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一切責任在秦山
騎砍明末:從刷滿麵板開始 作者:追風大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潼關。
不同於之前大軍雲集時的盛況,此刻的潼關城牆上,防守的兵丁少的可憐。
末冬寒風從遠處吹來,拂過空曠城牆,帶著旗幟烈烈炸響。
此刻潼關內,三邊總督的府衙中。
迎接客人的大堂,徐虎低著頭,滿臉惶恐的不斷來迴踱步。
旁邊站著一個老管家,看著徐虎模樣,隻是低頭不言。
猛然止住腳步,徐虎站在原地,抬頭看著管家,臉上滿是愁容:
“朝廷派的人到哪了?”
管家還是低眉順眼:
“半個時辰前就來了信,這會估摸著該進關了。”
聽見這話,徐虎滿是愁容的臉上又抽搐了幾分。
隨後帶著一絲絕望,癱坐到了椅上。
“完了,革裏眼人頭沒交上去,羅汝才又放進了河南。”
徐虎意誌消沉,低頭癱坐的同時,說出的言語更是布滿絕望。
老管家看著如此一幕,臉上依然滿是平淡,隻是看著徐虎如此模樣,想了想,還是微微抬起了頭:
“少爺為何如此慌張?”
聽著管家詢問,徐虎翻了白眼,抬眼看去帶著一絲煩躁:
“朝廷來人追問此事,而我又是關係人,若是事情敗露...”
“事情敗露又如何?!”
徐虎說到一半,老管家卻忽然開口打住。
徐虎一愣,有些錯愕的看向管家,管家則依然保持平淡,看向徐虎言語輕了一分:
“事情敗露又如何?”
徐虎呆呆看著,言語有些支支吾吾:
“啊?敗露...這....”
看著徐虎說不出話,管家眼底閃過一絲鄙夷,若不是此事關係到自己主子汪喬年,老管家也不想摻和這事。
微微直起腰,管家平靜的看向徐虎:
“李自成二圍開封,現在開封已經打成了一鍋粥,每日死的人數以千計。”
“不僅汪大人帶著潼關兵出戰,襄陽的左良玉,河南總兵陳永福,更是雲集幾十萬大軍馳援。”
“可以說整個天下的目光都放在了開封,誰又會關注咱們潼關?”
“而且...”
管家說到一半沒有繼續,徐虎卻呆呆看著老管家,迴想方才的話語,原本消沉的雙眼,漸漸明亮起來。
看著管家說到一半停下,徐虎猛然站了起來,直接來到管家身邊,伸手攙扶:
“劉爺請坐。”
似乎不在乎主人與仆役的身份問題,徐虎直接將劉管家扶到桌旁坐下。
看著徐虎上道,劉管家眼底浮現一縷自得,隨後看著徐虎還給自己倒上茶水,眼中笑意更勝。
而徐虎看著劉管家喝了自己的茶,也是沒有沉穩多久,立即又開了口:
“好了我的劉爺,後麵還有什麽你快說啊!”
看著徐虎焦急,劉管家閉眼咂吧嘴,品味口中清新茶香,隨後才睜開眼,緩緩開口:
“而且,誰說這事情的責任,就在少爺身上?”
徐虎一愣:
“但我說了不算,朝廷來的人說了才算啊。”
劉管家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伸手輕敲了一下桌麵:
“對,責任在誰那,朝廷說了算!”
看著劉管家一臉笑意,徐虎臉上更加呆滯,微微低頭沉思,隨後眼神忽的一亮。
“劉爺的意思是說...”
劉管家猛然抬起手:
“少爺天資聰慧,多的想必也不用小人多嘴,你隻管去做便是。”
看著管家表示讚同,徐虎臉上激動越發明顯,慘白許久的麵容,也紅潤了起來。
看著徐虎終於反應過來,劉管家端起茶杯想要再喝一口,結果端起一看,卻看見茶杯已經見底。
方才徐虎居然連水都懶得多倒。
放下茶杯下意識看向徐虎,可徐虎反應過來後,卻已經站直身,哪怕一絲眼角餘光也不曾看向管家。
一時間隻留劉管家一人,尷尬的坐在椅子上。
一個時辰後。
三邊總督府衙大堂。
徐虎坐在客位,拿著一盤銀元寶,臉上堆滿了笑。
“...所以好叫高大人知道,一切責任在秦山!”
徐虎笑著開口,而在主位上,一位身著紅袍,麵帶山羊胡的京師官員,正看著滿滿一盤銀元寶,滿臉笑意。
微微收迴目光,高大人重新看向徐虎,眼中滿是親切:
“陛下國事勞累,闖賊又在開封激戰,對地方上的事情,難免有些失察。”
“不過看著徐大人的‘鐵證’,此事責任在誰,本官心底自然有數。”
看著盤中‘鐵證’,高大人笑盈盈開口,徐虎見此臉上喜色更加明顯。
隨後看著高大人表態後端起了茶,並且目光不斷若有若無的看向銀元寶,徐虎一臉了然。
起身抱拳,徐虎恭敬行了一禮:
“高大人也是舟車勞累,那末將便不再打擾。”
正在喝茶的高大人聞言放下茶杯,帶著些許客氣:
“哦?不急不急。”
看著如此老套的官府做派,徐虎心底暗笑,但麵上卻沒有表示:
“高大人切勿客氣,末將剛好也要巡查城防。”
看著徐虎給了台階,高大人這才一臉體諒:
“既然徐大人還有事,那本官也就不再挽留。”
徐虎笑著抱拳,隨後看著左右無人,又向前靠了半分,接著在高大人耳邊低語:
“高大人先收拾,半個時辰後,安排了些丫鬟,過來服侍大人。”
說著,徐虎嘴角流露出一絲笑容:
“大人放心,都是些剛剛二八的完璧。”
徐虎說完立即直起了腰,看著一臉愕然,眼中卻浮現巨大興趣的高大人,臉上滿是自得。
打仗我不行,吃喝嫖賭勞資難得還不行?
說著,徐虎便輕輕告退,隻留高大人和一盤銀元寶,獨在房間。
房門關閉,屋內瞬間一片靜謐,直到這時,高大人才漸漸迴過神來。
迴想著徐虎臨走前說的話,再看著麵前裝滿銀元寶的盤子,高大人下意識從懷中摸出一封信,和一小包布袋。
看著信件,高大人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信件還未開封,上麵寫著:‘潼關參將趙宇’六個大字。
隻是看了看信件旁的小包布袋,隨手一顛,感受其中細碎銀兩和大錢碰撞的清脆。
再看著身旁桌麵上,徐虎送來的大片元寶。
高大人的嘴角,流露出一絲譏笑。
隨後也不拆開看一眼,直接拿起信件放在一旁燭火上,看著火苗燃起,吞了整個紙張。
不同於之前大軍雲集時的盛況,此刻的潼關城牆上,防守的兵丁少的可憐。
末冬寒風從遠處吹來,拂過空曠城牆,帶著旗幟烈烈炸響。
此刻潼關內,三邊總督的府衙中。
迎接客人的大堂,徐虎低著頭,滿臉惶恐的不斷來迴踱步。
旁邊站著一個老管家,看著徐虎模樣,隻是低頭不言。
猛然止住腳步,徐虎站在原地,抬頭看著管家,臉上滿是愁容:
“朝廷派的人到哪了?”
管家還是低眉順眼:
“半個時辰前就來了信,這會估摸著該進關了。”
聽見這話,徐虎滿是愁容的臉上又抽搐了幾分。
隨後帶著一絲絕望,癱坐到了椅上。
“完了,革裏眼人頭沒交上去,羅汝才又放進了河南。”
徐虎意誌消沉,低頭癱坐的同時,說出的言語更是布滿絕望。
老管家看著如此一幕,臉上依然滿是平淡,隻是看著徐虎如此模樣,想了想,還是微微抬起了頭:
“少爺為何如此慌張?”
聽著管家詢問,徐虎翻了白眼,抬眼看去帶著一絲煩躁:
“朝廷來人追問此事,而我又是關係人,若是事情敗露...”
“事情敗露又如何?!”
徐虎說到一半,老管家卻忽然開口打住。
徐虎一愣,有些錯愕的看向管家,管家則依然保持平淡,看向徐虎言語輕了一分:
“事情敗露又如何?”
徐虎呆呆看著,言語有些支支吾吾:
“啊?敗露...這....”
看著徐虎說不出話,管家眼底閃過一絲鄙夷,若不是此事關係到自己主子汪喬年,老管家也不想摻和這事。
微微直起腰,管家平靜的看向徐虎:
“李自成二圍開封,現在開封已經打成了一鍋粥,每日死的人數以千計。”
“不僅汪大人帶著潼關兵出戰,襄陽的左良玉,河南總兵陳永福,更是雲集幾十萬大軍馳援。”
“可以說整個天下的目光都放在了開封,誰又會關注咱們潼關?”
“而且...”
管家說到一半沒有繼續,徐虎卻呆呆看著老管家,迴想方才的話語,原本消沉的雙眼,漸漸明亮起來。
看著管家說到一半停下,徐虎猛然站了起來,直接來到管家身邊,伸手攙扶:
“劉爺請坐。”
似乎不在乎主人與仆役的身份問題,徐虎直接將劉管家扶到桌旁坐下。
看著徐虎上道,劉管家眼底浮現一縷自得,隨後看著徐虎還給自己倒上茶水,眼中笑意更勝。
而徐虎看著劉管家喝了自己的茶,也是沒有沉穩多久,立即又開了口:
“好了我的劉爺,後麵還有什麽你快說啊!”
看著徐虎焦急,劉管家閉眼咂吧嘴,品味口中清新茶香,隨後才睜開眼,緩緩開口:
“而且,誰說這事情的責任,就在少爺身上?”
徐虎一愣:
“但我說了不算,朝廷來的人說了才算啊。”
劉管家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伸手輕敲了一下桌麵:
“對,責任在誰那,朝廷說了算!”
看著劉管家一臉笑意,徐虎臉上更加呆滯,微微低頭沉思,隨後眼神忽的一亮。
“劉爺的意思是說...”
劉管家猛然抬起手:
“少爺天資聰慧,多的想必也不用小人多嘴,你隻管去做便是。”
看著管家表示讚同,徐虎臉上激動越發明顯,慘白許久的麵容,也紅潤了起來。
看著徐虎終於反應過來,劉管家端起茶杯想要再喝一口,結果端起一看,卻看見茶杯已經見底。
方才徐虎居然連水都懶得多倒。
放下茶杯下意識看向徐虎,可徐虎反應過來後,卻已經站直身,哪怕一絲眼角餘光也不曾看向管家。
一時間隻留劉管家一人,尷尬的坐在椅子上。
一個時辰後。
三邊總督府衙大堂。
徐虎坐在客位,拿著一盤銀元寶,臉上堆滿了笑。
“...所以好叫高大人知道,一切責任在秦山!”
徐虎笑著開口,而在主位上,一位身著紅袍,麵帶山羊胡的京師官員,正看著滿滿一盤銀元寶,滿臉笑意。
微微收迴目光,高大人重新看向徐虎,眼中滿是親切:
“陛下國事勞累,闖賊又在開封激戰,對地方上的事情,難免有些失察。”
“不過看著徐大人的‘鐵證’,此事責任在誰,本官心底自然有數。”
看著盤中‘鐵證’,高大人笑盈盈開口,徐虎見此臉上喜色更加明顯。
隨後看著高大人表態後端起了茶,並且目光不斷若有若無的看向銀元寶,徐虎一臉了然。
起身抱拳,徐虎恭敬行了一禮:
“高大人也是舟車勞累,那末將便不再打擾。”
正在喝茶的高大人聞言放下茶杯,帶著些許客氣:
“哦?不急不急。”
看著如此老套的官府做派,徐虎心底暗笑,但麵上卻沒有表示:
“高大人切勿客氣,末將剛好也要巡查城防。”
看著徐虎給了台階,高大人這才一臉體諒:
“既然徐大人還有事,那本官也就不再挽留。”
徐虎笑著抱拳,隨後看著左右無人,又向前靠了半分,接著在高大人耳邊低語:
“高大人先收拾,半個時辰後,安排了些丫鬟,過來服侍大人。”
說著,徐虎嘴角流露出一絲笑容:
“大人放心,都是些剛剛二八的完璧。”
徐虎說完立即直起了腰,看著一臉愕然,眼中卻浮現巨大興趣的高大人,臉上滿是自得。
打仗我不行,吃喝嫖賭勞資難得還不行?
說著,徐虎便輕輕告退,隻留高大人和一盤銀元寶,獨在房間。
房門關閉,屋內瞬間一片靜謐,直到這時,高大人才漸漸迴過神來。
迴想著徐虎臨走前說的話,再看著麵前裝滿銀元寶的盤子,高大人下意識從懷中摸出一封信,和一小包布袋。
看著信件,高大人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信件還未開封,上麵寫著:‘潼關參將趙宇’六個大字。
隻是看了看信件旁的小包布袋,隨手一顛,感受其中細碎銀兩和大錢碰撞的清脆。
再看著身旁桌麵上,徐虎送來的大片元寶。
高大人的嘴角,流露出一絲譏笑。
隨後也不拆開看一眼,直接拿起信件放在一旁燭火上,看著火苗燃起,吞了整個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