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要是他也不聽話?
騎砍明末:從刷滿麵板開始 作者:追風大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直隸-京師。
一匹快馬從潼關方向疾馳而來,馬蹄飛揚,帶著一片塵土。
守門京營遠遠見了,望著背後那三竿令旗不敢怠慢,立即對著城門口的人群開始了吆喝:
“緊急軍報,所有人快讓開。”
京營大聲嗬斥,將周圍人群疏散開。
而後目睹著傳令兵疾馳進去,麵麵相覷,眼中帶著一絲莫名。
李自成在河南鬧得沸沸揚揚,這段時間各地的傳令兵幾乎從未斷絕。
任誰也看出來這天下局勢的不穩。
望著傳令兵遠去,一個年紀大些的京營微出一口氣:
“希望別又是戰敗的消息...”
傳令兵一路疾馳,很快來到皇城前。
早有得到消息的禁軍早早候著,傳令兵顧不得戰馬停穩,直接翻身下馬,韁繩一甩,禁軍連忙上前幫著接過。
戰馬喘著粗氣,禁軍伸出手不斷安撫,傳令兵卻高高舉起一封軍報,向著皇城內跑去。
而軍報上若隱若現的署名,正寫著‘三邊總督:孫傳庭’。
寂靜的乾清宮。
太監宮女隱於大殿角落,日光照射進來,反射出些許浮塵。
寬闊光滑的地麵,略微倒影殿柱,整個大殿一片寂靜,隻有上首主位,不時傳來一陣書頁翻開的沙沙聲。
沙沙聲靜謐,周圍太監宮女聽得有些昏沉。
直到上方一陣輕歎傳來,微埋的臉上,才猛然瞪大眼睛。
啪~
一聲輕響,冊子被丟到了一旁,崇禎皺著久未散開的眉宇,無奈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奏折與軍報。
河南大旱、闖軍肆虐、陝西蝗災、湖廣水患...
還有西南少民叛亂、遼東金軍異動、江浙再請減稅等等不一而足。
此刻崇禎收到的奏折,似乎永遠也不會有哪怕一個好消息。
皺著眉,崇禎艱難的又拿起一封軍報,正要翻看再看,大殿外,傳來一陣清脆的腳步。
傳來了聲音,太監宮女們有些意外的看了過去。
陛下處理政務,誰敢走路發聲?
隻是抬眼一看,太監們帶著愕然,又立即惶恐低下。
因為來的人,正是崇禎朝的太監老祖宗,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入葬皇陵的太監。
王承恩!
有些老舊的華麗宦官服穿在身上,崇禎節儉,以至於身邊人,也都有意或無意跟著節儉。
聽著聲音,被打斷思緒的崇禎眉頭皺的更緊,抬頭看來,見是王承恩後,臉色才稍有緩和。
舉著剛剛送來的軍報,王承恩臉上帶著一絲喜色:
“陛下,孫傳庭的來信!”
聽著孫傳庭,崇禎眉眼一挑,連忙放下手中奏折,抬眼看向王承恩:
“快拿上來。”
王承恩不敢耽誤,直接將軍報恭敬送了上去,崇禎握在手中打量一眼,交到了王承恩的手中:
“打開。”
王承恩早有準備,熟練開啟密封,檢查一遍軍報並無打開痕跡,這才將其中信紙打開,小心送到崇禎麵前。
崇禎接過認真查看,隨後眉宇間的陰霾,仿佛烏雲吹散,漸漸散開。
“哈哈,好!”
一絲暢快,許久未笑的崇禎伴著這一聲‘好’,整個乾清宮陰沉的氛圍,甚至瞬間都明朗了起來。
將信紙直接遞給王承恩,崇禎臉色難得浮現一絲紅潤:
“這個叫秦山的,居然如此能打!”
王承恩接過查看,快速看完後,臉上也跟著展現出喜色:
“眼下賀人龍伏誅,孫傳庭總督潼關,這個秦山看起來功不可沒,朝廷應當盡快給個嘉獎才是。”
王承恩說著,可麵前的崇禎,卻沒有任何反應傳來。
王承恩一愣,放下信紙小心看去,可方才還有些高興的崇禎,此刻卻又重新臉色沉了下去。
帶著疑惑,王承恩輕輕放下信紙,不敢說話,隻能默默站在一旁。
崇禎看著信紙,目光又掃視了一遍,隨後低著頭,傳來一聲輕歎:
“眼下孫傳庭已經總督陝西三邊,賀人龍一死,也再無人可以掣肘。”
“若是孫傳庭也不聽話...”
崇禎說到這沒有繼續,隻是微埋著頭,眼眸低垂,帶著一絲憂慮。
本來興高采烈的王承恩臉色陡然一僵。
建議嘉獎的話說到一半,卻怎麽也沒法繼續說下去。
短暫的明媚仿佛幻覺,片刻功夫後,偌大的乾清宮,重迴一片陰沉。
伸手將信紙推開,崇禎拿起方才丟下的奏折,翻開繼續用功,一旁堆積如山的各類報告還等著他處理,他必須更加勤政才行。
而後,看也不看王承恩,拿起筆準備繼續批紅的崇禎,緩緩開了口:
“讓孫傳庭將賀人龍人頭送來核驗。”
“另外再著兵部,催其出關。”
大殿無言,門外甚至沒有鳥鳴,片刻安靜後,隻有王承恩夾雜一股無可奈何,輕輕迴蕩:
“是...”
...
潼關。
一處鄉郊,數百官軍圍滿了一處山包,山包上站著幾個人,正在這裏登高望著腳下大地。
春天到來,日頭漸漸高升,曾經滿是積雪的田地上,又開始了有了忙碌的人影。
隻是田地中除了民夫外,更多的還是拿著各色線尺,在田地上不斷清查田畝的士兵。
秦山看著前麵孫傳庭不斷查看剛剛從京師返迴的軍報,周圍人一時無事,反倒有了片刻難得清閑。
趙宇看了看遠處格外配合的張府管家,又看了看隨意的秦山,臉上有些佩服:
“這張老甚至未與秦爺說過幾句話,眼下不僅清查田畝格外配合,甚至還如此大手筆,一口氣了送了一百匹馬,五十杆銃。”
趙宇更喜歡稱唿秦山為秦爺,反倒對於那些官職不愛叫。
秦山瞥了趙宇一眼,說實話,當張府管家送來如此大手筆後,就算是秦山也震驚了一下。
這已經不是示好,而是服軟。
而明白張老想法的趙宇,看著秦山則隻有欽佩。
別看殺得是賀人龍,但針對的,卻是張老這群士紳。
眼下有了秦山,曆史上本就依靠清查田畝解決軍餉問題的孫傳庭,其動作變得更加順利。
而趙宇說完這句,秦山還沒來得及接話,前麵的孫傳庭卻迴過了頭:
“秦山,讓你去京師,你可願意?”
一匹快馬從潼關方向疾馳而來,馬蹄飛揚,帶著一片塵土。
守門京營遠遠見了,望著背後那三竿令旗不敢怠慢,立即對著城門口的人群開始了吆喝:
“緊急軍報,所有人快讓開。”
京營大聲嗬斥,將周圍人群疏散開。
而後目睹著傳令兵疾馳進去,麵麵相覷,眼中帶著一絲莫名。
李自成在河南鬧得沸沸揚揚,這段時間各地的傳令兵幾乎從未斷絕。
任誰也看出來這天下局勢的不穩。
望著傳令兵遠去,一個年紀大些的京營微出一口氣:
“希望別又是戰敗的消息...”
傳令兵一路疾馳,很快來到皇城前。
早有得到消息的禁軍早早候著,傳令兵顧不得戰馬停穩,直接翻身下馬,韁繩一甩,禁軍連忙上前幫著接過。
戰馬喘著粗氣,禁軍伸出手不斷安撫,傳令兵卻高高舉起一封軍報,向著皇城內跑去。
而軍報上若隱若現的署名,正寫著‘三邊總督:孫傳庭’。
寂靜的乾清宮。
太監宮女隱於大殿角落,日光照射進來,反射出些許浮塵。
寬闊光滑的地麵,略微倒影殿柱,整個大殿一片寂靜,隻有上首主位,不時傳來一陣書頁翻開的沙沙聲。
沙沙聲靜謐,周圍太監宮女聽得有些昏沉。
直到上方一陣輕歎傳來,微埋的臉上,才猛然瞪大眼睛。
啪~
一聲輕響,冊子被丟到了一旁,崇禎皺著久未散開的眉宇,無奈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奏折與軍報。
河南大旱、闖軍肆虐、陝西蝗災、湖廣水患...
還有西南少民叛亂、遼東金軍異動、江浙再請減稅等等不一而足。
此刻崇禎收到的奏折,似乎永遠也不會有哪怕一個好消息。
皺著眉,崇禎艱難的又拿起一封軍報,正要翻看再看,大殿外,傳來一陣清脆的腳步。
傳來了聲音,太監宮女們有些意外的看了過去。
陛下處理政務,誰敢走路發聲?
隻是抬眼一看,太監們帶著愕然,又立即惶恐低下。
因為來的人,正是崇禎朝的太監老祖宗,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入葬皇陵的太監。
王承恩!
有些老舊的華麗宦官服穿在身上,崇禎節儉,以至於身邊人,也都有意或無意跟著節儉。
聽著聲音,被打斷思緒的崇禎眉頭皺的更緊,抬頭看來,見是王承恩後,臉色才稍有緩和。
舉著剛剛送來的軍報,王承恩臉上帶著一絲喜色:
“陛下,孫傳庭的來信!”
聽著孫傳庭,崇禎眉眼一挑,連忙放下手中奏折,抬眼看向王承恩:
“快拿上來。”
王承恩不敢耽誤,直接將軍報恭敬送了上去,崇禎握在手中打量一眼,交到了王承恩的手中:
“打開。”
王承恩早有準備,熟練開啟密封,檢查一遍軍報並無打開痕跡,這才將其中信紙打開,小心送到崇禎麵前。
崇禎接過認真查看,隨後眉宇間的陰霾,仿佛烏雲吹散,漸漸散開。
“哈哈,好!”
一絲暢快,許久未笑的崇禎伴著這一聲‘好’,整個乾清宮陰沉的氛圍,甚至瞬間都明朗了起來。
將信紙直接遞給王承恩,崇禎臉色難得浮現一絲紅潤:
“這個叫秦山的,居然如此能打!”
王承恩接過查看,快速看完後,臉上也跟著展現出喜色:
“眼下賀人龍伏誅,孫傳庭總督潼關,這個秦山看起來功不可沒,朝廷應當盡快給個嘉獎才是。”
王承恩說著,可麵前的崇禎,卻沒有任何反應傳來。
王承恩一愣,放下信紙小心看去,可方才還有些高興的崇禎,此刻卻又重新臉色沉了下去。
帶著疑惑,王承恩輕輕放下信紙,不敢說話,隻能默默站在一旁。
崇禎看著信紙,目光又掃視了一遍,隨後低著頭,傳來一聲輕歎:
“眼下孫傳庭已經總督陝西三邊,賀人龍一死,也再無人可以掣肘。”
“若是孫傳庭也不聽話...”
崇禎說到這沒有繼續,隻是微埋著頭,眼眸低垂,帶著一絲憂慮。
本來興高采烈的王承恩臉色陡然一僵。
建議嘉獎的話說到一半,卻怎麽也沒法繼續說下去。
短暫的明媚仿佛幻覺,片刻功夫後,偌大的乾清宮,重迴一片陰沉。
伸手將信紙推開,崇禎拿起方才丟下的奏折,翻開繼續用功,一旁堆積如山的各類報告還等著他處理,他必須更加勤政才行。
而後,看也不看王承恩,拿起筆準備繼續批紅的崇禎,緩緩開了口:
“讓孫傳庭將賀人龍人頭送來核驗。”
“另外再著兵部,催其出關。”
大殿無言,門外甚至沒有鳥鳴,片刻安靜後,隻有王承恩夾雜一股無可奈何,輕輕迴蕩:
“是...”
...
潼關。
一處鄉郊,數百官軍圍滿了一處山包,山包上站著幾個人,正在這裏登高望著腳下大地。
春天到來,日頭漸漸高升,曾經滿是積雪的田地上,又開始了有了忙碌的人影。
隻是田地中除了民夫外,更多的還是拿著各色線尺,在田地上不斷清查田畝的士兵。
秦山看著前麵孫傳庭不斷查看剛剛從京師返迴的軍報,周圍人一時無事,反倒有了片刻難得清閑。
趙宇看了看遠處格外配合的張府管家,又看了看隨意的秦山,臉上有些佩服:
“這張老甚至未與秦爺說過幾句話,眼下不僅清查田畝格外配合,甚至還如此大手筆,一口氣了送了一百匹馬,五十杆銃。”
趙宇更喜歡稱唿秦山為秦爺,反倒對於那些官職不愛叫。
秦山瞥了趙宇一眼,說實話,當張府管家送來如此大手筆後,就算是秦山也震驚了一下。
這已經不是示好,而是服軟。
而明白張老想法的趙宇,看著秦山則隻有欽佩。
別看殺得是賀人龍,但針對的,卻是張老這群士紳。
眼下有了秦山,曆史上本就依靠清查田畝解決軍餉問題的孫傳庭,其動作變得更加順利。
而趙宇說完這句,秦山還沒來得及接話,前麵的孫傳庭卻迴過了頭:
“秦山,讓你去京師,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