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賞銀一千兩
騎砍明末:從刷滿麵板開始 作者:追風大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清宮內。
整個宮殿泛著一絲喜色,周延儒坐在下首,身邊奉著一杯熱茶,飄散著寥寥茶香。
麵色有些沉思,過了片刻後,周延儒帶著一絲憂慮:
“秦山之功確實當賞。”
先定了調,隨後周延儒微微瞟了崇禎一眼,崇禎正拿著丁啟瑞的軍報,看了看。
如此戰績,又當著十多萬交戰軍卒的麵,丁啟瑞十分明智的沒有再做隱瞞,隻是在過程中隱去了自己的責任,並極力證實了秦山的功績,以此抵消罪責。
心裏帶著一點對丁啟瑞為了保自己而將軍報遞上來的不滿,周延儒看著崇禎對自己話沒有過多反應,於是略微停頓,帶著一點小心的繼續開口:
“隻是...”
緩緩說出兩個字,一旁笑著的王承恩麵色不變,但卻帶著笑容,背著崇禎,瞟向了周延儒。
兩人目光交互,王承恩有些不滿,周延儒卻隻是投去一點無視。
又一個閹黨!
上方崇禎聽著反轉,有些好奇的看過來,看著崇禎臉上並沒有立即展現出如王承恩一般的不滿,周延儒心底微鬆一口氣。
隨後周延儒直接開口:
“隻是秦總兵眼下已經官至總兵,若是再升,至少也得總製一省。”
“這倒無妨,畢竟陝西總兵尚且空缺,隻是老臣擔憂,李自成未滅,日後必然還有大戰,若秦總兵再有功績,朝廷又該拿出何等獎賞?”
“到時候是封伯?還是封侯?”
周延儒說著直視向崇禎,而崇禎聽著這話,也是瞬間一滯。
崇禎時期有明確記載的伯爵,隻有李自成即將打進京師時,冊封了吳三桂為平西伯,劉澤清為東平伯。
而崇禎之所以冊封,也是因為孫傳庭徹底戰敗,崇禎希望吳三桂和劉澤清能勤王。
而在這之前,整個崇禎朝對於爵位的封賞,可以說是吝嗇到了極點。
遠不如關外滿清對於爵位的大度!
不要說最末等的伯爵,滿清就連王爵都能冊封下去。
而秦山堅決支持孫傳庭的舉動,在周延儒眼中就是完全站隊孫傳庭,屬於自己的絕對黨派敵人,自然不會坐視秦山獲得太多好處。
此刻他說出的這句話,就恰好打在了崇禎的軟肋上。
崇禎坐在上首,眼中興奮漸漸平息下來,眼中也浮現出猶豫。
兩人俱是沉默,隻把朱慈烺和王承恩看的眼底滿是急色一片。
“父...父皇,秦總兵畢竟於天下有功,怎可不賞?”
朱慈烺帶著一些猶豫,咬了咬牙打破沉默。
周延儒有些詫異的抬頭看了朱慈烺一眼,崇禎也是聽著太子居然主動開口,偏頭看去帶著一點莫名的眼神。
朱慈烺有些害怕,說完後連忙低下了頭,甚至不敢與兩人有任何對視。
收迴眼神,崇禎看向周延儒,臉上糾結更甚:
“太子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周延儒眼眉微微低垂,閃過一絲不滿,隨後重新抬起頭,一臉嚴肅:
“自然,老臣也支持應當予以封賞,隻是這個封賞,確實需要多做計較。”
“畢竟若是直接到了頭,這天下又未平,沒了其餘獎賞,秦總兵若是也貪圖享樂,這不反倒誤了天下大事?”
迴想著其他軍將,崇禎臉色也是立即冷了下來。
左良玉、劉澤清、吳三桂,這些人都手握大量軍隊,但都幾乎沒法調動。
眼下也就一個孫傳庭聽話,崇禎是真怕孫傳庭也成了左良玉那些‘軍閥’。
周延儒的意思很簡單:不能喂太飽了,喂的太飽,就不聽話了...
崇禎此刻臉上已經全然沒有了興奮,眼中隻剩下猶豫和愁悶,隻把一旁王承恩和朱慈烺直接看的目瞪口呆。
隻是兩人此刻完全說不上話,隻能幹愣在原地,無可奈何的看著眼前一幕。
崇禎猶豫半天,終於是抬頭看向周延儒:
“那以愛卿的意見,當如何封賞?”
看著崇禎終於征求自己意見,周延儒眼底浮現得意,隨後直接迴答:
“官職就不必再升,給些錢糧等實質性的獎賞即可。”
“這樣既可保證後續秦總兵再立新功時有官職可賞,又不至於寒了將士的心。”
周延儒開口,崇禎聞言臉上立即浮現出一絲高興,但隨後又是一臉糾結。
“可這國庫...”
崇禎有些為難,而周延儒也自然知道在他們東林運作下,國庫的實際情況,於是立即將準備好的說辭提了出來。
先是直接起身,來到崇禎麵前行了大禮,接著五體投地,直接帶著恭敬開口:
“為避免寒了天下將士之心,臣請陛下,調撥內帑。”
內帑就是皇帝的私房錢,周延儒此刻的意思就是讓崇禎用自己的錢,來獎賞秦山。
隻是聽著周延儒的話,崇禎臉上為難更甚。
崇禎的內帑,是真沒多少錢了...
隻是周延儒可不管這些,反正是你崇禎想要賞賜,那就你崇禎給錢,咱們這些士紳,可是‘窮’的很啊。
糾結半天,崇禎轉頭看向王承恩,眼中有些征求:
“大伴,宮中內帑還有多少?”
埋著頭,王承恩眼中浮現為難:
“陛下,宮中內帑...隻餘一千三百多兩...”
王承恩語氣消沉,宮中太監宮女雖然消減了多次,但畢竟這麽多人要吃飯,再加上宮殿必要的維護和修繕,這點錢,真的不多。
崇禎見狀有些無言,又求救般看向周延儒,而周延儒卻仿佛沒有聽見,隻是五體投地,將對‘聖君’的態度,恭維到了最高。
看著周延儒神情,崇禎臉上浮現難堪,一時間大殿又陷入一片寂靜。
朱慈烺眼見於此,終於是再次鼓起勇氣,小心開口:
“兒臣這裏還有些餘錢,母後也有些陪嫁首飾可以賣了換錢,若是湊湊,還能再得五百兩。”
聽著這話,崇禎帶著一點不可思議的看向太子,雖然有些內疚,但眼中糾結半天,還是輕歎一口氣,轉頭看向了周延儒:
“朕從內帑出一千兩,內閣再以朝廷名義修書勉勵一番。”
看著崇禎終於爆金幣,周延儒連忙再次行了一禮:
“陛下聖明。”
麵對恭維,崇禎意誌消沉,隻是帶著深深無奈的略微低頭:
“希望那個秦山,能體諒朕的難處吧...”
整個宮殿泛著一絲喜色,周延儒坐在下首,身邊奉著一杯熱茶,飄散著寥寥茶香。
麵色有些沉思,過了片刻後,周延儒帶著一絲憂慮:
“秦山之功確實當賞。”
先定了調,隨後周延儒微微瞟了崇禎一眼,崇禎正拿著丁啟瑞的軍報,看了看。
如此戰績,又當著十多萬交戰軍卒的麵,丁啟瑞十分明智的沒有再做隱瞞,隻是在過程中隱去了自己的責任,並極力證實了秦山的功績,以此抵消罪責。
心裏帶著一點對丁啟瑞為了保自己而將軍報遞上來的不滿,周延儒看著崇禎對自己話沒有過多反應,於是略微停頓,帶著一點小心的繼續開口:
“隻是...”
緩緩說出兩個字,一旁笑著的王承恩麵色不變,但卻帶著笑容,背著崇禎,瞟向了周延儒。
兩人目光交互,王承恩有些不滿,周延儒卻隻是投去一點無視。
又一個閹黨!
上方崇禎聽著反轉,有些好奇的看過來,看著崇禎臉上並沒有立即展現出如王承恩一般的不滿,周延儒心底微鬆一口氣。
隨後周延儒直接開口:
“隻是秦總兵眼下已經官至總兵,若是再升,至少也得總製一省。”
“這倒無妨,畢竟陝西總兵尚且空缺,隻是老臣擔憂,李自成未滅,日後必然還有大戰,若秦總兵再有功績,朝廷又該拿出何等獎賞?”
“到時候是封伯?還是封侯?”
周延儒說著直視向崇禎,而崇禎聽著這話,也是瞬間一滯。
崇禎時期有明確記載的伯爵,隻有李自成即將打進京師時,冊封了吳三桂為平西伯,劉澤清為東平伯。
而崇禎之所以冊封,也是因為孫傳庭徹底戰敗,崇禎希望吳三桂和劉澤清能勤王。
而在這之前,整個崇禎朝對於爵位的封賞,可以說是吝嗇到了極點。
遠不如關外滿清對於爵位的大度!
不要說最末等的伯爵,滿清就連王爵都能冊封下去。
而秦山堅決支持孫傳庭的舉動,在周延儒眼中就是完全站隊孫傳庭,屬於自己的絕對黨派敵人,自然不會坐視秦山獲得太多好處。
此刻他說出的這句話,就恰好打在了崇禎的軟肋上。
崇禎坐在上首,眼中興奮漸漸平息下來,眼中也浮現出猶豫。
兩人俱是沉默,隻把朱慈烺和王承恩看的眼底滿是急色一片。
“父...父皇,秦總兵畢竟於天下有功,怎可不賞?”
朱慈烺帶著一些猶豫,咬了咬牙打破沉默。
周延儒有些詫異的抬頭看了朱慈烺一眼,崇禎也是聽著太子居然主動開口,偏頭看去帶著一點莫名的眼神。
朱慈烺有些害怕,說完後連忙低下了頭,甚至不敢與兩人有任何對視。
收迴眼神,崇禎看向周延儒,臉上糾結更甚:
“太子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周延儒眼眉微微低垂,閃過一絲不滿,隨後重新抬起頭,一臉嚴肅:
“自然,老臣也支持應當予以封賞,隻是這個封賞,確實需要多做計較。”
“畢竟若是直接到了頭,這天下又未平,沒了其餘獎賞,秦總兵若是也貪圖享樂,這不反倒誤了天下大事?”
迴想著其他軍將,崇禎臉色也是立即冷了下來。
左良玉、劉澤清、吳三桂,這些人都手握大量軍隊,但都幾乎沒法調動。
眼下也就一個孫傳庭聽話,崇禎是真怕孫傳庭也成了左良玉那些‘軍閥’。
周延儒的意思很簡單:不能喂太飽了,喂的太飽,就不聽話了...
崇禎此刻臉上已經全然沒有了興奮,眼中隻剩下猶豫和愁悶,隻把一旁王承恩和朱慈烺直接看的目瞪口呆。
隻是兩人此刻完全說不上話,隻能幹愣在原地,無可奈何的看著眼前一幕。
崇禎猶豫半天,終於是抬頭看向周延儒:
“那以愛卿的意見,當如何封賞?”
看著崇禎終於征求自己意見,周延儒眼底浮現得意,隨後直接迴答:
“官職就不必再升,給些錢糧等實質性的獎賞即可。”
“這樣既可保證後續秦總兵再立新功時有官職可賞,又不至於寒了將士的心。”
周延儒開口,崇禎聞言臉上立即浮現出一絲高興,但隨後又是一臉糾結。
“可這國庫...”
崇禎有些為難,而周延儒也自然知道在他們東林運作下,國庫的實際情況,於是立即將準備好的說辭提了出來。
先是直接起身,來到崇禎麵前行了大禮,接著五體投地,直接帶著恭敬開口:
“為避免寒了天下將士之心,臣請陛下,調撥內帑。”
內帑就是皇帝的私房錢,周延儒此刻的意思就是讓崇禎用自己的錢,來獎賞秦山。
隻是聽著周延儒的話,崇禎臉上為難更甚。
崇禎的內帑,是真沒多少錢了...
隻是周延儒可不管這些,反正是你崇禎想要賞賜,那就你崇禎給錢,咱們這些士紳,可是‘窮’的很啊。
糾結半天,崇禎轉頭看向王承恩,眼中有些征求:
“大伴,宮中內帑還有多少?”
埋著頭,王承恩眼中浮現為難:
“陛下,宮中內帑...隻餘一千三百多兩...”
王承恩語氣消沉,宮中太監宮女雖然消減了多次,但畢竟這麽多人要吃飯,再加上宮殿必要的維護和修繕,這點錢,真的不多。
崇禎見狀有些無言,又求救般看向周延儒,而周延儒卻仿佛沒有聽見,隻是五體投地,將對‘聖君’的態度,恭維到了最高。
看著周延儒神情,崇禎臉上浮現難堪,一時間大殿又陷入一片寂靜。
朱慈烺眼見於此,終於是再次鼓起勇氣,小心開口:
“兒臣這裏還有些餘錢,母後也有些陪嫁首飾可以賣了換錢,若是湊湊,還能再得五百兩。”
聽著這話,崇禎帶著一點不可思議的看向太子,雖然有些內疚,但眼中糾結半天,還是輕歎一口氣,轉頭看向了周延儒:
“朕從內帑出一千兩,內閣再以朝廷名義修書勉勵一番。”
看著崇禎終於爆金幣,周延儒連忙再次行了一禮:
“陛下聖明。”
麵對恭維,崇禎意誌消沉,隻是帶著深深無奈的略微低頭:
“希望那個秦山,能體諒朕的難處吧...”