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緊張,論用功你不輸任何人。”陸清河不忘給好友打氣。
當年如果沒有自己這個穿越者,陸殊才應該是在祖祠選拔中最亮的那顆星。
相處八年,陸清河自認為六個孩子中,最用功的便是陸殊。
憑他能對出“得七步才八鬥學賦九章詩篇”便可看出他基礎的牢固。
“我......我不緊張。”陸殊不斷吞氣吐氣,兩條小腿有些微微的打顫。
“還嘴硬?你不要有壓力,大不了就是以後見魏川平學狗叫而已。”周寒故作輕鬆的拍了拍陸殊的肩膀。
三人說話間,鄭楊這邊也已經選好了人選。
不是別人,正是胡永。
“嗬,就猜到會選他。”周寒並沒有太多意外,緩緩向一臉疑惑的兩人解釋。
“這胡永雖不是過目不忘,但任何書籍通讀一遍可記下二三成,基本讀個五六遍就能背誦。先生當初對他可是寄予厚望。”
聽完對胡永的介紹,陸殊的麵色又蒼白了幾分,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又散去五成,轉頭看向同窗好友。
“清河,要不還是你上吧?”
在陸殊的印象裏,陸清河記的天賦一點不比這叫胡永的差,他若上去再不濟也能勢均力敵。
陸清河一陣無言,在他看來自己和陸殊來文會,無非是拿個投名狀,誰輸誰贏意義不大。
若是陸殊默默無聞,他擔心將來不會被傲氣的顧先生重視。
“不過,他也有個致命的缺點,便是因為記性好不肯下苦功,總想投機取巧。先生多次勸說,但效果不大。”
周寒再次補充,顯然對陸殊還是很有信心的。
陸清河聞言立刻明白了周寒的意思,分析道:“所以他未必每個字都能記得準確無誤,隻要穩紮穩打,等他出錯便是。”
周寒點頭,眼中露出讚許。
陸清河轉而看向陸殊:“去吧!這是你的戰場。”
聽到戰場二字,陸殊顫抖的小腿逐漸停了下來,再次深吸一口氣,邁開了步子。
“顧家私塾怎麽派他出來了?不應該是周寒或者陸清河嗎?”
“你們還不知道吧?那周寒悟性雖佳,可記性那是出了名的差。”
“還有這事?給咱們詳細講講。”
眾學子見到陸殊走出來都顯得比較意外,便連圍欄外的雀斑小丫鬟都蹙起眉頭。
“小姐,他們為什麽不派出那個陸清河呢?”
然而,手持團扇遮麵的小姐並沒有迴答。
小丫鬟好似已經習慣,嘴巴還在嘰嘰喳喳問個不停。
場中,鄭楊兩人對陸殊卻沒有絲毫的輕視,楊得安還不忘叮囑。
“胡永,憑他上題對出的下聯,便知其基礎甚好,如今派他出來更加說明這點。你莫要生出輕視之心。”
胡永餘光看了眼縮在角落的範直,眸光逐漸冷了下去。
“兩位先生放心,學生定全力以赴。”
空知方丈聽聞也隻是歎息一聲。
雙方挑出人選的同時,學子們已經排成蜿蜒的長蛇,決定好了上場輪次。
比起雙方輸贏,他們更在意的是能不能被賞識,拿到具保名額。
三方準備妥當,呈三角之勢立在書案五步處。
一時間,熱鬧的氣氛逐漸安靜下來。
鄭茂才向身邊的空知方丈點頭後,翻開了【孟子】,朗聲讀出第一句:“孟子見梁惠王。”
他聲音剛落下,胡永便立刻背出了下一句:“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陸殊緊隨其後:“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眾學子最前麵那人立刻接道:“王曰:何以利吾國?”
三方背書聲朗朗不絕,所有人都側耳傾聽,希望能聽出錯處。
時間也在背書中快速流逝,大約過了半刻鍾,排在最前頭的那位學子終於出錯,被毫不留情的替換了下去。
負責記錄學子則在他的手背上寫了數字,作為排序的憑證。
同時,紅楓寺的僧人在空知方丈的叮囑下準備茶水,以防眾學子口幹舌燥影響發揮。
起初陸殊還有一些緊張,但隨著進入狀態,好似換個人一般,雙目平視前方,口中滔滔不絕。
胡永緊盯陸殊,臉色逐漸陰沉。
當眾學子已經換三個,兩人竟還都未錯上一字。
“他的基礎倒是很紮實。”周寒側臉看向身邊的青衫少年。
陸清河點頭,將謝靈運的話改了一番:“若是天下用功有一石,他陸殊能獨占八鬥。”
周寒聞言微微挑眉,望了一眼正在背誦的陸殊後,轉身向僧人討要了一個蒲團。
“坐下等吧!這是一場耐力的比試,這才剛剛開始呢。”
但隨著日頭逐漸攀升,學子們已經輪換到了第六人,胡永與陸殊額頭都已經冒出細汗。
許多香客都因失了耐心紛紛離去。
“此天之所與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
當胡永背出這一句時,陸殊卻是沒有接,淡淡說道:“他漏記一個“我”字。”
此話一出,安靜的楓園終於再次熱鬧起來。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
“嘖嘖,真沒想到竟然是胡永先出錯,他可是出名的記憶天賦絕佳的學子。”
聽著眾人的議論,鄭茂才輕咳兩聲:“胡永漏記一字,錯一次。”
負責記錄的學子聞言,在胡永的名字後麵寫出了“正”字的第一筆。
作為當事人的胡永,長吐一口氣,將自己蕩起漣漪的心境再次平複。
隨後,基礎的考教在鄭茂才再次起頭後,繼續進行。
日頭緩緩上升,盡管已經是白露時節,但正午的天氣仍舊有些燥熱。
不少學子已經拿出自帶幹糧與同行的夥伴吃起來。
魏川平更是已經在侍女服侍下吃上表麵金黃的糕點,還不忘向周寒故意顯擺幾下。
陸清河與周寒擠坐在蒲團上,忍著腹中饑餓大眼瞪小眼,這也沒人提醒參加文會還要自備幹糧。
“周兄,你也沒準備嗎?”
“我……以為你們準備了。”
當然,如同他們相同處境的學子還有許多,都隻能幹看著別人吃。
圍欄外,白色襦裙的少女微微側頭,對身邊的小丫鬟吩咐道:
“青兒,去將咱們準備的糕點拿給那位陸公子。”
當年如果沒有自己這個穿越者,陸殊才應該是在祖祠選拔中最亮的那顆星。
相處八年,陸清河自認為六個孩子中,最用功的便是陸殊。
憑他能對出“得七步才八鬥學賦九章詩篇”便可看出他基礎的牢固。
“我......我不緊張。”陸殊不斷吞氣吐氣,兩條小腿有些微微的打顫。
“還嘴硬?你不要有壓力,大不了就是以後見魏川平學狗叫而已。”周寒故作輕鬆的拍了拍陸殊的肩膀。
三人說話間,鄭楊這邊也已經選好了人選。
不是別人,正是胡永。
“嗬,就猜到會選他。”周寒並沒有太多意外,緩緩向一臉疑惑的兩人解釋。
“這胡永雖不是過目不忘,但任何書籍通讀一遍可記下二三成,基本讀個五六遍就能背誦。先生當初對他可是寄予厚望。”
聽完對胡永的介紹,陸殊的麵色又蒼白了幾分,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又散去五成,轉頭看向同窗好友。
“清河,要不還是你上吧?”
在陸殊的印象裏,陸清河記的天賦一點不比這叫胡永的差,他若上去再不濟也能勢均力敵。
陸清河一陣無言,在他看來自己和陸殊來文會,無非是拿個投名狀,誰輸誰贏意義不大。
若是陸殊默默無聞,他擔心將來不會被傲氣的顧先生重視。
“不過,他也有個致命的缺點,便是因為記性好不肯下苦功,總想投機取巧。先生多次勸說,但效果不大。”
周寒再次補充,顯然對陸殊還是很有信心的。
陸清河聞言立刻明白了周寒的意思,分析道:“所以他未必每個字都能記得準確無誤,隻要穩紮穩打,等他出錯便是。”
周寒點頭,眼中露出讚許。
陸清河轉而看向陸殊:“去吧!這是你的戰場。”
聽到戰場二字,陸殊顫抖的小腿逐漸停了下來,再次深吸一口氣,邁開了步子。
“顧家私塾怎麽派他出來了?不應該是周寒或者陸清河嗎?”
“你們還不知道吧?那周寒悟性雖佳,可記性那是出了名的差。”
“還有這事?給咱們詳細講講。”
眾學子見到陸殊走出來都顯得比較意外,便連圍欄外的雀斑小丫鬟都蹙起眉頭。
“小姐,他們為什麽不派出那個陸清河呢?”
然而,手持團扇遮麵的小姐並沒有迴答。
小丫鬟好似已經習慣,嘴巴還在嘰嘰喳喳問個不停。
場中,鄭楊兩人對陸殊卻沒有絲毫的輕視,楊得安還不忘叮囑。
“胡永,憑他上題對出的下聯,便知其基礎甚好,如今派他出來更加說明這點。你莫要生出輕視之心。”
胡永餘光看了眼縮在角落的範直,眸光逐漸冷了下去。
“兩位先生放心,學生定全力以赴。”
空知方丈聽聞也隻是歎息一聲。
雙方挑出人選的同時,學子們已經排成蜿蜒的長蛇,決定好了上場輪次。
比起雙方輸贏,他們更在意的是能不能被賞識,拿到具保名額。
三方準備妥當,呈三角之勢立在書案五步處。
一時間,熱鬧的氣氛逐漸安靜下來。
鄭茂才向身邊的空知方丈點頭後,翻開了【孟子】,朗聲讀出第一句:“孟子見梁惠王。”
他聲音剛落下,胡永便立刻背出了下一句:“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陸殊緊隨其後:“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眾學子最前麵那人立刻接道:“王曰:何以利吾國?”
三方背書聲朗朗不絕,所有人都側耳傾聽,希望能聽出錯處。
時間也在背書中快速流逝,大約過了半刻鍾,排在最前頭的那位學子終於出錯,被毫不留情的替換了下去。
負責記錄學子則在他的手背上寫了數字,作為排序的憑證。
同時,紅楓寺的僧人在空知方丈的叮囑下準備茶水,以防眾學子口幹舌燥影響發揮。
起初陸殊還有一些緊張,但隨著進入狀態,好似換個人一般,雙目平視前方,口中滔滔不絕。
胡永緊盯陸殊,臉色逐漸陰沉。
當眾學子已經換三個,兩人竟還都未錯上一字。
“他的基礎倒是很紮實。”周寒側臉看向身邊的青衫少年。
陸清河點頭,將謝靈運的話改了一番:“若是天下用功有一石,他陸殊能獨占八鬥。”
周寒聞言微微挑眉,望了一眼正在背誦的陸殊後,轉身向僧人討要了一個蒲團。
“坐下等吧!這是一場耐力的比試,這才剛剛開始呢。”
但隨著日頭逐漸攀升,學子們已經輪換到了第六人,胡永與陸殊額頭都已經冒出細汗。
許多香客都因失了耐心紛紛離去。
“此天之所與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
當胡永背出這一句時,陸殊卻是沒有接,淡淡說道:“他漏記一個“我”字。”
此話一出,安靜的楓園終於再次熱鬧起來。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
“嘖嘖,真沒想到竟然是胡永先出錯,他可是出名的記憶天賦絕佳的學子。”
聽著眾人的議論,鄭茂才輕咳兩聲:“胡永漏記一字,錯一次。”
負責記錄的學子聞言,在胡永的名字後麵寫出了“正”字的第一筆。
作為當事人的胡永,長吐一口氣,將自己蕩起漣漪的心境再次平複。
隨後,基礎的考教在鄭茂才再次起頭後,繼續進行。
日頭緩緩上升,盡管已經是白露時節,但正午的天氣仍舊有些燥熱。
不少學子已經拿出自帶幹糧與同行的夥伴吃起來。
魏川平更是已經在侍女服侍下吃上表麵金黃的糕點,還不忘向周寒故意顯擺幾下。
陸清河與周寒擠坐在蒲團上,忍著腹中饑餓大眼瞪小眼,這也沒人提醒參加文會還要自備幹糧。
“周兄,你也沒準備嗎?”
“我……以為你們準備了。”
當然,如同他們相同處境的學子還有許多,都隻能幹看著別人吃。
圍欄外,白色襦裙的少女微微側頭,對身邊的小丫鬟吩咐道:
“青兒,去將咱們準備的糕點拿給那位陸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