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突騎施又反了(一)
高仙芝命人打掃了戰場,然後便押著俘虜返迴龜茲城。這一次,他並沒有按來時之路返迴,而是選擇了常規“官道”,即南下至碎葉水北岸,然後沿著碎葉水東往,過碎葉城,再經伊塞克湖西端的葉支城南下,然後從勃達嶺山口過天山,然後再經撥換城東往至龜茲。
在經過碎葉城時,高仙芝整理了下自己那華麗的明光鎧,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故意命將士們不停的喊道:“奚人叛亂,已被我大唐安西兵殲滅,若他人如此,亦是此下場。”
這話明顯是喊給城中的突騎施黃姓首領,那老家夥莫賀達幹聽的。莫賀達幹站在城牆之上,望著往東去的押著奚人俘虜的高仙芝等人,頓時明白了怎麽迴事,難怪等了那麽久都沒有等到這些奚人,為此他直氣得咬牙切齒。
“氣死我了,他們是怎麽摸到我們的後方,還把我好不容易‘請’來的人全都給殺了?這麽大的動靜,你們竟然啥都沒發現,真是廢物,廢物。”莫賀達幹氣得罵道。
他身旁的將領可就倒黴了,無緣無故便被罵,於是想討好道:“大汗,他們就那點兒人,要不,咱們出城把他們給截殺了,把那些奚人救下來?”
不說還說,這話一說,莫賀達幹就更氣了,他甩手就是一巴掌,那將領摸著火辣辣的臉,連忙跪了下來,他其實也不知道他到底說錯了什麽。
“說你是廢物,你他媽的還真是廢物啊。”莫賀達幹還不解氣,再踢上一腳把他給踢翻在地,罵道:“那百來人我救他們有何意義,人家現在明顯是在向我示威,你沒看到他們隊中都是些什麽人嗎?我若截殺了他們,先不說能不能完全斬殺,另外,若這個事發生了就意味著要與大唐鬧翻。”
此刻的莫賀達幹還算理智,高仙芝隊中的李嗣業、楊虎等人在開元二十七年攻打吐火仙可汗所表現的恐怖戰鬥力,他是見識過的,再就是高仙芝以兩千精銳便能輕輕鬆鬆的殲滅奚人五千部眾,他們要是出城截殺,己方還不知道要陣亡多少人呢。另外,大唐還沒有直接侵犯到他的利益,他還不想與大唐鬧翻。
不過,這事也讓野心極大的莫賀達幹意識到了,隻有自己強大了,像當年蘇祿可汗帶領下的突騎施那樣強大,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現在一個小小的高仙芝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他哪受得了啊。為此,他需要繼續吞並掉其他部落,也隻有這樣,他才能變得強大。
接下的日子裏,這老家夥莫賀達幹也的確按他自己的“謀劃”那樣,不斷的襲擾和吞並其他部落,甚至昭武九姓的幾個小國。西域各部落苦不堪言,紛紛來長安向李隆基吐苦水。
此時已經到了天寶元年。“天寶”這個年號,據說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李隆基那老頭聲稱他在某一天睡覺的時候,夢見了其先祖老子李耳,老子李耳在夢中告訴他將有非常之慶,老子還告訴他“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裏,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李隆基派人求取,在終南山樓觀附近山間果然找到一尊老子像,於是迎迴興慶宮。李隆基認為這是天賜的祥瑞,因此決定改開元為天寶。
對於大唐西域,李隆基這兩年的謀劃還是想要收複小勃律國,控製勃律道,限製吐蕃往西的擴張之路。可是突騎施那邊時不時的鬧出一些事來,直讓他頭痛。那老家夥莫賀達幹極有野心,也不像是個聽話的馬仔,那可不能讓他做大了。
為此,李隆基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讓當年他冊封的十姓可汗阿史那昕赴碎葉城就任,以收攏突騎施各部。
其實在開元二十九年時,被封為十姓可汗、蒙池都護的阿史那昕便被大唐遣兵護送迴到了他的故地——蒙池都護府。
這裏要說一下,西突厥滅亡後,大唐在西突厥故地設置了昆淩都護府和蒙池都護府,都護都是由阿史那王族擔任。這兩個都護府原本都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管轄,在北庭升為與安西大都護府同級別的大都護後,昆淩都護府和蒙池都護府便歸北庭大都護府管轄了。
這昆淩都護府處於庭州與碎葉城之間,而蒙池都護府則在碎葉城及碎葉城以西,轄境相當於現在中亞楚河以西至鹹海一帶地區,其治所原是在碎葉城的,隻是後來讓於突騎施蘇祿可汗,其治所隻好西遷了。
阿史那昕接到李隆基的詔令後,便又在大唐北庭軍隊的護送之下,從蒙池都護府出發,要東往前去碎葉城赴任。
讓阿史那昕去碎葉城赴任,一個城池怎麽可能容下兩個可汗呢?很明顯,大唐已經不打算要不聽話的莫賀達幹了。這便直接侵犯到了莫賀達幹的利益,他哪會就這麽輕易的把手中的權力讓於他人呢?
為此,莫賀達幹身邊的那個將領,又給他出謀劃策了,他說道:“大汗,那李隆基太過分了吧,這突騎施是咱們的突騎施,這碎葉城是咱們的碎葉城,怎麽會讓阿史那家族來統領我們呢?”
莫賀達幹憤懣的說道:“那你說我們該怎麽辦?”
那將領笑嘻嘻的,裝著一副神秘的樣子,小聲的迴答道:“大汗,要不咱們幹脆把那阿史那昕給...”他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莫賀達幹喝道:“你瘋了啊?我殺了他,李隆基不就會來找我的晦氣嗎?”其實這莫賀達幹早就想好了要殺了阿史那昕,隻是他想聽聽他的那些部將的意見,故而如此答道。
“大汗息怒,你聽我說完。”那將領答道:“阿史那昕一死,咱們突騎施威望最高的還是您,他李隆基想要這邊安寧太平,也就隻好繼續用您了,也隻有您才有聲望統領咱們突騎施。”
莫賀達幹笑了笑,那部將的話正合他心意,其實他也是這麽想的,這叫——富貴險中求。
高仙芝命人打掃了戰場,然後便押著俘虜返迴龜茲城。這一次,他並沒有按來時之路返迴,而是選擇了常規“官道”,即南下至碎葉水北岸,然後沿著碎葉水東往,過碎葉城,再經伊塞克湖西端的葉支城南下,然後從勃達嶺山口過天山,然後再經撥換城東往至龜茲。
在經過碎葉城時,高仙芝整理了下自己那華麗的明光鎧,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故意命將士們不停的喊道:“奚人叛亂,已被我大唐安西兵殲滅,若他人如此,亦是此下場。”
這話明顯是喊給城中的突騎施黃姓首領,那老家夥莫賀達幹聽的。莫賀達幹站在城牆之上,望著往東去的押著奚人俘虜的高仙芝等人,頓時明白了怎麽迴事,難怪等了那麽久都沒有等到這些奚人,為此他直氣得咬牙切齒。
“氣死我了,他們是怎麽摸到我們的後方,還把我好不容易‘請’來的人全都給殺了?這麽大的動靜,你們竟然啥都沒發現,真是廢物,廢物。”莫賀達幹氣得罵道。
他身旁的將領可就倒黴了,無緣無故便被罵,於是想討好道:“大汗,他們就那點兒人,要不,咱們出城把他們給截殺了,把那些奚人救下來?”
不說還說,這話一說,莫賀達幹就更氣了,他甩手就是一巴掌,那將領摸著火辣辣的臉,連忙跪了下來,他其實也不知道他到底說錯了什麽。
“說你是廢物,你他媽的還真是廢物啊。”莫賀達幹還不解氣,再踢上一腳把他給踢翻在地,罵道:“那百來人我救他們有何意義,人家現在明顯是在向我示威,你沒看到他們隊中都是些什麽人嗎?我若截殺了他們,先不說能不能完全斬殺,另外,若這個事發生了就意味著要與大唐鬧翻。”
此刻的莫賀達幹還算理智,高仙芝隊中的李嗣業、楊虎等人在開元二十七年攻打吐火仙可汗所表現的恐怖戰鬥力,他是見識過的,再就是高仙芝以兩千精銳便能輕輕鬆鬆的殲滅奚人五千部眾,他們要是出城截殺,己方還不知道要陣亡多少人呢。另外,大唐還沒有直接侵犯到他的利益,他還不想與大唐鬧翻。
不過,這事也讓野心極大的莫賀達幹意識到了,隻有自己強大了,像當年蘇祿可汗帶領下的突騎施那樣強大,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現在一個小小的高仙芝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他哪受得了啊。為此,他需要繼續吞並掉其他部落,也隻有這樣,他才能變得強大。
接下的日子裏,這老家夥莫賀達幹也的確按他自己的“謀劃”那樣,不斷的襲擾和吞並其他部落,甚至昭武九姓的幾個小國。西域各部落苦不堪言,紛紛來長安向李隆基吐苦水。
此時已經到了天寶元年。“天寶”這個年號,據說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李隆基那老頭聲稱他在某一天睡覺的時候,夢見了其先祖老子李耳,老子李耳在夢中告訴他將有非常之慶,老子還告訴他“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裏,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李隆基派人求取,在終南山樓觀附近山間果然找到一尊老子像,於是迎迴興慶宮。李隆基認為這是天賜的祥瑞,因此決定改開元為天寶。
對於大唐西域,李隆基這兩年的謀劃還是想要收複小勃律國,控製勃律道,限製吐蕃往西的擴張之路。可是突騎施那邊時不時的鬧出一些事來,直讓他頭痛。那老家夥莫賀達幹極有野心,也不像是個聽話的馬仔,那可不能讓他做大了。
為此,李隆基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讓當年他冊封的十姓可汗阿史那昕赴碎葉城就任,以收攏突騎施各部。
其實在開元二十九年時,被封為十姓可汗、蒙池都護的阿史那昕便被大唐遣兵護送迴到了他的故地——蒙池都護府。
這裏要說一下,西突厥滅亡後,大唐在西突厥故地設置了昆淩都護府和蒙池都護府,都護都是由阿史那王族擔任。這兩個都護府原本都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管轄,在北庭升為與安西大都護府同級別的大都護後,昆淩都護府和蒙池都護府便歸北庭大都護府管轄了。
這昆淩都護府處於庭州與碎葉城之間,而蒙池都護府則在碎葉城及碎葉城以西,轄境相當於現在中亞楚河以西至鹹海一帶地區,其治所原是在碎葉城的,隻是後來讓於突騎施蘇祿可汗,其治所隻好西遷了。
阿史那昕接到李隆基的詔令後,便又在大唐北庭軍隊的護送之下,從蒙池都護府出發,要東往前去碎葉城赴任。
讓阿史那昕去碎葉城赴任,一個城池怎麽可能容下兩個可汗呢?很明顯,大唐已經不打算要不聽話的莫賀達幹了。這便直接侵犯到了莫賀達幹的利益,他哪會就這麽輕易的把手中的權力讓於他人呢?
為此,莫賀達幹身邊的那個將領,又給他出謀劃策了,他說道:“大汗,那李隆基太過分了吧,這突騎施是咱們的突騎施,這碎葉城是咱們的碎葉城,怎麽會讓阿史那家族來統領我們呢?”
莫賀達幹憤懣的說道:“那你說我們該怎麽辦?”
那將領笑嘻嘻的,裝著一副神秘的樣子,小聲的迴答道:“大汗,要不咱們幹脆把那阿史那昕給...”他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莫賀達幹喝道:“你瘋了啊?我殺了他,李隆基不就會來找我的晦氣嗎?”其實這莫賀達幹早就想好了要殺了阿史那昕,隻是他想聽聽他的那些部將的意見,故而如此答道。
“大汗息怒,你聽我說完。”那將領答道:“阿史那昕一死,咱們突騎施威望最高的還是您,他李隆基想要這邊安寧太平,也就隻好繼續用您了,也隻有您才有聲望統領咱們突騎施。”
莫賀達幹笑了笑,那部將的話正合他心意,其實他也是這麽想的,這叫——富貴險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