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巍峨潼關
騎砍明末:從刷滿麵板開始 作者:追風大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氣晴朗,早春驕陽灑下溫暖,爽風吹過,壓低了剛剛冒頭的各色野花。
筆直官道仿佛利劍,將秦嶺黃河間的大片平原一分為二。
此刻官道上,五千大軍,帶著漫天旗幟,沿著官道筆直行駛向潼關。
五百重騎在前,身後跟著全員布麵鐵甲的京營士卒。
而在重騎更前方,則是相比起來,仿佛叫花子一般的兩百多步卒,以及六十連鐵甲都配不齊的騎兵。
裴元微微迴頭看了眼身後,身後京營不僅騎兵人馬具甲,甚至就連騎兵身後的步卒,居然也都全員穿戴了全套的布麵甲胄。
帶著難以置信的愕然,呆呆迴頭看向一旁孫化:
“這些京營,這麽有錢?”
本來安靜的隊伍被裴元一句話點醒,孫化先是小心看了眼前方不遠處的孫傳庭,以及孫傳庭右邊的秦山。
隨後才略帶不滿瞪了過來。
要是之前,孫化這種眼神裴元少不得又得爭執一番。
但此刻裴元卻隻剩下呆滯,對身後京營的奢華反應不過來。
孫化也瞟了眼身後,看著重騎同樣奇怪打量過來的眼神,癟了癟嘴:
“京營是拱衛京師的部隊,能進去的都是官宦子弟,家中非富即貴。”
“打起來可能不怎麽樣,但在裝備上...”
孫化沒有繼續,因為聽見‘打起來不怎麽樣’後,後麵幾個重騎已經瞪了過來。
要不是更前方孫傳庭和秦山,說不得還得嗬斥兩句。
也不看看自己身上是什麽叫花子裝備,也好意思在這裏對著我們這些京爺評頭論足。
兩邊眼神一陣交流,而在最前方,孫傳庭也沒迴頭,隻是目視遠處越來越近的巍峨潼關,眼中帶著一絲笑意。
“等進了潼關,本督自當為你安平營配發甲胄。”
說著偏頭看向秦山,孫傳庭嘴角是難以壓抑的笑容。
“好兵自然配好甲,你放心,本督之前隨洪承疇總督潼關時,武庫中備了不少好甲。”
說道洪承疇,孫傳庭的臉色微微一沉,就在李自成圍開封的當下,洪承疇也正在關外總督著與滿清的寧錦決戰。
開封與寧錦幾乎是同步進行,而且兩者的局勢,都糜爛到了極點…
隻是這絲變化來得快去的也快,看著秦山聞言一臉平靜,孫傳庭的笑容重新迴到了臉上。
趙宇在一旁默默看著,昨夜秦山迴敬了一杯酒後,自家大人的笑容就沒停止過。
這甚至比剛剛出獄,被崇禎接見時還要高興。
隨後前方傳來一陣銅鑼聲,孫傳庭聽了臉上喜色更加明顯。
迴頭看著已經遙遙在望的城牆,孫傳庭舉起馬鞭指了過去:
“前麵,就是潼關。”
大軍前行,秦山也順著孫傳庭的馬鞭看了過去,隨後巍峨的潼關,仿佛一座人造的山脈,橫貫在秦嶺與黃河之間。
微微掃視,秦山眼底倒映著這座雄關。
潼關橫亙於三秦大地的咽喉位置,從東漢起經過隋唐明三代擴建,其規模和防禦體係,已經堪稱天工之作。
此刻放眼,能夠看見漫長的城牆,南靠秦嶺,北臨黃河,連著外圍十二座堡城,整個潼關防禦體係呈‘工’字型隔絕內外。
安平鄔堡不過五米牆高,而在潼關,依靠山勢,高度直接陡升為三十米。
現在即便隔著很遠,秦山一眼看去,也能看見城牆上甕城、箭樓此起彼伏的堆疊在一起。
帶著些許愕然,秦山身後傳來一陣倒吸冷氣聲。
雖然世代生活在潼關周圍,但孫化裴元等安平鄉的鄉民,卻從未見過如此震撼的關隘。
孫傳庭輕撫了一下長須,眼角帶著一點笑意,自顧自開始了介紹:
“潼關說是關隘,更是一座城池。”
“萬曆年間,城中街巷便多達五十餘條,牌坊廟樓更是林立。”
說著,孫傳庭看向秦山:
“而且曆史上,這裏也是曹操破馬超,安史之亂陣亡二十萬將士的地方。”
孫傳庭本就文官出身,對史書自然多有拜讀,此刻介紹起來,居然格外流暢。
而秦山聞言也是帶著肅穆,默默注視過去。
大致介紹完,孫傳庭終於不再等待,伸手揚起馬鞭,直接抽打在戰馬身上,整個人疾馳出去。
身旁趙宇見了臉色一變,猛然握緊韁繩,對著身後大軍揮了揮手:
“快些跟上。”
隨後整個大軍,跟著小跑起來。
隻是看著身後慢吞吞的京營,趙宇略帶焦急的偏頭看向秦山:
“秦大人,你的安平營跑的快些,不如你先跟去?”
孫傳庭現在隻有一個人,潼關又不安寧,趙宇深怕就這點路,孫傳庭有個什麽三長兩短。
秦山聞言也不猶豫,隻是跟著揚起馬鞭,帶著身後六十騎,追了上去。
潼關已經不遠,秦山六十騎又都是老卒,駕起馬來格外快速,隻是片刻後,便看見了遠處立於巍峨城牆前,孤身一人的孫傳庭。
隻是看著遠處孫傳庭,秦山卻眼神微凝,目光順勢打量起周圍景色,隨後看著空空如也的潼關,眉頭輕皺了起來。
兩下來到孫傳庭身後,高大城牆下,隻有幾個部將跪在地上,默默恭候著孫傳庭。
而孫傳庭則孤身一人立於原地,眼中喜色消散,滿眼低沉的注視過去。
現場氛圍奇怪,感受秦山六十騎抵達,下方十幾個部將,略帶好奇的微微抬頭看了過來。
隨後看著秦山這副‘寒酸’樣,臉色有些奇怪。
秦山緩步來到孫傳庭的身後,也不說話,隻是默默候著。
而孫傳庭掃視一圈,雙眼徹底沉了下去:
“官兵呢?若此時來的並非是我孫傳庭,而是闖賊,那潼關豈不是要失陷?”
帶著一絲明顯責備,下方幾個部將匍匐的更低,但秦山看去,卻發覺這些人雖然動作恭敬,但臉上神情卻帶著明顯無謂。
隻有最前麵一員長得五大三粗,一臉憨厚的大漢,小心抬起頭,臉上反而恭敬許多:
“潼關兵被汪喬年與賀人龍帶走,現在整個潼關,連守城的,也不過是剛剛招攬來的兩千鄉勇。”
說著,那大漢還看了秦山一眼,上下打量一番思索後,眼神微微睜大。
秦山則看著遠處看見自己,猛然轉過身不敢再望過來的鄉勇,眼底有些錯愕。
這兩千鄉勇,居然還是自己老相識!
筆直官道仿佛利劍,將秦嶺黃河間的大片平原一分為二。
此刻官道上,五千大軍,帶著漫天旗幟,沿著官道筆直行駛向潼關。
五百重騎在前,身後跟著全員布麵鐵甲的京營士卒。
而在重騎更前方,則是相比起來,仿佛叫花子一般的兩百多步卒,以及六十連鐵甲都配不齊的騎兵。
裴元微微迴頭看了眼身後,身後京營不僅騎兵人馬具甲,甚至就連騎兵身後的步卒,居然也都全員穿戴了全套的布麵甲胄。
帶著難以置信的愕然,呆呆迴頭看向一旁孫化:
“這些京營,這麽有錢?”
本來安靜的隊伍被裴元一句話點醒,孫化先是小心看了眼前方不遠處的孫傳庭,以及孫傳庭右邊的秦山。
隨後才略帶不滿瞪了過來。
要是之前,孫化這種眼神裴元少不得又得爭執一番。
但此刻裴元卻隻剩下呆滯,對身後京營的奢華反應不過來。
孫化也瞟了眼身後,看著重騎同樣奇怪打量過來的眼神,癟了癟嘴:
“京營是拱衛京師的部隊,能進去的都是官宦子弟,家中非富即貴。”
“打起來可能不怎麽樣,但在裝備上...”
孫化沒有繼續,因為聽見‘打起來不怎麽樣’後,後麵幾個重騎已經瞪了過來。
要不是更前方孫傳庭和秦山,說不得還得嗬斥兩句。
也不看看自己身上是什麽叫花子裝備,也好意思在這裏對著我們這些京爺評頭論足。
兩邊眼神一陣交流,而在最前方,孫傳庭也沒迴頭,隻是目視遠處越來越近的巍峨潼關,眼中帶著一絲笑意。
“等進了潼關,本督自當為你安平營配發甲胄。”
說著偏頭看向秦山,孫傳庭嘴角是難以壓抑的笑容。
“好兵自然配好甲,你放心,本督之前隨洪承疇總督潼關時,武庫中備了不少好甲。”
說道洪承疇,孫傳庭的臉色微微一沉,就在李自成圍開封的當下,洪承疇也正在關外總督著與滿清的寧錦決戰。
開封與寧錦幾乎是同步進行,而且兩者的局勢,都糜爛到了極點…
隻是這絲變化來得快去的也快,看著秦山聞言一臉平靜,孫傳庭的笑容重新迴到了臉上。
趙宇在一旁默默看著,昨夜秦山迴敬了一杯酒後,自家大人的笑容就沒停止過。
這甚至比剛剛出獄,被崇禎接見時還要高興。
隨後前方傳來一陣銅鑼聲,孫傳庭聽了臉上喜色更加明顯。
迴頭看著已經遙遙在望的城牆,孫傳庭舉起馬鞭指了過去:
“前麵,就是潼關。”
大軍前行,秦山也順著孫傳庭的馬鞭看了過去,隨後巍峨的潼關,仿佛一座人造的山脈,橫貫在秦嶺與黃河之間。
微微掃視,秦山眼底倒映著這座雄關。
潼關橫亙於三秦大地的咽喉位置,從東漢起經過隋唐明三代擴建,其規模和防禦體係,已經堪稱天工之作。
此刻放眼,能夠看見漫長的城牆,南靠秦嶺,北臨黃河,連著外圍十二座堡城,整個潼關防禦體係呈‘工’字型隔絕內外。
安平鄔堡不過五米牆高,而在潼關,依靠山勢,高度直接陡升為三十米。
現在即便隔著很遠,秦山一眼看去,也能看見城牆上甕城、箭樓此起彼伏的堆疊在一起。
帶著些許愕然,秦山身後傳來一陣倒吸冷氣聲。
雖然世代生活在潼關周圍,但孫化裴元等安平鄉的鄉民,卻從未見過如此震撼的關隘。
孫傳庭輕撫了一下長須,眼角帶著一點笑意,自顧自開始了介紹:
“潼關說是關隘,更是一座城池。”
“萬曆年間,城中街巷便多達五十餘條,牌坊廟樓更是林立。”
說著,孫傳庭看向秦山:
“而且曆史上,這裏也是曹操破馬超,安史之亂陣亡二十萬將士的地方。”
孫傳庭本就文官出身,對史書自然多有拜讀,此刻介紹起來,居然格外流暢。
而秦山聞言也是帶著肅穆,默默注視過去。
大致介紹完,孫傳庭終於不再等待,伸手揚起馬鞭,直接抽打在戰馬身上,整個人疾馳出去。
身旁趙宇見了臉色一變,猛然握緊韁繩,對著身後大軍揮了揮手:
“快些跟上。”
隨後整個大軍,跟著小跑起來。
隻是看著身後慢吞吞的京營,趙宇略帶焦急的偏頭看向秦山:
“秦大人,你的安平營跑的快些,不如你先跟去?”
孫傳庭現在隻有一個人,潼關又不安寧,趙宇深怕就這點路,孫傳庭有個什麽三長兩短。
秦山聞言也不猶豫,隻是跟著揚起馬鞭,帶著身後六十騎,追了上去。
潼關已經不遠,秦山六十騎又都是老卒,駕起馬來格外快速,隻是片刻後,便看見了遠處立於巍峨城牆前,孤身一人的孫傳庭。
隻是看著遠處孫傳庭,秦山卻眼神微凝,目光順勢打量起周圍景色,隨後看著空空如也的潼關,眉頭輕皺了起來。
兩下來到孫傳庭身後,高大城牆下,隻有幾個部將跪在地上,默默恭候著孫傳庭。
而孫傳庭則孤身一人立於原地,眼中喜色消散,滿眼低沉的注視過去。
現場氛圍奇怪,感受秦山六十騎抵達,下方十幾個部將,略帶好奇的微微抬頭看了過來。
隨後看著秦山這副‘寒酸’樣,臉色有些奇怪。
秦山緩步來到孫傳庭的身後,也不說話,隻是默默候著。
而孫傳庭掃視一圈,雙眼徹底沉了下去:
“官兵呢?若此時來的並非是我孫傳庭,而是闖賊,那潼關豈不是要失陷?”
帶著一絲明顯責備,下方幾個部將匍匐的更低,但秦山看去,卻發覺這些人雖然動作恭敬,但臉上神情卻帶著明顯無謂。
隻有最前麵一員長得五大三粗,一臉憨厚的大漢,小心抬起頭,臉上反而恭敬許多:
“潼關兵被汪喬年與賀人龍帶走,現在整個潼關,連守城的,也不過是剛剛招攬來的兩千鄉勇。”
說著,那大漢還看了秦山一眼,上下打量一番思索後,眼神微微睜大。
秦山則看著遠處看見自己,猛然轉過身不敢再望過來的鄉勇,眼底有些錯愕。
這兩千鄉勇,居然還是自己老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