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迴歸草原,趙赫的小跟班拔都
篡蒙:我嶽父是成吉思汗 作者:波西米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要說漢人打不過女真人,其實也說不通,因為仆散安貞手下的花帽軍可就是以純粹的漢人為主的。
如今山東的漢人力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農民起義心向宋國的人組成的紅襖軍,一部分是心向金國由金國官員組織的花帽軍。
野狐嶺失守後,金國朝廷意識到需要漢人的幫助,又從中都派出四百六十名精銳漢軍基層軍官,前往山東,大大加強了花帽軍的力量。如此一來,仆散安貞才能力保山東三州。
如今,仆散安貞手下十萬大軍,也正是以這兩萬花帽軍為主力,飲馬長江。
漢人戰鬥力相當不弱啊!
總不能說北方漢人戰力強,南方漢人弱吧?
那當初南宋朝廷製定的“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政策,不就成了傻逼政策了?
如果說南方漢人和北方漢人一樣強大,那問題豈不是出在了朝堂袞袞諸公身上?甚至是出在了大宋皇帝身上?
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大宋天子英明神武,朝堂諸公文采風流,怎麽會有問題?
這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武將!
對了,就是大宋的武將出問題了!
大宋朝堂諸公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終於找出來誤國誤民的元兇正犯!
肯定是那幫武將不讀詩書,不知道忠君報國的大道理,欺上瞞下,畏敵如虎,貪汙軍費喝兵血,才造成了大宋如此慘烈的局麵!
比如,開禧北伐時,不就是吳曦反叛,自立蜀王,讓大宋朝廷慌了手腳嗎?
比如,如今的四川製置使安丙。
當初,吳曦反叛,大宋震動。有個楊巨源的人,與安丙、李好義等人密謀除去吳曦。安丙雖然參與了此事,卻首鼠兩端。最後,還是楊巨源、李義,以傳旨的名義,率領七十多名勇士,闖入“皇宮”,勸退了護衛們,殺了吳曦。
事成之後,原來首鼠兩端的安丙不但加官進爵,還隱匿了楊巨源封賞,讓楊巨源一無所得。楊巨源不服,不斷派人向朝中訴說自己的委屈。安丙大為恐懼,命人逮捕楊巨源,暗殺於途中。
此事朝堂上人盡皆知。
結果,安丙不但不思將功補過,報答朝廷,還再敗於秦州葬送了十萬大軍,真是誤國誤民之極!
什麽?
安丙是大宋進士出身,其實是文官?他害死的楊巨源倒是武將?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嘛,肯定是安丙長期領軍,被那些武將帶壞了!
總而言之,武將就是不好,把大宋天子和朝堂諸公製定的高瞻遠矚的政策執行歪了,才有了今日之禍。
大宋朝堂諸公舌燦蓮花,好不容易把責任推出去。但是女真大兵,是無法用舌頭勸退的。
真是頭疼啊!
但是,他們的頭疼,和趙朔無關。
趙朔迴到了蒙古草原。
其時正是公元1212年的深夏,草木最為旺盛的季節。放眼望去,一片碧綠無邊無際,隻有一陣大風吹過,才能看到被放牧的牛羊,流淌的河流,以及蒙古人的氈帳。
“華箏!”
“阿朔!”
當一陣風吹過,趙朔看到華箏迎接的隊伍時,金閃閃的速度達到了極致,如一道閃電般來到了華箏的麵前。
夫妻二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他們青梅竹馬,少年夫妻,自從七歲那年認識開始,還從未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分離。
夫妻倆抱了很久,趙朔抱著她轉了好幾圈,要不是外麵人太多,他已經低頭親上去了。
後來華箏有些不好意思,兩人才慢慢分開。
而直到這時候,趙朔才注意到,華箏身旁的小孩子。
那孩子看年紀在五六歲左右,眼睛明亮,鼻梁挺拔,五官立體而深邃,皮膚白皙但是又曬的帶了些健康的顏色,左腕係著鎏金長命鎖,正麵鏨著“百歲安泰”四個漢字。
此時,正忽閃著眼睛,饒有興致地向趙朔看來。
那帶著藍色,深邃如寶石般的眼睛,還有那酷似華箏的俊秀五官,不是他的兒子趙赫是誰?
“哈哈,阿赫,我的好兒子!”
趙朔臉上露出微笑,揉了揉小趙赫的腦袋,一把將他抱起:“還記得我嗎?”趙朔刮了刮趙赫的鼻子,笑著問道。
小趙赫扭頭看向華箏。
顯然,他有些記不清楚了。
華箏看著兒子,露出微笑道:“阿赫,還不快叫父親。”
小趙赫立刻又把頭扭迴來,好好看了眼趙朔,然後脆生生的說道:“父親!”
“哈哈哈,好!”
一聲“父親”,將趙朔叫的開懷大笑。
他離開草原時,趙赫還不到兩周歲。兩年多過去,小趙赫能不抗拒他的懷抱,已經很不容易了,想記住他的容貌不太可能。
抱著兒子玩了一會兒,小趙赫很快就和趙朔親昵起來。
血脈間的聯係是很玄妙的,平常幾乎不會讓“陌生人”抱的趙赫,從一開始就不抗拒趙朔,顯然是對趙朔還有著父親的大致印象。
抱著趙赫在空中轉了一會兒,趙朔將兒子放下來,笑道:
“阿赫,這次出征迴來,我給你帶了幾樣禮物。”
遠征迴來,自然是要帶禮物的。
趙朔給兒子準備的,是一匹小馬,一把小刀,以及一串風鈴。
這匹小馬來自金國,好吧,其實是大宋進貢給金國的,名曰“漢宮果下馬”。此馬雖然身高隻有二尺七寸,但已經接近成年,不但能跑能跳,而且性格溫順,正好適合現在的趙赫騎行。
那把小刀,自然也是完顏永濟讚助。此刀由金國的能工巧匠用上等镔鐵打造,刀柄用檀木製成,上邊不僅刻著華美繁複的花紋,還鑲嵌著三顆寶石。刀鞘用鞣製的小羊皮製成,鞘口鑲銀,刻著北鬥七星的圖案。
風鈴,則是由趙朔手下的能工巧匠製成。
趙朔從金國虜獲的七千工匠中,善於製作各種奢侈品的工匠都近千了,在撫州沒什麽事做,挖空心思做了一些奢侈品。
其中就有這串風鈴。
這串風鈴,是用金國珍貴琉璃的碎片打磨而成,薄如紙張,可以被風吹起。分七種顏色,上麵精細雕刻了不同的圖案。蒙古的馬,契丹的鹿,女真的鷹……風鈴頂部是一個銅製的海東青。
當一陣風吹起時,那瓷片碰撞發出悅耳的清脆聲響,仿若白鳥齊鳴。
趙朔本來以為,趙赫應該最喜歡這個風鈴的。
不過,出乎他的預料之外,趙赫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匹果下馬和那把精致的小刀。
小趙赫主動抓起一把青草,送到那果下馬的嘴邊,看它食用。然後,又拿著那把小刀,揮舞個不停。
看小趙赫這副樣子,真恨不得馬上騎上果下馬,縱馬奔馳。
“誒,這小孩子是誰?”
趙朔忽然注意到,旁邊一個看年紀在三四歲左右,穿金戴銀的小孩子,正滿眼羨慕之色的望向趙赫。
華箏道:“他是大哥的第二個兒子,名叫拔都。不知道為什麽,拔都特別喜歡咱們兒子,總是哥哥哥哥的叫著,跟在阿赫的後邊。這次是奶娘帶著,來咱們這和阿赫玩幾天。”
“拔都?”
趙朔看向那三四歲小孩的目光,頓時訝異起來。
如果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輩,哪個最有出息。
趙朔一定會選拔都。
差點打穿了歐洲的男人。
如今拔都還隻是個穿開襠褲的小娃娃,而且還是自己兒子的小跟班,這感覺真有趣。
“原來術赤的兒子!”
趙朔笑了笑,上前將日後跺一腳歐洲震顫的拔都抱在懷中,說道:“拔都,叫姑父!”
拔都還是小小一隻,但一點也不怕生,黑黝黝的眼睛很聰慧,他很乖巧的叫了一聲:
“姑父!”
“好!這姑父不能讓你白叫,阿赫有禮物,你也有!”
果下馬又不是隻有一匹,再送拔都一匹就是了。隻是他現在還小,就算再喜歡,也隻能自大人的照看下,在小馬身上坐一會兒。
另外,趙朔虜獲的金國奢侈品太多了。
趙朔又選了一個玩具駱駝,和一把小弓給了拔都。
那玩具駱駝,是金國能工巧匠的傑出工藝品,主體用黃銅打造,駱駝背上馱著兩個小人。在水力驅動下,駱駝背上的小人會隨之旋轉。
小弓的弓身上塗有七色彩漆,象征著彩虹。箭羽也染成七種顏色,隻是沒有箭鏃,不可能有任何殺傷力,隻是小孩子的玩具。
拔都得了這三樣禮物立刻開心的手舞足蹈起來,顯然他雖然天性沉靜,但依然是個喜歡玩具的小男孩。
原本趙朔以為,拔都會拿著這三樣東西,去找趙赫顯擺。
不過,他低估了小孩子的純真。
拔都拿著那個他最感興趣的銅駱駝,和趙赫一起玩去了。
趙赫很有一點大哥大的樣子,不再關注那果下馬和精致小刀,而是向隨行的人要了水囊,驅動那銅駱駝上的小人動了起來。
然後,兩個小孩一起,眼睛都不眨地看著銅駱駝上的小人表演。
看著這哥倆在那玩耍,趙朔心懷大悅,他這次還收獲了郭寶玉的孫子郭侃。以後這哥仨完全可以組成西征三人組,把亞歐大陸犁一遍!
心情大好的趙朔當即宣布現在解散,黑騎各歸各家,享受天倫之樂。
趙朔和華箏等人一起,迴了自己的大帳。
趙赫還在外麵和拔都玩耍,讓伺候的侍女出去,屋內隻剩下了夫妻二人。
趙朔抱著華箏,兩人分別了近三年,有說不完的話。
華箏先是問趙朔這次出征有沒有受傷,然後又問趙朔遇沒遇到什麽危險。
問完這些,兩人開始聊家裏的事情。華箏一一跟趙朔清點著。
比如經常有婦人請她做主,讓家裏的女兒嫁給蘇倫。蘇倫是老將的蘇和的兒子,按說應該是向蘇家提親。
但是,蘇倫是作為趙朔的代表,去怯薛軍中做千夫長的,深深打上了趙朔的印跡。
蘇倫的婚事,恐怕還得是趙朔夫婦做主。
比如,拖雷隨鐵木真出征後,他的次子忽睹都出生了。可惜這孩子命不好,剛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
比如,窩闊台出征後不久,他的四兒子哈剌察兒出生了。據說也是朵列格捏生的,也不知是真是假。到底是窩闊台對朵列格捏甚是寵愛,隻和她生孩子?還是這女人用了什麽手段?
說來說去,說到了陸遊的兒子陸子布。
華箏道:“陸子布現在,在草原上很有名聲。阿朔,你知不知道?”
“為何?”趙朔道:“大軍出征,草原上除了一萬守軍之外,隻剩下了一些老弱婦孺,他能幹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倒也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華箏道:“原來陸子布不是教牧民們認字嗎?你們走了之後,他就幹脆把附近的小孩子集中起來,教他們學習蒙古文字。”
“草原廣大,他恐怕教不了多少孩子,應該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不是的。孩子們要幫家裏幹活,不能整天跟他讀書。他是每教一天,就換一地方,教另外一批孩童。十天之後再迴來,教第一批孩子後麵的內容。如此一來,孩子們十天中隻有一天讀書,家裏不會有什麽抱怨。而且,他教的孩子也比你預計的多多了。”
當初陸子布教普通牧民認字的時候,是在一個固定地方。
誰願意學就來,不願意來也不強求。
現在看來,他是打算從娃娃抓起,在草原上普及文字啊。
趙朔還是有些疑惑,道:“即便如此,草原太大了,他也就是教幾百個孩子吧?這樣就能很有名聲了?”
“不單單是這個。”華箏解釋道:“陸子步還教小孩子們他編的蒙古語史詩,有歌頌成吉思汗的,有歌頌你的,有歌頌草原牧民的。孩子們學會了之後,又會教給家裏的大人。這些史詩傳的很快,幾乎草原上每個人都聽過。
如此一來,陸子布的名頭,也在草原上傳遍了。幾乎人人都知道,草原上來了個南方來的大才子,叫陸子布。不但教孩子們認字,還寫詩歌頌成吉思汗和駙馬。”
這個趙朔懂。
陸子布編的這些史詩的作用,其實和中原流傳的童謠類似,不但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最廣,而且最能達到政治目的的東西了。
比如,在河北地區流行的“搖搖罟罟,至河南,拜閼氏”,那首童謠,不知給他征伐河北,減少了多少麻煩。
這陸子布還真有點東西。
他編這些童謠,一方麵,讓他自己在草原上揚名。
另外一方麵,則加強了成吉思汗和趙朔的威望。
還有最關鍵的,促進了蒙古人對南方漢人的好感。
簡直是一舉三得。
“看來,這陸子布是個人才。哪天有空,我見見他。”趙朔說道:“對了,辛棄疾的兒子辛褎怎麽樣?”
華箏若有所思,道:“聽說,他帶著商隊,去到了花剌子模,賺了不少錢。咱們這裏,離著花剌子模太遠了,具體情況就不大清楚了。”
花剌子模嗎?趙朔沒想到,辛褎竟然能跑這麽遠。
“那先不管他,等他做出成績來再說。”
“對了,阿朔,你明天還是先見見紮爾杜什特吧。他聽說咱們大軍迴軍,緊趕慢趕從波斯趕來見你,都等了一個多月了。”華箏提醒道。
“紮爾杜什特?”
趙朔麵露異色。
這個紮爾杜什特,就是當初他讓去搜尋阿拉伯戰馬和烏茲鋼冶煉技術的波斯商人。
沒想到他又來了。
這是弄到他要的阿拉伯戰馬和烏茲鋼冶煉技術了?
趙朔倒真的好奇起來。
這阿拉伯戰馬和烏茲鋼冶煉技術可太重要了,如果能成,他麾下的實力又將提升一大截。
不過,紮爾杜什特怎麽也得明天見。
趙朔低頭看向華箏:“讓他慢慢等著。華箏,我想你了。”趙朔湊在華箏耳邊,低聲說道。
熱息掃在華箏的耳垂和臉頰上,華箏的身子一下子軟了。
她胸口起伏,原本環抱著趙朔的腰的雙手,移至趙朔的脖頸上。
夫妻倆沒有說話,因為趙朔已經口勿了上去。
帳篷內燭火搖曳,剩下的話,可能要留到明天才能慢慢說了。
如今山東的漢人力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農民起義心向宋國的人組成的紅襖軍,一部分是心向金國由金國官員組織的花帽軍。
野狐嶺失守後,金國朝廷意識到需要漢人的幫助,又從中都派出四百六十名精銳漢軍基層軍官,前往山東,大大加強了花帽軍的力量。如此一來,仆散安貞才能力保山東三州。
如今,仆散安貞手下十萬大軍,也正是以這兩萬花帽軍為主力,飲馬長江。
漢人戰鬥力相當不弱啊!
總不能說北方漢人戰力強,南方漢人弱吧?
那當初南宋朝廷製定的“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政策,不就成了傻逼政策了?
如果說南方漢人和北方漢人一樣強大,那問題豈不是出在了朝堂袞袞諸公身上?甚至是出在了大宋皇帝身上?
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大宋天子英明神武,朝堂諸公文采風流,怎麽會有問題?
這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武將!
對了,就是大宋的武將出問題了!
大宋朝堂諸公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終於找出來誤國誤民的元兇正犯!
肯定是那幫武將不讀詩書,不知道忠君報國的大道理,欺上瞞下,畏敵如虎,貪汙軍費喝兵血,才造成了大宋如此慘烈的局麵!
比如,開禧北伐時,不就是吳曦反叛,自立蜀王,讓大宋朝廷慌了手腳嗎?
比如,如今的四川製置使安丙。
當初,吳曦反叛,大宋震動。有個楊巨源的人,與安丙、李好義等人密謀除去吳曦。安丙雖然參與了此事,卻首鼠兩端。最後,還是楊巨源、李義,以傳旨的名義,率領七十多名勇士,闖入“皇宮”,勸退了護衛們,殺了吳曦。
事成之後,原來首鼠兩端的安丙不但加官進爵,還隱匿了楊巨源封賞,讓楊巨源一無所得。楊巨源不服,不斷派人向朝中訴說自己的委屈。安丙大為恐懼,命人逮捕楊巨源,暗殺於途中。
此事朝堂上人盡皆知。
結果,安丙不但不思將功補過,報答朝廷,還再敗於秦州葬送了十萬大軍,真是誤國誤民之極!
什麽?
安丙是大宋進士出身,其實是文官?他害死的楊巨源倒是武將?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嘛,肯定是安丙長期領軍,被那些武將帶壞了!
總而言之,武將就是不好,把大宋天子和朝堂諸公製定的高瞻遠矚的政策執行歪了,才有了今日之禍。
大宋朝堂諸公舌燦蓮花,好不容易把責任推出去。但是女真大兵,是無法用舌頭勸退的。
真是頭疼啊!
但是,他們的頭疼,和趙朔無關。
趙朔迴到了蒙古草原。
其時正是公元1212年的深夏,草木最為旺盛的季節。放眼望去,一片碧綠無邊無際,隻有一陣大風吹過,才能看到被放牧的牛羊,流淌的河流,以及蒙古人的氈帳。
“華箏!”
“阿朔!”
當一陣風吹過,趙朔看到華箏迎接的隊伍時,金閃閃的速度達到了極致,如一道閃電般來到了華箏的麵前。
夫妻二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他們青梅竹馬,少年夫妻,自從七歲那年認識開始,還從未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分離。
夫妻倆抱了很久,趙朔抱著她轉了好幾圈,要不是外麵人太多,他已經低頭親上去了。
後來華箏有些不好意思,兩人才慢慢分開。
而直到這時候,趙朔才注意到,華箏身旁的小孩子。
那孩子看年紀在五六歲左右,眼睛明亮,鼻梁挺拔,五官立體而深邃,皮膚白皙但是又曬的帶了些健康的顏色,左腕係著鎏金長命鎖,正麵鏨著“百歲安泰”四個漢字。
此時,正忽閃著眼睛,饒有興致地向趙朔看來。
那帶著藍色,深邃如寶石般的眼睛,還有那酷似華箏的俊秀五官,不是他的兒子趙赫是誰?
“哈哈,阿赫,我的好兒子!”
趙朔臉上露出微笑,揉了揉小趙赫的腦袋,一把將他抱起:“還記得我嗎?”趙朔刮了刮趙赫的鼻子,笑著問道。
小趙赫扭頭看向華箏。
顯然,他有些記不清楚了。
華箏看著兒子,露出微笑道:“阿赫,還不快叫父親。”
小趙赫立刻又把頭扭迴來,好好看了眼趙朔,然後脆生生的說道:“父親!”
“哈哈哈,好!”
一聲“父親”,將趙朔叫的開懷大笑。
他離開草原時,趙赫還不到兩周歲。兩年多過去,小趙赫能不抗拒他的懷抱,已經很不容易了,想記住他的容貌不太可能。
抱著兒子玩了一會兒,小趙赫很快就和趙朔親昵起來。
血脈間的聯係是很玄妙的,平常幾乎不會讓“陌生人”抱的趙赫,從一開始就不抗拒趙朔,顯然是對趙朔還有著父親的大致印象。
抱著趙赫在空中轉了一會兒,趙朔將兒子放下來,笑道:
“阿赫,這次出征迴來,我給你帶了幾樣禮物。”
遠征迴來,自然是要帶禮物的。
趙朔給兒子準備的,是一匹小馬,一把小刀,以及一串風鈴。
這匹小馬來自金國,好吧,其實是大宋進貢給金國的,名曰“漢宮果下馬”。此馬雖然身高隻有二尺七寸,但已經接近成年,不但能跑能跳,而且性格溫順,正好適合現在的趙赫騎行。
那把小刀,自然也是完顏永濟讚助。此刀由金國的能工巧匠用上等镔鐵打造,刀柄用檀木製成,上邊不僅刻著華美繁複的花紋,還鑲嵌著三顆寶石。刀鞘用鞣製的小羊皮製成,鞘口鑲銀,刻著北鬥七星的圖案。
風鈴,則是由趙朔手下的能工巧匠製成。
趙朔從金國虜獲的七千工匠中,善於製作各種奢侈品的工匠都近千了,在撫州沒什麽事做,挖空心思做了一些奢侈品。
其中就有這串風鈴。
這串風鈴,是用金國珍貴琉璃的碎片打磨而成,薄如紙張,可以被風吹起。分七種顏色,上麵精細雕刻了不同的圖案。蒙古的馬,契丹的鹿,女真的鷹……風鈴頂部是一個銅製的海東青。
當一陣風吹起時,那瓷片碰撞發出悅耳的清脆聲響,仿若白鳥齊鳴。
趙朔本來以為,趙赫應該最喜歡這個風鈴的。
不過,出乎他的預料之外,趙赫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匹果下馬和那把精致的小刀。
小趙赫主動抓起一把青草,送到那果下馬的嘴邊,看它食用。然後,又拿著那把小刀,揮舞個不停。
看小趙赫這副樣子,真恨不得馬上騎上果下馬,縱馬奔馳。
“誒,這小孩子是誰?”
趙朔忽然注意到,旁邊一個看年紀在三四歲左右,穿金戴銀的小孩子,正滿眼羨慕之色的望向趙赫。
華箏道:“他是大哥的第二個兒子,名叫拔都。不知道為什麽,拔都特別喜歡咱們兒子,總是哥哥哥哥的叫著,跟在阿赫的後邊。這次是奶娘帶著,來咱們這和阿赫玩幾天。”
“拔都?”
趙朔看向那三四歲小孩的目光,頓時訝異起來。
如果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輩,哪個最有出息。
趙朔一定會選拔都。
差點打穿了歐洲的男人。
如今拔都還隻是個穿開襠褲的小娃娃,而且還是自己兒子的小跟班,這感覺真有趣。
“原來術赤的兒子!”
趙朔笑了笑,上前將日後跺一腳歐洲震顫的拔都抱在懷中,說道:“拔都,叫姑父!”
拔都還是小小一隻,但一點也不怕生,黑黝黝的眼睛很聰慧,他很乖巧的叫了一聲:
“姑父!”
“好!這姑父不能讓你白叫,阿赫有禮物,你也有!”
果下馬又不是隻有一匹,再送拔都一匹就是了。隻是他現在還小,就算再喜歡,也隻能自大人的照看下,在小馬身上坐一會兒。
另外,趙朔虜獲的金國奢侈品太多了。
趙朔又選了一個玩具駱駝,和一把小弓給了拔都。
那玩具駱駝,是金國能工巧匠的傑出工藝品,主體用黃銅打造,駱駝背上馱著兩個小人。在水力驅動下,駱駝背上的小人會隨之旋轉。
小弓的弓身上塗有七色彩漆,象征著彩虹。箭羽也染成七種顏色,隻是沒有箭鏃,不可能有任何殺傷力,隻是小孩子的玩具。
拔都得了這三樣禮物立刻開心的手舞足蹈起來,顯然他雖然天性沉靜,但依然是個喜歡玩具的小男孩。
原本趙朔以為,拔都會拿著這三樣東西,去找趙赫顯擺。
不過,他低估了小孩子的純真。
拔都拿著那個他最感興趣的銅駱駝,和趙赫一起玩去了。
趙赫很有一點大哥大的樣子,不再關注那果下馬和精致小刀,而是向隨行的人要了水囊,驅動那銅駱駝上的小人動了起來。
然後,兩個小孩一起,眼睛都不眨地看著銅駱駝上的小人表演。
看著這哥倆在那玩耍,趙朔心懷大悅,他這次還收獲了郭寶玉的孫子郭侃。以後這哥仨完全可以組成西征三人組,把亞歐大陸犁一遍!
心情大好的趙朔當即宣布現在解散,黑騎各歸各家,享受天倫之樂。
趙朔和華箏等人一起,迴了自己的大帳。
趙赫還在外麵和拔都玩耍,讓伺候的侍女出去,屋內隻剩下了夫妻二人。
趙朔抱著華箏,兩人分別了近三年,有說不完的話。
華箏先是問趙朔這次出征有沒有受傷,然後又問趙朔遇沒遇到什麽危險。
問完這些,兩人開始聊家裏的事情。華箏一一跟趙朔清點著。
比如經常有婦人請她做主,讓家裏的女兒嫁給蘇倫。蘇倫是老將的蘇和的兒子,按說應該是向蘇家提親。
但是,蘇倫是作為趙朔的代表,去怯薛軍中做千夫長的,深深打上了趙朔的印跡。
蘇倫的婚事,恐怕還得是趙朔夫婦做主。
比如,拖雷隨鐵木真出征後,他的次子忽睹都出生了。可惜這孩子命不好,剛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
比如,窩闊台出征後不久,他的四兒子哈剌察兒出生了。據說也是朵列格捏生的,也不知是真是假。到底是窩闊台對朵列格捏甚是寵愛,隻和她生孩子?還是這女人用了什麽手段?
說來說去,說到了陸遊的兒子陸子布。
華箏道:“陸子布現在,在草原上很有名聲。阿朔,你知不知道?”
“為何?”趙朔道:“大軍出征,草原上除了一萬守軍之外,隻剩下了一些老弱婦孺,他能幹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倒也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華箏道:“原來陸子布不是教牧民們認字嗎?你們走了之後,他就幹脆把附近的小孩子集中起來,教他們學習蒙古文字。”
“草原廣大,他恐怕教不了多少孩子,應該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不是的。孩子們要幫家裏幹活,不能整天跟他讀書。他是每教一天,就換一地方,教另外一批孩童。十天之後再迴來,教第一批孩子後麵的內容。如此一來,孩子們十天中隻有一天讀書,家裏不會有什麽抱怨。而且,他教的孩子也比你預計的多多了。”
當初陸子布教普通牧民認字的時候,是在一個固定地方。
誰願意學就來,不願意來也不強求。
現在看來,他是打算從娃娃抓起,在草原上普及文字啊。
趙朔還是有些疑惑,道:“即便如此,草原太大了,他也就是教幾百個孩子吧?這樣就能很有名聲了?”
“不單單是這個。”華箏解釋道:“陸子步還教小孩子們他編的蒙古語史詩,有歌頌成吉思汗的,有歌頌你的,有歌頌草原牧民的。孩子們學會了之後,又會教給家裏的大人。這些史詩傳的很快,幾乎草原上每個人都聽過。
如此一來,陸子布的名頭,也在草原上傳遍了。幾乎人人都知道,草原上來了個南方來的大才子,叫陸子布。不但教孩子們認字,還寫詩歌頌成吉思汗和駙馬。”
這個趙朔懂。
陸子布編的這些史詩的作用,其實和中原流傳的童謠類似,不但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最廣,而且最能達到政治目的的東西了。
比如,在河北地區流行的“搖搖罟罟,至河南,拜閼氏”,那首童謠,不知給他征伐河北,減少了多少麻煩。
這陸子布還真有點東西。
他編這些童謠,一方麵,讓他自己在草原上揚名。
另外一方麵,則加強了成吉思汗和趙朔的威望。
還有最關鍵的,促進了蒙古人對南方漢人的好感。
簡直是一舉三得。
“看來,這陸子布是個人才。哪天有空,我見見他。”趙朔說道:“對了,辛棄疾的兒子辛褎怎麽樣?”
華箏若有所思,道:“聽說,他帶著商隊,去到了花剌子模,賺了不少錢。咱們這裏,離著花剌子模太遠了,具體情況就不大清楚了。”
花剌子模嗎?趙朔沒想到,辛褎竟然能跑這麽遠。
“那先不管他,等他做出成績來再說。”
“對了,阿朔,你明天還是先見見紮爾杜什特吧。他聽說咱們大軍迴軍,緊趕慢趕從波斯趕來見你,都等了一個多月了。”華箏提醒道。
“紮爾杜什特?”
趙朔麵露異色。
這個紮爾杜什特,就是當初他讓去搜尋阿拉伯戰馬和烏茲鋼冶煉技術的波斯商人。
沒想到他又來了。
這是弄到他要的阿拉伯戰馬和烏茲鋼冶煉技術了?
趙朔倒真的好奇起來。
這阿拉伯戰馬和烏茲鋼冶煉技術可太重要了,如果能成,他麾下的實力又將提升一大截。
不過,紮爾杜什特怎麽也得明天見。
趙朔低頭看向華箏:“讓他慢慢等著。華箏,我想你了。”趙朔湊在華箏耳邊,低聲說道。
熱息掃在華箏的耳垂和臉頰上,華箏的身子一下子軟了。
她胸口起伏,原本環抱著趙朔的腰的雙手,移至趙朔的脖頸上。
夫妻倆沒有說話,因為趙朔已經口勿了上去。
帳篷內燭火搖曳,剩下的話,可能要留到明天才能慢慢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