉家逃荒。
“三爺一直讓鎖著東廂房,說是留給清河少爺您的,今一早我就起來打掃好了。”
聽到這裏陸清河不由搖頭苦笑,沒想到他那個三叔現在還講究這些了。
在古代東為長,西為次,左為上,右為下。
吱呀!
雲達說著話推開了大門,雕刻著“福”字的照壁映入眼簾。
經過一進院,穿過垂花門便進入了正院。
剛進到正院便見一個十四五歲,身穿綾羅綢緞的三角眼少年正往東廂房搬東西。
“清濤少爺,這東廂房三爺特意交代是給清河少爺住的,您咋搬進去了?”雲達見狀忙上前詢問。
結果陸清濤理都沒理他,反而看向站在門口,一襲青衫布衣的陸清河。
“清河堂兄,知道你今要來,所以我特意把西邊采光好的房間讓給你住,你覺得如何?”
陸清濤長大後模樣越來越像賈氏,尤其一雙三角眼,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
他含笑緊盯陸清河臉上表情,腦中想的卻是當年在祖祠出醜的場景。
“西廊深簷,夏避炎日,冬納斜照,清濤堂弟有心了。”陸清河微扯嘴角,麵上並沒有半分生氣的意思。
若是當場大怒,反倒正中下懷。
聞言,陸清濤笑容收斂幾分,還想再說什麽?
卻見母親賈氏皮笑肉不笑的從東廂房走了出來:“呦,三斤來了,我跟濤哥兒正給你騰屋子呢,要不你先在院子裏等一會兒?”
陸清河掃了一眼這對母子,抬腳直接向正房走去:“二嬸隻管忙吧,我先去拜見祖父祖母,倒是您許久不見更加富態了。”
賈氏本就體態矮胖,聽到富態二字,眼角不由抽了抽,這壞崽子是在說她胖嗎?
“清河堂兄還沒找到先生吧?要不要堂弟我給你引薦,這城裏可不是什麽老童生都能當先生的。”見母親吃了癟,陸清濤臉上的笑容完全收斂。
不待陸清河迴答,正房東屋的門被人推開了。
“我說院子裏咋熱鬧了,原來是清哥兒來了。”張氏攙扶著老子陸遠升走了出來,兩人見到大孫子頗為欣喜。
這些年老兩口也不是瞎子,兩個孫兒誰是讀書的料心知肚明,可又怕遊方道士一語成讖,耽誤了陸清濤,這才沒有說什麽。
陸清河微微躬身,對二老施禮:“孫兒見過祖父祖母。”
“好孩子,過來讓祖父看看。”
老爺子陸遠升大前年中風,雖救了迴來,可也落下腿腳不便的毛病。
陸清河快步走了過去,接近六尺的身高,比起二老高出一頭多。
“長大了,也結實了,好的很!”陸遠升伸出手捏了捏大孫子的胳膊。
“清哥兒真是越長越俊了。”張氏望著模樣越發俊俏的大孫子,餘光再瞥了瞥越長越像賈氏的小孫子,心中暗自歎息。
“聽你三叔說,你打算今年參加縣試?”陸遠升自從得知大孫子準備參加今年縣試,便高興的合不攏嘴。
陸清河點點頭:“先生說早些參加,隻當熟悉流程,為日後積攢些經驗。”
“來,進屋陪祖父說會兒話,讓濤哥兒和雲達給你搗鼓屋子。”陸遠升話落,向正房走去。
陸清濤臉色不由難看起來,如何便把他和那個下人說到了一起?
“清河堂兄你這初來乍到,還不知道縣試需要五人聯保吧?要不要堂弟給你介紹幾個朋友認識?”
提到“朋友”二字,陸清濤不自覺挑了挑眉,生出幾分趾高氣昂的模樣。
聞言,陸清河停下腳步,卻是沒有迴頭:“不必了,朋友我自會結交。”
聽陸清河如何迴答,站在東廂房門前的賈氏不由撇了撇嘴,皮笑肉不笑說道:“三斤,濤哥兒的朋友都知根知底,你出去認識些狐朋狗友,別讓聯保不成反而害了你。”
大慶朝科舉有聯保製度,需要五名考生聯名相互擔保,如果有一人出現舞弊,冒充等,則五人全部追責。
所以大部分考生都會選擇知根底的朋友或同窗相互聯保。
“嗯,說的沒錯,人心隔肚皮!要不迴頭在家裏擺上一桌,讓濤哥兒把他那些朋友都叫過來,正好給清哥兒都認識認識。”
張氏覺得兩人的話還是有道理的,於是提出建議。
不曾想剛說完,陸清濤就笑了起來:“切!祖母!如今哪還興在家擺席,都是去那一品軒擺酒宴請,如果清河堂兄肯出銀子的話,我倒不介意把我那些朋友都給叫上,讓他認識下。”
張氏微微皺眉:“那得多少銀子啊?”
聞言,陸清濤微微昂首:“下等席麵幾兩銀子便可,但隻能坐在大堂。中等席麵需幾十兩銀子,可上二樓雅間。至於三樓,有銀錢沒身份那也是上不去的。正巧我認識的朋友就有那身份。”
聽到一頓飯花幾十兩銀子,張氏雙目圓瞪:“濤哥兒,這哪裏是擺席,這.....這是吃錢呐。”
陸清濤搖頭嗤笑,一副對牛彈琴的模樣。
從頭聽到尾,陸清河更加確認他這堂弟多半是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